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文化论文 >> 文化研究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历史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当代中国论文   西方文化论文   社会文化论文   文化研究论文   文化战略论文
试析11世纪~19世纪中叶巾国文化劝东南亚弱势影响前原因
论文关键词:中国 东南亚 文化 弱势影响
  论文摘要:从11世纪到19世纪中叶,毗都东南亚且拥有强势文化的中国,对东南亚主流文化的形成却没有起到强势影响;主要原因是:王朝实力弱,朝贡世界观,中国文化不具备征服性和排它性,其它外来文化比中国文化更适合东南亚,及华人族群的弱势作用。东南亚的“中国威胁论”是某些大国别有用心,或是东南亚国家祀人忧天。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或山水相连,或一衣带水,文化交流自古就有。孔远志总结了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的四个特点:历史悠久,长期持续;领域广泛,互通有无;崇尚和平,友好相待;华侨和华人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文化交流虽然是相互的,但相对强势一方总会给相对弱势一方较多的影响,所以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对东南亚的影响是深远的。贺圣达归纳出中国古代文化对东南亚的影响范围,囊括了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
    贺圣达关于东南亚文化发展史的分期理论认为,从11世纪到19世纪中叶,是东南亚文化成型期,因为现今大多数东南亚国家的主流文化正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如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四国的小乘佛教文化,越南和新加坡的儒家文化,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伊斯兰教文化以及菲律宾的天主教文化,都在这一时期先后成为所在国的主流文化。然而,从11世纪到19世纪中叶,中国文化对东南亚的影响总体上却显弱势。作为东南亚北部邻居的中国,虽拥有毗邻东南亚的地理优势和辉煌久远的文化强势,但是对东南亚主流意识形态的形成却没有起到应有的影响。
  一、似强非强的王朝实力
    从11世纪到19世纪中叶,中国经历了宋、元、明、清四代,处于多民族局部统一或整体统一的时期。WWW.11665.COM中国封建王朝无论从疆土版图,还是从国家综合实力来说,令东南亚各国甚至整个东南亚都无法望其项背。但强大的国力,并没有彰显出强大的对外影响力。
    先看宋元时期。宋代的国力弱体现在内外两方面。一是内部方面。在政治上,宋代为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官吏擅权,实行官、职、差遣区分的任用制度,即官与职分,名与实异。另外,宋代逐年增加科举录用人员,对屡试不第者时常以“特恩”或“特奏名”赐予出身,对官职达到一定级别的官员以“恩荫”授予子孙为官的特权。从而导致宋代官僚机构臃肿,傣禄开销大。在军事上,宋太祖担心灾年时民众反叛,确定了募兵养兵制度,每逢灾年招募饥民当兵,增加了军费开支。冗官、冗兵及其带来的冗费,是宋代国力积弱的重要内部原因。在外部方面。宋代与北方的辽、西夏、金、蒙古等强邻长期实行军事对抗,大大消耗了国力。再者,宋在981年、1077年贩越南的两次战争失利,从此彻底失去了越南。元代是剿悍善战的蒙古族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广的王朝。蒙古铁骑横扫亚欧大陆所向披靡,但在征服东南亚时却好象遇到了克星。元分别于1258年、1285年、1287年一1288年进攻越南陈朝损兵折将;1282年-1285年对占婆作战无功而返;1277年、1283年-1285年、1300年一1301年三战缅甸似胜非胜,没有能够左右缅甸政局;1293年-1294年远征爪哇又折戟沉沙。
    再看明清时期。明朝初年国力虽强,但统治越南也仅20年,就被黎朝开国君主黎利驱逐出越。1405年-1433年的郑和下西洋,并没有给中国带来实质性好处。1555年一1606年明与缅甸的东吁王朝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丧失了原属云南的孟养和木邦两个宣慰司共1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清朝分别于1765年、1766年、1768年、1770年四次对缅甸的雍籍牙王朝用兵,虽最后取胜也无法征服缅甸。1788年一1789年对越南之战,赢却不体面,险些被拖垮。清朝引以为豪的康乾盛世,放到世界发展的大背景下,已是一种“夕阳盛世”了。反观此时的西方,随着巧世纪新航路的开辟和18世纪的工业革命,以殖民主义的坚船利炮为载体的西方文化,开始问鼎东南亚。
