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文化论文 >> 文化研究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历史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当代中国论文   西方文化论文   社会文化论文   文化研究论文   文化战略论文
论析新媒介对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新媒介;渝东南少数民族;信息传播;社会发展
  论文摘要:在社会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以五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介已经迅速进入、占领人们的生活,人类开始进入信息传播的数字网络时代。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理应受到关注和重视。“人类创造了工具,而工具又反过来塑造了人类”,本文认为新媒介环境下信息传播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并针对新媒介环境下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随着社会经济的全球化,信息沟通与交流越来越必需、越来越频繁,互联网和手机作为一种新的、革命性的媒介已经迅速进人、占领人们的生活,人类开始进入信息传播的网络时代。信息就是财富,信息就是生命,谁能有效利用新媒介传播信息,谁就占据主动。地处中国西部区域的重庆市,建直辖市后发展一直很快,但其东南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处偏远的山区,经济落后,使得这里的少数民族较少有机会接触、使用新媒介,对外界各方信息了解滞后,其社会发展平均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悬殊,如此状况,令人堪忧。
    新媒介环境下的信息传播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媒介,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和手段,新媒介即“相对于书信、电话、广播、电影、电视等传统媒介而言,依托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介”,本文所论及新媒介的外延主要是指以数字化网络传播为主要特点的计算机和移动电话媒介。WwW.11665.COM
    迄今为止,从“语言传播媒介”到“文字传播媒介”、“印刷传播媒介”、“电子传播媒介”、“网络传播媒介”,人类社会已经历了五次信息传播革命。“人类创造了工具,而工具又反过来塑造了人类”,每一次信息传播革命都把人类文明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最新的一次信息传播革命,即正在我们身边发生的第五次信息传播革命,伴随着以数字化网络技术为核心的计算机和手机这两大主流新媒介的飞速发展,传播者与受众之间传统的相互关系正面临巨大的变化,人类进人了真正的信息时代。美国传播学家威尔伯·施拉姆曾指出:传播事业的发展是同社会总体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信息传播对于任何社会来说,永远是存在的中心环节c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问题在社会发展中的整体地位逐渐凸显出来。以计算机、移动电话等新媒介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与传统媒介相结合,将形成推动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新媒介飞速发展的同时,威尔伯·施拉姆也意识到了全球信息流通中的信息不平等现象,认为这种不平等势必会加剧国家和地区发展中的差距。也就是说,正在迅速发展起来的信息革命和网络革命,既可能为落后地区的发展带来一次跨越式发展的机会,但也可能使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进一步加大。
    新媒介环境下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区域信息化发展很不平衡,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信息化水平尤其低下,这对地区稳定和社会发展极为不利。
    经济实力不足,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处于恶性循环。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由黔江区、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等均属于国家级贫困区县的“一区四县”构成,幅员面积约占重庆市总面积的1/5,人口约为重庆市的1/10,其中70%的人口为少数民族,约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90%,以土家族和苗族为主。“养儿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这句流传已久的民谣已成为该地区贫困落后的代名词。2009年8月22日,首次经重庆市社会组织研究、评价、发布的“重庆市40个区县经济发展综合水平排行榜”揭晓,其中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彭水、黔江、石柱、秀山、酉阳分别排名23,33.35,36,40位,排行榜倒数十名中,“一区四县”占了4个席位。经济实力的严重不足,影响了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信息化投人与建设,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处于恶性循环之中。
    认识与投入不足,“数字鸿沟”扩大。“数字鸿沟”又称“信息鸿沟”,指的是“在那些接人了互联网和没有接人互联网的人之间的差距”。英国广播公司(bbc)直接把“数字鸿沟”称为“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一方面,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政府部门的管理者、决策者由于对媒介自身规律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他们或者无视国内外社会发展过程中信息传播新技术、新成果的出现和应用,或者所利用媒介传播的内容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例如,“一区四县”政府部门在电子政务趋势下基本上都建立了各自的门户网站,但里面的内容却大多陈旧单薄,缺乏更新和充实,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另一方面,当地民众对信息传播的功能认识有限,没有觉悟,不少农村居民尚未认识到以计算机和移动电话为代表的新媒介信息传播对自己生产和生活具有什么迫切需要。
    从新媒介的建设与应用来看,2007年,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作为局部区域和重庆市整体区域相比,差距悬殊,和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发达地区相比,其鸿沟
之大更是触目惊心。(见图表)

    人口素质低,信息传播专业人才匾乏。一方面,在渝东南少数民族贫穷地区,民众的信息传播能力与素养还很低,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显示,在1万人中.渝东南民族地区具有大学和高中文化的人口不到10%,而90%以上人口的文化程度在初中或初中以下。很多民众都还不知道计算机是什么东西,更谈不上利用了。特别是女性的文化程度更低。女性文化程度在初中或初中以下的黔江区为14.99%、石柱县为23.28%、秀山县为20.90%、酉阳县为20.26% ,彭水县为23.48%,均高于重庆市平均水平(13.53% )。另一方面,由于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有限,在吸引、培养和稳定信息传播高素质专业人才方面有很大的客观制约性。目前,“一区四县”的信息产业单位仍然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既不能吸引和留住人才,也助长了自身因循守旧的惰性,小富即安,不思进取,该地区的信息产业部门和新闻媒体机构人才队伍中,连科班出身的本科生都极为罕见,更谈不上硕士或博士之类高素质信息传播人才的引进与利用。以酉阳为例,2008年该县以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咨询与调查和广告业为主的信息服务业,尚处于极其初级阶段,软件产业在该地区是一片空白,网站宣传的方式和信息咨询与服务以及广告业在该地区均处于原始阶段。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产业部门的高端人才严重不足,对该地区信息产业和媒体机构的发展壮大是一种阻碍。

