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创设问题情境 提高课堂实效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如何提高课堂实效这一问题更加凸现。本文以创设问题情境为切入点,探讨了化学教学中提高课堂实效的做法。
关键词:问题情景;课堂实效;化学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新课改的各种理念及其倡导的学习方式广泛地被接受和认可。在新课改理念下,提高课堂实效的问题更加凸现。笔者认为,任何学习都离不开问题情境。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创设化学问题情境是提高课堂实效的关键。
  问题情境是指在问题教学中所面临的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的心理困境。“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通过为化学问题设置生产、生活以及社会背景,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迫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与正确的价值观。
  一、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
  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本着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的原则,即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建构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要有利于学生探究学习,学会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要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自觉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要求
  目前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开展了“情景”教学,这是一个好现象,然而,笔者发现有些教学“情景”的创设有许多商榷之处。笔者在听课中发现在化学情景创设中存在着以下现象: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的“包装”、热衷于电脑模拟化学实验、随意性探究情景的创设等问题。www.11665.COM
  教学设计的重点应由学习目标的设计转向学习情景的设计,通过设计“新”、“奇”、“实”的学习情景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使学生以更大的精力投入学习中。
  1.设计情景要“新”
  学习时,大家都知道塑料不导电,但日本的化学家白川英树、美国的化学家麦克迪尔米德和物理学家黑格联合研究在聚乙炔中加入碘或溴杂质后能够导电的塑料,从而获得了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上述介绍不但引发了学习情景,还向学生介绍了最新的科技发展。
  2.设计情景要“奇”
  设计的情景要使学生感到新奇,由新奇感唤起探究欲。
  3.设计情景要“实”
        “实”就是要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用化学知识解决真实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化学是有实用价值的,能够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而不再是“污染”的“代名词”。
  三、创设化学问题情境的策略
  1.利用化学史创设问题情境
  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先生说过:“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化学史更可以给人以智慧”。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贯穿化学史,可以使教学不只局限于现成知识本身的静态结果,还可以追溯到它的来源和动态演变,揭示出反映在认识过程中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想,使学生学到发展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科学方法。例如:以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制成元素周期表、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等典型化学史实,创设问题情境,使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从中感悟科学家发现问题,进行推理判断,又提出假设进行验证的科学思维过程,逐步建立自然科学方法论。
  2.通过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的基础,也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在教学中,按不同的实验类型,多角度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可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和设计、改进、优化实验的方法。
  (1)利用趣味实验或家庭小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利用课堂教学或课外活动,设置或布置富有趣味性的化学小实验,可有效地调动和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意识。例如:学习碘的化学性质时,通过增设“米汤作画”、“滴水生烟”等趣味小实验,引导学生从对观察的感知上升到理性的思维,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利用探究性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将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改编成“探究性实验”,重新设定认知情境,构建符合学生认知结构与思维发展的实验顺序,帮助学生开发设计实验的思维方法。
  (3)利用改进演示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现有实验装置进行改进或优化,对装置中的仪器进行变换或替代。例如,对金属钠与水的反应装置进行改进或优化。通过这种以实验改进为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比较改进方案的过程中不断优化思维,培养思维的发散性与创造性。
