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外语论文 >> 英语教学 >> 正文 会员中心
 外语翻译论文   语言文化论文   英美文学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学术英语   商务英语   英语教学
浅析言语行为理论与翻译

摘要: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贯穿于翻译的全过程,能动地指导着翻译实践。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关注的焦点始终应是原作意图和译文读者。翻译不能仅仅停留在译文与原文在语言表层意义上的相等,而要使二者真正达到语用或功能上的对等。

关键词:言语行为;翻译;功能对等

  一、引言
    现代语言学深化了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自1962年英国牛津大学哲学教授奥斯汀(j . l. austin )的名著《怎样用语言做事》(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问世以来,“言语行为”(speech act)就成了语用学上重要的课题。语用学是对语言使用的一种研究,而言语行为理论所要回答的问题是语言怎样被用之以“行”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言语行为理论可以说是语用学的核心理论。
    奥斯汀把言语行为划分为三个层次:言内行为或称为表述性言语行为(locutionary act),言外行为或称为施为性言语行为(illocutionary act),言后行为或称为成事性言语行为(perlocutionary act )。表述性言语行为指的是“说话”这一行为本身,即以言述事。施为性言语行为寓于表述性言语行为之中,它是通过“说话”这一动作所实施的一种行为,即以言做事。人们可以通过说话做许多事情,达到各种目的,如发出命令、问候致意、传递信息、威胁恫吓等。成事性言语行为指的是说话带来的影响或后果。wWW.11665.com在言内、言外和言后这三种言语行为中,语言研究者所关心的焦点是与言语者说话意图相一致的言外行为。
  二、言语行为理论对翻译的指导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论述翻译,就是要求译者正确领会原作者的主观动机或意图以及在原作读者身上产生的客观效果,并力求在译品中对等地传达这种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以使原作信息对原文接受者的作用与译作信息对译文接受者的作用基本相同。从言语行为理论着手研究翻译,有助于纠正翻译认识上的一些误区。许多人误认为翻译仅是一种从原作到译本的转换,认为翻译的过程止于译文。根据言语行为理论,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理解原文的字面意义,还要弄清原作者的真正意图,以及对读者产生的作用,因此,译者必须考虑接受者的反映、译品效果、功能对等等诸多文本之外的因素,只有当译文被读者所接受,翻译的过程才算完成。只有当译者对翻译的过程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根据不同的交际情景、文化传统、社会条件、思维方式、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等有的放矢,切实有效地译出精品佳作来。
    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nida)在其著作《翻译理论与实践》(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中,从读者的反应角度对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下了定义。他强调译文不仅要使接受者理解,还必须使他们“以行动作出反应”。奈达这里所说的反应即言语行为中的言后行为。
    无论是奈达的等效翻译理论或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都给翻译工作者以深刻的启示,即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一定要以作者的意图、读者的预期效果作为翻译的根本依据,在动笔翻译之前,一定要深人研究原作者的生平、原作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时代特征、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等诸多文本之外的因素。从言语行为和功能对等人手,正确地体会原作者主观意图以及在接受者身上产生的客观效果,并采用有效的语言手段或形式将原作的精神正确地传递给译文读者,使译作像原作一样产生预期的效果。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都论述了读者或听者的实际行为反应。然而,信息接受者的行为还要由信息外的诸多环境因素和个人的许多主客观因素所决定。对同一信息,不同的接受者会有不同的感受。同一语言内部的信息交流如此,不同语言之间的信息交流则更为复杂。但是,我们在探讨翻译原则的过程中,没有必要过分强调个人的各种不同反应,个别的单独要素不应影响总的复合整体,形形色色的具体差别不应妨碍共性的实现。在实际翻译中,译者考虑的应该是译文对目的语文化的群体接受者的预期效果,对这一群体的共同的历史背景、文化特征、思想认识、语言习惯等应做到心中有数,译者应该能够预期他们对译文会作出何种反应,有的放矢地进行翻译,以达到效果上的对等。因此,读者的反应实际上指的是在一般情况下,某一文化群体接受者作出的反应或成事性言语行为。
   在翻译中,译者不可避免地要考虑文化

