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影视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艺术理论论文   影视论文   音乐论文   美术论文   声学论文
英国十九世纪女性小说与英语电影

[摘要] 英国十九世纪女性小说作品一直以来都为英语电影提供了丰富的题材。英国的女性小说家的成名是从十八世纪开始的,一直到十九世纪达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女性小说的创作有自身的特点,这种特点不仅是吸引女性读者群的关键,也成为英语商业片创作的基础。
[关键词] 十九世纪 女性小说 英语电影
  
  文学创作的终端是读者的接受,任何一个作家的成功都必须有一个读者群,而一类文学现象的出现则更需要社会的广泛的承认。十九世纪英国女性作家因为作品的内容是适应十九世纪英国的文化,追求女性的人格的独立和女性家庭的幸福和稳定,拥有的是以家庭为基础的女性读者群。十九世纪的女性作家的创作有以下的特点。首先,多以写家庭婚姻中的女性为主,写作家的亲身经历。其次,站在女性的角度,讲述女性自己的故事。
  这些特点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因为:第一,在十九世纪的英国,受过相当教育的年轻的女人的出路最好的是婚姻。所以写家庭和婚姻就成为女作家的永远的话题。纵观十九世纪英国女性文学,几乎都是描写生活在乡间的中产阶级的青年女性的婚姻恋爱。她们几乎人人都是博学的,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有独到的见解,有自己的女性的尊严,追求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小说又都是以有情人终于结成了一个门当户对的婚姻而结束。第二,虽然她们的小说表达了自己对社会各方面的独立的看法,但是因为生活常规的建立和仲裁者是男性,其话语有意无意之间仍会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将这种常规内化为人生的自觉追求。
  小说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生活,许多女性心灵深处无法摆脱对自身性别的自卑,而在外在行为上则往往相反,表现出对自身性别的某种超越:包括选择以往女性不能胜任的职业:培养自己对女性生活领域之外的兴趣等。WWW.11665.COm以表明性别“超越”,求同于社会趣味。这种求同心理当然是以男性为标准来求证自我价值女性许多传统角色内容被淡化,更多显示出作为人的意义和价值。
  十九世纪英国女性小说的这些特点和背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以女性为题材的英语电影的主题和定位。因为商业化的需求,英语电影在两个方面传承小说的特点并将其模式化。概括来说,就是“傲慢与偏见”式的男女关系和“简·爱”式命运。
  一方面,小说《傲慢与偏见》的经典之处在于以冼练的语言总结了饮食男女之间的关系,而且其在英语文化中的受欢迎程度也使得同名电影或同类型的爱情电影为大众所接受。电影将这种关系演绎成各种版本的爱情故事,使得虚拟的爱情有章可循。
  首先,男主角的模式化。男一号的光芒开始总是被男二号遮盖住。小说中的达西先生一度因为伊丽莎白的偏见以及自己的傲慢差点被外表风度翩翩的韦翰抢走了心上人。比如由海伦·菲尔丁同名小说改编的《bj单身日记》(bridget jones’diary),一个是像小说人物一样完美的休·格兰特饰演的丹尼尔·克里弗,另一个是一身毛病但很真实的科林·菲尔斯扮演的马克·达西。这两个人的出现叫琼斯又欣喜又发愁,她思前想后也拿不准自己该挑哪一个。《bj单身日记》中展开线索的手法和人物细节的描写很多都是从简·奥斯丁的作品中借鉴来的,因为菲尔德本人是奥斯丁的忠实崇拜者。本片另外一位男主角科林·菲尔斯之前曾在英国bbc电视台的热门剧《傲慢与偏见》中,扮演了男主角迷倒了一大片观众,其中也包括《bj》一书的作者。菲尔丁直言不讳地说,她这本书中马克·达西这个人就是为费尔斯量身定做的,除了他本人以外,谁也演不好马克·达西。
  其次,女主角的模式化与创新。丹尼尔的花心伤了琼斯的心,也断了她对爱情的念头。但是马克的意外来访和表白终于打破了两人之间的僵局。本来故事应该到此圆满结束,没想到丹尼尔又来找琼斯,说自己觉得还是她最好等等。正当琼斯犹豫如何打发丹尼尔之际,马克默默的离开了。在影片结尾,琼斯不顾寒冷,穿着超短衣裤和运动鞋去追回马克,两人拥吻在街头。电影用大胆的想象构建出传统小说中不可能出现的情景,女性的矜持也许会阻碍其追求幸福的机遇,现代的爱情故事显然更符合现代人对生活的向往。

 

