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文化论文 >> 文化研究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历史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当代中国论文   西方文化论文   社会文化论文   文化研究论文   文化战略论文
试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对培育大学生名族精神的意义
论文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学生教育 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
  论文摘要:文章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引进校园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的作用,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在校园推进的对策。
  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精神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涵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指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wwW.11665.cOM中华民族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孕育出了以“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为内核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支柱。
    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是蕴藏传统文化的最深根源,保留着形成该民族文化的原生态以及各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等。比如200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列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中秋节,中国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节日的特色是吃月饼和提灯笼,中秋之月又圆又亮,月色也皎美,寄意家人团圆和美好生活。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已成为世界各地尤其是生活在当地的华侨华人的传统节日。虽然各国习俗不同,但多样的形式一并寄托着人们对团聚和生活的无限热爱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中秋的团圆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寄寓正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赖以凝聚民心的精神资源,正是这种民族向心力共同维护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展。两千多年前,秦朝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一统”的观念日益深人人心。崇尚统一,反对分裂的观念日益深人人心。正如孙中山指出的:“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正是这种意识,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表明,分裂是暂时的,统一是长期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旋律。在中华大家庭内部,各民族团结统一、和睦相处,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世界文明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此外,像我国传统重要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以及民间艺术如年画、剪纸、昆曲、古琴等都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自身的民族意识、民族习俗,体现了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维系和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保持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在全球化发展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我们对于祖先文明创造的一种尊重,而且也是我们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更是现阶段我们在大力推进经济建设、提高全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切实推进文化建设、全面提升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具体体现。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的作用
  1.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引进校园的必要性
    当代的中国正处在经济社会的转型期。这个社会转型期的功利主义必然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文明观,整个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中国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或破坏。产生于千百年前的民族传统遭到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其生活方式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正驱使着人们的行为取向和审美趣味向西方强势文化靠拢。年轻人追逐西方文化,迷恋过西方节日等现象不少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主要依据,也是用以培育民族精神重要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进校园,一方面提升了学校先进文化的内涵和品味,另一方面也对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底蕴能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的思想纯洁,思维活跃,有较高的审美视角和浓厚的学习意识,在接触先辈们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的过程中,他们能真切地体会到先人们的勤劳、智慧,感受到祖先在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与精神文化。比如端午节,其历史源远流长,屈原是端午节留给每个中国人的一份精神文化遗产。作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用他的诗歌,最后用他的生命,实践了自己崇高的人生抱负和理想。屈原是一个儒家信念的信奉者,他的价值信念首先在于个体的道德人格与情操的完善,而这种道德人格的完美理想又是与历史形态中国家的民族价值观联系在一起的。这种以民俗、民间为特征的民族文化传统,以其日常的“暗示力”作用于生活在其中的每一分子,影响着他们的心灵,最终实现集体的、民族国家意识的形成和增强。事实上,长久以来,正是这样一些蕴涵了深刻内容的传统民俗节日,维系了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繁衍发展和成长壮大。
    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教育和增强民族认同感的有效载体
    现在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面临两个挑战:一是我们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培育的时候,更多的是注重课堂教育和时事教育,不利于大学生深刻理解和培育民族精神;二是面对当今的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形势,各种文化思潮冲击不断加大,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自信心。所以,社会上需要一种新的途径来加强民族精神教育,这也是全社会的内生胜需求。对于学校来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强化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和增强民族认同感的有效载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是根植于民间各种艺术或民俗的文化,几千年来依然能找到共同的心灵归宿和精神认同。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之一是“和”文化,中国人对“和”字情有独钟,出现了很多赞美之词,像和气、和美、和顺、和谐等。老子在两千年前就提出天人合一思想,指出天、地、人、物、自然的和谐规律。中国历史在经历着几千年战争与和平后,其结果是一次次融合成更加强大的中华民族。作为祖先的文化遗产,“和”文化的脉络也不断绵延于各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如像“井隆拉花”的道具内涵丰富,伞象征风调雨顺;包袱象征丰衣足食;太平板象征四季平安;霸王鞭象征文治武功;花瓶象征平安美满等等。这些寓意很自然让大学生产生高度的民族认同感和自尊感,即民族的团结统一,兴衰荣辱都和自己息息相关。他们能够作为大学生的奋斗理想,植根于世界观和人生观之中。把相对高深的理论知识,用身边活生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进行渗透,大学生接受起来就更容易了,而且能深人浅出。只要我们正确引导,积极挖掘,就能激发出大学生热爱家乡历史文化,热爱祖国人民的情操。比如,很多大学生来自农村,从小是看着耍狮子、唱戏、敲战鼓长大的,这些记忆已成为他们回忆家乡、想念家乡人民的情感的一部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引进校园,提倡和扶持相关的民间活动并有大学生的自身实践体验,自然会引起大学生的强烈共鸣。这些身边的艺术瑰宝在他们小的时候看来是一种娱乐,在他们成为大学生后再看就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载体,这就进一步强化他们爱国爱家的民族精神。

