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中学物理教学浅谈
        教学过程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和教师是互为对象的,也就是同时互为主客体。在“教”的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在“学”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客体。“教”与“学”是同时的,是矛盾统一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同时发展学生和教师的主体作用,着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应试教育”
        物理学科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弘扬主体教育方面有特殊的作用。为了把主体性教育落实到物理学科教学当中,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实验教学在发挥学生主体性方面的重要作用
        物理教学过程中不仅有大量的演示实验,还有大量的学生动手实验,学习物理不仅需要发挥学生的理解力、分析和综合能力,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抽象思维以及各种能力的综合运用。着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力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可以通过课堂实验探求法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www.11665.CoM
        以往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物理教学基本上成了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唱的“独角戏”,所有 的规律、定理都由教师在课堂上推导出来灌输给学生,学生的主体性根本得不到发挥。尽管我们的教师花了很大的力气,力求把概念分析得很透彻,罗列出各种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错误。比如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总是大小相等”等等,这样的错误经常会屡次纠正而不得改正。原因就在于“教会”并不等于“学会”作为教师的职责应重在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学会”上,也就是重在能力培养,重在物理素质培养。
        中学物理中的许多物理现象、规律都是很贴近日常生活的,学生在学习物理课之前,就已经凭知觉和经验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些认识:一就是所谓的“前概念”。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前概念”而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是不符合认识规律的。所以教师通过设计一些课堂演示实验,针对学生在头脑中原有的错误、模糊概念,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是非常必要的。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曾提出,学生的认识过程与人类的认识过程有共同之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的发现过程。他认为,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而言,“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的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是一切方法。”布鲁纳还设计了发现学习的程序“(1)提出问题。(2)创设问题情境。(3)提出假设。(4)检验假设。这种教学模式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无疑会产生积极作用。
        同时这种实验探求法对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他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是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和主体。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并要启发和引导学生,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但是,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要适度,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因为只有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选择和运用,知识才能内化为他们的智慧和能力。
        其次,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并亲自设计一些小实验,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通过大量的课堂演示实验不仅有效的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势必会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动手实验的兴趣,学生会跃跃欲试,也想亲自试一试,有的学生甚至能用相似的原理设计出一些趣味小实验,所用的仪器有时也只不过是日常常见的东西。这样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实验能力,更主要的是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使学生积极、能动的学习。

       中学物理的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了学生动手实验的内容和要求,但一些学校由于实验条件不好或为了节约时间,不让学生动手实验,变成了教师在课堂上说实验,认为只要考试能得高分即可,学生是否亲自做过并不重要。而近几年的高考命题也正针对了这一错误思想,着重考察学生的实验能力,考察的内容也不局限于课本上的指定实验,出题较活。这正表明我国的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一成为我们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可见,物理实验教学正是我们弘扬和培植学生主体性的良好阵地,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2.优化物理课程结构,体现主体性教育的课程观
        课程是教育的心脏,是体现教育目的的蓝图。课程的设置、课程的结构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身心的发展。但长期以来我国的课程形式单一,缺乏弹性和活力,成为学生主体发展的桎酷,这种课程结构有待于人的调整。
        关于课程的设置,在教育史上一直存在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也就是“学科课程论”和“活动课程论”。“学科课程论”便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形成良好的知识框架及经验背景,但是只顾学科本身的体系或只顾社会的要求,全不考虑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理论与实践不结合,各门学科间不联系。“活动课程论”反对分科教学,反对把一堆死的知识分别孤立地教给学生,认为分科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兴趣、需要和接受能力。但是“活动课程论”忽视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和结构,夸大了儿童的个人经验,其结果只能使学生学到零碎的知识,也影响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现在我国的课程设置基本上基于“学科课程论”,我国的物理课程设置一直存在弊端,所学的内容偏多、偏难,而且学生主要以学习学术知识为主,以升入高等学校作准备为目的。选修课程和活动课程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种课程结构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因为我们的物理教学目的绝不仅仅为了升学,或是为了造就未来的科学家,从更广 泛的意义上讲,应是作为公民终生教育的一部分,中学物理教育的目的根本目的在于塑造未来国民的基本科学素质。
        中学物理课程设置首先应充分体现发展的原则,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全体学生都有充分发展的机会。重视学生的自主活动,使他们在尝试、探究等活动中,获得自由、主动的发展。其次应体现多样化原则,过去那种单一的课程模式,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物理并不是为了将来从事专门的物理研究,很多学生对物理学习感到困难,丛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针对这种情况应增加物理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多样性,选修课的比重应有所加大,综合性的活动课值得推广。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刘伟 [标签: 物理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中学英语之倒装句浅析
    谈初中物理教学的反思方法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韶关市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与推进策略研究
    提高柔韧素质对中学生的体育中考成绩影响的…
    石河子市城区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现状调…
    游戏中学英语
    物理学科课堂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
    中学音乐教学与素质教育
    河南省城乡中学体育教育现状的比较研究
    中学生物教学与可持续发展教育
    谈音乐鉴赏课在中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