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行业经济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财务税收论文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论文   行业经济论文   新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理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地方战略论文
 证券金融论文   其他金融相关论文   房地产经济论文   统计学论文   经管期刊
新疆南疆绿洲经济的发展

   摘要:南疆的社会经济发展实质上就是绿洲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南疆绿洲处在严酷的干早环境中,决定了绿洲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极易朝着荒漠化方向演化,从而导致绿洲环境变迁、生态系统全盘崩溃,民丰县尼雅遗址就是一个事实。当前,南疆绿洲面临着诸如水体面积减少,沙漠化加剧等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的实施绿洲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和田以及整个南疆今后发展的必由之路。认识发展绿洲经济的外部环境与条件对于和田绿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绿洲经济;发展;和田地区

  一、绿洲经济的内涵与特点
  (一)绿洲经济的内涵
  古时文人用“绿洲”一词来描绘出当时西域的自然风貌,“洲”在《辞海》中注释为“水中陆地”,即岛之意,那么“绿洲”则是绿色的岛屿,用它来表述“茫茫大漠与戈壁中有绿色岛屿分布”这一自然景观,可谓十分的生动、简明、准确[1]。近年来,许多学者都从景观生态、地理学等角度给来诠释“绿洲”一词,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层含义[1]:(1)绿洲是以干旱区为大背景而存在(干燥度不小于3.5的地区为干旱区);(2)形成了与周围环境成鲜明对比的隐域性植被群落,有着高于其周围环境的第一性生产力;(3)水是绿洲形成和维持的根本要素。
  新疆社会科学院原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刘甲金这样解释[2]:所谓绿洲,泛泛地说,就是指干旱荒漠地区有绿色覆盖的土地。如果把这一概念的外延再缩小一些,就是指通过灌溉发展农牧业生产活动的地方。因此说,绿洲是干旱荒漠生态系统中的产物,它是干旱生态中的一个自然综合体,也是干旱地区的经济综合体。wwW.11665.coM他还进一步阐述说,在探索新疆经济形成发展问题时,抓住了绿洲生态特点,就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因为:绿洲生态是干旱荒漠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的自然综合体,它是在干旱荒漠地区水、土、光、热资源相互协调的地方形成的。水是绿洲生态最基本的因素。从摄像到地面的观察说明,凡是河流通过的地方,基本上是绿洲的所在。水是绿洲的命脉。由于水的滋润,每一块绿洲都包含着多少不等的耕地、森林、草地和与之相适应的动植物群落。绿洲经济的基础部门是灌溉农业。绿洲经济系统就是在绿洲生态系统提供的可以利用的物质条件下,人类所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
  人们利用荒漠生态系统的屏障,又在这种荒漠生态系统的包围中改造局部地区,成为自己生活和生产的绿洲。所以绿洲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绿洲就是绿化,是人制胜沙的唯一手段。沙化与绿洲,是特定自然地理条件下的一对矛盾,是人与自然的斗争[3]。
  (二)绿洲经济的特点
  1.由内向型、封闭性向外向型、开放性发展的转轨阶段。长期以来,由于自然环境的封闭性,和田绿洲经济也具有相对的封闭性,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物质生产活动和生活都是在和田不同的绿洲内部进行的,以农业为主,兼营一些畜牧业,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和世界联系很薄弱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的整体。在每一块绿洲上,农民种植着多种多样自己生活上所必须的作物:一小片棉花,一小片瓜菜,各种主粮包谷、高粱、小麦……一些为烧柴用的枣、杨、柳甚至还有一些为自己榨油用的菜籽……由于交换不发达,集市上还保留着相当多的以物易物的现象”[4]。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以及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冲击,和田传统的绿洲经济封闭性的格局被打破,自愿也好被迫也罢,不得不向外向型、开放性发展。据2010年6月30日至7月8日,从我们调研组的所见所闻来看,和田地区正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特色林果业(如核桃、红枣),努力朝着农业产业化方向发展。但是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农业产业化和一体化的程度还比较低,还处于起步阶段。
  2.由一元型、单一性向多元化、多样性发展的转变阶段。绿洲农业是属于平原地区类型[2]。平原地区有利于发展机耕,有利于大面积地进行农作物布局,建立专业性生产基地。但是它缺少山区的垂直自然带变化,不利于发展多种经营,不利于建立“立体农业”和发展多种加工工业。所以,绿洲经济的单一性,主要表现在生产部门的单一性。长期以来,和田地区的绿洲经济主要是一元经济即绿洲农业,农民不仅生产着粮食和畜产品,而且还兼制生活用品及生产工具,手工业只是农业经济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几乎没有现代工业。时代在变,和田绿洲经济在变。
