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农村研究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伦理道德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社科期刊
媒介融合:新闻传播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媒介融合:新闻传播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媒介融合的内涵
  1983年,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在《自由的科技》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媒介融合”的概念,他指出,“数码电子科技的发展是导致历来泾渭分明的传播形态聚合的原因。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形态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最初人们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的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起。”①由此可见,最初人们对于媒介融合的理解主要是针对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
  2003年,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李奇·高登归纳出了五种“媒介融合”的类型:1、所有权融合,指不同类型媒介的所有权归同一传媒集团所有,以实现资源共享,如美国的新闻电讯集团;2、策略性融合,指不同所有权的媒介共享内容,如属于不同媒介集团的报社与电台进行合作;3、结构性融合,与新闻的采集与分配方式有关,如报纸的编辑记者到合作方的电视台做节目;4、信息采集融合,指媒体从业者用多媒体方式采集信息,如“超级记者”;5、新闻表达融合,即记者或编辑运用多媒体方式完成新闻表达。②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媒介融合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媒介融合从单纯的传统媒体之间的相互融合逐渐走向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联合;从媒体外在形式上的合作走向新闻采集、加工、发布等环节的互动;从单纯依靠行政手段的推动到媒体为了自身发展主动寻求相互合作;从同一区域、同种媒介的融合到跨区域、跨媒介融合。wWW.11665.cOm其最终目标是打破传播媒介的形态差异,走向媒介形态的大融合;本质在于消费者可以用无所不在的终端通过无处不在的网络,获取各自所需的服务。③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当今媒体寻求发展的必然选择,成为新闻传播业的必然趋势。
  二、媒介融合的现实条件
  1、积极因素
  (1)媒介为了寻求自身发展迫切需要进行媒介融合。报纸拥有一批工作经验丰富、业务素质高的从业人员,擅长深度报道,但是其时效性差,并且对受众的文化程度要求较高;广播具有很强的伴随性,在私家车逐步普及的今天,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但是稍纵即逝,无法保存;电视是声画并茂的传播媒介,感染力极强,但主要是线性传播,只能按照电视节目单的顺序观看节目;互联网具有时效性强、双向互动、多媒体传播等优势,但是公信力不足。各种媒体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只有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形成合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2)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媒介融合提供了可能。回溯传媒业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每一次变革都与信息技术的进步有着必然的联系。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为报纸的产生和大面积传播奠定了基础;无线电的广泛使用和大功率发射机以及电子管接收机的发明使得广播传入千家万户;摄像机、转播车、发射台及一系列先进设备的投入使用,使人们在家里通过电视机接收终端就能目睹千里以外发生的事情。每一次科技的进步都会带来传播方式的巨大变革。如今,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完善,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媒体的发展都以数字技术作为平台。由此可以看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正是建立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基础之上。
  (3)受众的需求推动了媒介融合。在竞争激烈的传媒环境中,传播者一定要重视受众的需求。如今受众需求正在向小众化、多样化、细分化转变,因此,要针对分众市场制作和发布不同的信息,这就需要不同媒介之间通力合作,对各自的信息采集、加工、发布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加快媒介融合的步伐。
  2、限制因素
  (1)缺乏专业人才。以往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只需要为单一的媒体服务,仅需要按照自己所服务媒体的要求完成任务即可。但是媒介融合打破了各种媒介之间的壁垒,改变了过去泾渭分明的状态,对从业者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媒介融合需要的是所谓的“超级记者”,即能运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新闻采写的全能型人才,在报道同一事件时,既能为报纸采写消息,又能完成声音录制、影像采集的工作,为广播、电视报道提供素材,同时还可以及时向互联网发回报道。这就使得媒介融合下的从业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还要熟练运用各种采访设备,精通电脑,学会用多媒体方式完成新闻的采集、加工、发布全过程。而就目前状况而言,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十分匮乏。
