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文化论文 >> 文化研究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历史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当代中国论文   西方文化论文   社会文化论文   文化研究论文   文化战略论文
试析汉字中所蕴涵的古代陶器文化信息
论文关键词:汉字形体 甸 瓦 击 皿 豆 高 酉 文化信息
  论文摘要:烧陶工艺的发明和古文字的产生几乎是不约而同的。透过几个与陶器有关的汉字的基本构件形体的研究,可以窥测到古汉字形体中所蕴涵的丰富的古代陶器文化信息。由此可见,我们的远古祖先在“陶器是文明的指数”上,为中华文明史谱写了光辉的一页;在其丰富的创造中,陶器称得上是最值得称道的发明。
    家居生活之中,当以食为天;食物的使用和存放都需要有盛器,于是就应运而生地出现了制陶业,产生了陶器文化。陶器之产生,据传当在夏禁之朝,有一个名叫昆吾的诸侯开始制作陶器的。或者有更远的说法,如刘志成认为,“昆吾应该是与神农时代相近的氏族或部落名字,夏代或许被封为伯”如果说昆吾制陶是一种传说,而远古即有制陶业,却在考古中得到了无可辩驳的证明。半坡文化、仰韶文化的彩陶,龙山文化的黑陶和大汉口文化的灰陶,都是我们祖先丰富的创造中最值得称道的内容之一。现存古汉字还证明,烧陶工艺的发明和古文字的产生几乎是不约而同的。“凡现代考古发掘所见的器皿,在古文字中几乎都有体现”。金文里有古陶字,其隶定为“甸”,许慎《说文解字》(以下称《说文》)释其为“瓦器也”,意为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其字形从人从击,会人制作陶器之意;后来大概因为汉字要类化的原因,增加了一个义符“阜”而成了“陶”字,此后,就“陶行而甸废矣”。反映陶器文化的汉字数以百计一,按义符大致可分为六类:其一是“瓦”类,其二是“击”类,其三是“皿”类,其四是“豆”类,其五是“两”类,其六是“酉”类。www.11665.cOM在构形上,它们是核心形符,以之为类而组成诸多汉字形体;在表义上,它们是核心义素,以之为类而组成诸多义有关联的汉字族类。这些汉字,或名之以器物,或记之以功用,或写之以形容,从总体上看,无论其属类数量之多寡,但都充分地反映出陶器文化对汉字构形的广泛和深刻的影响。
    “瓦”是以“瓦”为形符和义素的陶器文化类汉字的首字。许慎《说文》所收“瓦”字的释义是:“土已烧之总名。象形。”对其所释之义,段玉裁注曰:“凡土器,未烧之素皆谓之坏(坯),已烧皆谓之瓦。”对其字形,徐颧《段注笺》:“象叠瓦形。”王笃《说文句读》(以下称《句读》)则有异议:“既是总名,形何由象?……而以屋瓦化牡相衔说之,颇涉附会。这个“瓦”字,古时使用广泛,泛称所有陶器,此与今天不同,今日仅指屋顶蔽盖之土片,其他“瓦”属之器则各有专名。不过,也有例外,“惟北力一口语尚存瓦字之宽意。如北京卖土器之铺称‘缸瓦铺’,亦有称‘瓦铺子’者,则皆存瓦之初义在两千多年前的古汉字里,从“瓦”之字甚多,《说文》所收就有25个,重文2个,新附2个,其义包括制作陶器及其工匠之名称,各种各样的陶器砖石,陶器类所制作的设施,踏踩之声以及其破败、破碎之状貌,等等。制作篡、豆类瓦器的匠工称“瓶”;制作陶器叫“甄”,《说文》称其“甸也”;用做屋脊的陶器叫“亮”蒸饭食的瓶类器皿日“颤”、曰“颇".盆孟、瓮钵类的器皿曰、日“瓮”(大盆)、曰“贩”(小盆)、曰“翩;(小盆孟)类陶器曰“瓮”、日“瓶”;陶制的砖石有臂用陶砖砌成的井壁曰瓷破裂的陶瓶曰“甄”破败的陶瓦片曰“池。所有这些,皆从汉字字形这一角度反映了古代制陶业的发达与繁盛,也展示了陶器文化的辉煌一页。