    综观这一时期,东南亚也相继出现了较强的地区性封建国家。如越南的李朝、陈朝、黎朝和阮朝,缅甸的蒲甘、东吁和雍籍牙,泰国的素可泰、阿瑜陀耶和曼谷,柬埔寨的吴哥,老挝的澜沧,马来西亚的马六甲,印度尼西亚尼的室利佛逝、满者伯夷等,尽管有时他们在名义上是中国王朝的藩属国,但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与中国王朝形成了均势,制约了中国意识形态和文化的输出。
    二、朝贡世界观
    中国王朝的统治者,自商周以来,对朝贡情有独衷。朝贡是古代外国或藩属国的君主或使臣来勤见中国皇帝并敬献礼物以及中国皇帝予以册封并回赠礼物的交往行为。朝贡关系成为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交往的持久而普遍的关系,已为学界共识。它包括朝贡外交和朝贡贸易。朝贡外交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外交体系,出发点是传统政治思想中的中心大国定位;实质是名义上的宗主认同外交,并非扩张式的帝国外交;目的只是要营造“四夷顺而天下宁”,万邦来、八方来仪的盛世,而没有一般帝国那种军事的、经济的功利要求贡贸易是通过两国官方使节的往返,以礼物赠予进行交换的贸易方式。在朝贡贸易中,中国皇帝回赐的礼物往往比朝贺者的贡品还要丰厚。简言之,只要你来拜我,你就有好吃的,这简直就是“中国古代版的最惠国待遇”。

    宋代在积贫积弱的情况下,对朝贡贸易仍然乐此不疲。据统计,宋代来华朝贡较多的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有:交趾45次,占城56次,三佛齐33次;与宋保持朝贡关系的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还有蒲端、渤尼、真腊等。宋廷对朝贡者“厚其委积而不计其贡输,假之荣名而不责以烦褥"  致使国库愈加空虚。元继宋后,承袭了这一厚往薄来的外交原则。明代的朝贡贸易发展到极盛时期。郑和七次下西洋,其目的之一是通过送礼来“开发”东南亚的“朝贡市场”,圆朱棣的天朝大国梦。人清后,朝贡有所降温。尽管祁美琴指出清代已经不存在典型意义上的朝贡贸易,朝贡贸易在清代只是中外贸易的一小部分,而远非贸易的全部,网但朝贡这种关系并没有完全取缔。
    当时的中国统治者图虚名的世界观,不但有损经济利益,而且还未能输出中国文化。朝贡中的东南亚诸国并没有真正接受中国文化,而只是为谋利而表面屈从中国制定的文化秩序。难道说,在各国使节回国后,中国统治者还能去跟踪监督他们是否继续奉中国为上邦和奉孔子为圣人?对此,《文献通考》一语中的:“朝贡,不过利于互市赐予,岂真慕义而来。”
  三、中国文化不具备征服性和排它性
    一种文化是否具有扩张的特点,一般看它是否具有征服性和排它性的思想。那么中国文化是否适合扩张,就得考察中国文化这方面的特点。
    首先,中国文化主张和谐,不具有征服性。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的文化,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和谐的文化关系。季羡林指出,中国文化的哲学表现是“天人合一”,不同于西方文化的“征服自然”。
    其次,中国文化主张兼容,不具有排它性。中国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融汇了儒、道、佛等诸家思想,是一个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兼容百家的文化体系,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我们知道,排它性是宗教的共性之一。排它性是真理绝对化的表现,认为只有自己的神是真神,只有委身于自己的宗教才可获得拯救,其它的宗教一律斥为异端。小乘佛教认为世间不能同时有两个或多个佛,释迎牟尼是世界上惟一的佛。伊斯兰教奉真主安拉是宇宙的惟一真神,是万物的创造者。在伊斯兰教中最恶劣的、最不可饶恕的罪恶就是崇拜多神。天主教“十诫”中的第一诫便是:“崇拜惟一上帝而不可拜别神。”哪“那么,儒家算不算宗教呢?学界有争议。笔者认为,儒家属于意识形态与学说范畴,不应算是宗教。理由是,通常认为成为宗教应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教义,即思想主张;二是教仪,即崇拜行为和礼仪规范;三是教团,即教职制度和组织机构。儒家只具备前二者,没有专门的教会组织及教职人员,故而不应视为宗教。可见,东南亚国家的文化中,除越南和新加坡外,其余国家的文化都是宗教文化。既然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中国文化不是宗教,也就不具有排它性了。