共核问题,具体指目的语与源语在词汇选择、词语搭配、语法结构、修辞手段、形象比喻、作者意图和读者反应等方面的一致。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基本上只需作两种语言符号的直接转换即可达到效果等值。然而在翻译中,文化差异又往往会影响或限制有效转换的完全实现,因此,原文某些语义在译文中不同程度的丧失或亏损难以避免。例如,西方人拖地时总要放块标有“wet floor’,的牌子来告示人们不要靠近刚刚拖过的地面,西方人会深解告示者的意图,并身体力行地作出语后反应—远离或小心翼翼地经过所警示的地方。而“wet floor’,如被直译为“潮湿的地面”,中国读者首先作出的反应很可能是将它作为一种描写性的陈述,因而仅理解了它的言内行为,译文因此扭曲了原语的意图或言外行为,从而不能使译语读者像原语读者那样作出预期的语后行为。在这种情况下,译者不必拘泥于源语的语言形式,而应按照源语的意图及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将原文“wet floor”译为“地面潮湿,注意防滑”,以再现原文的语用意义和言外行为,从而达到功能对等。
    由于认知环境及语言文化的不同,译者难以完全转换源语的文化语境并在目的语中再现,但通过体会原作的施为性言语行为,也就是源语作者的意图,译者应能使其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的影响和效果接近或类似于原作给源语读者带来的影响和感受,从而在目的语文化中充分再现源语的文化语境。至于作者在字里行间暗含的意图,译者要通过具有关联的各种信息进行推理而有所认知。如预料译文读者无法透过异化翻译的字面意思来领悟作者意图,那就可以舍弃字面意思而译出作者的用意了。从语用学的角度看,译文无论作什么样的处理,只要它能传达原作者的用意,即原作的“施为性言语行为”,实现交际目的,那它就是成功的翻译。否则,译文在表面上和原文再相似,也无法传达出原文的精髓和意图。试以fara pond翻译的“将仲子”为例说明之。
    原诗如下:
    “将仲子兮,无安我里,无折我树祀,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之,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无边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之,诸兄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无畏我园,无折我树檀,艺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之,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译文:
    hep cat chung,~my town,
    don’ t break my willow down.
    the trees don’t matter
    but father’s tongue,mother’ s tongue
    have a heart, chung,
    it’ s awful.
    hep cat chung,don’t jump my wall
    nor strip my mulberry boughs
    the boughs don’ t matter
    but my brother’ s clatter!
    have a heart, chung,
    it’s awful.
    hep cat chung,that is my garden wall
    don’ t break my sandal wood tree
    the trees don’t matter
    but the subsequent chatter!
    have a heart,chung,
    it’ s awful.
   原诗描写的是一位青年女子对其钟爱男子的一番表白,充分显示了她对意中人的大胆示爱又喜又惊的心情。原诗风格是非常诚挚和含蓄的,因为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没有父母之命,媒约之言,年轻女子是不能自主择偶的。与异性的来往是受到限制

的,接受异性的求爱就更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基于这种文化语境,该诗作者以隐讳的笔调表达了两大主题:怕和爱。由于害怕父母的责备,兄长们的训斥和邻居的闲言碎语,女孩子恳求仲子不要来找她,但这并不表明她就不爱仲子了。从诗中反复出现的“仲可怀之”,可见该女子对仲子还是很动心的。所以这首诗表面上是拒绝仲子的求爱,而实际上却是女孩子对仲子感情的试探,并非常希望他能够继续爱下去的表现。这种想爱又不敢爱的心情通过作者含蓄而诚挚的笔调得到了生动的体现,而这也正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通过对比分析不难发现译文却使这首诚挚感人的诗变成了一出闹剧。译文仅仅表现了女孩子的惊恐情绪,却完全没有表达出她对仲子的爱。因为译者把“仲可怀之”译成了“have a heart, chung",相当于“仲子,有点理智吧”或“仲子,求你不要再来了”的意思,这样就严重偏离了原诗作者的意图。而且译者用“hep cat’’这一双关语来修饰仲子,也是很不恰当的。因为这个词内含爵士乐手或流行乐手的意思。这样整首诗给译文读者的印象就是:一个疯狂的乐手在女孩子家附近为见到女孩子跳墙上树,企图引诱她,而女孩子则惊恐万分,拼命恳求他不要再来了。这与原诗带给作者的印象大相径庭。由于译者没有能够传达原诗的“施为性言语行为”,源语的文化语境也无法在目的语中得以转换和再现,从而导致言语交际的失败。相反,如果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能充分体会原作者的写作意图,即“施为性言语行为”的话,即使是文化负荷偏重的原文,译者通过周全的分析和准确的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制订适当的翻译策略,也能在译文中准确有效地传达原文的文化语境。现以杨宪益夫妇和hawkes翻译的《红楼梦》为例略加阐释:
   宝钗独自行来,顺路进了怡红院……不想步入院中,鸦雀无闻。
    这句话有两种译文,hawkes的译文是:...the courtyard was silent as she entered it .not a bird’ s cheep was to be heard.从译文推断,院子里是有鸟儿的,只是听不到它们的声音罢了。另一个译文是杨宪益夫妇的:to her surprise , his courtyard was utterly quiet.这里一点也没有提到鸟儿,但译文正好表达了原作的意思:周围一片寂静。原作中的“鸦雀”也是虚的,在译文中完全可以省略。由此可见翻译中根据语境辨认原文的隐性意义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字面表达出来的意思往往不是原作真正的用意。原作的施为性言语行为需要仔细推敲,以便更好地表达。让我们再看看下面一个例子:
    ·····一句话未了,只见院外人说:“二奶奶来了。”林黛玉便知是凤姐来了,连忙立起身说:“我从后院子去罢,回头再来。”宝玉一把拉住道:“这可奇了,好好的怎么怕起她来。”林黛玉急得跺脚,悄悄地说道:“你瞧我的眼睛,又该她取笑开心呢。”宝玉听说赶忙地放手。黛玉三步两步转过床后,出后院而去。(《红楼梦n第三十四回)
    (a)…
    at this point~maids in the courtyard announced hsi-feng’s arrival .tai-yu at once stood up.
    "i’ ll go out the back way and drop in again later,”she said .
    pau-yu caught her hand protesting, "that’s a strange thing to do. why should you be afraid of her?"
    tai-yu stamped one foot in desperation .
    " look at my eyes,"she whispered."she’ d make fun of me if she saw.”
    at once he released her and she slipped past his bed and out through the back court . ( traps . yang )

