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新课改理念下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
摘要: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科学而合理的教学设计能够起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的作用。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论述了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化学课堂教学设计。
关键词:新课改理念;化学课堂;教学设计
       化学新课程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善于思考、勤于动手、信息收集和处理、获取新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为目标。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是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角色,转变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学生也要转变相应的学习方式。这些都要通过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来实现。
        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准备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表现,也是教师体现自身教学特色和风格的重要途径。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对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和方法,教学过程中教与学两个方面的活动以及教学手段与媒体的选择与使用作最优化的全面构思和合理安排,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的目的。因此,教师培养和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力尤其显得重要。怎样才能成功地设计出好的化学教学设计呢?现就笔者的一些感悟,与同仁们共同探商。
  一、对化学教材进行认真地分析与研究
  教材是根据教育目的与学科任务编写和组织的、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体系。Www.11665.cOm教材主要指教科书而言,还可以包括教科书以外的教学文字材料、教学音像资料以及学科图表等教学资料。化学教材的分析与研究,是化学教师把握、领会和组织教材以便有助于教学展开的一种实践活动,它是教学准备的首要工作。它对于教学“计划——实施——评价”的内容及过程,对于每个年级以至每节课的准备,对于讲授内容的精选和处理,对于学生课业负担的控制以及教具的选择与研制等,都是十分重要的。中学化学教师要经常对章、单元、节或每课的教材进行分析与研究。其主要步骤包括:认识和理解教材;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认识和理解中学化学教材
  认识和理解教材是教材分析与研究的第一步。认真阅读教材,熟悉本段教材的章、节名称,主要内容和段落,达到能概述内容的要点、编写层次与顺序的程度,为认识和理解教材奠定基础。认识和理解教材,通常应该做以下几项工作:识别教材的内容;2把握知识、技能的要点或知识点;理解教材编写的思路与内容的逻辑关系;明确教材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确定教学目标,构思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教学在课程理念上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在课程性质上体现了化学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性和实践性,在课程目标上强调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的方式以及学生学的方式起着决定和制约作用。
  制订教学目标时要考虑以下问题:(1)使学生学到哪些知识?学到什么程度?(2)巩固哪些知识?为学习哪些知识做准备?(3)要结合哪些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内容?(4)要培养学生哪方面的技能?并达到什么程度?(5)使学生受到哪些思想教育?纠正哪些错误的观点?(6)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结合哪些知识、技能的教学来培养?等等。
  教学目标要定得恰如其分,提法过高、过低或模糊不清,都不便于执行和落实。
  3.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
  在认识和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经过提炼加工,科学准确地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这项工作既是教师制定课时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设计教学方案和实施教学过程的基本依据。因此,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分析研究教材的关键步骤。
  例如:《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第1课时)一节中, 知识上的重点和难点是: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方法上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初步学会观察法和实验法在研究物质性质中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的重点和难点是:培养科学思想方法。教学时应注意“方法主线”和“知识主线”的融合,即以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为主线,以金属钠的性质为认识、研究方法的案例,使其成为本节教材的暗线。
        当然,每位教师所面对的学生不同,所处的教学环境不同,对教材理解的侧重点不同。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来处理教学重点和难点,使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更是每位教师的才华和艺术的生动体现。
  二、转变教育思想,把握好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强调: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促使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因此,新课标理念下的化学教学活动不应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改变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是在教学活动中体现最新教学理念的关键。作为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理念。我们应该坚决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采用学生参与合作、师生互动、探究创新的教学模式,努力引导学生自主钻研,鼓励他们求异创新,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比如,在氨气的实验室制法讲解时,笔者一改原先的原理讲解——装置——步骤,注意点——演示——系列教师讲解的知识形成方式,变成师生先共同进行原理(铵盐与碱的反应)学习,然后师生共同设计实验,并找出注意点,由学生自己寻找装置,然后亲自操作,实验结束后进行交流与讨论,总结出实验结论。由于这一改变更加注重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牢牢地掌握了实验室制气体的学习方法。
