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外语论文 >> 外语翻译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外语翻译论文   语言文化论文   英美文学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学术英语   商务英语   英语教学
文化差异视角下翻译教学策略的优化

文化差异视角下翻译教学策略的优化

  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复杂的概念,我国著名学者季羡林教授曾指出:根据现在全世界给文化下的定义有五百多个,这说明没法下定义。所以我个人理解的文化是非常广义的,就是精神方面,物质方面对于人民有好处的,就叫文化。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文化”的定义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皆为文化。语言是人类最为杰出的创造物之一,是文化的表述方式之一,也是人类思维的外在形式。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土壤,。文化的传播必然借助于语言。翻译作为两种不同语言相互沟通的桥梁,其目的就在于利用两种语言的相互转换,进行思想和文化的交流。英汉文化差异在各自语言的不同方面都有反映,对翻译过程中的语义理解和传达均起着一定的干扰和影响。如果在翻译过程中不顾及两种语言的特点和两种文化的差异,则很难再现所译语言表达的文化内涵和思想。
  一、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
  世界上不同民族和地域的人们创造了具有各自特点的民族地域文化。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了各自语言的巨大差异。翻译是两种文化的对接与交流,我国著名学者王佐良教授在谈到文化与翻译时说,“他(翻译工作者)处理的不是个别词,他面对的是两大片文化。”那么,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具体表现如下:
  (一)历史文化差异
  历史文化主要指与一个社会中反映人际关系的文化,主要包括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和行为模式等。www.11665.com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在历史文化、社会准则方面有很多不同之处。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文明的古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很多蕴含特定文化意义的汉语词语和习语典故,如: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卧薪尝胆、东施效颦等;而英国的历史长期处于受国王和教皇的压迫和统治的状态,于是就有了“kings go mad,and the people suffer from it”(君王发狂,百姓遭殃)的说法。英语中的习语和典故大多来自古希腊神话和 《圣经》,如:达摩克利斯之剑、斯芬克斯之谜、阿基里斯的脚踝等。对于这类翻译,只有在深入了解本民族相关的历史人文文化以后,才能使译文更加贴近实际。
  (二)环境文化差异
  环境文化和地域文化是指所处的地理、自然条件和环境所形成的文化, 在语言的反映中包括目的语国家的地理知识及同其地理现象有关的语言形式。中国地处亚欧大陆,而英国地处欧洲大陆西部,由于地域的差异,导致两个民族对“东风”和“西风”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在汉语中,东风吹后大地回春,象征着生机勃勃的春天,是褒义词;而在英语中,东西风的意义与汉语恰恰相反。“西风”从大西洋吹来,迎来了万物复苏的春天,如雪莱的《西风颂》,预示着革命风暴即将到来的西风,表现了作者对人类美好未来的乐观态度。
  (三)心态文化差异
  一个民族的心态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 它与民族心理、宗教信仰和社会意识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心态文化, 因而也就产生了不同的价值观、审美观和伦理道德观等。比如:在汉语文化中, 我们奉行的是集体主义, 即个人价值的实现在于对社会做出的贡献, 因而我们强烈反对“个人主义”和“自我奋斗”。但在英语文化中,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在于他获得的self-perfection或self-integrity。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提供了总共141条以/self为前缀的合成词, 而此类词在webster’s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中竟多达484条。这一现象在其他语言中,尤其是汉语中时无法想象的。由此可见, “self”在西方人心目中的位置是何等重要。
  (四)风俗习惯差异
  风俗习惯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文化范畴的概念,有些风俗陷入了翻译的不可译现象。如:“回头人出嫁哭喊的也有,说要寻死觅活的也有,抬到男家闹得拜不成天地的也有,连花烛都砸了的也有。”如果不了解中国的婚俗,西方读者就不能理解寡妇改嫁为什么要哭喊,更不能理解“寻死觅活”、“砸花烛”等行为。另外,“拜天地”如果被翻译成“refuse to bow to heaven and earth”也会玲英语读者摸不着头脑。如果在了解了“拜天地”是中国的一种婚俗,而采用折中的译法,译成“refuse to go through with the wedding ceromony”化去了意象,意义也就明确了。
  (五)思维方式差异
  在汉英两种民族不同的思维模式之下,所产生的就是两种截然不同且别具特色的表达。如:中国人面对别人的赞扬或夸奖,总是持否定态度,觉得如果接受对方的赞赏,会让人觉得不太好意思,但殊不知,这种中国式的谦虚却成了西方文化中的不礼貌,在西方人看来,自己的赞赏被公开的否定,这是一件多么丢脸的事情啊!在某些思维内容的表现形式上,汉英语言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视角,许多汉语被译成与之截然相反的英语,比如:太平门emergence exit (危险)、为你试问you'll answer for it (答)自学self- taught (教)肤浅skin-deep (深)听电话answer the call (答)红眼green- eyed (绿)教练车student car (学员)。
  二、翻译教学策略的优化
  (一)熟悉文化差异是提高翻译质量的关键