  从和田地区最近两年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来看,绿洲经济的发展思路仍然以抓农业经济发展为主导思想,把粮食生产放在主导地位,同时抓好红柳大芸等经济作物,发展特色林果业,重视手工业发展,但是和田的其他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发展非常薄弱甚至是空白。
  如2009年,和田地区在往年的基础上继续抓以“两个加速、一个突破”为重点的七项增收措施的落实[5]:粮食生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林果业(林果业是和田最具优势的一个产业,也是农民增收最主要的一个产业),特色种植业(特色种植业是主导产业的一个补充。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在种植模式上有了新的突破,找到了一条符合和田实际的发展模式,即:小布局,大产业,因地制宜、一村一品。全地区1 300多个行政村,每个村都能见缝插针地搞一块特色种植),畜牧业(近年来,和田地区确立了重点发展小畜,稳步发展大畜,加快发展家特禽养殖的工作思路),红柳大芸,设施农业(目标是通过三年的努力,实现亩均效益达到万元以上),手工羊毛地毯(和田地委程书记就地毯业的发展提出了四项措施,一是要提高品质,二是要创建品牌,三是要开拓市场,四是要创新管理)。
  3.由分散性、独立性向联系性、网络化转化。在广袤的干旱地区,绿洲是被沙漠戈壁分割成互不相连的小块,片片绿叶,散布在茫茫的沙海之中[6]:南疆的绿洲,大致沿塔里木盆地、呈点状弧形散布在主要河流的两半。绿洲分布具有分散性。有的绿洲的面积甚至小到仅百十亩、数十亩地。和田总面积24.78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33.3%,沙漠戈壁占63%,绿洲仅占3.7%,且被沙漠和戈壁分割成大小不等的300多块。和田地区:墨玉、和田、洛浦三县,是聚落在一个大的绿洲之上;于田、策勒两县,分别由一大一小的绿洲组成;民丰一个县包括了四个绿洲(县城在一块大一点的绿洲上,另外还包括三块互不连接的小绿洲)。而皮山县,全县分布在50多个小绿洲之上(有的绿洲面积甚至小到仅百十亩、数十亩地)。如此分散的条条块块,自然形成生产规模上的参差悬殊。一些大的绿洲,往往是地(州)县的所在地,既是这一地区的行政中心,又是这一地区的经济中心;而一些小的绿洲,也可能仅仅是一个自然村、一个小生产点。因此,绿洲的经济活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必然受到绿洲范围大小的制约。一个个分散的绿洲又是一个个独立的经济单元。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设施的建设以及通讯的发展,绿洲经济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被打破,绿洲经济与外界的联系性增强,和田各个绿洲之间以及和田绿洲与中国其他地区乃至世界形成了一个网络体系。
  二、绿洲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条件
  (一)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从西汉中央政府在新疆设立西域都护府起,新疆便正式纳入了中国版图。在西汉至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两千年中,由于新疆地处边陲,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加上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绿洲分布比较分散,因此社会经济发展一直比较缓慢,曾经为新疆绿洲带来发展机遇只有两次:一是丝绸之路的开辟在沿途兴起了一批批绿洲城镇,二是清乾隆皇帝鼓励并组织大批移民在新疆绿洲进行大规模屯田,使新疆绿洲农业的整体水平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提高。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50年代与20世纪60年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号召下,国家对新疆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开发,绿洲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工业从无到有,已经形成了大农业的雏形;为改革开放以来绿洲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到1995年新疆人均gdp已由建国初期远低于全国平均的水平发展为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并成为西部唯一一个人均gdp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区。自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新疆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提出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它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的是,不仅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西部社会经济建设,同时更注重西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也就是说这是一次更立足于西部自身长远利益的发展战略,通过它引导西部地区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中央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社会基础设施、文化科技教育、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优势基础产业等领域进行投入,这无疑为当前新疆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

