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高师公共体育教学模式的分析研究—学分制下公共体育课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效果
论文关键词:学分制 公共体育 教学模式
  论文摘要:根据学分制设置公共体育课教学模式,将课程结构按基本素质课和专项训练课构建,并将该模式进行教学实验分析其效果,结果表明可行并有效,从而也发现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认为必须认真开发课程资源并致力于课程标准的研究,才能确保学分制在真正意义上的推行,以不断深化体育教育改革.
  1问题的提出
    为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性、应用性人才,昆明师专2000年颁发并试行了(学分制实施方案》,公共体育教学同时设置了新的教学模式.该方案于2000年9月在中文系、政教系、历史系、外语系和数学系2级新生中试点实施.按照学分制的指导思想和要求,新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和因才施教的原则,把课程结构按基本素质课和专项训练课构建,在基本素质课中安排了田径、体操和形体课,强调学生体能素质的提高,把体能和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在专项训练课中设置了篮球、排球、足球,体育舞蹈、健美操、武术、网球、游泳等课程,结合终身体育使学生掌握和运用自主锻炼的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做到在校学习期间坚持不懈地进行体育锻炼,形成一定的有个性特色的运动技能;在教师中引进竟争机制,选课和选师制的实行,必将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优患意识,激发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的自觉性,以确保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为总结并完善学分制下的公体课教学模式,有必要对此进行分析研究,
  2研究方法
  2.1资料收集
    收集整理昆明师专有关学分制文件资料7份,参考外校学分制材料2份、
  2.2教学实践
    该教学模式在中文系、政教系、历史系、外语系和数学系2000级新生中进行一年的教学实践.
  2.3调查统计
    针对一年的教学实践,学校组织了“教学综合情况调查”.在对公共体育教学模式试行情况调查中,向学生发放问卷503份,收回503份,回收率为100%,
  3分析与讨论
    根据设置的公共体育教学模式实践结果的调查,特别是对基本素质教学课和体育专项训练课效果,结合学生反馈情况进行如下分析.
  3.1新旧教学模式对比分析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体育课程是严格按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进行的,包括教学时间及任课教师均是统一安排.在教学内容方面,不仅教师仅能按规定内容授课,且学生就更没有在性格、兴趣方向自由发挥的余地.教学内容更多地反映竞技体育内容,在考核方面也形成统一的考试形式和考核标准,就连考核方法也均按竞技体育竞赛规则进行,教学内容更多地反映竞技体育内容,体现了以竞技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而新设置的体育教学模式,则以基本素质与专项训练相结合一基本素质教学是以提高学生速度、耐力、灵敏及柔韧素质为主的体育教学,从而增强学生体能和健康水平以适应当代快节奏的工作需要,体育专项训练课从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体育专项技术的角度,使学生提高和熟练掌握体育专项技术水平,从而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
    虽然从表面上看传统教学模式和新设置的教学模式在教育思想和教学目标方面是一致的,均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有较大差别.传统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更多地倾向于体育竞技项目和内容的学习,忽视了社会教育、健康教育以及学生个体个性的张扬,且教师也无充分发挥专业知识的余地.而新设置的教学模式在增强学生体质方面,注重学生体能素质的提高,把体能与健康教育结合起来,落实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在专项技术方面,结合终身体育教育使学生掌握和运用自我锻炼的方法和手段,真正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在个性培养方向,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课程设置中众多选修内容.以达到专项提高和张扬个性的目的.
    从以上两种模式分析可以看到,在学分制下设置的教学模式在质的方面有较大突破.
  3.2实践效果反馈分析
    该教学模式随着学分制实行一年来,在不断修定和完善的基础上,我们对实行新的教学模式产生的效果进行了调查〔见附表).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对新教学模式是满意的,这样是可以肯定该教学模式的实用性和广泛性.至于满意的原因我们可以省略不去分析,而主要分析34%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原因,以便我们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总结,逐步完善。wwW.11665.COm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认为压力过大,而学分太低(1学分).
    —时段太少,时间分配不过来,冲突太大.
