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浅析中学语文探究性学习教学之 三重奏
论文关键词:探究性学习,激发兴趣,实践感悟,互动
  论文摘要: 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思想是转变传统教学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利用现代教育手段,通过激发兴趣、实践感悟和互动学习等方式实现学生自觉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理想教育模式.语文教学是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要转换角色,做好整个教育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通过激发兴趣、实践感悟和互动性学习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效果和积极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①可见它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探究性学习放在突出的位置,让学生在实践中将为人处事的基本道德准则转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进而提高自身的素质。我们应该积极投入到这次新课改的实践中去,以一个新的视角,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自觉构建语文学习所需要的素养。本文试就语文探究性学习谈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可以借助一定的手段营造一种生动而又宽松的学习氛围。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探究的内驱力,为更好地走进文本学习,对学生产生有意注意,进而为体悟文章做准备。
  (一)巧妙用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导语即开场白。高尔基说过:“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多时间才能找到它。”巧妙运用导语就是可以借助作者和文章相关的背景知识,用生动幽默的讲述将学生带入课堂,达到充分调动学生联想和想象的作用。WwW.11665.CoM精妙的导语犹如一泓淙淙流动的泉水,滋润着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田,慢慢等待一颗智慧的种子发芽、开花。在语言的光环效应下,巧妙运用导语可以收到先声夺人,激发学生兴趣,拉近师生距离的效果,从而可以为探究文章谱好前奏。
  (二)借助多媒体,创造感官体验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现代化教育手段越来越显示其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②计算机多媒体所特有的对文字、图像、动画和声音等信息的处理功能,可以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实现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演示播放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文章有关的知识进行筛选,配以图片和声像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将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起来,激发学生对文章探究的兴趣,以达到开阔学生眼界的效果,同时保障课堂四十五分钟的效率。例如在《故都的秋》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配以形象鲜明的图片,生动的语言,并利用录音朗读,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感受其和谐的色彩美和画面美,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景,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掌握文章的内容,提高语言的实践能力。
  
  二、注重实践,体验感悟
  
  “传统教育以学科知识教育为中心,忽视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强调全面发展,忽视个性发展;在教与学、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强调教师施教是我作用,忽视发挥学生学习的作用;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只是当作教的对象,而不是当作完整的人,发展的人来看待。”③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学习的能动作用。在转变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地位的观念过程中,将过多的讲解和分析转变为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自主实践,体验和感悟。
  (一)阅读积累
  语文知识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需要以大量的阅读作为基础。在阅读教学中,因课而异,因时而异地将朗读、默读、诵读等不同的阅读方式巧妙地结合起来。如在学习古代文言文时,让学生在反复诵读后再依据注释疏通文意,进而初步感知文章大意,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圈点勾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深入探究文本时养成质疑的习惯,接下来老师可以将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在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和再创造。


  (二)活动表演
  陶行知说:“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去做,可采用模仿表演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促进其对文本的理解,如在学习话剧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不同的人物,通过表演,学生可以深入体验揣摩剧中人物丰富而又复杂的内心世界,加强对文本的理解,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三一律”。
  
  三、提供契机,培养能力
  
  新课标中提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就要求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创造一个动态开放的信息传递平台。老师和学生应该转变观念,转换角色,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平等、活泼愉快的课堂氛围。教师应提供各种契机,让师生、生生之间形成信息多项合作的探究方式。在已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要有新的见解和突破,提倡含容并蓄,兼容并包的学风,达到“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的境界,这里所指的契机有:
  ﹙一﹚师生互动
  新课标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实现师生间和谐融洽的关系,并利用充分有效的师生交流,达到共享教学资源的目的。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以平等的姿态与自己的学生对话。“实际上,现代媒体多样化、网络的介入大大丰富了信息的来源的渠道,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不再仅仅局限于教师、课本,学生的眼界更加开阔。虽然总体上学生的知识量或知识面可能比教师少或窄,但由于学生对信息具有高度的敏感性,特别是对最新的科技动态与最前沿的科技理论与观点的关注,使学生知晓的某些方面的知识开始多于教师。”④对此,教师切忌厚此薄彼,妄自菲薄,而是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获取有效信息,和学生一起学习,以期达到真正的互动,实现教学相长。
  (二)生生互动
  新课标提倡合作探究学习。由于每个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教学过程中容易产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情况,俗话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互动,增强学生集体学习的意识,充分调动其发现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其团队合作的能力,使其在无形中学会与人和谐相处。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在交际和阅读中广泛运用,而且在写作和课堂教学中也同样是一条通往康庄大道的捷径。比如说,可以让学生相互评改作文,学会与他人交流写作经验,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课外拓展
  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积累学生提出的问题。由于个人的性格、经历与感悟等方面的不同,对待同一个问题,会有见仁见智情况出现,因此,针对同一个问题,应从多角度进行讨论探究,多给学生独自体验的机会,使其个性得到舒展,潜力得到开发。鼓励学生在搜集各种资料的基础上,尽量做到知人论世,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在主动探究学习的基础上,开阔视野,扩充知识储备,敢于向教材质疑,向不同的观点挑战。老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思想偏差,让学生在课外拓展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的独特乐趣。例如在学习《孔雀东南飞》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将梁祝的化蝶,陆唐的钗头凤引入进来,几千年来,冷酷的封建礼教,使无数美丽的爱情成为“双飞的蝴蝶”,在死后才能成为自由飞翔的“东南孔雀”,泣泪于“悲剧沈园”。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进一步理解封建礼教对青年人爱情婚姻生活的摧残及其吃人的本质。
  总之,“经师易做,人师难为”。在探究性学习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老师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采用各种方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能力。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确立“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理念,让学生能够从探究性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喜悦和创造的满足,体验到语文学习的无限魅力。


  
  【参考文献】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② 吴刚平:《高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智慧》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③ 靳玉乐:《自主学习》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④ 陈大伟:《在新课程中:困惑与成长》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何时贤 [标签: 语文 学习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浅析配音在动画片中的重要性
    中学英语之倒装句浅析
    浅析盾构掘进质量控制要点
    浅析中苏政治体制改革
    浅析人本主义语境下的广告创意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析体育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
    浅析如何培养高中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浅析PE基金尽职调查过程中的若干问题
    浅析《跳弦》的声乐创作理念与曲式特征
    韶关市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与推进策略研究
    提高柔韧素质对中学生的体育中考成绩影响的…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