  2010年5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为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指明了方向。之后,党中央、国务院为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了重大决策部署,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新疆的建设和发展,19个省市已按照中央的要求启动了新一轮援疆工作,新疆已迎来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历史性重大机遇。随着新疆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和西部大开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田绿洲经济的封闭性受到了市场的冲击,必须向开放性发展;和田绿洲经济的单一性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向多元型、多样性转变;随着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绿洲原有的分散性特点也将被打破,联系性增强。
  (二)社会政治大局保持基本稳定[7]

   据和田地区有关部门领导介绍的情况和有关资料可以看出,和田地区一贯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为维护社会稳定做了大量工作。和田地区对“三股势力”、“四种分子”采取的是严打高压态势,特别是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后,和田地区迅速成立了应急处突指挥机构,启动各级防暴应急预案,党政军兵紧密团结,齐心协力,严防敌对势力的各种破坏活动。深入开展对群众面对面宣传教育,抽调万名机关干部组建工作队深入基层逐户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各族群众的政治鉴别力和思想免疫力。对“7·5”事件分流回的人员进行甄别审查和教育转化工作。依法严厉打击制造“针刺”案件的犯罪分子。加强对爱国宗教人士队伍的教育和管理,大力开展第三轮爱国宗教人士“三爱”教育培训,2009年举办培训班9期、培训爱国宗教人士1 485人。制定了《和田地区爱国宗教人士带培塔力甫暂行规定》、《和田地区宗教教职人员管理暂行规定》、《和田地区宗教教职人员任免暂行规定》。非法宗教活动得到有效遏制,零散朝觐活动实现了“零控制”。进行集中整治和治安乱点整顿治理,共抽调1 760名干部深入107个重点片区、370名干部深入78个治安乱点开展工作。平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已创建平安乡镇(街办)86个、平安县1个。化解各类信访积案213件,涉及1 912人,特别是一批疑难信访积案得到妥善化解,国庆期间未发生进京上访事件。
  从2009年末程振山书记在中共和田地委扩大会议上的工作报告《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维护稳定、 促进和谐为全面实现“富民强区固边”战略新目标而努力奋斗》中所列举的一些数据及所做的工作可以看出,和田地区始终是把社会稳定放在第一位,为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做了大量工作,和田的社会政治大局基本保持稳定,为和田绿洲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社会政治环境。因为没有社会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发展绿洲经济就是一句空话。
  (三)基础设施建设在不断完善[7]
  和田地区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落实国务院32号文件及《南疆三地州建设项目专项规划》的有利时机,争取到中央扩大内需新增投资项目753个,总投资17.36亿元,到位中央新增投资10.56亿元。2009年初确定的106个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喀什—和田铁路完成铺轨前的基础工作,和田市火车站、站前广场和连接市区的玫瑰大道正在加紧建设。315国道叶城—墨玉段高等级公路和于田—民丰段二级公路改造进展顺利。乌鲁瓦提水利枢纽工程于9月正式通过国家水利部验收。波波娜水电站发电引水洞已全线贯通,预计明年5月底前三台装机总容量为15万千瓦的机组将陆续安装完毕,并投入运行。克里雅河吉音水利枢纽工程10月16日正式奠基开工。玉龙喀什河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争取2011年开工建设。18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进展顺利。地下水开发成效显著,新打机井237眼,累计达到2 212眼。电网的安全运行和供给水平进一步提高。天然气利用力度不断加大,城市天然气入户累计达到27 700户,农村天然气入户工程开始启动。完成农村沼气入户26 115户、累计达到55 000户。