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对历史知识的运用

    摘要:面对着中职生生源质量的降低,学生中厌学情绪非常普遍。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多年的教学积累中逐步找到了一些方法。认为,语文教学中融入一些历史知识能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师生情感,活跃课堂气氛。
  关键词:语文教学;历史知识;运用;中职学校

  “读史使人明智”。历史给今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创造了浩瀚的精神财富,也遗留下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为今人提供了丰富的借鉴。从今人自身修养、文化素质、生产劳动技能、为人处世方法等各个方面来说,我们都应加强历史知识的学习和了解。作为一个语文教师,通过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结合讲课内容适当加强历史知识的运用,对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师生感情、活跃课堂气氛均大有帮助。
  一、中职语文教学中运用历史知识的必要性
  1.多年来应试教育制度造成许多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对历史、地理、生物等所谓“副科”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有的学校甚至大刀阔斧地砍掉这几门学科,把课时腾出来进行“主课”教学。学校不重视,学生当然无所谓。因此,许多学生的历史知识严重匮乏,知识面狭窄。为了适应素质教育进程,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历史知识的教育。
  2.从课程的内在联系来看,语文和历史这两门学科联系紧密,我们经常说“文史相通”就是这个道理。仅以语文中的成语为例,常用的三千多条成语中,相当一部分是从历史典故中得来,如“毛遂自荐”、“画龙点睛”、“沐猴而冠”等。wWW.11665.COm如果学生对历史知识有所了解,就能加深对这些成语含义的理解,运用起来就更加得心应手了。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尽可能地给学生渗透历史知识对于语文教学及提高学生语文基本功是大有帮助的。
  3.反言之,如果学生对历史一窍不通,缺乏应具备的历史常识,学习语文就如“拐脚马”,在阅读文章和文学作品时,将影响对文章中心或主题的正确把握,必定会给语文学习造成障碍,在写作时,文章的文采也势必大打折扣。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为语文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基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历史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二、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历史知识的作用
  1.把历史知识穿插到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使学生深入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进一步加强对文章的理解,对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掌握文章的主旨、内容起辅助作用。
  课文教学是语文课的重要内容,其任务主要通过对课文分析使学生对语文的各种理论知识从模糊到情晰,从抽象到具体,继而上升到实践,全面提高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现行的语文课本选录的文章大部分是名家作品,这些文章都包含了作者的思想,都是作者在所处的特定社会环境下表达的心声,尤其是近现代一些文章,都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作者有感而发,如鲁迅、朱自清等的作品。学生要理解这些这些文章的内容,掌握某些隐晦的词句的含义,就必须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当然就要熟知当时的历史背景了。现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例,说明这一问题。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写于1927年。面对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作者对黑暗现实不满,而又幻想超脱现实,思想处于矛盾苦闷状态,因此觉得“这几天心理颇不宁静”。学生学习这篇文章,重点在于体会和把握作者的感情变化。为了使学生更容易抓住作者的感情脉络,我在讲课之前,首先给学生讲述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先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开始,讲到蒋介石1926年发动的“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1927年发动的“4·12”反革命政变,让学生知道当时社会为什么被白色恐怖笼罩,从而加深了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仇恨。然后,我再向学生介绍这位伟大的民主战士的生平事迹、爱国思想和行动。当时讲到朱自清“舍生取义”,宁愿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悲壮事迹时,学生们都沉默了,继而对朱自清表现出无比崇敬,这时,学生们几乎把自己“移位换形”,仿佛自己置身于那个年代,置身于“清华园”,自然而然对全文的感情基调“颇不宁静”有了深刻的认识,在讲述课文过程中,对于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也能捕捉无遗了。


  通过长期实践,从上课效果、学生反应来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历史知识,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2.把历史知识穿插到语文教学过程中,可适当补充学生课外知识的不足,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面。
  前文已论述过由于应试教育的弊端,现在的学生整体素质有所下降,课外知识严重匮乏。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在讲课过程中,适当运用历史知识就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代表作。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散文雄奇奔放、流畅明快、富于曲折变化,语言简练、准确、鲜明、生动,而且他与柳宗元共同倡导“古文运动”,提出“文以载道”和“文道合一”的观点,反对因为追求声律和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偶之风,对后世的散文创作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正是由于他的这些成就,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把历史知识穿插到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增加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对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沟通师生感情均大有帮助。
  目前,许多学生对语文学习不重视,认为学来学去还是老生重谈,没有新花样,久而久之,对语文学习产生怠倦之心,其实造成这种局面的大部分原因在于教师不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活跃课堂气氛。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们喜欢听故事的心理,适当地根据教学内容给他们讲述有关的历史故事,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讲述《合同》的写作时,学生由于第一次接触这种应用文体,觉得无从下笔,产生了茫然的情绪。当讲到签订合同要地位平等的当事人共同协商,为了使枯燥无味的说教更具有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我特意提出“城下之盟”这个成语,请学生们回答它的意思。学生们通过查找词典,知道它的含义是“在接受胁迫时、压力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接着我就给学生讲述了腐朽的清政府在帝国主义的洋枪洋炮轰击下被迫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样既补充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他们学习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师生之间的感情也得到沟通,久而久之,学生会越来越喜欢上语文课。
  三、中职语文教学对教师在历史知识方面的要求
  中职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适当补充历史知识,首先自己必须具备扎实的历史基础,并烂熟于心,运用起来才能游刃有余。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只有教师这条大河满了,学生们的小河才能满起来。教师还要有强烈的责任感,每次备课时,都要认真查找有关资料,有针对性地准备有关的历史知识,这样在上课时才能做到信手拈来。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李成 [标签: 语文 历史 知识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浅谈提高高中政治学习效率的方法
    浅谈甲方施工项目管理的几个重点内容
    浅谈做好大型建筑工程全面项目管理
    浅谈银行事权和财权划分及对策建议
    构建中职语文人性化课堂
    中职语文教学应渗透企业文化
    浅谈学校体育场馆面向社会的开放管理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作文的写作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
    浅谈托福阅读事实信息题的解法
    浅谈教育管理学学科属性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