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从以往的经验和我们面临的21世纪来看,现代教育首先应该着眼于人。只有明确这一点,我们才能从本质上去理解素质教育,才能理解人的各种素质中,怎样做人,才是最基本的、最首要的素质。可是,现行的教育教学模式却对这个本质问题置若罔闻。由于多年来陈旧观念的积淀,教师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应试教育”这个大转盘上惯性运转。久而久之,教育的人文精神内涵逐渐丧失,育人的本质不断退化,最终,学生的意志、个性、情感以及创造力都遭到压抑和摧残。中学语文课堂应该以实现提升人文素养为目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精神,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使其成为具有高尚情感和道德修养的人。
  中学语文课堂中,教师怎样紧紧围绕教材,挖掘其中的人文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实现提升人文素养的目的?
  一、树立民族英雄形象
  英雄人物往往是正义和烈性的象征,他们在思想文化、伦理道德、个人操守等方面所秉承、所表现、所展现的精神风范是历史进程中负载着文化内涵的有意义的风景,同时,透过英雄人物的行为表现,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以及价值观念也能得到带有生活细节或生命细节的体现。语文教师在相关的课文中,讲述英雄人物事迹能使学生从生动的人物生平中体会英雄的精神风貌和理想的人格品质,有利于他们建立健全的人格。理想的人格反映了民族的道德崇尚,也反映了民族文明的程度。中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的关于英雄人物的课文,如岳飞、文天祥、刘胡兰等等,教师要善于将这—类型的课文归纳总结,深入研究,准确领悟其蕴藏的人文内涵,把握其人文价值所在。wWW.11665.coM在上课时,除了向学生传达课文本身所表达的内容外,可以顺藤摸瓜,对人物的生平做简要的陈述,阐述人物的精神所在。如降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生境界通过人物在祖国危难之际所表现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誓死不屈的英雄行为以及面对威逼利诱时的浩然正气体现出来,将中华民族为求仁、求义英勇不屈的英雄品格昭示给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领悟其中暗含的人文精神及英雄人物的人格魅力。
  二、教育学生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守规则的人
  社会进步要求人的文明和进步,特别在物质相对丰富的今天;人与人之间沟通日益密切与快捷,文明既是一个人素质的体现,更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让学生不断更新观念,多谈一些这方面的时新短文,体会其内涵。知道尊重别人,尊重自己,礼貌待人,与人友好相处,这是一个人走向文明高尚的必然之路,更是一个人继承和发扬礼仪之邦优良传统的义务和责任。特别抓住北京奥运期间的事例。感受讲文明、守规则会受到世人的赞誉和敬仰,我们也感到无比自豪。
  社会要进步,更要协调发展,就需要用规则来看守这个世界,就要教育学生遵守法律和道德,更应遵守一些其他规则,如交通规则、网络规则、校纪校规等等。自己守规则了,也就有更多方便与自由了,大家都有了这种意识和做法,社会才会进步的更快。

  三、从阅读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指导学生学会多种阅读方法,能够理解和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以往教师把现成的结论塞给学生,以大量空洞的理性分析排斥个人感悟的做法,现在教师应重视学生读。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总之要多读,反复的读,要读的熟,以至于背下来。在读的过程中,主张学生去体验、感悟、理解、评判、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和感染。语文的课文都是具有人文内涵的美文,教师要知道学生朗读,美读。因为大声地、动情地、陶醉的朗读是体悟文章思想感情的最好方式,也是获得语感,积累语言的最佳途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只有进行自主化的阅读,才能深刻的领悟到文学作品的内涵,与文学思想大师进行心灵的沟通,进而产生共鸣,使自己的情感得到陶冶,精神得到愉悦,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有感情的诵读还能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从而形成良好的修养;这样就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
  课堂上给学生创设说话的机会。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前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善于利用综合性学习的特点,用好课程资源,对教育目标调整,着眼于人的和谐发展与全面发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常常要与家庭生活发生密切联系,能直接通达学生家庭背景,这给思想道德教育,审美教育,情感教育等提供了极好的契机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同时也给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提出深层次的思索。老照片的故事,我家的一件珍品,等活动都有可能触及学生家庭生活的底层和文化背景,都有可能触动、激活学生的心灵世界和生活体验,教师应由体察之智和善待之心,关爱和保护弱势群体,使之共享学习资源。处理得当,就可以成为生活教育、人生教育、情感意志教育的、道德品质教育的契机。
  总之,传统的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和十分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学生正处在生机活泼的年龄,善于模仿,敏于思考,从传统文化中吸纳人文精神,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素养和健康的人格品质,还有助于培养他们坚定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并对他们的课堂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周长江 [标签: 初中 语文 中的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初中生物教学导入模式探究
    刍议文化视角下的初中英语教学
    刍议谈话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英语写作有效性初探
    初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
    初中英语之阅读理解的教学技巧
    谈初中物理教学的反思方法
    反思高中语文教研工作的误区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初中语文个性化教学法的有效策略
    情感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的策略探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