    “击”是反映陶器文化的汉字的又一形符和义素。甲骨文形体是下面一个口形示其大腹,上面是一个长形的且有盖状的符号示其细颈小口有盖的形状。《说文》所收“击”之小篆形体是下面像其器物的主体,上面像其盖子的形状。许慎释其为“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象形”。又,《汉书·杨挥传》:“家本秦也,能为秦声……酒后耳热,仰天俯击,而呼乌乌。”应韵注:“击,瓦器也。秦人击之以节歌。”史书中的“鼓之以节歌”或“击之以节歌”这些记载,表明了它所具有的另一个功用,并且是脱之于物质文化而为精神文化范畴的高雅的功用。许慎《说文》收有该形符字21个,重文1个,新附1个,它们有各种各样的陶器名称,不同陶器的功用,也还有某些陶器的状貌。“婴”是一种大的击器。“缺”是一种比较小的容器,“瓶”是“研”的或体,今或体存而本体废。“瓮”是汲水瓶。许慎谓其“汲饼也。从击,雕声”。“罄”,《说文》说:“备火,长颈缺也。”王绮《句读》说:“备火,盖罄之别名。长颈缺始是训释,但于群书无征。缸,也是一种陶器。《说文》称其“瓦也”。“缺”,是破缺的陶器。罐是裂开的陶器。《说文》“击烧善裂也”,记述了陶器在烧制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开裂的现象。
  “罄”,《说文》:“器中空也。”皿器中空则为“罄”,始为一种腹中空虚的器皿,而后又演变为一种器乐名称。又,徐颧《段注笺》:“器中空则物尽,故罄有尽义,引申为凡空之假。”“罄”,《说文》:“器中尽也。”看来“罄”也是与陶器有关的一种器皿,后引申为一个形容词。砺,《说文》说其是“受钱器也。从击,后声。古以瓦,今以竹”。由此可见,作为一种储存钱的器皿,古今制作的材料还有不同。又,据朱骏声的说法,其更似今日小孩的储钱罐了。朱氏说:“瓦者,如今之扑满(钱满则扑破其器而取之),苏俗谓之积受罐;竹者,如苏俗市中钱莆(竹筒),皆为小孔,钱人而不可出。

    “皿”是大口盆形陶器的名称字,其主要功用是“饭食之用器”;其象形字形十分形象,是一个上口圆,下底平,中间像其腹的形状,以后逐渐演变而为今天我们所见的“皿”字形体。古时的盆形器具统称“皿”,以后创制的与之相似的器皿均以之为形符而造字,“皿”则成为此类陶器名称字的形符与意首。《说文》“皿部”收有部属字25个,重文3个,新附1个,包括各种器皿名称字和与之相关的功用字。器皿名称字有“孟”,是盛饭用的器皿,《说文》称其为“饭器也”;“怨”,是小盂,也就是今天所称之小碗;“盒”,是小盆,《说文》称其为“小匝也”,当然也是盛放食物的器皿;“虚”,也是盛饭用的饭器,据考,其字同罐。虞和键都是加旁字。“盟”,是陶制的茶器,俗称茶吊子即是;“盎”,是盆类器皿;又“盆”,是盎类器皿,二者互训,疑为一类器具而名称稍异耳。对此,《急就篇》第三章颜师古注曰:“击、盆、盎一类耳。击即盎也,大腹而敛口;盆则敛底而宽上。”可见其微别也。“盘”,是用以背负、顶戴的器皿,金文象其形。“荡”,(说文》:“涤器也。”是洗涤的器皿。段注:“荡者,涤之甚者也。”“宣”,是陶器器盖之字,后世由其盖义而引申为“覆盖”义。《说文》“覆盖也”即是。如此等等,多种多样,足以显示陶器制造业之发达与繁荣。与之有关的还有由皿类陶器之功用所生成的汉字,如“盛”,《说文》说:“黍翟在器以祀者。”就是将黍樱放在器皿里用以祭祀;“盔”,是在陶器中调和五味的一种行为。《说文》“调味也”,段注:“调声日解,调味曰秃。今则和行而解益皆废矣。”又,“调味必于器中,故从皿。古器有名秃者,因其可以益羹而名之益也。”