  其次是转变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曾有多少年来人们认同韩愈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然而,当新的教改呈现在我们眼前时,这句经典失色了。
  新的课程要求教师的角色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我们应努力进行着教师角色的转变,把握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地位。
  教学过程实际上相当于牧羊人放羊的过程,牧羊人的任务不是教羊怎样吃草,该吃哪一颗草,而是把羊群引导到水草肥美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相当于牧羊人,应将学生引入知识的殿堂,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在互动中生成知识,在体验中感悟知识,在质疑中升华知识,在生活中寻找知识,在探索中获取知识,在激励中拓展知识,与学生在共同学习中进步。
  三、注重学情分析,做到有的放矢
  化学课堂教学要为学生的发展而设计。很多教师按常规备课、写教案、做教学设计,教案写得很好而教学效果不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脱离教学实际(特别是学生实际)。按照认知建构的观点,学习过程是知识不断重建的过程,这一过程必须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必须要认真分析学生的情况,这样的教学才能有的放矢。

  许多教师(包括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在教案、教学设计比赛和说课比赛中,对“学情分析”这一环节感到茫然,不知从何处下手进行分析,于是就出现“学情分析”空缺或贫乏现象,这也是教师教学基本功缺陷的一种体现。学情涉及的内容非常宽广,学生各方面情况都有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学生的兴趣点、学生的思维情况、学生的认知状态和发展规律,学生的生理心理状况、学生个性及其发展状态和发展前景,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学习效果,学生的生活环境,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感受、学生成功感等都是进行学情分析的切入点。学情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分析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即学生学习该内容时所具备的与该内容相联系的知识、技能、方法、能力等,以确定新课的起点,做好承上启下、新旧知识有机衔接工作。如对《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程序》(第1课时)一节课的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在初中学习了氧气、氢气、二氧化碳、铁等物质的性质,在认识这些物质性质的过程中运用了观察、实验、比较等研究方法,但要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进行整合,可能困难较大,而本节以通过研究金属钠的性质为案例,体验应该怎样更科学、更合理地运用这些方法研究物质的性质,并为学生提供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因此,上课时教师要做好适当的架桥铺路工作。
  2.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经常听到教师感叹,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原因是现代学生的个体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生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上才能有的放矢。
  3.分析学习知识时可能要遇到的困难: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阻力往往会成为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困难与发展的障碍,教师如果能及时发现这些困难与障碍,并且能够及时地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和障碍,学生就能获得真实的发展。因此,在备课中要努力去关注和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障碍,具体分析这些困难和障碍产生的原因,思考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四、注重学习过程,努力保证学生有效地自主学习
  中学化学教学更要注重学习过程,力求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活动,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兴趣得到培养,个性得以形成,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在教学设计时,特别要注意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不把所有的知识结论都直接“告知”学生,而是指导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探索,让学生自己得出知识结论,要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但是,“重结果”仍然是当前教学中比较普遍的情况。
        课堂教学的最终结果,不在教师“教”得如何,而在于学生“学”得如何。过去,我们的课堂常常被教师所主宰,导致学生失去亲身探究实践的机会,因而无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所以,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形成“多维互动”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的潜能得到相应的发挥。
        总而言之,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潜心钻研、求真务实,花更多的精力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设计,只有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真正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为个性张扬、全面发展,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上述目标是新课改的落脚点,它的实现,必须在教学设计中给予充分重视,努力把握好每个环节,体现学科特色,体现学生的需求,让成功的教学设计去引领整个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吴俊明,杨承印.化学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杨玲 [标签: 化学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新课程背景下转化数学后进生
    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的新思考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新课改语文教学的思考与探讨
    浅谈初中思品教学中教师怎样贯彻新课标精神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朗读训练
    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模式研究
    新课程理念与传统教育理论之碰撞与融合
    基础教育新课程中如何构建中学数学和谐课
    初中数学课改反思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数学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深化中学地理学科教育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