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现代田径运动训练发展趋势初探
摘要:总结了现代田径运动训练发展的9种趋势、即科学选材、训练中的专项强度、训练周期和训练负荷的变化、心理训练、科学化训练、以赛代练、运动员职业化、运动器械的高科技化、营养恢复。
  关键词: 田径运动;田径运动训练;训练方法。
前言
  田径运动是最古老的体育项目之一,也是世界上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体育运动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有“得田径者得天下”之说。近些年来,随着田径竞技水平的迅速提高,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只有广泛的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指导训练,才能获得理想的训练效果,从而在激烈的国际体育运动竞赛中取得胜利。现代田径训练逐渐向新的理论,新的思想,新的科学技术,新的方法和手段方面过渡,从而促进了竞技水平的提高。
  第一章 田径运动训练的选材、专项强度及变化
  1、1重视科学选材与早期训练
  田径运动训练的选材是非常关键的,可以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而绝大部分运动潜能都是在遗传基因中固有的,所以应该通过技术手段,包括高科技手段的运用,促使这些遗传因素转变成专项的需要的素质。运动能力的遗传学规律为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提供了理论依据,教练员可以根据不同专项运动员对运动机能的不同要求,将那些具有从事某些运动特殊天赋的少年儿童选拔出来,并给予科学的训练,使他们先天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因此,运动员选材必须根据不同运动员的专项特征,以那些遗传度较高的指标作为选材依据,才能使运动员选材科学化。而科学检测与选材经验应有机结合,选材经验依靠的是选材的科学理论。wWw.11665.com科学理论与科学的检测手段相结合,彼此补充,加速了选材的科学化。科学选材应依靠多项指标综合评定,从形态、机能、素质到各种生理、生化、神经、心理、遗传基因指标,而且要不断向选材指标的深度和广度探索。
  对运动员进行早期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在青春发育期,生物体趋于成熟,运动员的素质训练也从一般性向专项化过渡,过程是渐进的,但也要及时。及时专项化就是指当采用一般手段不能再提高成绩时,要及时地引入专项手段,加快专项训练的步伐,只有这样运动员的成绩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如果没有跟上,一旦运动员过了青春发育加速期,成绩就很难进一步提高,所以应及时的增加训练负荷,强化训练要素,采取针对性的训练,这些对竞技能力的提高起决定性作用。
  1、2 训练中的专项强度
  在当今田径运动训练总趋势中,专项训练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专项练习将素质和技术结合起来,同时发展两方面的能力。优秀运动员的训练内容中,专项训练的练习比例越来越大,在比赛中表现出很强的专项能力。
  在现代田径运动训练中,对高水平运动员安排更多的是专门练习,使其更直接的适应比赛动作的需要。专项练习手段的选择十分注重少而精和最优化的原则。但是,训练中有些人对运动量的大小理解不够深刻和全面,片面的追求训练课次多,重复次数多,但并不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训练理论和实践证明,训练过程只有不断加大运动负荷,才能加大对运动员有机体的刺激,提高其训练适应水平。在加大运动量的过程中,要处理好量与强度的关系。科学研究证明,在训练总因素中(运动量、强度、密度等),训练强度为第一,训练次数为第二,间歇时间为第三,训练时间为第四。大负荷训练适合于任何年龄,任何水平的运动员,关键在于怎样理解这个大字。第一,大负荷是相对而言的,并不是绝对的,要适合于训练对象的具体情况。第二,不同运动员所承受的大负荷的构成因素应是不同的,一般要根据项目的特点,训练及比赛任务的要求确定该时期的负荷强度,然后在保证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安排达到负荷要求的数量。第三,对高水平运动员来说,改进技术的训练也必须在较高强度的情况下以完整的形式进行。
  1、3 训练周期,训练负荷的变化
