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其他相关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农村研究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伦理道德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社科期刊
《良友》画报的现代启蒙
【摘 要】《良友》画报于1926年2月在上海创刊,1945年10月停刊,是一份综合性的商业性的画报。在民国时代的上海,是风行一时的时尚刊物。《良友》画报图文并茂,其刊登的内容涉及到中国政治,军事,文化,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她的那个时代,真正的做到了“良友遍天下”。然而,在中国近现代的新闻事业史中,关于画报这类报纸的描述相当少,大都是一笔带过。随着一些资料的出版,近些年来有许多学者研究发现,于近现代的历史中,画报在传播新知,启迪民众,构建现代城市,引领社会时尚等方面发挥中重大的作用,学界也渐渐认识到画报的研究价值。关本文以《良友》画报为例,解析其办报理念,分析她的载体形式,编辑报道内容和选材对象,在试图勾勒其全貌的同时,着重探寻她在那个时代所传达的启蒙思想。
  【关键词】《良友》画报;现代启蒙;新闻史
  梁启超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中写道:“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无耳目、无喉舌,是曰废疾……有助耳目喉舌之用,起天下废疾者,则报馆之谓也。” i报纸是“耳目喉舌”。报业史中的先锋只看到报馆对于国事的重要性,却没有意识到对此时的国人来说,他们只提供了开民智的条件,却没有赋予他们看报读报的能力。对于大部分不识字的国人来讲,读报仍是一件奢侈的事。1876年,《申报》曾出版过通俗性报纸《民报》,采用白话文文体,旨在让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也能读报。在该报的第一期《白话报小引》中说:“中国人要想发愤立志,不吃人亏。必修讲究外洋情形,天下大势;要想讲究外洋情形,天下大势,必须看报;要想看报,必须要从白话文起头,方才明明白白。wWW.11665.COm” ii虽然说,《民报》的初衷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报纸的读者仍局限在那些识字的文人阶层,对不识字的平民百姓来讲,白话文或是古文是没有任何的分别的。因此,采用白话文的文体办报始终无法到达启迪全民的效果。
  “盖文字艰深,难以索解;图画显明,易于认识故也。” iii 在谈及创办《良友》的动机时,伍联德曾经这样说过:“我觉得这样的画报在我们中国特别需要,非办不可。因为在当时事事落后的我国,教育不普及,不识字的人太多了。倘若能办好一份图文兼众雅俗共赏的画报,一定会畅销全国,人手一册,如果能够把画报办得好,其所发生的作用效果,也就等于办学一样,可以启迪民智,提高大众文化水准,而且说不定比办学更为有效,更易为大众得益。” iv作为《良友》画报的创始人和第一任主编,伍联德先生身体力行的实践自己的办报理念。以摄影照片为主,兼有绘画,漫画等艺术作品,力争做到众读者都能看懂报纸内容。它报道时事政治敏锐快捷,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对于欧美等地的新闻也给予了同等重要的关注和报道。可以说《良友》画报涵盖了国内外新闻时事,中西方的科技新知,中外文学艺术,西方社会,时尚生活等诸多方面内容的大型画报。
  一、载体形式
  “图画为无音之新闻,不识字者亦能读之。” v 辛亥革命成功后,全国各地的政党报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新闻事业一派生机勃勃。与此同时,随着欧美工业革命的浪潮的来袭,新技术得到利用,印刷技术和照片的质量不断改善。摄影画报诞生,并开始传入中国,中国的报界开始意识到画报这种形式的意义。戈公振先生在《中国报学史》中说:“光复之际,民军与官军激战,照片时见于报端,图画在报纸上地位之重要,至此始露其端。”vi画报这种形式不仅扩大了报刊的读者范围,更为重要的是实现了“开愚”,“启蒙”的社会功能。随着中国摄影技术的兴起,中国第一本大型综合性新闻画报《良友》诞生。相较于之前的画报,在印刷和制作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和革新。在这里,很佩服伍联德先生远见和慧眼。从画报的创办之初,他先后聘请了万籁鸣,李旭丹,丁聪等人参与编辑,他们在美术上的造诣不仅丰富了画报的内容,国画,油画,雕塑,摄影,工艺,木刻,漫画,建筑,水彩等等被纳入大众传播的领域,也成为了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与传统以文字为主,大篇幅的图像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它生动形象,直观,再配以简洁的文字,所要传达的信息知识了然于心。戈公振曾指出:“世界愈进步,事愈繁颐,有非言语所能形容者,必藉图画以明之。图画为新闻之最真实者,不待思考研究,能直接印入脑筋,而引起爱美之感。” vii
  二、报道内容
  “…

内容不务深奥,不偏不倚,惟一建设的友爱的精神,与阅者结不解缘,运用浅明的图画文字,传播与时俱新的知识,希望籍这点绵薄的实力,对内提高国民的知识和艺术,对外则表扬邦国荣光。这就是‘良友’的态度。” viii伍联德先生创办《良友》画报的初衷就是希望通过画报来促进国民的教育,传播新知,他本人始终心系国家和民族的安危。早在二十世纪初,像《点石斋画报》之类的刊物,已经开始着手于对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和对新知识的普及,然而由于国民的文化教育水平有限,这些知识只能在一个有限的层次和范围内,以一种较为感性的,非系统的形式进行传播,无法真正进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之中。良友的使命是来普及教育的,发扬文化的。正如《良友》里所言:“然本志决不是像其他的只供消遣的无聊刊物一样,读后等于未读。至少,这里有一点艺术,有点科学的知识,有点人生实用的常识。务使读者于趣味中得获实益,于不知不觉中仿佛饱读了许多实际有益的书籍一样。” ix从上面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将《良友》画报所说的“新知”分为科学知识和文学艺术两大类。