“益”,是模仿水在器皿上溢出的状态而得字。《说文》:“益,饶也。从水、皿,皿益之意也。”段注:“食部曰:‘饶,饱也。’凡有余日饱。”“盈”,也是因器皿盛满而得字。《说文》:“满器也。”是贮满器皿之意。“蛊”和“盅”皆与“益”和“盈”相反,或表示“器物中空”之义,或表示“器皿空虚”之义,也都是因与器皿有关而造出的字。“盟”,《说文》:“澡手也。从臼水临皿。”其字形见之于甲骨文是一只手在器皿中洗涤的形状;金文则是两只手在器皿中洗涤的形状。由此可以推知,其字形是依小篆和金文而释,这又从另一个角度表明许慎在著《说文》时没有见到甲骨文。
    “豆”是又一种形状的器皿,其是由何种方式方法做成,说法不一,但是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其中定有陶制品应当说是不会有疑义的。在陶器中,“豆”是一种具有代表意义的形状,也可说是此类陶器的一种基本形状,其他类器物皆是在其基础上略有小变而已,因而,其得以作为基本形符而以之为中心造出诸多的汉字来。采之于甲骨文、金文和小篆,“豆”字形体基本相同,是一个上有盖、中像盛物之类的腹、下像其足的全体象形字。其稍微有异的是有的没有上面的盖状的“一”符,有的腹中没有“一”(表示所盛之物)。学者们对其字形的不同解释是,或认为其上的“一”符为盖子的形状,或认为其“象所盛之物”。据《说文》所释,“豆”字的功用是“古食肉器也”。此种注释,大概来自《周礼》,《周礼·考工记》有“食一豆肉,中人之食也”。又,《周礼·酿人》有“掌四豆之食”;《左传》有“四升为豆”。后世字形有所演变,“豆”被用为植物名,此字所表之本义则被加木旁而作“粗”以为食肉器之名。
    “豆”字作为义符也有较强的构字能力,在《说文》中以“豆”类字形为部首的就有四个,属字13文,重文2个。这些部首字是“豆”“矍”“虔”。
    “从豆”的字有“粗”,《说文》“木豆谓之桓”,是木制的盛肉食的豆器;“算”,《说文》“从收持肉在豆上”也是古代盛肉食的礼器(但其甲骨文形体不从肉,而是双手持着一个有柄的器皿的形状);“登”不是器皿,但与器皿有着关系,《说文》释其为“豆怡也”,是芽豆煎成的糖。部首字“登”,是祭祀行礼的器皿。其小篆形体是像豆样的器皿里装着两串玉;其甲骨文和金文形体也基本与之相同,只是更为象形。甲骨文又引申用为神抵之酒醛,又后世语义分化,遂分为酸、礼二字。
    “从登”字有“鲜”,《说文》说:“爵之次弟也。从登,从弟。”其字形何以“从登,从弟”?段玉裁有注:“爵者,行礼之器,故从登;有次弟,故从弟。”
    部首字“矍‑,其实并非陶器或其他器皿的专名,而是豆器盛物丰满的样子,是一个形容词。其甲骨文和金文形体“矍”“登”二字形体无别,因而,学者多有阐释。容庚《金文编》:“登与矍为一字。”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豆实丰美,所以事神。以言事神之事则为礼,以言事神之器则为登,以言牺牲玉帛之腆美则为矍。”又,也有异解,其自《仪礼》,以为其承尊、爵之器,形状如豆而低矮。《仪礼·乡饮酒礼》:“命弟子设矍。”郑玄注:“矍,形似豆而卑。”又《聘礼记》“有矍”注:承尊器,如豆而卑。”段玉裁《说文注》也有说:“豆之丰满,谓豆之大者也。”“从矍”之字有“蕴”,也非器皿之名,是形容人之容色美好而又顽长。《春秋传》有“美而艳”就是这个意思。基本相同的还有“爵”,据徐错《说文解字系传》,是“容色矍满也”。这些字虽非器皿,但其义之所得皆与器皿有关是不容置疑的。