   新媒介环境下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2008年3月31日至4月6日,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深入“一区四县”进行考察调研。在调研中,薄书记强调指出:渝东南地区是重庆一块特殊而重要的区域,在全市发展大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必须高度重视渝东南地区的发展。⑤薄书记的讲话.坚定了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众加快社会发展的信心。而在信息社会中,社会的发展需要信息传播给予强大动力,因此,加大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是解决“一区四县”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的当务之急,在此,对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发展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
    培养一支高素质新闻工作者队伍,加快该地区信息化步伐。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信息产业部门和媒体机构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起来,就必须拿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的妙招,这是加快信息化步伐非常重要的一步,具体而言,可以做以下尝试:一是充分利用大学生就业难这一契机,通过宣传、介绍,积极主动引进所需精英人才。二是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高素质人才,营造民主、和谐的就业氛围,鼓励专业人才投身民族地区的建设事业,同时注意人才的“自产自销”,为自己的发展奠定基础,储备后续力量。三是积极推进信息化人才建设,在各行各业实施信息化人才战略,这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传播要突出该地区民族特色,创造经济效益。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家族和苗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与其他兄弟民族交错居住,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和自然景观两种重要的旅游资源,使得渝东南地区的文化旅游资源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具体而言,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主要有黔江民族风情村、彭水乱石坝苗族传统民居群、酉阳摆手堂、秀山花灯、秀山竹编工艺品等。其自然景观包括彭水的乌江画廊以及阿依河景区、黔江的小南海、石柱的黄水风景区、酉阳的桃花源、秀山的洪安边城等,这些生态旅游景点对现代都市中那些希望回归大自然、返璞归真的人们来说,极具吸引力。例如2008年,“激情重庆—中外媒体聚焦重庆旅游”大型宣传活动,从7月下旬启动至8月初,依循主城区、渝西、渝东南、渝东北4条旅游线路,众多新闻媒体进行了大规模的采风拍摄,并在《今日重庆》2008年第8期刊登了数幅渝东南风光照片,这样的信息传播方式既突出了该地区民族特色,也给该地区带来了大量游客,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提高认识,与时俱进,缩小思想观念上的数字鸿沟。新世纪,人类已经进人网络时代,整个社会就像连成一片的海洋,面临各种各样的机遇与挑战,“大海航行靠舵手”,这个“舵手”,就是当地“一区四县”政府部门的管理者、决策者。一方面,作为政府部门的领导,需要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充分认识到随着当地社会的发展,新媒介必定会成为这些地区信息沟通的主要方式,因此,工作的同时应加强学习,不搞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不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社会发展以民生为重,并且把以公民为中心、以公民的满意度为政府绩效作为政府评估的新导向。另一方面,还应加强当地群众媒介与信息利用意识,提升其信息素养与能力的方式和渠道有很多,比如鼓励群众尤其是农民通过看书、看光盘、看电视、上网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帮助他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形成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局面,以适应信息社会带来的各种挑战;还可以充分发挥当地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甚至中小学校的资源优势对当地群众进行专门的培训,使他们在意识上
觉醒,在技能上具备一定操作基础。
        加大投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缩小社会发展的数字鸿沟。建议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与项目落实到位。“一区四县”的政府部门必须加大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与项目投人力度,尤其要把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纳人年度预算,逐年增加,同时还应建立一套完善的资金项目监督机制,确保资金使用效率。二是继续加强传统媒介发展。比如,对人口较集中、距离城市较近和条件较好的地区可率先架设有线电视、电话;对距离城市较远、交通不便的山村可先建设图书室、文化站和广播站,然后以点带面,逐步提高这些地区的电视、电话覆盖率;还可以由当地文化部门牵头组建信息援助系统,为信息援建提供硬件支持。例如,以县图书馆(文化站)为中心,乡镇图书室、文化站为中坚,村寨图书(文化)室为落脚点,构建纵向文献信息援助体系,由文献信息中心提供文献信息资源,定期交换资料,确保信息的更新。三是积极推进新媒介建设。在传统色彩很浓的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发展都还处在初级阶段,缺乏市场吸引力使得外界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很难自动进人,只有政府的全面介人,才能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为这些地方提供可靠的支持;还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状况分地区分阶段逐步实施信息化推进战略,比如,先让农村精英了解网络信息的优点,尝到甜头,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有利于加快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媒介在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城乡的普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和个人移动通信能力将成倍提高,加快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传播已经成为时代大趋势和主潮流,日益处在新媒介环境下的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民众,必须正视信息传播的强大功能,提高自身信息化素养,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缩小数字鸿沟,加快社会发展的步伐.改变贫穷落后面貌。
  • 上一篇文化论文:
  • 下一篇文化论文:
  •  作者:陈艳花 [标签: 东南 少数民族 地区 影响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新媒体境域下的传统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智慧社区文化:新媒介对传统社区文化建设的…
    新媒体时代民族文化传承
    浅析湖北佛教文化的新媒体传播方式
    试析新时期下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路径探讨
    浅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战略作用
    论析释比经典“木吉卓”及其羌族婚俗的表征
    论析中国传统婚姻习俗的文化内涵
    论新媒介时代流行音乐表现方式的变化
    论析《荆棘鸟》中复杂的宗教思想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论析中国传统武术…
    论析传统文化“用人”思想在高校教师人力资…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