  1、科学知识:鸦片战争以后,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自强,求富”,再到“科学,民主”呐喊,我们可以看到国人逐渐意识到科学的重要性。在《良友》画报中,伍联德让科学技术知识占据了画报内容的重要位置。画报中几乎每期都有关于科学知识的介绍,比如,现代交通工具的种类,飞机制造的过程,还有教授读者各种小工艺的制作流程的介绍。这些新知的传播对于转变国民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文学艺术:民国时期风云变化的时代背景造就了文学演绎的戏剧性过程。《良友》画报作为包容性很强的文坛载体,她刊载了大量了的文体杂陈,旧文学和新文学都在此一展风姿,新旧文学共存,真实的反应出当时的文学革命。不仅有周瘦鹃为代表的鸳鸯蝴蝶派的言情小说,也包含了老舍,巴金,鲁迅等新文学大家的作品。文学作品也涵盖了小说,诗歌,散文等多种文学形式。由于伍联德,梁得所和马国这几位主编有一定的美术兴趣,《良友》画报在艺术方面的关注也是其一大特色。有关美术,摄影,音乐和木刻,雕塑等方面的作品,不论国内外,不论作者都不遗余力的给予介绍。这不仅是因为画报这种载体形式比较容易表现艺术作品,更为重要的是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国民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三、选材对象
  《良友》发行的年代正直中国动荡不安的多事之秋,虽说她的内容和选材经常变动,但随着画报的不断完善,其征稿要求逐渐规范,第三十七期中写道:“稿件种类,主要以照片为主,种类主要为实事照片,有价值皆可,不论大小;名人名媛,无论男女;美术作品,古今中外均可;各种竞技;儿童天真;画集漫画等。《良友》画报是一本男女老少皆可阅读的报纸,能摆在家里而面里无愧色的刊物。在刊登广告时,任何有影响报纸品味的广告,即使是高价也不为所动。实践着“以商业的方式而努力于民众的教育文化事业,这就是我们的旨趣”x的办报主旨。
  《良友》画报的成功不仅承载着那个时代爱国人士的理想和才华,更为重要的是,在她努力传播新知,启发民众的同时,在构建现代都市生活,倡导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和建构“女性主义”这两方面起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1、《良友》百分之九十的封面都是女性,包括时髦女郎,影视体育明星,社会名媛等,只要代表着独立,自信的新女性都是《良友》封面所要歌颂的女性。我们也可以看到封面中的女性都是自信的微笑着,展现着自己的美。画报中对女性健康的描叙占据了较大的比例。风华绝代的影星阮玲玉的自杀,《良友》画报给的报道版面同鲁迅逝世时的报道篇幅一样。《良友》身体力行的宣传女性主义。
  2、《良友》创刊的城市背景是以上海为代表,不幸沦为租借的上海又是那个时代的时尚之都,所有时尚潮流在上海引发,也由上海影响到全国各地。作为现代上海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她不仅展现了都市生活的辛酸和浮华,也建构了一个社会认同的时尚期待,为现代都市的打造提供了模仿和想象的对象。《良友》在迎合和引导社会风尚,构建现代都市生活方面烙下了重要的印记。
  在我国近代新闻事业刚刚开始起步时,在面对百家争鸣的政党报纸,商业报纸的竞争中,《良友》画报作为新的传播媒介,把那些主题明确,自然生动,引人深思的图片刊载于大众媒

体之上,带给了大众视觉享受和心理震撼。《良友》画报在满足国民求知好学的同时,伍联德先生自觉担任起社会启蒙的责任;在满足受众审美需求的同时,时时不忘心系民族国家大义。因此,可以说《良友》画报称职的履行了大众媒介应当发挥的社会功能和职责。伍联德先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新闻素养值得我们认真学习。《良友》也对现代的传媒业和文化事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注释:
  i 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i 陈玉申.晚晴报业史[m].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109.
  iii 伍联德.中国大观[m].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iv 参见郭巍的《良友》画报研究,2009年4月。
  v 陈彤旭.出奇制胜--旧中国的民间报业经营。福建人民出版社
  vi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插图整理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vii 戈公振,上海时报·图画周刊发刊词,上海时报
  viii 伍联德,纪念本公司创业十周年·更进一步[n].良友,1934(90):4.
  ix 编者与读者,良友,1933(83):36.
  x 卷头语,良友,1926(3):1
  【参考文献】
  [1]郭巍.《良友》画报研究[d].吉林大学,2009.
  [2]苏全有,岳晓杰.对《良友》画报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8(4).
  [3]马媛媛.伍联德与《良友》画报[d].河北师范大学,2008.
  [4]马媛媛,李同法.良友画报创始人伍联德的办报思想[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
  [5]李康化.《良友画报》及其文化效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6]李春宇.《良友》封面对女性形象的建构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
  [7]张琰.《良友》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时尚想象[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
  [8]吴果中.社会文化史视野下的中国新闻史研究--以《良友》画报为个案的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05).
  • 上一篇社会学论文:
  • 下一篇社会学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良友 画报 现代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没有相关社会学论文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