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浅析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探究学习中直觉思维的培养
论文关键词:探究学习;直觉思维;培养策略
  论文摘要:学生的探究学习实际上是一个典型化、简约化的模仿科学家的发现过程,直觉思维在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在探究教学中通过实施创设民主宽松的氛围、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等教学策略促使学生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的有机结合,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学生运用和发展直觉思维的意境和机会。
  
  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此,新课程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所谓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社会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等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由此可见,探究学习实际上是一个模仿科学家的典型化、简约化的发现过程。追溯科学史例,我们可以发现很多科学家都依靠直觉思维取得了伟大成就,比如凯库勒由梦的启示悟出苯分子的环形结构、阿基米德在浴室里找到了辨别王冠真假的方法等等。可见,直觉思维在发现探究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科学巨匠爱因斯坦也曾极力推崇直觉思维,他关于科学发明原理的思想可以而简单地归纳为下列根式:经验—直觉—概念或假设—逻辑推理—理论。按照他的思想,创造发明关键在于直觉。但大多数人对直觉思维不甚了解,觉得很神秘,或认为是一种偶然。实际上,直觉思维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并不神秘,更非偶然,其中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在教学中,只要我们有意识地加以引导,那么直觉思维还是可以培养和提高的。WWw.11665.Com
  所谓直觉思维是指对一个问题未经逐步分析,仅依据内因的感知迅速地对问题答案作出判断、猜想、假设或者在对疑难百思不得其解之中,突然对问题有“灵感”和“顿悟”,甚至对未来事物的结果有“预感”、“预言”。在探究学习中,学生的思维活动较在一般学习活动中表现得更为活跃,思维主体的直觉思维处于一种自发和萌芽状态,在探究过程中时有发生,比如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或一些大胆的猜想与假设。但有一些教师过于强调逻辑分析能力,对学生的直觉思维缺乏敏感和培养的意识,以至于对学生的“奇思妙想”不屑一顾、不置可否,有时甚至因学生讲不出道理而责怪他们是“瞎猜”。长此以往,严重挫伤了学生直觉思维的积极性并扼杀了他们的直觉悟性,进而极大地影响了他们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探究过程中不能只注重逻辑思维而忽视学生直觉思维的培养,应该促使学生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的有机结合,并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条件,创设学生运用和发展直觉思维的机会和情境。通过多年实施探究教学的实践和研究,笔者认为化学教师在探究教学中实施以下策略将有效促使学生在发现过程中直觉思维的运用和发展。
  一、在探究教学中创设民主宽松的氛围,激活学生的直觉思维
  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形成直觉思维的前提,因为只有在平等、融洽的气氛中,学生的思维才会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才会表现得更为活跃,也才会有更多施展直觉思维的机会。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与他们建立起平等的民主教育交往关系,尤其要尊重学生的直觉思维结果。因为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不同,它并没有依据严密的逻辑推理和论证就快速地得出了思维结果,尽管时间很快但思维主体在潜意识中仍然主观上认定了其思维结果的正确性(无论实际上是否正确),其中起支撑作用的就是他们对自身思维能力强大的信心,凡是意志不坚定、缺乏自信的人是不愿意冒直觉的风险的,而是老老实实地“格式化”思维。因此,在探究教学中教师应借助于发展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来培养有效的直觉思维,敏锐捕捉学生的灵感和思维火花,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激活学生运用直觉的兴趣和勇气。
  二、在探究教学中引进化学史例,促使学生重视直觉思维


  教师在探究过程中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介绍化学史上相关的重大或有趣史例,例如前面提到的凯库勒由梦的启示悟出苯分子的环形结构,还有荷兰化学家范霍夫发现物质产生旋光异构的原理等,通过生动有趣的化学史实让学生明白直觉思维在科学发现的过程中有其一席之地,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在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中,初步让学生从内心认识到直觉思维也是科学家的必备能力之一,更要让学生明白直觉思维能力和其他能力一样,是可以通过老师的引导和自身的练习得到提高的。
  三、在探究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启迪并强化学生的直觉思维
  布鲁纳认为直觉思维的本质其实是映像和图像的。为此,化学教师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可以尽量采取多媒体这一新型教育技术,引入图片、影视素材等多媒体元素来进行生动的情境创设,诸如化静为动、化小为大、化抽象为形象、化微观为宏观等,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可以启迪和强化他们的直觉思维。另外,通过多媒体技术运用还可以使学生视听同步、手脑并用,大大加快他们的思维进程,增大学生运用直觉思维的机会,比如教师在探究过程中可以在课堂上演示某些分子的微观结构、某些化学反应的反应历程等。
  四、在探究教学中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创设学生直觉思维的时空
  一些教师在探究学习中似乎过于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担心学生思维出现偏差,浪费时间,因而不断地给予学生提示,带领学生按照其预设的思维轨迹前进,最后几乎所有的学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表面上看,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在思维、在猜测、在论证,但实际上学生完全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他们的直觉思维根本没有施展的机会。事实上,直觉思维的形成过程并不是靠言语信息,尤其不靠教师指示性的语言文字,其智力操作是内隐的、无意识的,通常以顿悟的形式表现出对问题的把握。因此,在探究学习中教师应真正把每个学生看成是独立开放的、不断建构自身的个体,要尊重他们的学习主体性,在探究过程中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时空,不要急于给学生语言化的提示,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去想,尽可能多地创造学生施展直觉思维的机会,使学生在顿悟中解决问题。
  五、在探究教学中教师积极示范引导,养成学生直觉思维的习惯
  布鲁纳认为学生的直觉里包含着简单的模仿或许多更为复杂的过程。因此,经常在学生面前运用直觉思维的教师将易于养成学生直觉思维的习惯。在实施探究教学的初始阶段,很多学生不善于甚至不敢提出问题,也不善于甚至不敢作出猜想与假设,这时,教师就应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做好敢用、善用直觉思维的楷模,经常对某些问题作出自己大胆的猜测与假设,而后再对自己的猜测与假设进行严密的分析。这样学生才会在潜移默化中模仿教师的思维方式,养成自身的直觉思维习惯。正如布鲁纳所说的:“凡是乐意猜测班上提出的问题的各种答案的那种教师,恐怕比预先给全班分析一切的教师,更易于养成学生这种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郭,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李殿森.布鲁纳的直觉思维论及其教学意义[j].外国教育研究,2003,(1).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杨峰 [标签: 化学 学习 中直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浅析配音在动画片中的重要性
    浅析盾构掘进质量控制要点
    浅析中苏政治体制改革
    浅析人本主义语境下的广告创意
    新课程背景下转化数学后进生
    浅析体育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
    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的新思考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新课改语文教学的思考与探讨
    浅析如何培养高中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浅析PE基金尽职调查过程中的若干问题
    浅析《跳弦》的声乐创作理念与曲式特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