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意志教学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摘要]本文以引用江泽民同志讲话的形式在文首便点出了民族创新能力与培养人才和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关系,给全文定下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调,接着围绕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与创新精神的问题,以历史教科书中大量的、翔实的史实展开了论述,指出了学生意志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方法与途径,最后发出了广大的教育工作者都为培养具有创新意志和创新精神的新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作出自己的贡献的呼号,从而使得本文首尾呼应,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关键词]创新 意志 精神 教育 贡献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他又强调说:“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和培养创新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江泽民的讲话,对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就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言,我认为创新精神的培养在中学教学中更为重要。一个人的创造能力究竟能被开发到什么程度,能否为社会做出创造性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创造能力发展的灵魂和动力,培养创新精神是开发创造能力最重要的和最有效的措施。
  那么,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根据意志教育的特点和创新精神的本质属性,我认为意志教育是历史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一、意志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1.这是由“创新精神”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WWW.11665.CoM创新精神也叫创新态度,是一个人对于创造性活动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从心理成分方面说,创新精神是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成分构成的。
  认知成分是指创造者对创造活动的意义的了解和平价;情感成分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喜恶等体验;行为意向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反应倾向。这三种成分互相促进,互相制约,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创新精神。也就是说,构成创新精神的三种心理成分决定着一个人想不想去创新,有没有创新的愿望和动机,对创新是不是有热情和兴趣,能否有效地自我控制,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去积极地进行创新。这就必须从创新精神的心理成分出发,从意志教育入手。就是用具体的历史事件中的人物的事迹和英勇顽强精神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如中国工农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史实),以真实感去打动学生,使他们积极去行动,从而达到培养他们创新意识,激发他们创新的热情,磨砺他们的创新意志,增强创新能力的目的。
  2.这也是由意志教育和历史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所谓意志是人自觉确定目的,并按照目的的支配调节、控制自己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中学历史教材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意志教育的因素。历史是人类生活和斗争的记录。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瑰宝,也提供了意志教育的好教材。从古代大禹治水,张骞通西域,唐玄奘取经,鉴真东渡,到近代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无一不是体现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的历史素材。这些具体的、鲜明的史实和人物形象,一旦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就必然会充分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因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历史教学中的意志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现实作用
  1.创新意识,就是求佳意识。这种意识表现为好奇性,想象性,敢于冒险,敢于向困难和权威挑战等心理倾向。具有这种意识的人从不满足与已知,乐于且敢于探索未知,以求得最佳。苏霍姆林斯基说:将劳动人民创造精神及其对生活、理想和追求的种种观念渗进儿童的心理和智慧,在他们的心理中,就会激发出为人类造福的创新精神。
  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实现人生的总目标,需要数十年的奋斗,长期地向着既定的目标奋进、拼搏,必须有意志的坚韧性。鲁迅在“风雨如磐”的旧社会,特别强调要坚持“韧性的战斗”。韧性的战斗要求要有坚韧的意志品质。许多卓有成就的革命家、科学家、文艺家之所以取得成功,除了他们的才能之外,无一不是具有一种共同的心理品质,即意志的高度坚韧性。正是这种坚韧性,使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克服种种艰难险阻,百折不挠向前搏击。良好的意志品质,不仅表现于坚持贯彻既定的决定,而且也表现在必要时善于当机立断地改变旧的决定,采取新的决定,即创新精神。所以说意志的教育,对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2.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创新热情是随着创新者对创新目标及其意义的认识而产生的一种积极的精神体验。创新热情是创造的动力。它一旦与创新意识结合,就会形成稳定的创造动机,从而掌握创造者的整个身心,发挥强大的动力。
  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必须从意志教育入手。具有顽强的意志,坚韧的毅力,才能临危不惧,镇定自若,从而急中生智,思考对策,才能化险为夷。政治家、科学家以及其他一切的创造者,之所以能长期进行创造性劳动,就是他们具有顽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甚至不惜生命的危险。
  3.磨砺学生的创新意志。创新意志是创造者自觉地确定创造目标,克服创造活动中的困难以实现创造目标的心理品质。
  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滩出于岸,水必湍之;行高于众,人必非之。”创造必然就会遇到挫折和阻挠,有时还会遭到别人的嘲笑和挑剔。这就需要创造者的勇气和胆魄,需要创新者的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惊人的毅力。任何一个人,如果缺乏勇气和胆魄,惧权威,畏困难,怕失败,那么,他的首创精神和想象力就会受到束缚,创造潜能最终也会丧失殆尽。历史教材中从执汉节十九年不降的苏武,到不畏权贵、坚持“神灭论”的范缜;从坚持“日心说”,虽被宗教裁判监禁七载而毫不动摇的布鲁诺,到跑遍全国各地、历尽十年艰辛,虽受腐刑而矢志不渝终写成《史记》的司马迁。……这些鲜明的具体的历史人物,对于提高学生的勇气,坚定学生的创新信念,磨砺学生创新意识具有极大的益处。
  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基础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我们教育工作者只有顺应时代潮流,从各学科的特点出发,从实际出发,寻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方法、途径,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自己的贡献。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覃智明 [标签: 历史 中的 创新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浅谈提高高中政治学习效率的方法
    浅谈甲方施工项目管理的几个重点内容
    浅谈做好大型建筑工程全面项目管理
    例谈历史与社会“依标施教”应注意的三个方…
    试论编辑惯习的历史建构及其生产
    浅谈银行事权和财权划分及对策建议
    浅谈学校体育场馆面向社会的开放管理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作文的写作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
    浅谈托福阅读事实信息题的解法
    对历史嬗递过程中苦难的解读——论《古船》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