    中国文化上述的先天特点,决定了它不适合扩张。历史人类学认为,文化界定历史。中国文化的性质,就决定了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史的主流是和平的关系史。
    四、其他外来文化比中国文化更适合东南亚
    文化最终被群众主动接受,是因为它适合当地的需要,这表现在它基本上能以和平方式迅速和广泛地传播。1057年,缅族的蒲甘国王阿奴律陀征服南部孟族的直通国后,在文化上,却接受了直通国的小乘佛教,而且立为国教,成为了缅甸版的“败者征服了征服者”蒲甘王朝统一缅甸后,逐渐把势力扩展到泰国北部和中部,同时将其国教小乘佛教带到泰国。1238年,素可泰立国。三世王兰甘亨统治时期(1275年一1317年),国势日盛,从斯里兰卡请来三藏经,弘扬佛法,还邀请高僧担任僧王,确立管理全国僧务的“僧王制度”,使佛教在泰国广为流行。柬埔寨吴哥王朝原来信仰的印度教和大乘佛教崇尚奢华,大量消耗了国力民财,在这种情况下,崇尚节俭的小乘佛教自然为人民所接受。到14世纪,小乘佛教在柬埔寨统治地位已无可动摇。1353年法昂统一老挝,建澜沧王国。法昂的妻子是昊哥公主,为满足妻子的愿望,他遣使赴昊哥求得佛学家和三藏经回国传播小乘佛教,从此,小乘佛教便成为了老挝的国教。

    在10世纪以前,越南北属中国,与中国王朝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长期使用汉字,儒家文化有相当的历史基础,但此时儒学统治地位尚未确立。越南独立后,在没有中国控制的情况下,儒学在巧世纪成为了主流文化。可见,越南选择儒学,是因为儒学符合越南当时的国情,并非中国强力使然,更并非儒学具有排它性和征服性。

    大约在15世纪一16世纪间,伊斯兰教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占据了主导地位。关于伊斯兰教的传播,贺圣达认为,其主要途径是穆斯林商人经商活动和宗教职业者劝说和鼓吹,其主要方式是和平方式。其中实行和平方式的原因有四方面:一是穆斯林商人带来的经济利益吸引了统治者们信教,可能是因为穆斯林商人优先选择有共同信仰的人做生意的缘故;二是伊斯兰教教义宣扬赏善惩恶,宣布保护商业利益和限制高利贷,吸引了许多社会下层人士;三是伊斯兰教教义的神秘主义色彩同印度教相通,令原来信仰印度教的人不难接受;四是穆斯林商人与当地人通婚,促进了伊斯兰教的本土化。
    与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不同的是,天主教在菲律宾的传播最初是以非和平方式进行,但在传播过程中,和平的因素越来越多。一方面,菲律宾居民文化水平较之东南亚其他国家落后,原来信仰的原始宗教层次低,对外来的天主教不抵触。另一方面,西班牙天主教的传教士那种排除万难、勇往直前的传教精神,促使他们刻苦学习当地土语,积极兴办慈善和教育事业并出版传教图书,不遗余力地推广天主教,这在客观上促进了菲律宾的文化发展。因此,到18世纪时,菲律宾的大部分居民选择了天主教。
    从东南亚各国主流文化形成过程可以看出,那些外来文化或是符合了当地统治阶级的要求,或是满足了当地群众的需要。前者体现在为统治者提供思想统治工具,被执政者推广,如小乘佛教和天主教;或推崇谋取经济利益,如伊斯兰教。后者则体现在为群众找到了精神的寄托。
    中国文化之所以没能在东南亚推广,就其自身来说,除前述不具有征服性和排它性外,可能还有如下原因。要理解中国文化就要熟悉汉字,除越南外,这一时期的东南亚国家不具备这种条件。另外,中国文化的内容可能较深,不如其他宗教如伊斯兰教教义来得简明易懂。中国文化对普通信仰者的言行要求可能过高,如三纲五常八目,以及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等,高于其它宗教要求。因此,中国文化没有满足当地统治阶级和群众的需要。
    五、华人族群的弱势影响
    由于与中国地理上的天然邻接,东南亚成为中国人最早移民的地区,也是至今海外华人居住最多的地区。自宋代以来,在东南亚已有相当数量的华侨,不可否认,东南亚华人带去了母国的传统文化,与当地的土著文化和其他外来文化进行长期的交流与融合,对东南亚主流文化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作用。曹晋指出,华族对东南亚文化的影响主要在价值观念、生活技艺、教育三大方面。担总的来说,华人对东南亚主流文化的影响作用还是弱势的。
    首先,东南亚华人的主观原因导致中国文化输出强度低。早期移民东南亚的华人,要么出自经济原因,到海外谋生;要么出自政治原因,为躲避战乱和政治迫害,以及对本国统治者不满而流亡海外。他们的主观动机很简单,谋生而已,很少有弘扬文化的动机。
