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比例线段》教学设计
摘要:“人人学到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从生活、活动、思考、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加强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本文以《比例线段》的教学设计为例,对这一理念进行了分析论证。
关键词:教学设计;学生;教法;学法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是浙教版数学九上第四章《相似三角形》的第二课,是为今后相似的描述与计算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比例、比例线段的概念,会辨认比例式中的“项”,会求常见图形中的线段比。
  (2)数学思考:经历比例、比例线段的概念得出过程,体会类比的思想,促进探究、质疑,归纳能力的发展。
  (3)问题解决: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和解决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的思维方式,增进数学学习的情感。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交流协作中,体会生生交往与师生交往的乐趣;在解决问题中接受挑战、战胜困难,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3.重点与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比例及比例线段,难点是应用。
  二、学生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在小学中已经学过比的概念,在七年级时又学过线段长度等知识,在第一课中对比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在知识上已经具备了继续学习比例及比例线段的基础。wWw.11665.com在思维能力上,学生经历了两年多的初中数学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学习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都有一定的增长,计算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三、教法与学法
  教学中应贯彻落实数学课程标准,建立新的数学教学理念,实施课程教学的民主化,促进开放式教学的深入研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探究和交流的空间,紧紧抓住“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这条主线,鼓励学生大胆联想、猜想,主动探索并获取知识,将面向全体、因生施教落到实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活动流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提出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欣赏几组漂亮的图片。这是什么?”“在这两幅图片上你发现了什么?”
  (2)继续提问:“相似图形必须满足什么特征?对大小有无要求?”
  (3)让学生来寻找实际生活中的相似图形。
  问:那你们都洗过几寸的照片?有洗过跟真人那么大的照片吗?如果洗出来的照片太小了怎么办?太大了呢?
  师:比如从一寸放大到五寸,或是从七寸缩小到五寸,这里蕴含着一个重要的数学知识——比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比例有关的知识。
  设计意图:所选的图片从浙江地图到五星红旗再到所在学校全景图,让学生从熟悉的画面中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接受爱国、爱家、爱校的思想教育。随后让学生举出身边的相似图形,体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增进数学学习的情感。
  2.构建新知,解决问题
  (1)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圆珠笔与美工笔的价格比是1:5=4:20,葡萄与提子的价格比为4:20=1:5,发现1,5,4,20四个数成比例。接着让学生列举四个成比例的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在不知不觉中渗透类比的思想,使学生学起来不至于觉得陌生、困难,培养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和乐趣。而且大胆放手让学生发挥想象,寻找成比例的四个数,简简单单的开放题促使班级同学都参与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来。
  (2)师:若用字母a,b,c,d分别表示四个数,则a,b,c,d成比例就可以写成……?通过探索交流:如果ab=cd,那么a,b,c,d成比例吗?
  指出:用乘积的方法是判断四个数成比例的捷径。
  设计意图:讲练结合,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得到及时的巩固,体验成功,有想继续往下学的欲望和积极性。通过探求四个数成比例的判断方法,让学生从质疑、探求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奥妙。

  (3)继续类比:如果字母表示线段的长得出线段的比及成比例线段的概念,再通过练一练、试一试,创设误区情境,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
  设计意图:从数类比到线段,进一步渗透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思想——类比思想。而且在试一试中设置易错题,通过误区教育,让学生引以为鉴。而且通过对知识点的正反逆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例题的剖析,加强所学知识的应用性。
  3.巩固应用,完善新知
  开启智慧:已知一张地图的比例尺为1:30000000,在地图上量得北京到上海的距离为2.5cm,问从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为多少km?
  设计意图:此题意在给学生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且在合作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认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
  4.回顾反思,布置作业
  (1)课堂聚焦: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感受?
  (2)作业:
  必做题:p109练习2、3
  选做题:现在有一棵很高的古树,欲测出它的高度,但又不能爬到树尖上去直接测量,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加以回顾,加深印象。通过分层作业,体现新课程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五、教学成效与反思
  1.成效分析
  为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基本理论,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笔者在教学设计时将本课的起点定得较低,重在基础知识的落实。
  首先,从回顾小学已学的比例入手,运用类比的方法得到实数范围的比和比例,再类比得到比例线段的概念,这样会比较直观、易学。
  其次,尽可能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如课题的引出及知识的应用,尽可能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实际,并且数学的知识和方法能很好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总的来说,本节课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的,学生的热情也比较高涨,由于所涉及的问题是每个学生触手可及的,因而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也各有所获。但这节课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富有个性化,中性表扬的语言偏多;对“相似图形”的概念表述得不够准确,学生的理解还存在偏差。
  2.反思
  课程改革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人人学到了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了不同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积极创设情境,找到学生兴趣的突破口,把学生的兴趣和期待的火苗点旺,使之转化为学习的激情,为学好新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让学生从生活、活动、思考、合作交流中学习,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空间,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多一点创造的信心,多一点成功的体验。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上,体现新型的师生关系;真正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让每一个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从学习中体验快乐,增进数学学习的情感,使这些浅水洼里的“小鱼”也能满怀信心地游向大海。
  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个性化评价。不同学习个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是个性化的。对后进生要多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生要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其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生要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己。
        总之,只有坚持人本观念,才能充分尊重人的个性,造就人的个性。 只有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才会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只有这种热情的昂扬,才利于课改的成功进行,才利于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高海霞 [标签: 比例 线段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以形解数,理解比例的意义
     比较政治制度 双语课课程教学改革的系统建…
    一级达标中学男女生比例发展现状及问题探究
    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为例,谈初中数…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