对口援助项目进展顺利,发挥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按照“两化、三配套”的要求,改扩建农贸市场9个,使和田农民长期以来的交易方式和交易环境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城乡建设规划年”活动取得实效,城乡重要建(构)筑物防震减灾工作顺利推进。塔河流域和田河生态治理工程、天然林、荒漠植被保护、平原绿化等生态工程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城市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铁路、公路、水利、民生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和田绿洲经济的提供了基本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四)资源条件①
  和田有丰富的光热资源、农业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和田的核桃产量占新疆总产量的70%,年产核桃11 414吨。杏树种植面积44万亩,石榴10.67万亩,葡萄16.94万亩,果品加工潜力大。还有玫瑰花、大芸、管花肉苁蓉等可以带来很好效益的经济作物。和田石油天然气地质储量616.94亿立方米,煤炭储量2亿吨,还有目前已发现的稀有矿脉如锂辉石矿脉,和田地区现有矿产46种(产出地168处)。和田地区的旅游资源也很丰富,位于策勒县的一座距今一千五百多年前南北朝时期、占地2平方米的、业界普遍认为该寺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小的佛寺。著名的尼雅遗址是古精绝国故地,被中外考古学家称为“东方的庞贝”。目前,和田地区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56处,位居自治区前列。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6处,未定级28处。和田地区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区,维吾尔族占总人口的96.4%。加之,和田地处偏远,相对封闭,使和田少数民族服饰、餐饮、语言等民族风俗在其民族中保持着最原生态,和田是新疆维吾尔族民俗风情最为浓郁的地区。和田境内有号称“万山之祖”的巍巍昆仑山;有被江泽民同志誉为“天下奇观”的千里葡萄长廊;被誉为人间仙果的生长一千多年的无花果王、核桃王以及梧桐王;有地貌奇特、景色宜人的红白山、龙湖、鱼湖以及蕴藏和田籽玉的玉龙喀什河。和田“老三宝”和田玉石、和田地毯、和田丝绸;如今和田“新三宝”维吾尔药、肉苁蓉、阿胶。由于和田地理气候条件独特,光热资源丰富,还盛产水果,不仅品种多、品质好,而且无污染,均为上乘“绿色食品”,如皮亚曼大甜石榴、和田薄皮核桃、和田玉枣等都享誉全国。和田丰富的资源条件为绿洲经济的发展储蓄了力量,为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三、绿洲经济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生态环境脆弱,土地沙化问题严重
  绿洲经济是在严酷的自然条件下发展的,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威胁和田地区绿洲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利因素就是生态环境脆弱,总体上水资源短缺,干旱缺水,风沙大,沙化问题严重。和田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和田人民真辛苦,每天要吃半斤土,白天吃不够,晚上接着补。”  十多年前和田地区的沙化情况 [8]:以民丰、策勒、皮山最为严重。民丰县尼雅公社西边的“幸福”、“光明”、“高潮”三个大队,从1966年到现在(1983年),被沙埋了4 200亩地,有270户社员搬到于田、且末去了。在这三个大队的农田里,有一条长18公里、宽12公里、高20米~30米的巨大沙陇,是在十五年内形成的。策勒、皮山同样存在着沙漠侵吞农田的问题。

  现在的情况,和田地区经过防沙固沙治理,程度有所好转,但干旱缺水,土地沙化的问题仍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如皮山县:① 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降水稀少,蒸发量大,空气干燥,年平均气温11.8℃,年平均降水量39.8毫米,年平均蒸发量2 412.9毫米,是降水量的60倍,年均沙尘天气在240天以上。皮山境内5条河流均发源于喀喇昆仑山,系冰川融雪补偿型河流,年地表水径流量7.5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2.5亿立方米,年内分布不均,开发利用率低,总体上水资源短缺,干旱缺水是制约皮山县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民丰县境内,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一个地方(尼雅乡托皮村),处于风口位置,十年前曾是农田,现在已经变成了沙漠。2010年民丰县自筹资金投入100多万元引进节水滴灌技术造林,选择耐干旱、固沙荒漠树种胡杨、红柳、梭梭、等,完成了720亩防沙治沙项目。我们调研组去实地参观调查,看到的治沙场景很是壮观。但防沙治沙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以及有关部门领导的重视。
  (二)稳定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当前和田影响稳定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基层基础工作还比较薄弱,反分裂斗争和维护稳定的任务仍很艰巨。和田地区存在“四多”区情:②少数民族人口多(维吾尔族占总人口的96.4%,其他民族占0.2%,汉族占3.4%),信教群众多(和田地区总人口191万,信仰伊斯兰教的群众约130万)、宗教活动场所多(现有清真寺4 339座),宗教教职人员多(宗教教职人员5 148名)。