    4.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与性和演绎性,深化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传承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自身参与和演绎,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揣摩先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也可以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继承性的创新,在实践中去发扬光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而也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赋予每个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比如,某高校将“常山战鼓”引进校园的时候,对鼓谱没有进行改动,而对服装和道具作了部分的修改,改变了以往千篇一律的金黄色古代戏服。具体办法是把战鼓服的设计作为一个课题交给纺织服装学院的师生去完成,鼓励师生大胆设计,加人学校形象识别系统的元素。这一过程就是对参与学生最好的民族精神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与性和在实践中的创新性,可以让大学生在感知先辈业绩的基础上,增强自己的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历史使命意识,这是其它教育形式不具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先进文化建设的丰富精神资源和深厚的文化根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是一项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开创性举措,更是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对于增强大学生民族自豪感、认同感、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精神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

    三、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教育的对策
  1.通过教学活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
    高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强对在校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也很重要。目前,我国高校每年招生有500多万人,在学校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就意味着每年有500万人直接受到教育。学生直接将其受到的熏陶和教育带动并影响他们的父母和亲人,进而一环扣一环,在整个社会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氛围。这种宣传教育影响是长远的,同时也是切实有效的。因而,提倡在高等院校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知识教育是必要的,比如可将原有课程的《民间文学概论》,改造开设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各高校通过互相配合,组织各方面的学术力量编写课程大纲、教材。教学要课内课外结合,特别注意在实践环节上下功夫,教师要利用教学时间组织学生到民间采风调查,指导学生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调研报告,暑假组织大学生到基层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实践活动。要培养大学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及从事保护工作的能力。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典项目引进校园展演,发散其文化魅力,激发大学生的热情。经济专业、旅游专业可在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上做文章,积极开展调研,申报课题,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动态中得到保护。千百万大学师生与各级政府、文化界共同努力,将影响力渗透到民间,激活民间力量,让民众认识到他们才是创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的主人,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氛围就真正形成了,保护工作也就能取得成功。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民间,回归民间是其最终的落脚点,这样,在大学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和教育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高校图书馆应支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校园的信息中心,是读者密集度最高的地方,其所具备的社会道德规范、教育引导、文化熏陶等软性保护功能应是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导功能。无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是宣传,都离不开人,而大量的读者是图书馆拥有的特定财富。
    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拥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和条件。图书馆拥有的场地和设备及相关的情报人员,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可利用空间与专业配备;从工作内容(文化普及、专题服务、读者活动等)到工作方式(宣传、导读、咨询、讲座、报告、培训等)以及在图书馆的发展中,培养了一大批拥有信息挖掘整理能力的人才,他们有较强的对文献追源溯流的基本功,形成了一整套相对成熟的理论与方法,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文化展示、宣传、研究和资源共享的平台。
    3.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不能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需要特定的环境空间、特定的人群载体,不能孤立、分割地进行。因此,高校的研究工作必须敞开校门,走出“象牙塔”,争取当地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在有关政策、资源、经费支持下,获取社会民众的广泛参与、配合,研究工作才能得以持续性、系统性地开展。根植于民族土壤的文化元素才能真正、全面地挖掘和保护,实现由单纯校园理论研究,向保护、修复乃至培育、发展、研究的转变。只有这样,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责任功能才能得到最佳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才能得到真正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就能得到进一步发展。
  • 上一篇文化论文:
  • 下一篇文化论文:
  •  作者:林佳瑜 陈如好 [标签: 物质 文化遗产 大学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论我国食品企业文化建设中社会责任的渗透
    我国传媒热点现象的文化研究进路
    论我国传统文化产业化
    我国文化产业中的版权管理战略设计
    试论西方文化背景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我国文化产业集约化发展的理性思考和战略路…
    浅谈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现状
    试论中国近现代文化价值观的演变趋势及原因
    试论清朝文字狱产生的原因以及对中国文化的…
    试论传统文化与青年亚文化接受群体的心理对…
    我国文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战略思考
    借鉴英国经验发展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思…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