    部首字“虔”,是“古陶器也”。徐颧《段注笺》说:“盖陶器之似豆者,故从豆。”饶炯《部首订》说其“盖古陶器饰画走文,因呼之日走。但陶器亦多品,不止于豆,夫虔为专器,而取于豆者,从其著也。”按周原甲骨文形体,下像陶器本体,上像以虎头为饰,是形象逼真之象形字。可见许慎释其为形声字,非也。“从虔”之字有“髓”,是敞口的陶锅,《说文》谓其“土黎也”。朱骏声释其为“大口土釜”。钱站《说文斟诊》:“今俗有熬盆,此字也。”有筋,是贮物的陶器。

    陶器中还有和“酉”,都是盛粮食和食物、饮品甚或是煮制食物的器具。是古人用来煮粥用的炊具,也作盛物之用。作为煮食物的器具,为了加热迅速,三个支脚都是空心体。《说文》:“鼎属。实五毅。斗二升曰毅。象腹交文,三足。”释其字形除“象腹交文,三足”外,又释其异体曰“或从瓦”、“从瓦”。瓦器即陶器,是不存在疑问的。又,段玉裁注曰:“《释器日》:鼎款足者谓之。   
  《周礼·考工记》:‘陶人为帚,实五毅,厚半寸,肤寸。”,王箔《句读》说:“《封禅书》:‘其空足曰索隐云:‘款者,空也。言其足中空也。”,又,“案此器上半是器,上阔而下狭,下半是足;足出于器,亦上大而下小。何为“鼎属”?考古发现,仰韶村遗址中,陶器有作鼎形的,而商周的鼎都是青铜器,故许慎说“扁为鼎属”。其实,“鼎”与“扁”在功用上一样,但在构造上还是有别的,其三条腿不是空心的。的甲骨文和金文形体,皆与小篆字形精神相似,上为其颈与口形,中为其大腹形,下为三足形。所以,杨树达指出,为纯象形文”。在构字中,以“赢”为基本形符组成了表示与之意义有关联的汉字,仅《说文》就收有13个,重文5个。“敲”,是三只脚的大口釜,又说是淘米的器具。从其字形看,是一只扁旁有手持器物的形状。餐,《说文》谓其为“三足釜也。有柄咏”。段注日:“有柄可持,有咏可写(倾泻)物。”学者认为,这是一种近似于“扁”的煮酒用的器具,比“两”多一把手和注舌,其形和最初的造字与“扁”没有什么区别 “甫”,是釜的一类,是一种大口的釜,《说文》谓其“蝮属”。“蝮”,釜大口者。《方言》卷五:“釜,自关而西,或谓之釜,或谓之蝮。《说文》说“秦名土釜曰融",是秦地人们使用的用陶土做的锅。段注曰:“今俗作锅。土釜者,出于甸也。肩,是一种赢鼎类的炊具。其甲骨文和金文形体,或像形,或扁上有物形。高鸿《字例》分析说:“(庸)字象器形,器分上下两截,或分或联,中隔以有孔之板,上盛米,下盛水,可以蒸也,故即后世之颤字。初变作虏,从虔省声,后又加瓦为意符作颠”釜类字还有“震篙,其中“膏”是“大釜”,又说是一种上部大下部小样子像颤的鼎。除扁属器皿外,也还有与之相关的字,如“融”,《说文》“炊气上出也”。是对高类器具蒸煮食物时其蒸气上升的描述。另外,还有“弼类字,或描述a类器皿所煮的食物,或描述其制作方法,或描述其所煮食物的熟烂程度。《说文》收有这类字13个,重文12个。
    “酉”在汉字中也是一个义符。“酉”是古人用来盛酒、水或粮食的容器。我国自古就是一个酒文化十分发达的国家,以“酉”为基本构件而为各种样式的“酒”的盛器或与酒事有关物事所造的汉字,在古代典籍中几乎无处不有。对“酉”字的研究,一是十分繁多,二是意见不一,即或认为“酉”就是“酒”的本字,或认为“酒”为后造字,古代“酉”有“酒”义是因为“酉”作为盛酒器而生的引申义。但持前者观点的多。甲骨文和金文,其字形和实物十分相似,皆像酒尊之形:上像其口缘及颈,下像其腹有纹饰之形。古人首先创制物名字,应当先造有形之可描摹之盛酒器尊名;而古代字数少,不可能一义为一字,又“酉”为盛酒之尊,尊因酉而得名,酒因尊而得其字形,故“酉”“酒”二字同形,即所盛之酒亦日“酉”,应为不诬也。“酉”字有着十分强盛的造字能力,当然这与我国酒文化十分发达有关,故仅《说文》一书就收有以之为义符的汉字67文,重文8个,新附6个;又有“酋”“尊"2文,重1文。但在这些与“酉”相关的汉字中,仅有“酸”“尊”这两个字是酒器,而其他要么是描写各种各样的酒类,要么是描写古人饮酒方式或酒后的状态,还有少许是以酒祭祀的描写。