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哲学论文 >> 中国哲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逻辑学论文   中国哲学论文   西方哲学论文   思想哲学论文   科技哲学论文   美学论文   国学论文   其他哲学论文
《初识鲁迅》单元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 要】鲁迅被称为“民族魂”,他对“诚”和“爱”的呼唤贯穿了他的一生。鲁迅作品的文学价值对小学生独立人格的构建和人文精神教育具有深远意义。人教版小学《语文》“初识鲁迅”以“单元整体”进行鲁迅作品选编,体现了人文教育宗旨。调查表明,目前在课堂教学中存在一定问题。为了让学生从多侧面地感受和了解鲁迅,对鲁迅留下深刻印象,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相关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初识鲁迅;单元;策略研究
  2005年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所编《初识鲁迅》单元,收入了鲁迅先生的《少年闰土》,周晔写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阿累的《一面》,和臧克家写的《有的人》。鲁迅教学首次以“主题单元”的形式进入小学语文教材,结束了分散教学的传统教学方式。《初识鲁迅》单元的设置顺应了新课标“人文性”的要求。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对其进行较为完整全面的鲁迅启蒙教学,使小学生多侧面地了解并感受鲁迅,正所谓“将鲜活的鲁迅还给小学生”。编者的意图在单元导读中有充分的体现:为孩子自主走进鲁迅世界打开一扇窗——“让我们随着本组课文的学习去认识,了解鲁迅吧……”然而,从当下中小学鲁迅教学的状况来看,走近鲁迅的脚步依然缓慢,“鲁迅”似乎正与我们渐行渐远,“鲁迅作品”成了乏味、枯燥、艰涩难懂的代名词,“鲁迅作品”处在了一种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两难境遇之中。对鲁迅的抱怨声音此起彼伏,甚至在近年学术界和社会上掀起了一场“鲁迅大撤退”的讨论。笔者对当前小学鲁迅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在当前鲁迅教学中或多或少存在下列问题:
  首先,儿童在学习鲁迅作品时,被教师带领,总会看到一个政治化了的鲁迅 ,而非真实的鲁迅。wWw.11665.Com学生一旦读到鲁迅的作品,下意识的就将其上升为阶级斗争、批判封建礼教等等各种政治意识形态层面的解读,对其中所流露出来的那种单纯、朴素的个人情感视而不见。甚至有些学生高呼:“鲁迅最简单了,最好学,所有作品都可以用反对封建主意,揭露吃人的封建礼教概括。”“用抽象的政治观念和阶级观念来机械地分析鲁迅作品的思想主题,把生动的鲁迅作品变成了某种政治观念的图解和符号”。在学生的眼中,鲁迅似乎只有“斗士,伟大的革命导师”这一平面形象,已经丧失了立体多元的身份特征。《新课标》在“语文总目标”中特别强调: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接受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境界。这与鲁迅先生“立人”的教育目标是相统一的。具体到鲁迅教学中,在于使儿童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所以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这一维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德国的马丁·布伯在其著作《我与你》中提到“教育的目的并非是告知后人存在什么或必会存在什么,而是晓谕他们如何让精神充盈人生,如何与‘你’相遇。”每种教育或教学都存在一种“理想模式”,但绝对不是僵化的模式。现今的鲁迅教学,使学生接受鲁迅即一个道德化的标本,是一位道德素材或聪明智慧化身。这也是一线鲁迅教学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其次,教师未能摆脱传统的鲁迅教学模式。通过对一线教师的鲁迅单元教学访谈,笔者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赞同鲁迅阅读主要依靠教师引导的观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单要教会学生阅读,理解作品的能力,更要从思想上引导他们。而鲁迅作品正是能从思想上给予学生引导和启示的东西。云南大学语文高级教师张爱民认为,鲁迅教学并不困难,只要能找准切入点,拓展作品背景,丰富作品内容,鲁迅作品同样可以讲的很亲切,也很成功。同时他也指出,目前许多语文教师对教参有过度的依赖,但“教参”的编写者对学术界当前最新的鲁迅研究成果一无所知,有的甚至忽略鲁迅作品文本,单凭借既往的理解角度出发解读鲁迅,这就造成了很多情况下鲁迅教学模式化,教条化。 除了对鲁迅思想的解读以外,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也被认为是阻碍学生充分理解鲁迅作品的原因。西南交大附中教师徐葵指出,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总是将字、词、句分类阐释,导致作品支离破碎,极大的干扰了学生对于作品的感悟。 其实,并不是鲁迅作品与我们之间有隔膜,而是很多情况下教师未能摆脱传统的鲁迅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上的不恰当导致了鲁迅作品教学陷入了

一个在课堂形式上千篇一律,难以挖掘新内容;在思想上照搬现成,难以产生新感悟的尴尬境地。
  那么,要如何才能真正怎么走近鲁迅,摆脱不良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弊端呢?笔者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初始鲁迅》单元总体教学思路:
  一、回到鲁迅本身 回到鲁迅的作品
