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是发展学生素质的途径
摘要:就语文学科性质和教学目的来看,对落实素质教育有着“独当其任的责任”和“分内的责任”。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素质;发展;途径
        语文课文文质兼美,展现了作者对风物美、生活美、生命美的体验,向学生展示了一个个美丽的灵动的世界。每篇课文都是作者的思想﹑志趣﹑情感等在审美意象中的有形折射,是世界的艺术写照。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看到的迷人风景,听到的美妙声音,无不深深吸引着学生,让学生心驰神往,深深受到教育。
        一、语文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 
        语文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都源于语文学习。因此,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常常是素质水平的体现。在中小学教育阶段,从小学启蒙到高中三年级,语文科贯彻始终,课时最多,位置突出。就学科性质和教学目的来看,对落实素质教育有着“独当其任的责任”和“分内的责任”。教育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这是语文课素质教育的核心。语文又是工具,其它学科的学习,表达和交流都离不开这个工具。怎样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叶老说得好:“听说读写宜并重”。即是让学生具有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和良好的语文习惯。培养语文能力,当然是指学生具有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wwW.11665.cOm培养良好习惯,是指学生在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时的读、写、听、说的习惯。如普通话的习惯,字体工整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珍惜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的习惯等等。这些习惯养成了,语文科的素质教育也就实现了。 
        二、语文教育应当是素质教育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无论从学科性质还是从教学目的看,语文教育就应当是素质教育,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语文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甚至凭借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提高身体素质和其它素质。拨开片面追求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云雾,我们看到的语文教学本来面目就应当是为全体学生打好思想道德和听说读写的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是语文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和应做的全部工作。 
        三、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
        转变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要充分认识应试教育这样一种异化了的教育现象所造成的恶劣后果 ------ 把考试的成功等同于教育的成功,成就了少数尖子生,丢掉了大多数学生;抓了智育,丢掉了其它,甚至以损害身心健康为代价。提出素质教育,其目有是使教育的本质回归,提高素质教育,是力求实现教育发展人的功能,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以期为国家不断地大量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我们要以历史的使命感和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去战胜旧的教育观念,坚决摒弃片面追求高分数的短视行为,不断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充满挑战与竞争。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思维,学会创新,是当今素质教育向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当作一项课题来研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他们的动手、动口、动脑提供足够素材、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多种感官并用。通过具有创新意识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语文课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宋代王安石曾说过:“欲审其才,问以言。”说明“说”的重要性。由此可见,言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因此,我在教学工作中,通过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我在教完《凡卡》后,出示了“我和凡卡比童年”的说话题目时,同学们都踊跃发言,畅所欲言,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练习“凡卡把信寄出去后,爷爷能收到信吗?”来续说故事,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语文课培养学生“做”的能力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我利用课文,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我教《放风筝》一课前,布置每个学生事先做一个风筝。教课时,让学生带到课堂上。课文结束后,我了解学生的风筝哪些能飞起来,哪些飞不起来;哪些飞得高,哪些飞得低。并给学生讲解风筝飞不起来、飞不高的原因,指导学生如何找到平衡点。这样的动手做,即使是不理解力学原理的学生,也能在实验中获得直观印象。学生既学到了知识技能,又培养了观察、思维和想象的创新能力。
        六、语文课培养学生“画”的能力
        我在教《海滨小城》一课时,先让学生拿起彩笔,根据课文内容,把海滨的美景画出来,再把小城的景色画出来,从而进一步领会课文内容。与此同时,我还让学生从小城的庭院、公园、街道中任选一处画一画,看谁画得最美,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了创造想象力的培养。这种变文为画的做法,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意识得到了发展。
        七、语文课培养学生“写”的能力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作文训练的内容应该是广泛的、多彩的,训练的时间和空间也应是开放的。因此,我大胆地、不拘形式地让学生多写一写,多练一练。如:让学生写观察作文;给自己的小天地写说明文;尝试为自己的小制作写解说词(或小论文);尝试为某种产品(书包、钢笔)写广告词;尝试写发言稿、倡议书……此外,我还引导学生观察:一次有趣的活动;一幅得意的画;一次有趣的自然实验;一件精心制作的小物品;一个场面;一处景物等等。各学科有意义的内容,都是学生练笔的好素材。如此作文教学,必定能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习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八、语文教学从书本走向生活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语文学习一旦走出课堂,延伸到广袤的天地和真实的生活中,意义非凡。因为大自然中,活生生的景物更具有一种灵性,触手可及的真实场景更具空灵的感召力,可成为学生与作者心灵交汇的桥梁。如学了《圆明园的毁灭》《长城和运河》等课文,学生查阅了大量资料,激起了浓浓的爱国之情。他们想去北京圆明园的遗迹寻梦,想登上万里长城当好汉,更想领略运河的古韵风情。于是,课文中的风景名胜,成了学生假期旅游的首选去处。在真实而鲜活的背景下,历史遗迹、名胜风景丰富着学生的思想,陶冶着学生的性情,成为学生的又一理想的精神家园。学习《壁虎》、《爬山虎的脚》等课文,我鼓励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捕捉鲜美而易逝的生活。我让学生亲自观察它们的外形特点、活动或生长规律,记观察日记。学习《只有一个地球》,学生来到小河边,看到了发黑的河面上浮满的垃圾;走上街道的十字路口,闻到呛喉的车尾废气……阅读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学生体验着鲜活的语言,也体验着鲜活的生活。语言与生活紧密相联,激荡着学生的情怀,滋养着他们的价值观。
        九、语文教学注重学科间的融合
        学生个性发展不是不同学科知识杂汇的结果,而是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不断探究世界和自我的过程。教师要让学生在知识的探究和运用中享受学习的快乐,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就拿作业的内容和方式来说,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已有的经验等,跨过学科界限,尊重学生的个性表达。学了《鹬蚌相争》这则寓言,有的同学把寓言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有的配乐讲故事,有的把课文画成连环画,有的阅读其它寓意深刻的寓言,有的发挥想象,续编故事……又如,由《黄山奇松》一课引发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学习成果的展示不拘一格,有的将收集的资料汇编成小册子,有的用power point制成幻灯片,有的举办图片展览,有的自编手抄报……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外,发现学习的外延等同于生活时,会感到语文充满魅力。语文学习不是负担,而是享受。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万玛措 [标签: 语文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初中生物教学导入模式探究
    刍议谈话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艺术的探讨
    初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
    初中英语之阅读理解的教学技巧
    谈初中物理教学的反思方法
    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如何提高高职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浅析
    散文阅读教学可以这样教
    现代诗歌教学突围的若干途径
    突显“过程性”,追寻英语课文教学的原味
    以建构性教学模式开展科学概念教学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