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如何鉴赏古典诗歌中作者的情感
在我们平时做的高考模拟题中,诗歌鉴赏往往侧重于表达技巧的考查,但综观近几年的高考真题,技巧类的考查越来越边缘化。比如,在2009年全国18套试卷中,只有6套直接考查了表达技巧,与此相对的是,有11套考查了诗歌中诗人的情感。所以我们在复习时若将精力还放在表达技巧方面,恐怕有缘木求鱼之嫌。那么面对鉴赏诗歌情感的题型,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一,从诗歌所描写的内容入手。
  古典诗歌按照所描写内容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边塞诗,咏物诗,咏史怀古诗,山水田园诗等。诗歌描写的内容不同,所表现的诗人的情感也不同。比如,边塞诗大多表现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决心,也有部分边塞诗表现的是诗人对连年征战的厌恶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咏物诗大多表现的是对所咏事物的喜爱,借以表现自己高洁的志向和节操;咏史怀古诗大多表现壮志难酬和昔盛今衰的感伤;山水田园诗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或寄情于景观中,或畅想于山水外,或蕴理于风物内,或寄兴于田亩间。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词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2009年全国卷3)
  解题思路:这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词。词的上片重点描写作者生活在乡村的生活环境,词的下片通过对比手法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表现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wWw.11665.COm
  参考答案: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
  二,从诗歌表现情感的关键词入手。
  诗歌中表现情感的关键词主要指能直接传达出作者情感的词语,比如"愁""悲""怨""泪""喜"等词。我们在鉴赏诗歌情感时若能抓住这些词就能轻松地判断出作者的情感。
  小重山 端午
  [元]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①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②。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①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②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泪罗江。
  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009年安徽卷)
  解题思路:这首词中能直接表现作者情感的是这些词:"空惆怅""总堪伤""无人解"等。"空惆怅"中"惆怅"本身就是一种情绪,要探求这种情绪蕴含的思想感情,我们首先有必要弄清是什么触发词人"惆怅",联系上阕内容可知词人"惆怅"源自词人在端午节见到世人只忙于庆端午,而无人吊屈原,这可以看作是外在原因。接着我们更要追究词人的行为透出何种深厚思想情感。"谁复吊沅湘"的发问隐含了词人的主张--我们应该吊祭屈原,显示出了诗人对屈原的怀念之情。"无人解"相对于"空惆怅"要略难一些,它包含了两层意思:①无人解作者;②无人解屈原。顺看这两个角度,我们可以得出两点感受,前者可归结到词人孤寂落寞,后者可归结到只有词人理解景仰屈原的忠义之气。
  参考答案:空惆怅: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后重的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三,从诗歌所选取的典型意象以及由此营造的特定意境入手。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境就是由意象共同构成的具有特定韵味的诗意空间。这就要求考生能够掌握一些具有常见意义的意象:
  寄 远
  杜 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2009年山东卷)
  解题思路:本诗中重要的意象是"悠悠"和"红袖凭江楼"。"悠悠"写出了水面的平和、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清寂。其实这个词能够传达出作者无尽的愁绪,这种愁绪犹如江水一样,悠悠无尽头。再加上风正紧的初秋肃杀之气,作者内心的哀愁更加浓重,正当作者触物兴感、心境孤迥的时候,忽见岸边的江楼上有红袖女子正在凭栏眺望。看到这么一幅风景图,作者的思家之情开始变得更加浓重,于是联想到家人也在盼望自己归来。所以如果考生能够抓住诗歌当中重要的意象以及由此营造的特定意境,就一定能揣测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参考答案:这两句写正值客心孤寂之时,忽见红袖凭楼而更增思家之情。(或诗人看到红袖凭楼的情景,一下子联想到家人也在盼望自己归来,于是思家之情更加浓郁;或红袖的悠闲与客心的孤回形成鲜明的对比,越发衬托出旅思的悲凉,进一步触发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综上所述,诗歌鉴赏题涉及多方面的知识积累,所以同学们在做题时要综合考虑诗歌中所传达出的各种信息,调动所有的知识储备,充分揣摩作者要表达的感情,这样才能在考场上游刃有余。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李墨 [标签: 高中 语文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基础美术如何开展个性化教育
    如何提高高职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浅析
    对如何推进土地资源开发整理工作的研究
    网络环境下如何做好少儿阅览室工作
    浅析如何培养高中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如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礼仪修养
    《商务沟通》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礼仪修养
    探析如何提高初中英语阅读能力
    艺术院校民乐表演教育如何面对社会运用价值…
    大学生该如何准备就业
    英语对话如何长聊不断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