    其次,东南亚华人的客观原因导致中国文化影响力偏弱。其一,东南亚华人人数少。目前华人在各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新加坡75.2%,马来西亚23.6%,文莱11.15%,泰国9.3% ,缅甸4.s%,柬埔寨4.3%,印度尼西亚4%,菲律宾2%,东帝汝2%,越南1.1%,老挝0.5%①可见,除新加坡外,华人在东南亚各国中均属少数民族,影响力有限。其二,东南亚华人没有形成紧密联合。东南亚华人由于传统的乡土观念,过于注重省籍、乡籍,反而加深了华人族群之间的隔阂。如东南亚华人有闽南族群、广府族群、潮汕族群、客家族群等。其三,东南亚华人文化水平低。早期移居海外的华人,在中国社会属于中下阶层民众,大多没有受过系统的儒学教育,除了经商外,对文化建设不是很热衷。正如曹晋所言,华人“……没有兴趣与雄心,也缺少组织与力量去从事宣扬教化的工作。东南亚的华族全是商、农、匠、工,没有官吏、兵士,也绝少有宣扬教化的教士、教师”。其四,华人所具有的中国文化的特点减弱了自身的影响力。华人尽管受教育程度低,但毕竟来自文化大国—中国,他们的伦理、习俗或多或少的带有中国文化的特征—前述的没有排它性和征服性。所以,华人个性保守、消极、与世无争。
    最后,在华人人口占大多数的新加坡,华人没有致力于高层次的文化建设。1819年英国在新加坡开埠时,荒岛上只有1s0人,人口不断增多,移民不断涌来。从1860年起,华人移民在新加坡人口中已占多数。但新加坡的华人所推崇的文化,与其说是中国文化,倒不如说是家乡风俗。所以,贺圣达指出,“……在新加坡这个殖民地商业社会中,毕竟缺乏促使儒家文化兴盛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它的主要影响和主要发展,在于教育的和伦理的方面,缺乏政治、制度、学术等方面的支持和支撑,没有也不可能出现较为全面的兴盛和发展”。由于受西方影响,新加坡还是形成了一种亦中亦西,以中为主的文化。
  六、驳“中国威胁论”
    近年来,由于中国的崛起,在东南亚一些国家中,“中国威胁论”盛嚣尘上。“中国威胁论”的产生,有其深刻的背景。一方面来自大国,如美国和日本。美日基于其在亚太的强权利益的考量,炮制和热炒“中国威胁论”来遏制中国。另一方面,来自周边小国,如东南亚国家。东南亚国家看到中国国力日盛,必然产生心理落差感等等;接踵而来的就是心理恐惧感,惟恐中国会威胁到自身的利益,于是“中国威胁论”便应运而生。笔者以为,前者明显别有用心,后者大可不必祀人忧天。
    综观历史,如本文前述,中国完全可以自诩为人类历史上最不富侵略性的大国,无论在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由于近30年来中国专心致力于国内的经济建设,经济成就斐然。中国按市场规则平等参与国际竞争,即便对某国有“威胁”,那也是经济全球化中出现的正常现象。这样的“威胁”,与其说是威胁,不如说是一种优胜劣汰的良哇压力,可以促进各国改进技术和服务。
    中国文化博大悠久,在中外交流史上,却从来没有强迫别国接受自己的意识形态和文化。东南亚各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文化,是东南亚各国自己选择的结果,即使是越南和新加坡的儒家文化,也是如此。中国从来没有依靠强力输出自己的主流文化。
    综上所论,中国是厚道的国家,正如中国政府所言,“中国永远不称霸”。中国的发展,将为世界树立起一个和平崛起的典范。
  • 上一篇文化论文:
  • 下一篇文化论文:
  •  作者:蓝韶昱 [标签: 世纪 世纪中叶 东南亚 影响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2011—2012年的新战…
    试析中西方传统文化内涵及其对中国当代教育…
    试析班组文化建设的软实力
    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三个路径等11则
    制造中秋 中秋节,你应该知道的11个人
    试析模因论视阙下研究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
    试析中西方文化差异看跨文化广告的传播策略
    试析新时期下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路径探讨
    试析传统文化与高职文化的六维建构
    2011年学校文化研究科研成果评选
    试析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交融
    试析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意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