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追新 求真 务深 作文教学思路与方法之探微
曾经谈及作文教学,我总想用“老牛拉破车”一言以概之,至于个中多少辛酸、万千感慨,恐怕非语文同行难以理解。学生怕写,老师怕改,这是何等的悲哀,何等的无奈!至于作文教学的“效益”,不用说,谁都清楚。
    从教以来,我边学习,边借鉴,边摸索,渐渐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尽管这条路还曲曲折折,甚至可能走不到成功的尽头,但自我感觉蛮好:我的学生不再那么怕作文,而我批阅作文也变成了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寻芳”、“拾贝”的惬意!
    我把我的做法归纳为“追新、求真、务深”。
    一、新。追踪生活,扭住一个“新”字
    白居易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这个“时”,指的就是即时,现时,现实生活。很明显,老祖先都主张文章应该为现实而创作。古人尚且懂得这个道理,而我们却为什么老干蠢事呢?我改变了过去那种跟着单元后作文训练亦步亦趋的做法(那种训练虽与课文扣得较紧,但往往与现实生活脱节),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追踪社会热点,不失时机地“现炒”。这样,学生觉得新鲜有趣,都乐意写,且大都娓娓道来,言之有物。祖国60华诞那年,10月1日前,我事先打了招呼,让同学们过好节,准备写一篇作文。节后一回校,便组织大家写了“60大庆话今昔”。秋末冬初,学校举行运动会,我不让同学们有“喘息”的机会,及时布置了“校运会一瞥”的作文。四月农忙插秧摘青梅,抓住这个机会,叫学生写写在农忙假里的见闻或亲身体验……就这样,学生取材于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紧按生活的脚步,自然下笔时潺潺“源头活水来”,成章后充满了新鲜的气息。www.11665.cOm
    生活是如此的丰富多彩,让人“总想对你倾诉”;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惟其新,才吸引人、感召人、鼓舞人。这些都强烈刺激着学生的写作欲望。在这样一种冲动下,学生便“身不由己”地投身到“自我表白”的写作活动中去,不知不觉中便对作文由“恐惧”转为“享受”了。
    二、真。摒除虚假,强调一个“真”字、
    生活是真实的,作文也应当是真实的。叶圣陶先生说:  “假若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真实,切乎生活的状况。”这就告诉我们,摒除虚假浮夸,才能写出真实之文。所以,我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求他们自觉养成“说真话,表真情”的意识,强调是什么写什么,想什么说什么,不虚假、不矫饰。因为道理很简单,只有真的,才是美的,才独具魅力,才能打动人心。实践证明,取材于亲身经历的生活,强调说真话,表真情,使得虚假、矫饰甚至抄袭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以前作文中出现的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现象再难见到。更为可喜的是,透过作文,我们仿佛看到了同学们那一颗颗鲜活率真的心,那可是无遮无掩的啊!如一位同学在《农忙假有感》中写道:“今年梅子一斤才卖上二三毛钱,怎么办呢?今年家里的经济增收又没望了。想想自己每个星期都要花掉二十多块零用钱。这些钱得拿100来斤的梅子去换。而100来斤的梅子里渗透了父母多少的汗水啊!想想自己平时真的不该乱花那么多零用钱。”多么真实的情感流露阿!如果不是强调一个“真”字,甚至让 “假、大、空”一套作祟,我们无论如何是看不到“怎么办呢?”之类的字眼。

    让作文走向学生的真实生活,引导学生“说真话,表真情”,这不仅顺应写作的客观规律,也有利于培养、造就一代真诚磊落之人。
    三、深。用心思考,追求一个“深”字、
    作文取材于生活,但绝不仅仅是生活的简单复印。孔子有句名言:“学而不思则罔”。同样,写而不思则罔,追新也好,求真也罢,如果不重视启发学生反思生活,体味人生,努力在“深”上下功夫,那作文恐怕就成了“低效”劳动。实践表明,引导学生热情关注生活,真实表现生活,这毕竟容易做到,但指导他们正确地认识生活,深刻地反映生活却要艰难得多。而问题的关键更在于,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写出来的文章必然内容贫乏,思想浅薄。这样于文于人都极不利。有鉴于此,我除了在上阅读课时,把一些典范课文如何由物及人、由此及彼、由点及面、由小及大、由浅人深的思路详加分析,让学生领略这些作者宽阔的胸怀,深刻的思想外,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还要强调学生会较为深入的思考。因为只有用心思考,才会发现平凡的生活中蕴藏着许多朴素的真理、深刻的启迪,才能深切体验人生的滋味,感悟人生的真谛。学生在提高作文水平的同时,其思想也更趋于成熟,趋于客观、趋于深刻。
    对此我主要作了两个方面的指导,一是联想能力,二是创造能力。如我在指导写作“清明节扫墓记”时说:“扫墓是生者对死者的一种祭奠怀念的方式,写好这篇文章不仅仅要写扫墓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写出自己对生命的思考,要善于把生与死、家与国、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果然,许多同学一改平时嘻皮笑脸的“浅薄”样,在作文中显露出了“深沉”。一位女同学在作文的结尾这样写道:“我站在母亲的坟前,默默告慰母亲:家中现在好过多了。”“下山的路上,我思绪万千,我想我不能像母亲那样(其母6年前因不堪家庭贫困服毒身亡),面对生活,要坚强更坚强。”又如,在指导“校运会一瞥”作文时,我也只是轻轻点拨几句:“赛场如人生,比赛是激烈甚至残酷的,要写出对人生、对命运的感悟。”一个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道:“精彩的比赛结束了,从中我悟出了一个道理:要取胜,既要有信心,更要有实力,我要以运动员的拼搏精神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学习,顽强进取,勇敢面对人生的挑战。”再如,在指导“人类与地震”的写作时,我注重启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充满激情地对大家说:“地震是人类最凶恶的自然灾害之一。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不仅毁灭了整座城市,而且在瞬间夺去了24万人的生命,使16万人受伤致残。”只见同学们一个个屏息谛听,神色凝重,我趁热打铁,鼓动大家:“地震如同人体的癌症,人类总有一天会制服它,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谈谈对付地震的办法。”结果几位同学的作文写得特别精彩。一个同学说:“将来我们要在地震多发地带,根据需要打下许多一百米长的大钢桩,把地震恶魔镇住,让它想翻身也翻不了。”还有一个同学说得更棒:“我们要发明一种‘定位仪’,在地震发生的瞬间,自动发射出千千万万个‘定位仪’,飞到所有钢筋水泥结构的建筑物上空,控制这些建筑物不倾斜,不倒塌。”
    多棒的想象力、创造力啊!看到这些作文,我挺受感染。事实证明,学生的大脑里蕴藏着无穷无尽奇妙无比的想象力、创造力,只是我们当老师的在有意无意之间冷落了他们的这种能力。
 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是作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富有创造精神是青年学生最优越的财富。帮助他们认识所拥有的财富,在写作的同时,让他们用心地体味生活,深刻地反思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经验告诉我,引导学生追踪生活,扭住一个“新”字,摒除虚假,强调一个“真”字,用心思考,追求一个“深”字,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考人生,遐想未来,就有可能使我们的作文教学从传统模式的尴尬境地走向无限广阔的自由天地,实现由低效作文到高效作文的根本转变。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黄淑芬 [标签: 追新 方法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没有相关教育论文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