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浅谈情感与思想政治课
【摘  要】政治课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有教材的问题,也有政治教师自身的问题,改变现状已迫在眉睫。而各种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内在动机。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在实施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中,应注重学生情感参与,并就情感参与教学模式的要略做了探讨。
【关键词】学习动机  教学模式  情感参与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当然,力图改变现状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也很多。探索的目标是为了改变政治课教学现状,让政治课能够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使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政治课教学中去。要达到这一目的,所有的探索必须面对同一个前提就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内在学习动机。
        “当不存在智力障碍与知识缺陷时,学习动机的有无与强度对学习的影响就变得至关重要了。”所谓动机,就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有机体的各种行为和活动都是由动机所引起的。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行为直接地是由学习的动机引起的。心理学家认为,动机是由内驱力和诱因两个基本因素构成。心理学家把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由内部动力驱使而产生的动机叫做内部动机,由外部动力(诱因)驱使产生的动机叫外部动机。Www.11665.cOM具体到学习行为而言,内部学习动机是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自我的报偿而引发的,它的核心是“认知、好奇心”,它表现为好奇、探索、操作和掌握行为;外部学习动机则是由学生对奖励、表扬或者竞争等外在的报偿因素引发的。受内部动机驱使学习的学生,他们更看重的是获得知识本身的行为;而靠外部学习动机驱使学习的学生,他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考试得到高分,为了获得奖励和表扬。在不同动机支配下,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由此得到的结果截然不同。拥有内部动机的学生在学习行为上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持久的学习耐力,会把学习知识作为完善自我的内在需求,在这种动机支配下的学习行为会自觉、持久和有效得多。
        众所周知,改变政治课目前的教学现状,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尤其是内在的学习动机。在探索中,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实施学生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和兴趣,很好地完成了课堂教学。
        我国现代教学论确立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认为学生在教学中应有积极性、主动性,认为学生是教学环境的主人,创造良好教学环境的一切工作都离不开学生的参与、支持和合作。
学生主体参与型教学就是此种教学论的现实表现,是学生进入教学活动、能动地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的倾向性表现行为。“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实质上是在教学中解放学生,使他们在一定的自为性活动中获得主体性的发展。”这种教学实践模式顺应了人是在活动中存在的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是我国现代教学论结出的硕果。

        然而,有些教师在实施学生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有误入歧途之虞。他们很重视学生课堂上的参与,经常组织课堂活动,让学生辩论、表演、讲解等。这些是值得提倡的教学方法,但如果只是一味地为了追求形式的多样而采取这些方式,忽略了教学效果,这样学生参与就有些变味了。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公开课:老师学生闹哄哄,花里胡哨的表演占了大半节课,学生参与不可谓不多,可一节课下来,连听课的老师都不知道讲了什么,所谓学生的参与也只是按照老师的安排走走过场,这个过程完了就完了,什么都没有留下。这样的课显然违背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初衷。
        笔者以为,学生主体参与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主体行为的参与,我们应把学生主体参与分为主体行为的参与和主体情感的参与两个层面。所谓主体行为的参与,就是指课堂上学生以行动参与到教学中,完成教学。例如,学生课堂的讨论、回答、辩论、表演等。所谓情感的参与,就是指学生的注意力、好奇心、兴趣等能够集中到课堂教学中,与教师一起完成教学。
        主体行为参与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活动课教学。新制订的《课程标准》规定,初中思想政治课“至少有20%的时间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并强调要增加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成分,有计划地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可见,活动课教学是主体参与型教学最重要的课堂组织形式。
        情感参与就是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参与教学。这里把主体情感参与和行为参与一起提出,并不是因为情感与行为的参与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范畴,事实上这是两个层面的内容。比较而言,情感的参与是作为行为参与的前提而存在的,有意义的行为参与必然包含学生情感的参与,没有情感参与的行为是没有多少意义的。这里之所以相提并论,是考虑到情感参与有其自身的独立价值。
        前面说过,受内部学习动机(比如好奇心、求知欲)支配的学习行为相对而言较有效,因此,优化政治课课堂教学必须努力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引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求知欲,潜移默化地告诉学生学科知识的价值和学习的意义。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注重教学的过程对学生的吸引力,而这种目的的实现自身即构成了学生情感的参与。由此可见,情感参与的意义之一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其次,情感参与能为行为参与提供情感态度的准备。如前所述,没有情感的行为参与在课堂教学中是没有多少意义的,行为参与仅是实现目的的有效手段,行为参与最终的目的也是要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接受教材引导的知识和价值观念。因此,背离这个目标的行为参与是毫无意义的,只有在情感参与的前提下实施行为的参与,学生的课堂行为活动才具有目的性可言。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樊西洋 [标签: 政治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浅谈提高高中政治学习效率的方法
    浅谈甲方施工项目管理的几个重点内容
    浅谈做好大型建筑工程全面项目管理
    浅谈银行事权和财权划分及对策建议
    冯小刚电影对当代中国人情感变迁的诠释
    情感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学校体育场馆面向社会的开放管理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作文的写作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
    浅谈托福阅读事实信息题的解法
    浅谈教育管理学学科属性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