    (b)…
    the words are

scarcely out of her mouth when they heard someone outside in the courtyard saying:
    "mrs . lian has come .”
    daiyu had no wish to see xifeng, and rose to her feet hurriedly.
    baoyu seized hold of her hand.
    "now that’s funny.why should you start being afraid of her all of a sudden?"
    "look at the state my eyes are in!”she cried.“i don’ t want them all making fun of me again.”
    at that baoyu released her hand and she bounded round to the back of the bed,slipping into the rear court-yard.( traps .hawkes )
    其中“黛玉三步两步转过床后,出后院而去”hawkes把这句话译为:she bounded round to the back of the bed, slipping into the rear courtyard杨氏夫妇把这句话译成:she slipped past his bed and out through the back court.对于黛玉的身体语言,两个译本有着不同的译法。中国的封建礼教对年轻妇女有很多约束,举止端庄、温文尔雅是她们的言行准则,激烈活泼的身体语言是不被赞同的。尤其对于林黛玉这样的贵族女子而言,更是如此。她孤傲文雅,言行谨慎,在这样的情况下是不太可能bounded round to the back of the bed的,因为bound一词意指弹跳、跃进,这不符合原作者希望呈现给读者的林黛玉形象。有鉴于此,杨氏夫妇采用了slip一词,突现了黛玉小心谨慎的性格,也较符合原作的文化语境。
    对比上述译文,我们不难发现语用学理论中言语行为理论对翻译的指导作用。在源语的文化语境转换传递过程中,译者只有充分体会原作者的写作意图,仔细揣摩原作的语用用意,才能正确地理解原文,从而将原文作者意图再现给译文读者。引人语用学机制,尤其是言语行为三分说中的施为性言语行为理论,不失为跨越文化语境翻译屏障的一项颇有意义的尝试工作。
  三、结语
  了解作者的主旨意图,使原作与译作达到功能对等是翻译活动的核心和关键。语言和文化差异的存在使得翻译中的等值概念不同于数学中的全等概念。在大多数情况下,原作与译作在各个层次上完全等值只是理想,而意义丧失常常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形式意义的丧失,只有承认这种翻译限度,承认这种亏损,才是真正科学的客观的求实态度。译者的任务就是要使译品尽量与原文保持最大的等值量,即在言内、言外和言后三种行为中的等值量。在不无遗憾地牺牲原文语言形式意义的情况下,译者应在译品中最大限度地反睐原作的思想内容与风格,原作者的主观动机与意图,以及原作对读者产生的客观效果,尽可能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感受与反应。
    总之,理想的翻译应是原文与译文在语言的表述形式、作者的意图或作品的思想内容、读者的感受或反应等方面完全吻合。然而,在实际翻译中,由于文化差异,译者有时不得不舍弃言内行为意义而追求译文与原文在言外行为意义和言后行为意义上的和谐统一。因此,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对翻译进行再认识,译者可以得到新的启示。言语行为理论能使译者从理论上更加科学地认识翻译的目标与过程,能够更加具体地指导翻译工作者的翻译实践。

论文网在线

  • 上一篇外语论文:
  • 下一篇外语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 言语行为 翻译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浅析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预防
    浅析水工建筑物冻害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浅析计算机及信息化对设计之影响
    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几点思考
    浅析森林调查设计和森林可持续经营
    浅析火灾调查中液态物证的化学分析
    浅析某厂25000m3/h废气处理工程
    浅析新时期图书馆管理模式的探索
    浅析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的全球经济治理概况
    浅析宋代榷茶制度与官府垄断下的茶市贸易
    浅析许秦豪电影作品中的悲伤意味
    浅析游牧民族“春捺钵”饮食器具造型艺术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