  3.以生产、生活、科学实验中的实际问题为素材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教学中坚持联系生产、生活、科学实验中的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意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全面性、深刻性和创造性。例如:围绕当今能源、环境、材料等现实问题,启迪学生如何防治白色污染?如何根治酸雨?怎样辩证看待温室效应对环境的危害及在农业生产中的价值?新型无污染能源的发展方向及开发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4.以直观教具和现代教育技术为媒体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不仅研究宏观物质之间进行的反应,而且对物质的微观领域也做了广泛的研究。教学中,恰当地使用直观教具、计算机等多种教学媒体模拟微观世界所进行的化学变化或课堂上不易进行的化工生产实验等,使抽象的微观结构模型化、动态化。在这样的情境中设置问题,有利于学生原有的思维方法、认知结构和想象能力产生“共振”,真正认识和感悟“结构决定性质”、“性质是结构的体现”这一变化规律。
  5.通过让学生面临加以解释的化学现象来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面临需要加以解释的化学现象,对教材中的现象产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的疑问,使他们内心充满强烈的求知需要。例如学习单质钠的化学性质,在学生己经掌握了钠与非金属单质反应、钠与水反应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钠与硫酸铜溶液能否反应? 学生根据前面所学知识可知钠非常活泼,立刻异口同声地给予肯定回答。让学生做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并回答观察到的现象(钠浮在液面上,熔化成小球并四处游动、有气泡、发出嘶嘶的响声、蓝色浑浊),并问他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所写化学反应方程式是否吻合,回答自然是否定的。那么原因何在?这就呈现了问题情境,激发了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加深了知识的理解,培养了严谨的态度。

  6.提出与知识的实际应用相关的问题来创设问题情境
  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不仅能够创设问题情景,而且更有利于实现教学的实际应用。
  例如在讲述“氯气的漂白杀菌作用”时,为了使这一单调的内容变得饶有趣味,可创设几个问题:①夏天的自来水为什么有一股很强烈的气味,水中混入了什么物质?②通入氯气为什么能消毒?③久置的自来水特殊气味为什么会消失?这类问题增强了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7.由旧知识的拓展引出新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所掌握的化学知识可以拓展、深化、发展,教师抓住知识的深化、发展点,顺着知识发展的方向,就能形成问题情境。
  例如:在学习浓硫酸的氧化性时,首先提出问题:以nabr、ki为原料如何制得hbr、hi气体?多数同学与制hcl进行类比拓展,得出用nabr、ki分别与浓硫酸反应制hbr、hi气体这一结论。当告诉大家这一结论是错误的,学生的“矛盾”心理就产生了,从而促使学生去探索浓硫酸的性质。
  8.提出猜想并加以检验来创设问题情境
  猜想假设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例如,有这样一道习题:在某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向其中逐滴加入新制的氯水,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试述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哪些?简述怎样用实验证明红色褪去的原因究竟是什么?通过猜想假设,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科学方法。
  9.通过日常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的矛盾引出问题情境
  在学完卤族元素的知识后,让学生分析日常生活中某些人的观念是否正确:“碘盐中含有碘,加热的温度太高碘会升华,故炒菜时不应先放入”(生活概念),学生很快得出结论:错误。因为升华是碘单质的性质,而碘盐中含的碘不是碘单质(依据碘单质是紫黑色固体而碘盐是白色晶体)。不少学生接着就问:“碘盐含的碘到底是什么形式?” i-和io3-是碘元素的两种比较稳定的离子,要求学生通过讨论设计出实验方案来验证碘盐含的碘是i-还是io3- ?学生讨论后得出i-的验证方法。该案例是在化学教学的讲课中,遵循挑战性原则和探索性原则,采用矛盾揭示法和课堂讨论法,利用生活中的错误概念创设的问题。
  四、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注意事项
  1.情境的适时性
  创设化学课堂教学情境一般在课堂教学开始或某一问题开始前进行,以利于学生对本节课课堂教学内容或某一问题的学习。
  2.情境的全程性
  情境的全程性一方面指某一情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切忌课堂教学中创设的情境只是为了“贴创设情境的标签”,而后的教学内容、过程与前面所创设的情境无关的“戴高帽”现象;另一方面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深入、教学内容的不断进行要不断创设新的情境。
  3.情境的发展性
  情境的发展性一方面指创设的某一情境能随着课堂教学内容的发展而发展,能够引发后面多个问题的自然提出,使整堂课的设计显得自然流畅,一方面指创设的某一情境要能够随着课堂教学内容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发展。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式创设化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建构,从而提高课堂实效。
参考文献:
[1]郑金洲.问题教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2]赵玉泉.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学情景的创设[j].化学教学,2007(9).
[3]崔子健.探究性学习情景的设计[j].化学教学,2007(1).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赵云鹏 [标签: 问题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初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
    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房屋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浅析
    试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措施
    马克思生产劳动问题浅析
    青春期饮食异常问题与辅导
    从现行CET测试中的问题研究试证CET测试IBT化…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卡应用问题的探讨
    成人英语培训语法课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探究有线电视财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草图阶段问题探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