  (三)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薄弱,许多民生问题有待解决
  和田地区虽然基础设施建设在不断完善,但是还比较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仍很薄弱,优势产业引领经济发展的作用还不够明显。农村一些地方条件很差,基础设施非常薄弱,现在仍有一些村无水无电无公路。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较低,农民的科技种田意识、商品意识比较淡薄。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工业发展基础薄弱,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人口快速增长与耕地相对减少的矛盾突出,整体脱贫任务还很艰巨。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滞后,涉及民生的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一些群众特别是城镇下岗职工和困难家庭生活还很困难,就业再就业仍然面临比较大的压力。这些都是制约绿洲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
  和田虽然有丰富的农业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但是由于自然地理原因及各种社会因素,和田地区的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农业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产业化。水利设施建设还有待加强,地表水资源还没有形成合理的利用和开发。旅游业还未发展起来,更谈不上形成规模。和田虽有玉石之乡的美称,但并没有形成一定的产业,给社会带来的效益小。和田地区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上,还没有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开发出来的多半是原材料,而与生产出来的现有原材料资源相关的加工业还没有发展起来。
  四、小结
  新疆南疆绿洲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为:南疆地区要仅仅抓住新疆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历史性重大机遇,充分利用国家和内地兄弟省市开展新一轮援疆工作之后的资金支持,利用输血机制建造南疆地区自己的造血机能和机制,以农为本积极发展高效立体农业,发展特色林果业,有的放矢发展工业,加强旅游业;加快中小城市发展;始终贯穿以水资源为核心的的自然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的思想与技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袁榴艳.新疆绿洲发生发展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届硕士毕业生毕业学位论文,2003.
  [2]刘甲金.新疆自然地理与民族经济文化的形成[g]//贾合甫·米尔扎汗,魏萼.新疆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研究(第一章).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8.
  [3]陈华.沙化与绿洲[j].新疆社会科学,1983,(5).
  [4]南疆农村社会[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79:110-111.
  [5]彭振华.在地区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2010-02-01.
  [6]刘甲金.新疆绿洲经济特点分析[j].科学·经济·社会,1986,(5).
  [7]程振山.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维护稳定、促进和谐为全面实现“富民强区固边”战略新目标而努力奋斗——在中共和田地委扩大会议上的工作报告[r],2009-12-26.
  [8]陈华.沙化与绿洲[j].新疆社会科学,1983,(5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作者:李艳荣 [标签: 新疆 绿洲 经济的发展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新疆巴州地方财政对科技拨款现状的分析
    新疆工业发展低碳经济路径选择
    新疆石油科技信息杂志2000年第4期目录
    新疆中小城市网络广告发展趋势分析
    新疆水利科技杂志2012年第5期目录
    新疆工学院学报杂志2000年第4期目录
    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知识方向
    新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现状问题分析
    试析新疆西部大开发中的法制建设
    简论新疆电网协调发展及生产管理分析
    探索新疆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研究
    关于新疆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融资研究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