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初中古诗教学践行
摘要:让学生有较大的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生会兴趣盎然,增加探究的乐趣;在诗歌中寻找兴趣点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现象的好奇心;教师要做一位法力无边的魔法师,去升华学生的联想和想像;许多优秀诗篇中蕴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利用教材的教育性不仅可以陶冶性情,感悟生活的哲理,受到传统美德的教育,同时也使学生积累了宝贵的写作素材。
  关键词:古诗教学;教学法;践行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小学阶段要理解并背诵近300篇优秀古诗文。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笔者尝试用趣味教学法,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导课“激趣”
  古诗教学前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设悬念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教学陶渊明《归园田居》时,可先讲述陶渊明生平及“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既便于学生理解,又会大大增强学生学诗的积极性。
  又如教学苏轼的《引湖上初晴后雨》就可采用设悬念的方法:古代有位大文豪写了一首著名的诗,在诗中将西湖比作美女西施,这位大文豪是谁呢?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怎么写的?
  再如学习崔灏的《黄鹤楼》时,先讲讲李白等人见到崔诗后,弃笔不敢再写的故事,一定会引发对崔诗的向往之情,阅读兴趣必会大增。
  学习写景的古诗则可绘成风景图,让学生先描述图中风景,再与诗中对照,学生往往会兴趣倍增,情绪高昂,这时再引导他们学习,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中“生趣”
  古诗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远,又兼有“言简意丰”的特点,教学时间一长,学习兴趣就会淡化。WwW.11665.COM这时教师如果注意学生心理、态度和情感的变化,采取放录像、配音乐、想画面、编故事等手段,努力扩展学生想象空间,寻找和培育学生的兴趣点,教学效果往往出人意料。
  1.想象的乐趣。 如教学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当学生了解全诗大意后,可以这样设计:如果你是一位画家,根据诗的内容你会选择那些风景入画?让学生依据诗歌内容绘画,再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让学生有较大的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因而学生兴趣盎然。
  2.补白的乐趣。 在学习李清照的《如梦令》时,让学生把诗人月夜误入藕塘,惊飞鸥鹭的情形描述出来,一定别有一番滋味。
  3.探究的乐趣。 在诗歌中寻找兴趣点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如在学习王维的《使至塞上》过程中,让学生依据地理知识,讨论诗人经历地方位置谬误现象说明了什么。引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现象的好奇心。
  4.赏析的乐趣。 古诗词语言凝练含蓄值得玩味品赏。恰当地设问,引导学生细细品赏,也能吊起学生的兴味。如学习马致远的《秋思》这首词时,让学生就其中的各类景物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等进行语言赏析,学生情绪高昂,颇感兴趣。
  再如学习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当学生理解诗的内容后,他们学习的热情有所回落,这时可设置配音乐朗诵,或者用换一换、调一调、删一删、添一添的方式来赏析精美的语言,可以调动学生情绪延续兴趣。
  三、结课“增趣”
  初中生抽象思维还不成熟,重感性轻理性。学习古诗,教师可抓住这一特点,运用类似游戏的活动,在课堂教学行将结束时,采取演小品、编故事、打擂台、改原作、拼字词等手段,再次掀起学习高潮,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学习,并求得向课外延伸的教学效果。

  如学习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诗歌内容改编成母子对话的小话剧,让学生即兴表演。
  四、课内插翅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像比知识更重要,新《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指出:“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可见,联想和想像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古诗文时,运用适当的方法引发学生进行联想和想像,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做一位慧眼识金的矿工,去开采学生的联想和想像;应该做一位法力无边的魔法师,去升华学生的联想和想像。
  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文,有许多都是情景交融的佳作,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并将想像的景物用彩笔描绘成具体可感,形象生动的画面。在我的办公桌里,至今还保存着学生们根据课文内容所作的图画,如:读过《桃花源记》,学生可根据武陵渔人的行踪绘制出连续的画面:渔人发现桃花林——寻找桃源(连洞口都画得惟妙惟肖)——桃花源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一派安居乐业、平静祥和的风貌——离开桃源;学过《小石潭记》,学生可画出“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潭水澄澈空灵之感;学生可根据王维的《使至塞上》绘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宏伟景象;学习《望天门山》,擅长画画的赵静同学利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现场作画,描绘出“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的磅礴气势......总之,在古诗文的教学中,语文老师如能让学生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将课本中的文字转化成一幅幅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的画面,不但可以调动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这与新课改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五、传统美育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近200篇文章,大多蕴含着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丰富材料,如爱国、尊师、敬老、勤俭、公而忘私等等,其中以古诗文体现最为明显。如《愚公移山》一文,同学们可通过热烈的讨论,认识到愚公那种下定决心坚持奋斗、克服困难的精神令人无比敬佩,从而激发自己在学习上不畏艰难,求索攻坚;《伤仲永》可让同学们认识到天资再好,如果后天不肯努力用功、刻苦学习,最终将会“泯然众人”;《论语》中孔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谦虚、勤学的态度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岳阳楼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人后己,天下为公的远大抱负能激励学生树立远大志向;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辛弃疾的《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辞以记之》、夏完淳的《别云间》等许多优秀诗篇中蕴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些名篇佳作脍炙人口,对人起着劝诫、警示或激励的作用,学生通过摘录相关的文言警句、诗行,不仅可以陶冶性情,感悟生活的哲理,受到传统美德的教育,同时也使学生积累了宝贵的写作素材。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老师们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把握学生心理,就一定能够在古诗文教学中,耕耘出一片乐土。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史慧娟 [标签: 初中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初中生物教学导入模式探究
    刍议文化视角下的初中英语教学
    刍议谈话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英语写作有效性初探
    初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
    初中英语之阅读理解的教学技巧
    谈初中物理教学的反思方法
    初中语文个性化教学法的有效策略
    情感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探析如何提高初中英语阅读能力
    初中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应重视培养学生规…
    如何在初中语文学科中渗透情感教育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