    —场地器材过少,且设备过于陈旧,不能满足需要.
    —受时段安排的限制,学生欢迎喜爱的课程太少,学生无法选到.

   —有些课程不能受学生喜好,却规定太死板.
    —有的则认为专门学习一个项目,且时间较长,显得枯燥乏味.
    —认为教师素质不高,知识观念落后,影响学习兴趣.
    从对学生的调查我们可以得知,虽然少数学生对在学分制下所设的公体课程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同看法,但在从中却可促使我们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或完善.诸如场地器材问题,需要学校加大投人力度予以解决;时段问题,涉及到所能开课的教师数量.没有充足的教师资源,就不能较好地解决时段问i也不能使学生在可控时间内选到自己喜爱的课程.另外在课程设置上也存在某些不科学合理的地方.随着学分制的进一步实施,这一系列的问题将逐步得以解决.学校要拿出相应的人力和物力,协调和处理好实行学分制所面临的有关问题.
  3.3实施学分制的前景
    在国外早已实行学分制,且已经达到了校与校之间学分的互通互顶‘目前在我省内有15余所高校已实行学分制.它的知识共享、资源共享的优势逐步体现出来,为更好地实施学分制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我校实施学分制的情况看,按照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把学生的体能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倡导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对公共体育课的课程设置,更加符合学校教育改革发展趋势,也符合学生健康教育的需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身体情况、学习时间进行选择,包括课程和任课教师.全面拓展学生选课的空间和自由度,使学生个性得到全面发展,从而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
  4结论与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与讨论,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4.1在学校实施学分制的过程中,对公共体育课的设置及其新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可行并有效,该教学模式的试行和实施将有效地促进学校教育体制的整体改革.
  4.2新设置的体育教学模式不仅促进和提高了学生体能发展和健康水平,同时从兴趣爱好方面对学生个性进行培养,以致于达到终身体育锻炼的目的,
  4.3该教学模式由于受课程资源、师资资源以及教学设备等软硬件的影响,同时也存着设置本身某些不科学合理的地方,所产生的诸如教学时段、教育水平、教师素质和学生的不适应性等问题.有待于在教育改革中随着学分制的不断完善而加以改进和提高,针对结论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4.4随着学分制的全面实行和逐步完善,该课程需要深人研究使其达到量化更具有时代性.
  4.5要达到学分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必须针对培养目标认真开发课程资源和师资资源,这是整体教育改革中的首要问题,
  4.6致力于课程标准的研究
  4.6.1根据课程目标与内容划分学习领域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身体素质、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并根据不同的级别、分别实施教学.
  4.6.2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划分学习水平; 将专科三年分为三个级别一级相当于一年级,主要以身体素质的学习为主,二级相当于二年级,主要是运动技能的选修学习.三级相当千三年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及择业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开出大量的选修课,以适应就业及社会的需求.
  4.6.3为了确保学习目的的达成和学习评价的可行,学习目的必须是具体的、可观察的,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两个方面,要求学生在掌握有关知识、技能的同时,强调学生应在运动实践中体验心理感受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4.6.4课程标准的评价要把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感表现与合作精神纳人学习成绩评定的范围,并让学生参与评价的全过程,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早操锻炼与课外活动的锻炼,应由学生组织并实施教师监督管理.
  4.7针对青年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在原有的课程内容基础上,增加其普遍受欢迎的课程内容,如体育保健、形体健美操、健康教育、现代舞、国标舞、网球、羽毛球和乒乓球等项目.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张虹 张能谦 [标签: 模式 模式 改革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城市公共外交研究
    提高师范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效果的几…
    基于知识转型的高师音乐课程改革
    公共沙龙:找到自己的小圈子
    公共艺术设计教材编写模式创新及其应用
    对完善保障性住房公共设施配建的探讨
    高师物理专业学生课程设置与职业技能培养的…
    全球化趋势下公共政策与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
    浅谈工科公共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双赢”格…
    试论我国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研究
    国内公共图书馆参考咨询FAQ服务现状与发展策…
    基于中国国情的公共艺术建设及管理策略研究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