在酒器里,“酸”,许慎就赋予其二义:一曰“爵也”,是一种饮酒所用的酒器;二曰“酒浊而微清也”,是描写酒的状态。“尊”,也是饮酒用的酒器,其最初字形与“酉”很相像,像是有座的酉。《说文》:“酒器也。从酋,收以奉之。《周礼》六尊:牺尊、象尊、著尊、壶尊、太尊、山尊,以待祭祀宾客之礼。尊,尊或从寸。”虽然是释说“尊”这种酒器,但许慎这段话可谓内容十分之丰富,有着丰富的酒文化信息。一是字形的演变,就许慎所释和所收的小篆形体,其字形是“从酋从收”的字,与今日的“奠”字形体似乎非常相似(其实,有着本质上的差别,主要在其构件上,“尊”是双手奉“酋”,“奠”是“酋”在“开”上)。甲骨文和金文形体,也印证了这个字形,是像两手奉尊的形状,其所奉者,或为“酉”,或为“酋”(甲骨文从“酉”,金文或从“酉”,但从“酋”为多)。而当时的所谓“或体”,今日的正体“尊”是由两手变为了一手,当是字形构件简化所致。二是其引用《周礼》而说“尊”之种类,为后世理解“尊”而保留了可贵的信息。对于这六尊,古之学者有阐释。“牺尊”又为“献尊”。王肃《礼器注》谓为牺牛及象之形,凿其背以为尊;“象尊”,林尹《周礼今注今译》谓“当为象之形”;王箔《句读》释说其他几尊:“著尊,著地无足;壶者,以壶为尊;大尊,大古之瓦尊;山尊,山罄也。”
    从汉字里,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的远古祖先在“陶器是文明的指数”上,为中华文明史谱写了光辉的一页;在其丰富的创造中,陶器称得上是最值得称道的发明。这是因为,早在6000年前原始社会的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我们就拥有了制陶业的辉煌文明;我们既有品种极为丰富的彩陶、红陶、灰陶、黑陶、白陶和印纹陶等,还有其原料选择、成型技术、艺术加工和烧成温度等方面的较高水准。陶器的发明和创造,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界标,也表明了新石器时代的开始。时至今日,在探寻这段历史时,我们切不可忽视汉字形体的镜象作用。
  • 上一篇文化论文:
  • 下一篇文化论文:
  •  作者:韩伟 [标签: 汉字 信息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试析中西方传统文化内涵及其对中国当代教育…
    试析班组文化建设的软实力
    从唐蕃古道文化浅析汉藏文化的融合
    浅谈汉字与汉文化
    试析模因论视阙下研究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
    试析中西方文化差异看跨文化广告的传播策略
    试析新时期下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路径探讨
    试析传统文化与高职文化的六维建构
    汉字文化形态在河南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战略构…
    试析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交融
    试析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意识
    试析近代中西法文化冲突与沈家本法理思想研…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