  一名优秀运动员的成长需要经过多年的艰苦训练,加之训练与比赛会受到诸多的训练因素和非训练因素的影响,因此,训练和比赛工作就是一个系统工程。这就需要对整个训练过程进行精心的计划和实施。在周期性基础上,便可以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将整个多年训练过程视做一个大系统,将每年的训练和比赛视做分系统,每个分系统又由许多分支系统构成。这样便可对整个训练过程进行有效的计划、分工、实施与监控。
  目前世界优秀运动员训练周期的观念已全部更新,表现在:准备期训练时间缩短,一般是从10月至1月初,而在约3个月内一般准备期训练只占1/3~1/4,绝大部分时间用来进行专门准备训练,提高了专项训练的效果;室内比赛次数大大增加,目前国外室内赛季从1月中开始到3月下旬结束,优秀运动员参加十多场比赛,起到了调节训练,提高训练质量的强度的作用;增加了室内比赛向室外比赛的过渡期;室外比赛期大大延长;比赛与训练的关系得到更新,建立了比赛阶段是训练阶段继续的观念。机体在承受一定时间的运动负荷刺激之后,机能能力和工作效率会逐渐降低,即出现疲劳现象。将运动员训练到何种疲劳程度以及耐受多长时间以后疲劳,这完全取决于训练目的。换言之,训练过程中出现疲劳以及疲劳的程度,是训练负荷安排想要达到的训练目的。因为唯有机体达到一定程度的疲劳,在恢复期才能发生结构与机能的重建,运动能力才能不断提高。“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即指此意。
  近年来训练负荷安排是以强度作为训练负荷的灵魂,即使在准备期训练中,仍有一定比例较大强度的训练,主要进行专项技术和速度、爆发力训练,与此同时,训练时间和负荷数量则相对减少,训练的针对性加强。
  适时适量地应用超负荷是保证身体运动机能不断增长的最重要的训练因素。但即或以最佳方式安排超负荷,运动成绩也不会无限增长。这是因为,受遗传因素制约,每个人的运动能力都有一个可达到的最高高度,即运动潜能。在成绩发展过程中,即便合理应用超负荷,随个体的运动能力越来越接近其运动潜能,运动效果也会越来越小。这就是为什么在开始接受运动训练时运动成绩提高较快,而到达高水平后会逐渐减慢,甚至停滞不前。因此,高水平运动员尽管训练负荷很大,但成绩提高很慢,甚至仅仅能够保持。
第二章 田径运动的日常训练
  2、1突出强调心理训练
  体育科学研究和运动训练实践证明,现代运动训练和竞赛要求运动员在消耗巨大身体能量的同时,也要付出巨大的心理能量,因为运动训练和竞赛在对人的机体施加生理负荷的同时,也施加了心理负荷。运动员没有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就不能顺利地完成运动训练任务,更难以夺取优异的比赛成绩。而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是最容易变化的心理结构,它是运动训练所必需的最重要的心理机能的综合表现。所以心理训练在运动训练中是非常重要的,比赛中取得的成绩和运动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的心理状态的自我控制,心理训练有助于培养运动员心理过程的稳定性,发展在极端紧张的活动时控制自己心理状态的能力,形成参加训练和比赛的适宜心理状态。
  目前,心理训练已成为提高训练水平和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突破口。心理能力是充分发挥身体能力的技术、战术能力的保证,尤其在当前国际体坛上,运动员身体能力和技术能力的差距日益缩小的情况下,发挥心理能力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了,两强交锋,心理能力强者胜,这在国内外比赛中早已屡见不鲜。运动训练科学化是当前提高运动成绩的必由之路,心理训练是科学化训练的重要环节,它和身体、技术、战术训练共同构成现代训练的完整体系。近些年来田径运动训练和比赛的频繁使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田径比赛不仅消耗很大体力,而且也消耗的心理能量,特别是在势均力敌的重大比赛中,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挥和心理品质的优劣对比赛的胜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现代田径运动训练,从选材开始,就要注重心理选材,力求筛选出那些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特点符合专项需要的运动员。
  2、2训练向科学化迈进