  (2)传统媒体管理体制落后,阻碍媒介融合的发展。报纸、广播、电视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各自完整的产业链,相互独立。但在这其中隐含着一些问题阻碍了媒介融合的推进,如内部管理体制相对落后,机构繁多,人员冗余,层级复杂,人浮于事。尽管媒介融合已经是大势所趋,管理层也认识到机构整合能力弱将会阻碍媒介融合的发展,但是真正采取行动优化管理体制的却少之又少,大部分仍然处于观望的态势,做表面文章,呈现在操作方法上的浅层次的媒介融合,并未纵向深入。
  (3)利益分配限制媒介融合的发展。长期以来,传统媒体适应了泾渭分明、各自为政的局面,自说自话已经成了习惯。然而,媒介融合正是将这些原本独立的媒体粘合在一起,这样就很容易出现“貌合神离”的现象:在融合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媒体思考的依然是如何保持自身利益最大化,不愿打破原有的思维模式与利益格局,将自己融入到一个新的“生产线”当中,这样就很难形成市场合力。只有经过触及利益分配的艰难的改革,才可能产生媒介融合的新局面。
  (4)政策局限。长久以来,传媒业的行政色彩浓厚。同时,我国并没有形成全国性的开放市场,无法进行统一管理。大多数网络媒体没有采访权,而报纸虽然具有采访权,但是也没有权利自办广播电台或电视台。在需要跨区域、跨媒体进行采访时,多数媒体都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这一系列政策因素都阻碍了媒介融合前进的步伐。

  三、媒介融合为传媒业带来的变革
  1、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界限将会越来越模糊
  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发展,不仅仅报纸、电视、广播这些传统媒体之间将会打破界限,其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也会相互融合。并且,就像当初广播并未取代报纸、电视并未取代广播一样,当产生一种新型媒介时并不会导致原有媒介的消失,它们会继续相互包容和融合,直至达到共生共存的局面。
  2、媒体之间实现资源共享,节约成本
  据《青年时代》总编陈小川分析:如果报纸、电视、网络、杂志做全套,成本大约能节省30%-35%。④媒介融合将会打破媒体之间的壁垒,整合现有资源,统一指挥,节约成本,实现资源共享。在新闻的采集环节不区分是何种媒体,运用多种手段进行信息采集,尽可能多地收集新闻素材;在之后的加工环节,各新闻媒体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受众的定位,从采集的素材当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进行加工和制作;发布环节中,根据新闻的形式选择合适的发布平台,将包装好的新闻送到特定的受众手中。
  3、媒介融合产品满足个性化需求,增加人文关怀
  媒介融合的最终目的就是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无论何种报道形式,始终都要坚持以受众的需要为中心。随着媒介融合的发展,对于同一事件,可以先由互联网进行简明的报道,抢占时效性;之后派记者前往新闻现场,采制现场同期声和画面,发回编辑部,由编辑加工制作成为广播和电视节目;最后将事件的详细过程、背景链接等要素合成文章,发表在报纸上。不同的报道方式可以满足不同的受众需求,互联网可以满足生活节奏快的上班族的时效性需求,广播、电视比较直观,娓娓道来,适合吸引受众;报纸则以深度报道见长,对于那些对新闻事件兴趣浓厚和有深度阅读习惯的受众来说,不失为最佳选择。
  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同时,媒介融合也要加强人文关怀。新闻媒介要站在受众的角度思考问题,想群众之所想,关注日常生活中与受众有紧密联系的问题。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进步,媒介融合建立起了一个平等的互动平台,极大地调动了受众的积极性,使受众参与到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来。
  4、实现多媒体之间的优势互补,扩大传播效果
  媒介融合可以使各个媒体发挥自身的优势,同时与其他媒体相互借鉴实现优势互补,使传播效果扩展到最大程度。以报纸为例,近年来报纸的编辑借鉴了很多互联网的表现方法,如适时进行背景介绍、资料链接等方法对新闻报道进行补充,对新闻进行多层次、立体化解读,使新闻更加丰满。同时电视媒体也开办起读报节目,主持人用幽默的语言对报纸或杂志上的文章做个性化解读,这样既借鉴了纸媒善于做深度报道的优势,又发挥了电视声情并茂的特点,最大限度地扩大了传播效果。
  5、对媒体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媒介融合需要的不是仅仅懂得某一种媒体操作规律的从业人员,而是全能型人才。目前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大部分仍然停留在传统阶段,即新闻学主要为报纸、杂志、通讯社等媒体的需要培养人才,广播电视专业则为广播、电视机构输送新鲜血液。这种教育已经难以适应当前媒介融合的新要求。媒介融合将打破各媒介之间传统的业务壁垒,实现多媒体全方位的报道,这就要求从业人员不仅要能为报纸写消息、通讯、深度报道,同时还要能够采集广播、电视媒体需要的音频、视频,熟练运用各种软件,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还要求记者可以随时在网上发布更新信息。因此要着力培养“超级记者”,以适应媒介融合时代的新要求。
  • 上一篇社会学论文:
  • 下一篇社会学论文: 没有了
  •  作者:许嫒嫒 [标签: 传播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媒介融合背景下微传播研究
    媒介社会学视野下的电视访谈节目生产
    构建新媒介生态下的电视新闻传播格局
    未成年人暴力伤害事件中新闻传播媒介的伦理…
    试论“新媒介事件”之“新”
    日本福岛核危机对中国公众的影响及媒介干预
    媒介融合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的影响
    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融合的困境及现实出路
    三网融合时代受众使用媒介的变化对新闻传播…
    浅谈消遣与怜悯——“犀利哥”的媒介形象传…
    农村金融合规文化体系建设的探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