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初中历史教学趣味性浅谈

  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教的东西感兴趣”。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也曾说过一句话:“成功真正的秘诀是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人们探索知识的最好的老师,对学习有了浓厚兴趣,遇到挫折困难才能顽强攻克、百折不挠”。意思是说,学习过程中,兴趣是第一要素。因此,历史教师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方法之一,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巧妙地运用各种教学技巧,使历史教学充满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陶醉其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如何使历史教学具有趣味性呢?
  
  一、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历史是已经发生的事情,很难再现,它既无法观察,更无法体验。因此我想方设法的拉近学生和历史的距离,从学生的认知出发,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出发,呈现趣味性的材料,创设趣味性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创造一个生机勃勃、兴趣盎然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活跃的气氛中愉快地接受知识,从而使导语成为一堂课成功的铺垫。
  
  二、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和构建
  
  历史本身看不见,摸不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更注重让学生参与,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和独创性的见解,激发其思考社会问题和探索创新的兴趣,力求把教学过程变成师生以及生生合作探究的过程。如讲《明治维新》,从日本向西方学习获得巨大社会进步的事实,联系日本在奴隶社会末向中国隋唐学习、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历史,引导学生探究日本的做法对当今中国有何借鉴意义。WwW.11665.com学生通过探究了解到:一个民族的进步与发展,除了要有一定的历史条件之外,还需要有开放的胸怀,学习外国一切有利于自己的先进东西,从而提高了学生对当前改革开放的认识。这样联系,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学生听来饶有兴趣,易于接受,思想觉悟、认识能力相应也随之而得到了提高。
  
  三、恰当运用多媒体手段加强教学
  
  初中生在思维特点上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事物的认识处于感性认识阶段,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直观教学。采用多媒体手段加强教学能给学生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积极思维,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如;我在上《伟大的历史转折》的时候,就运用多媒体展示了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资料片,当时学生就象是一个个关心时事的青年坐在电视机前,深刻地领会到了会议的精神和重大意义。教师稍加引导,学生就很容易通过昨天与今天的对比,理解“伟大转折”的内涵。还有为了让学生理解“长征精神”,我运用多媒体播放了电影片段《四渡赤水》,动画展示了红军在前有阻截,后有追兵的情况下不得不迂回曲折行军25000里的路线图。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更真切、更直观地感受到红军长征的艰难,从而体会到长征精神的具体内涵。接着让他们谈自己在和平年代的今天该怎样承传长征精神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因为他们的心灵受到了触动,乃至震撼,自然会今昔对比,感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要发扬长征精神去创造新的文明!

  四、给他们一方舞台让他们“动”起来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个体会,夜晚在戏剧院看戏,时间一长,看戏的人容易疲倦,但演戏的人始终精神饱满。为了让学生课堂上精神饱满,我们不防把讲台变成学生的舞台,让学生当演员。演什么呢?演历史短剧!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一下,也提供一些资料,进行一些指导,留给他们一些时间。剩下的交给他们。学生一旦接受了任务,就争先恐后出谋划策,挣着抢着要扮演某一个角色,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我在上《戊戌变法》时,指导学生把康有为被传到总理衙门“问话”时与荣禄的对话场面编演成历史短剧在课堂上上演。通过表演,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集中起来了,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维新人士变法阻力之大和康有为变法决心之坚强!学生的情感被牵动,自觉把立场站到维新人士一方来。面对戊戌政变导致变法失败,学生情感如水中涟漪不能平静,爱与增泾渭分明!这类活动调动的是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此时,他们的眼睛、大脑、嘴巴、双手统统被解放了出来,他们边看边想边记,或笑或谈或议,乐此不彼!不露声色,教师已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即启迪了学生心灵!你能不说课堂已成了学生心灵的乐园了吗?
  
  五、注重语言的优美、生动、形象
  
  我们面对的是12~16岁的青少年,历史课堂上,他们愿意听、乐于记形象性强的人物事迹和故事。教师授课时就应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因势利导。讲历史事件,要力求渲染气氛,要讲得有声有色,要把简单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具体的场面。这样可以调节学生的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娱乐”中轻松学习历史。例如把中英《南京条约》中的“开放五口通商”比喻为中国大门上打开了一个窗孔,随着窗孔的打开,外国商品开始大量倾入,中国的自然经济就此开始解体;“割让香港岛”好比在祖国母体上割肉,中国的领土完整从此遭到破坏;中英《南京条约》就像毒蛇一样缠着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它又像血吸虫一样吮吸着中国人民的血汗。这样,学生就容易掌握,也记得牢
  教学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实实在在地让学生进步、提高、发展。教师的幸福来自于不断被学生超越和不断超越自己。只要我做一天教师,我将以高度的责任心,用心上课,爱我的学生,把我的课堂变成学生成长的精神乐园。教师职业将是我一生中无悔的选择。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周黎霞 [标签: 初中 历史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初中生物教学导入模式探究
    刍议文化视角下的初中英语教学
    刍议谈话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英语写作有效性初探
    初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
    初中英语之阅读理解的教学技巧
    谈初中物理教学的反思方法
    例谈历史与社会“依标施教”应注意的三个方…
    试论编辑惯习的历史建构及其生产
    初中语文个性化教学法的有效策略
    情感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探析如何提高初中英语阅读能力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