  在现代科技的基础上,现代体育科技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对体育运动实践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当今田径强国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科学技术去指导运动员。例如,利用生理生化指标控制符合量和符合强度;利用各种先进测试仪器评价运动员的机能状况和身体素质水平;利用高速三维摄影仪分析技术动作;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训练方法,如缺氧训练法、高原训练法、模拟训练法等,这些方法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现代田径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训练的科学化使现代田径运动训练的针对性、目的性更强、使训练向科学化、定量化的方向不断迈进,促进了整个田径运动水平的发展。

  2、3 比赛机会日趋增多,突出表现在“以赛带练”
  田径比赛的特点之一是不受季节气候场地条件的影响,即使是严冬也可以在室内进行比赛。另外在竞技体育商品化和运动员职业化的影响下,现在的比赛次数比以往成倍增加。自1995年国际设立每年15站的田径系列的大奖赛以来,运动员每年的比赛机会大大增加。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室内和室外锦标赛改为每两年一届,在加上4年一届的奥运会,使得世界规模的田径比赛更加频繁,为运动员提供了更多的参与夺取世界冠军头衔的机会。国际田联在1994年又决定在原有15场大奖赛不变的基础上,再增加9场二级大奖,以满足不同水平运动员的需求以及越来越多的比赛组织者希望承办大奖赛的愿望。与此同时,整个世界范围内,每年还有10余场国际田径邀请赛等。
  随着赛事的频繁进行,从每年的1~3月和5~9月这两段时间内,运动员可按自己的计划随时在任何时间内选择要参加的任何比赛,在这样有利的条件下,能使优秀运动员的技术,战术水平,心理素质在大量的高水平比赛中提高,比赛内容更加丰富,从而创造更加优异的成绩,所以一批年轻选手脱颖而出。所以机会的增多,为各项田径水平的提高及整个田径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条件。
  中国著名的跨栏选手刘翔,在雅典奥运会前前往欧洲开始以赛代练。他的欧洲之行参加了三站国际田径大奖赛的比赛,不但磨练了技术,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在雅典奥运会上,他发挥出色,最终取得了这个项目的金牌,并成为新的亚洲田径之王。
第三章 田径运动训练的影响因素
  3、1运动员更加职业化,训练更加系统化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原为“业余”的田径运动也早已开始向商业化,职业化转变,越来越多的运动员将从事田径运动和比赛变为自己的“职业”。因为他们只需要通过训练比赛就可以挣到足够的生活费用,特别是高水平的优秀选手,依靠奖金、广告费等就已经十分富有,甚至成为富翁。虽然钱本身并不能使运动员提高成绩,但却能够解除他的后顾之忧,是他们不必再去为工作、为生活操心,而可专心致志地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从而大大提高了训练的连续性、系统性及训练的效果。
  在这种形势下,国际田联对运动员参赛资格方面也放宽了限制,是成为职业田径运动员的人数大大增加,这对田径运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2 运动场地器材的科技含量高
  随着现代新材料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超级材料的诞生,体育器材设备、运动服装和运动场地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涌现了一批新型体育器材设备、运动服装和运动场地,大大促进了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高。
  在田径运动发展史上,由于场地器材的不断改进而使各项成绩大幅度提高的事例屡见不鲜,如在1991年举办世界田径锦标赛的日本东京国产体育场的塑胶跑道,由于加入了一种新材料,增加了摩擦系数,结果使男子100m和跳远以及女子400m栏的世界纪律均被刷新。撑杆跳高的尼龙杆的弹性被增大,而重量的减轻使运动员的成绩大幅度提高。又如充气式钉鞋;女运动员的服装向游泳衣连体式和超短背心,三角短裤的分体式发展。男运动员服装出现紧身裤与背心的连体式。这些材料弹性强、表面光滑、薄而轻,减少了空气阻力,便于动作的完成。