  走近鲁迅(尤其对于小学生),需从文本、人性和生活的角度出发,从具体的字里行间去触摸、去亲近鲁迅。小学生通过文本认识鲁迅,第一步还需语文目标的达成,即“认真阅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并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方法”,所以,学生必须先习得文本,领会其描写人物的方法,咀嚼课文思路下的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领悟鲁迅精神,而不是单纯的就“精神”讲“精神”。回到鲁迅,意味着使学生通过文本,回到鲁迅真实的生活。《少年闰土》讲述了发生在童年鲁迅与玩伴闰土之间的四件稀奇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周晔回忆伯父鲁迅生前“谈《水浒传》”、“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这几件小事;《一面》是阿累在记录一个文学前辈向自己“荐书、送书”,前辈关爱后辈的简单故事,这些选自鲁迅真实生活中的事件旨在帮助学生透过作品去了解鲁迅先生,教师只要尊重这样的真实,无需盲目超越文本文字引进其他背景材料即可。如此,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就能向学生展现一个立体、全面、和蔼、真实的鲁迅形象。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意味着要以儿童的视角去对文本进行再发现,再创造,构建新意义。要想让学生真正的走进鲁迅,在课堂上,教师要从转变自身角色做起,对学生采用“导”而不是“给”。部分研究者担心“鲁迅的思想本身原来不适宜推荐给一般的年轻人,其毒气过分浓厚。” 但是“鲁迅作品恰恰是最好懂的,因为鲁迅的作品里,充满了人性的语言,是与人的最内在的感受结合在一起的,这样的内在感受与儿童的感受事物的方式,与一般人感受事物的方式最接近”,“鲁迅这位现代文学的开拓者,“执着地关注着儿童,关注着儿童文学,他关心儿童教育,在儿童文学的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经历”,“他对儿童的关心是无微不至的,同时又是至始至终的”。 所以,鲁迅先生的作品中的语言文字、表达方式技巧有着和儿童微妙的类似。比如在回忆童年生活、故乡风物的作品《故乡》中表现尤甚,而《少年闰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就不同的作品、不同的故事情节、人物、表达技巧、语言风格,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感受,学生的这种感受可能是幼稚的,也可能是令人发笑的,但它却是最真实的,是学生自己的,教师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践中要充分的考虑这种多样化的真是理解,并给予引导,只有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对话,方可带领学生真正走进鲁迅,亲近鲁迅,实现其人文目标。  三、强调整体设计 把握适度原则
  鲁迅作品教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涵盖了小学阶段、中学阶段和大学阶段求学的全过程,甚至是陪伴人的一生。这意味着对鲁迅作品的学习,不可能一次完成,而要经历多次,这是符合人的认识规律的。它是螺旋式的,是发展的,每一次螺旋式的循环,都前进了,上升了。《初识鲁迅》单元设计,首先要给予“整体”来设计,这个“整体”指四篇课文所要传达的一个全面的“鲁迅形象”,在这个基础上的“初识”,不能是简单地进行一次匆匆见面,但也是直捣精髓。“鲁迅阅读”是一种可以延续整个生命的阅读,读懂读透,必须要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和情感积淀的才能达成,但小学生显然没有这样的条件,所以,教学不能苛求学生在短短的时间内全然领悟鲁迅作品的全部意义和精神所在的,教师要把握适度原则,把握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可一味低就,也不可随意拔高。只求为学生将来读懂读透鲁迅打下底子,初步了解鲁迅,激发学生对鲁迅作品的兴趣,对才华、人格魅力和精神一种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遇到挫折,会遇到选择,会遇到磨练,而在这样的成长过程中,曾经在脑海中模糊的精神会慢慢地变得清晰深刻,影响着他们成长发展的进程。
  “初识鲁迅”单元教学及其研究,对小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而言,是对传统教学的一次挑战和突破,旨在对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提供较为完整全面的鲁迅启蒙教学,使小学生多侧面地了解并感受鲁迅,还学生一个鲜活的鲁迅

正所谓“为孩子自主走进鲁迅世界打开一扇窗——”。教师在教学过正中要回到鲁迅本身,回到鲁迅的作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整体设计,把握适度原则,忌一味拔高。这样方可清晰准确地把握《初识鲁迅》单元的教学精髓,达成学生对鲁迅有“整体感知”与“整体把握”,产生一种整体效应,有利于学生对鲁迅有个深刻的印象,多侧面地感受和了解鲁迅。小学语文教师对《初识鲁迅》教学的认识和改革在逐日深入,走向更科学合理的道路,长期的积累使得文本的教学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有许多案例已日臻成熟。但作为经典作家的作品,每一位教师仍有自己阅读、阐释和教学的多元空间。鲁迅启蒙教学的重点始终是通过“鲁迅的语言与情感”体味其“诚”与“爱”的思想,以及其独特的人生体验、人格魅力这个支点的,注重整体设计框架下的《初识鲁迅》教学,从而还学生一个全面鲜活的“鲁迅形象”,这是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为之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钱理群.鲁迅与九十年代北京大学生[m].走进当代的鲁迅,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封建华.小学语文中鲁迅教学的反思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3]封建华.面对鲁迅,小学生又该如何接受[j].教学与管理,2009(5).
  [4]刘发建.亲近鲁迅,[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李海林.《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存在问题》[j].中学语文教学.1989.
  [6]孙艳秋,鲁迅思想和作品中的仁爱情怀,[j].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8.
  [7]温立三.语文课堂的当代视野[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 上一篇哲学论文:
  • 下一篇哲学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鲁迅 鲁迅 抄报 鲁迅 鲁迅 先生 抄报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没有相关哲学论文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