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试论新课程体系下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 生活化 动因 实践 探索

  【论文摘要】历史课堂生活化使对教材的处理更接近于学生的接受现状,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提高课堂效率。我们可以通过充分挖掘生活中的资源、丰富生活化教学的形式等途径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增强了时代感,淡化了学科体系,强化了实践环节,强调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教师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为此,在转变历史课教学方式的实践中,笔者做了多方面的探索,其中就实施生活化教学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生活化教学实施的动因
  “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将社会生活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学科知识,挖掘学科知识的生活内涵,在教学活动中联系生活中的问题,适当作些合理的处理,达到学科教学生活化。
  很显然,如果我们的历史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脱节,一味地追求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那么就会导致课程内容脱离了受教育者的生活体验和生活需要而变得抽象、空洞和苍白,从而使学生感到厌倦,无法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价值。因此,让历史课回归生活是使课堂唤发生命力的首要前提。
  
  二、生活化教学实施的条件
  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设施的普及化,为“生活化教学”提供了物质基础。WWw.11665.coM
  现在计算机已到普及化程度,大多数高中学校已经做到每位教师拥有笔记本电脑,每个教室都安装多媒体教学设施。现行高中历史教材编写的特点是知识点多,容量大,但限于篇幅以纲要为主,往往蜻蜓点水。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怎样去展开,怎样把理性的知识让学生感性地接受。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的大众化为我们历史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和教师发挥的空间,生活中已离不开网络,同样教学中也要充分利用网络。我们历史教师要对现代化教学设施加以充分利用完全可以使历史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也会调动得更好。
  
  三、生活化教学实施的实践与探索。
  (一)充分发掘生活中的资源,选择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内容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丰富多彩、变化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为历史课堂教学生活化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因此,我们必须把来自于社会生活中的新理论、新方法、新问题特别是学生关心的问题及时地纳入到历史课教学之中,使之成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1、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影视资料。教材所涉及到的史实,只要有心,都能从影视中寻找到我们历史教学所需要的资料。学生也会感觉到我们的历史教学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是他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不再是超越时空的,课堂中未能详尽的史实,学生也会有兴趣自我去搜集相关资料。
  2、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乡土教材既可以单独教学,也为我们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内容,而且因为存在于学生的身边,学生对乡土文化资源熟悉,学之可亲。比如我们湖州地区,讲蒙恬修长城可讲他与湖笔文化及湖州少女的爱情故事;讲中国古代艺术时可讲吴昌硕的书画印;讲古代中国商业经济时可讲南浔的四象八牛;讲太平天国运动时可带上“小小安吉县,大大宜茂村”的故事;讲辛亥革命可讲陈英士甚或参观英士墓;讲抗战日战争时可讲粟裕在井村点点滴滴等等。这些活的历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二)丰富生活化教学的形式
  1、教师教学语言要生活化。央视“百家讲坛”的一些讲座很值得我们借鉴。尤其是易中天教授的语言艺术就很值得我们中学历史教师的学习,时代信息很强,生活化的大众化的语言学生很容易接受。诸如“后来七国之乱后中央军在吴楚两国也没有找到什么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没有证据”。“当时有一位郭冲先生,大约是诸葛亮的铁杆粉丝”。等等。对于这样的表述,学生的评价是:“很时髦、紧扣时代脉搏”,能“给人一种幽默享受”。为什么易教授的讲座老少皆宜?除了他渊博的知识外,很重要一点就是他的语言艺术,很生活化,而不是专业术语连篇,不象我们有些学者和教师的讲课“听着除了想睡觉外没有别的感觉”。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生动、表述诙谐且贴近生活语境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教学语言对学生的吸引力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决定了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


  2、教师设置习题要生活化。记得《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曾介绍日本的历史教师给高中生布置了这样一道题: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我们叫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我们叫做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之。” 大多数学生分析到中国跟日本的摩擦,会从东海开始,从台湾海峡开始,时间判断是2015年至2020年之间,要做好对华抗战的准备。
  3、适当构建活动课,促进历史课教学生活化。活动课的设置体现了我国课程改革的趋势,是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最亮丽的一道风景。高中历史新课程增加了不少学生活动的内容,把活动课作为呈现教学内容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环节。
  历史活动课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和培养实践能力的课程。开展活动课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教育资源,密切联系紧贴学生生活和社会热点。
  “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陶行知语)两年多来,笔者在历史课生活化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生活化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也遇到不少的问题,诸如客观条件、主观因素的制约等。当然,教法的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只有在新课改的道路上,坚持不断地实践、反思、探索,不断地创新,才能真正构建出符合新课改所需要的创新课堂教学,与时俱进,推动历史教学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2] 《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著.
  [3] 《有益的启示:从易中天品评历史任务说起》夏武荣.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方勤洲 [标签: 高中 历史 活化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试论项目管理模式下的质量管理
    试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措施
    新课程背景下转化数学后进生
    论新媒体时代的奴役与隔绝问题
    试论编辑加工和校对中的思维差异及转换
    试论编辑惯习的历史建构及其生产
    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的新思考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新课改语文教学的思考与探讨
    试论网络文学的研究路径
    浅谈初中思品教学中教师怎样贯彻新课标精神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朗读训练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