  译者必须十分熟悉汉英语言文化的差异, 提高双语的文化修养, 才能消除文化信息的传递障碍,才能改进汉英翻译的质量。不能传递文化信息的翻译是无效的翻译。这是因为汉语和英语是记录各民族文化的文字符号, 这些文字符号所反映的不同文化内涵通过翻译相互传递。传递不同文化内涵的翻译往往十分艰难。译者除了熟练运用汉英语言之外, 还必须对汉英双语的文化差异了如指掌。例如“这种结论站不住脚。”被译成“this conclusion can not stand on foot.”时,英美人就会莫名其妙, 因为“can not stand on foot”对他们来说仅意味着“不能站起来”,与汉语的“站不住脚”字面结构虽相似, 寓意却不同。这种原文与译文结构相近, 寓意相远的情况大多表现在双语文化差异明显的语句上。汉语中所说的“站不住脚,”文化内涵上与英文“not hold water”相近。因此,要消除由原文和译文之间文化差异导致的信息障碍, 译者必须掌握这种超词语转换的文化内涵转换技能。只有具备深厚的双语文化功底,才能胜任语言转换过程中的文化差异对接, 而只有文化差异对接成功的译文才能完整地传递信息。
  (二)学生心理文化特征不容忽视
  在汉语环境中生活, 学生们必然受到汉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从而影响翻译的效果。汉文化是人文文化,它“重人伦、轻器物,价值取向以道德为本位。重综合、轻分析,重意合、轻言传,崇尚群体意识、强调同一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把人与自然看成浑然一体。”而西方文化是科学文化,它“重物质、轻人伦,价值取向以功利为本位。重分析、轻综合,重概念,轻笼统。强调人权,主张个人至上。重视特殊的辨识,强调人与自然对立、人对自然的索取。”这些文化特征反映在思维方式上,中国人重具象、重直觉、重整体;西方人重理性、重逻辑、重个体。这种思维方式在语言上则表现为汉语十分形象,英语注重功能;汉语词义一般比较笼统,英语词义则比较具体;汉语表意较模糊,英语表意较准确;汉语句子的构建凭意念,不注重句子成分的功能,英语句子构建在主谓中心轴上,各成分的功能十分明确;汉语强调篇章结构的整体性,讲究起承转合的完备,注重对称平衡,英语强调篇章结构的严谨;汉语重意念,是意合,英语重形式,是形合等。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文化特征,才能在翻译教学中对学生的翻译思维进行正确且有针对性的引导。
  (三)采用多种方式加强中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
  翻译教学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反映着该民族产生与发展的历史,以至于包含着由民族发展所形成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翻译教学如果脱离了对该语言所代表的文化的了解与精熟,是无法达到外语学习母语化水平这样的最高境界,同时无法实现我们翻译教学的目标。教师可以通过开设中西方文化差异系列讲座、课堂上进行文化差异教育、课后借助网络资源自学并做学习笔记等方式,将有利于翻译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四)在掌握母语文化的基础上,了解目的语文化
  基于上述文化差异,在强调汉英两种语言差异性的同时,首先,翻译教师一方面应该引导学生熟悉了解目的语文化,另一方面不能忽略母语文化的重要性。“在两种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信息的转换与编码时,译者只有具备了双语言能力和双文化能力才有可能翻译出高质量的作品。任何外语文化的学习,都不能不以自身的母语文化为基础,脱离了母语文化的外语学习,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学生只有通过特定的文化身份来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形成自己所属的文化群体的视角,才有助于他们做出选择并进行反思。其次,在引导学生重视母语文化的同时,也有必要认识到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观认为每一种文化与其他文化都是无联系无瓜葛的,是自己独立发展的。其实,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还是很多的。比如:“好久不见”是地道的汉语表达,但由于受中文式英语的影响,现在“long time no see”已被英语所接受,成为一种日常用语表达。对于不同文化间互动关系的关注与研究对真实的跨文化交际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三、结语
  正如lotman指出:“没有一种语言不是根植于某种具体的文化中,也没有一种文化不是以某种自然语言的自然结构为中心的。”要想真正掌握英语, 我们必须探索产生与使用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文化背景。要想做好汉英翻译,我们还必须掌握汉英双语的社会文化知识,尤其是汉英双语的文化差异。汉英语言文化的差异给译者带来的是原语和目标语之间的沟通障碍, 而不是双语之间的大量不可译现象。因此,在翻译教学中, 应从文化角度教授翻译, 在学习一种语言的过程中认真研究相关联的文化, 以达到正确传递不同文化信息的目的,使翻译教学效果得以优化。
  • 上一篇外语论文:
  • 下一篇外语论文:
  •  作者:杨丽萍 [标签: 差异 卡萨 视角 视角 第三人 视角 优化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英法促进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政策及经验借鉴
    3种高寒草甸土壤CO2通量及碳密度差异变化
    文化产品产业化路径研究
    传统体育龙舟竞赛文化传承的责任思考
    茶道文化中民族民间音乐的变异及其反思
    论乡村文化旅游住宿的品牌化建设
    文化礼堂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之举
    浅谈蓝色背景下的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
    发挥博物馆在云浮地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东西方文化差异下的初中英语教学探究
    文化背景后的动画创作
    从《老友记》透视中美文化的差异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