  正如女性小说所表达的,女性要获得男性的爱情,应该是以尊重作为前提。女性自身也应该注意自身的修养与提高。《bj单身日记》这类题材的电影,也不忘这方面的劝导。琼斯能吸引两位优秀男士的青睐,关键在于她决定尝试一种新的生活——开始记日记,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记录下来,让自己感到变化的喜悦。她的生活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影片给我们强调的是,一切都是出于琼斯自己的选择,似乎其主题是女性自主和自强。但是,更深入的看待这个问题,就会发现,其本质还是以男性的标准作为标准,女性得到的只是相对的自由和民主。好的一面就是,女性敢于表达自己,追求自己的理想,包括爱情和生活方式。
  另一方面,简·爱式的命运所具有的戏剧性使得以女性为题材的英语电影不厌其烦的把这种情节编织在各种背景的故事中。其实,从故事的情节模式来看,《简·爱》与童话故事中的灰姑娘(cinde rella)有许多相似之处一都是童年经历过许多苦难,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曾受到外在因素(如狠毒的后母或疯女人)的阻挠,但最后还是得到了幸福。但是,简·爱更符合现代女性的梦想,因为她相对灰姑娘在经济上和精神上更为独立。而灰姑娘所取得的成功与智慧、勇气和力量无缘,而是倚靠着一种消极的吸引和等待的艺术。如果没有仙女的帮助,如果王子没有下令让全国的女孩都试穿水晶鞋……可能灰姑娘还是得继续受着继母和姐姐们的气。故事的显主题告诉读者,能获得幸福的应该是具备诸如善良、忠诚、温顺此类女性美德的人。而故事的隐主题却暗示了另一重标准,强调女性的美貌和诱惑力。
  相反地,简·爱不屈服于命运,不愿为了爱情做情妇,毅然出走;也不愿为了纯粹的信仰,牺牲自己对爱情的梦想,拒绝与圣约翰一同去印度。然而,作为故事主人公她逃脱不了作者为她安排的命运——她必须回到罗彻斯特先生身边,继续未完的故事,而且是在继承了一大笔遗产之后。面对身残的爱人,她变得相当自信。这个情节的设计让现在的女性读者十分纳闷;为什么男主人公不能以健康之躯迎接女主人公的回归?这一点,足可证明作者没有跳出男性社会的标准:表面上看是达到了男女平等,实际上还是让女性成为奉献的一方。不管怎样,简·爱这个人物鲜明的个性、不同于传统的女性形象、不一般的命运仍有极大的吸引力。在她身上,有女性主义所推崇的特质,也有普通女性所欣赏的特质,超前于所处时代,是现代理想女性的综合体。
  在英语商业电影中可以发现一些向女权主义者示好的蛛丝马迹,比如夸张女主人公的经历,如何从极倒霉到极幸福,如何自立自强等等。但事实证明,大多数情况下,商业片不可能明目张胆的表示对女权主义者的友好,因为它不可能为了几棵树木就放弃整座森林一社会的主流还是以男性话语作为标准。比如奥斯卡获奖影片《风月俏佳人》(pretty woman)中,爱德华想要出钱把维维安安置在纽约一所公寓里,她干脆地拒绝了,离开了爱德华回到自己的公寓。她决定去上学,开始重新做人。这一情节至关重要,点明主题,即:真爱可以改变一切。维维安为了生存去当妓女,但是坚决不愿为了安逸的生活而当情妇;她为爱放弃目前的生活方式,去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影片最高潮部分就是结尾处;爱德华下定决心要与维维安在一起,爬上防火梯,嘴衔玫瑰,犹如中世纪骑士救被囚禁在城堡里的公主一在某种程度上,维维安是被禁锢于世俗观念中的女子。假如没有最后这一幕,维维安的命运仍无法改变,因为必须有她的爱人爱德华的认可,她才能获得世俗的认同,她的努力才有意义。表面上,电影传达了这么一个信息:爱情的力量强大到可以打败一切——比小说更为理想主义;但真正地,女性的存在意义靠的还是男性世界的认可。
  英国女性小说家用笔将女性自我的声音传达出来,将自身对人生世事的观察与体悟叙述出来,将睿智、理性、诗情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在十九世纪即女性小说第一个辉煌时期,奠定了人们所能广泛接受的女性小说的标准。因为其时女性的视角、话语等等还是没有跳出男性的标准,女性对男性的崇拜是传统习俗和男性意识在女性意识中的渗透。相对于二十世纪的女性主义,十九世纪的女性的“声音”更温柔,所以直到二十一世纪,仍然是电影等艺术创作的标准。在人类诸多的文化艺术形式中,电影是美术、戏剧、音乐、摄影等多种文化艺术的汇流,很大程度上融合了文化的价值标准。从商业电影的生意经出发,英语电影从来都是以电影的本体为依据,用视听语言来讲故事的,也就是说,它从来不是用文学性来讲故事的。它是靠使用电影本体来发财的。再说得具体一些,它是靠调动人的视听幻觉来吸引观众的强调“视觉形象”。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它必须在主题中采用普遍的、最为大众所接受的价值标准。英语电影的优势是它的商业化、全球化和贴近观众,能引起各个国家观众的共鸣,也是其赢得市场和观众的原因。十九世纪的英国女性小说是因其特别而成为经典,以女性为题材的英语电影则是走大众化路线。

  • 上一篇艺术论文:
  • 下一篇艺术论文:
  •  作者:宛风庆 [标签: 英国 十九世纪 英语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由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考级所带来的思考
    永远走不出的迷宫:电影《拍卖第四十九批》评…
    浅谈十九世纪中叶欧洲钢琴音乐鼎盛时期的成…
    英国三重奏斯特柯夫斯基钢琴三重奏音乐会
    现实主义的先驱——十九世纪法国的巴比松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