  当前田径诸多世界记录基本已接近人体极限,未来的田径成绩突破途径之一便是通过高科技含量的场地和器材来完成
  3、3 先进的营养恢复系统
  运动员体质的好坏除了与先天遗传和后天训练有关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后天营养的质和量,同时合理营养是使竞赛运动员保持良好训练和比赛状态的物质基础。现代营养学证明合理的营养对于运动员的机能状态、体力、运动能力、运动后的体力恢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运动员的营养状况差,运动能力会很快下降,也就难以接受强度大运动量的系统训练。如果营养过剩,也会导致运动员体重的不当增长,影响运动成绩。因此,合理的营养是保证运动训练正常的基本条件,也是训练后恢复的主要因素。田径运动的营养需要,影响的因素较多,如项目、运动量、强度等。速度型运动员需要营养素的全面与平衡;力量型运动员需要优质蛋白食物;耐力型运动员需要充分的糖、水、无机盐和维生素;混合型运动员要根据项目特点具体安排。适合田径运动员食品有:蜂蜜、香蕉、桔子、柠檬、葡萄、牛奶、米饭、植物油、动物肉类、肝脏、蔬菜、蛋禽、豆制品等。
  国际上流行一个公式:艰苦训练+恢复=成功。这说明恢复和训练效果都是成功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外优秀运动员充分利用一切条件加速恢复过程。①通过肌肉按摩、牵拉,进行桑拿浴等加快体内代谢物质的消除过程,解除局部肌肉的痉挛和僵硬,使多次收缩后的肌肉达到充分放松的状态;②通过营养搭配合理的膳食以及针对性的营养补剂,快速补充体内营养物质的消耗,增加atp、adp、cp以及糖元的储备量;③通过音乐和优美的环境,使神经系统和精神状态得以放松和恢复。
  三大恢复手段是休息、睡眠与营养。现代田径发展趋势会把重点放在药物上,所以今后反兴奋剂的力度和措施会进一步加强。世界各体育强国都在探索积极有效的药物恢复手段。因此,应注意以下原则:(1)根据不同项目运动员代谢和需要的特点膳食,以保证运动员能获得符合生理需要的饮食营养;(2)根据不同的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情况及不同的季节,规定合理的膳食制度(饮食质量的分配及饮食时间等),利用食物的消化吸收,且不造成与运动员中枢神经系统的能力有关的生理应激情况;(3)定期研究运动员的营养状况,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4)经常研究运动员的体力与发病情况,注意与营养有关的因素,及时防治营养缺乏或过度,以提高运动能力。同时,要注意医学、生物学的恢复手段(如采用水疗、按摩、理疗、针灸、气功等);利用教育学的手段与方法(如根据人体的“生物钟”规律,安排每天的训练时间);利用心理恢复手段(如自我暗示,放松训练等);更加注重利用活动性休息加速恢复。总之,恢复过程所引起的机体反应过程是完整的训练过程,一次训练、一堂训练课或一场竞赛后的恢复不当,都会引起下次练习或竞赛的失败。如不及时调整,还会导致病理性的过度病。应树立“训练—恢复—营养”三位一体的现代训练观。
结   论
  通过对现代田径运动训练发展的9种趋势,即科学选材,训练中的专项强度,训练周期和训练负荷的变化,心理训练,科学化训练,以赛代练,运动员职业化,运动器械的高科技化,营养恢复等的调查分析与研究,达到促进田径运动竞技水平更大提高的初衷。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班利 [标签: 现代 田径运动 训练 发展趋势 初探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现代诗歌教学突围的若干途径
    现代设计的形式意味
    现代女性的双重困境及解决方式
    老舍现代京味小说中的老北京平民文化
    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创新构建
    浅谈在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如何使用现代教育…
    浅析现代城市规划
    中国传统与现代管理思想的差异与融合
    100%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混合动力系统研究
    近现代经济制度下的中国海权与海洋贸易
    现代企业办公文员胜任力调查研究
    后现代视域下的生命伦理学:堕胎问题之我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