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地方战略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财务税收论文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论文   行业经济论文   新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理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地方战略论文
 证券金融论文   其他金融相关论文   房地产经济论文   统计学论文   经管期刊
关于产业梯度转移对中部崛起战略的若干影响再分析

  【摘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产业梯度转移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在我国中部地区整体发展战略中,产业梯度转移更是被寄以厚望。本文在对有关产业梯度转移的几种主流理论作简要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分析了在利用产业梯度转移促进中部地区发展过程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提出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应与发展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实施反梯度推进发展战略,才能真正有益于中部地区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中部崛起 产业梯度转移 反梯度推进
  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问题突出,加快发展中部经济,缩小与东部地区差距是中央和地方及其社会各界共同的目标。2006年4月国家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提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给中部地区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全球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转移的速度明显加快,中部地区科学高效地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是提高中部经济水平,加快中部崛起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是,在对承接产业梯度转移促发展大举赞成之手的同时,我们有必要全面审视产业梯度转移对整个中部地区长远发展的深远影响,才能更好地为促进中部地区把脉处方。
  
  一、产业梯度转移的基本内涵
  
  “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过程。由于生产要素禀赋、经济基础和发展战略的不同,各国或各地区间在产业结构方面往往具有极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具体表现就是根据各国(地区)技术水平的高低而形成了不同的产业梯度,即各国(地区)的产业结构层次存在明显的阶梯状差异。WWw.11665.CoM由于这种产业梯度的存在以及各国(地区)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需要,产业在各国或地区间呈现出从高向低转移的梯度转移规律,一国(地区)相对落后或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转移到其他与该国(地区)存在产业梯度转移可能性的国家(地区),成为其他国家(地区)相对先进或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产业,从而提高吸收方的产业结构层次与水平,这就是产业结构在国家或地区间的梯度转移规律。
  “产业梯度转移”即产业区域转移,是以企业为主导的经济活动,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产业梯度转移,可分为国家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内的产业梯度转移,对某地区而言,包括外区域的产业梯度转移和本地产业梯度转移到其它地区两个动态过程。
  在我国,“梯度转移”表现为随着先富起来的东部地区的经济结构升级,某些劳动密集的、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生产传统产品的产业(如制造业)转移到中、西部,甚至是按梯级顺序先转移到中部,再转移到西部。
  
  二、几种有关产业梯度转移的主流理论
  
  1、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
  阿瑟·刘易斯最早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二战以后一些发达国家将某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部分发展中国家进行,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现象。刘易斯认为,发达国家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导致非熟练劳动力不足,引起劳动力成本上升,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于是发达国家将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同时加快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引起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调整。由于历史的限制,刘易斯没有建立起关于产业转移的完整理论,他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生转移的解释也较为简单。
  2、中心——外围理论
  发展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从依附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中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外围——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他认为:由于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需求弹性低而工业制成品的需求弹性高,导致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不断恶化和巨额贸易逆差,发展中国家被迫实行进口替代战略,试图通过国内工业化替代大量进口工业品;为加速工业化进程,发展中国家向跨国公司打开了大门,虽然跨国公司转让的技术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生产中起到了主导作用,但是他们同时攫取了巨额利润,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积累。普雷维什关于“中心”和“外围”之间经济关系的分析部分地反映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产业转移的现实,同时也较早地注意到产业转移的消极影响。但是普雷维什没有认识到产业转移是区域间经济关系发展变化的必然产物,对于产业转移能够加快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认识不足。
  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美国跨国公司研究专家弗农认为,发达国家之所以向国外转移产业是由于企业为了顺应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回避某些产品生产上的比较劣势。产品从进入市场开始,其生命周期大致可分为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产品及其生产技术的生命周期变动,导致产品生产地点的变动,从而决定了该产品出口国和进口国位置的变化。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产品及其生产技术的周期和各国的比较优势变化结合起来,从一种动态的角度说明了发达国家从出口、对外直接投资到进口的发展过程,其所建立的产品生产区位的转移模式对于产业转移研究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4、梯度转移理论
  区域经济学者把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学中,从而建立起梯度转移理论。梯度理论认为,创新活动所包括的新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生产管理和组织方法等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逐步由高梯度向低梯度地区转移。根据梯度转移理论,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处在高梯度上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不断地创新,通过发明新产品,建立新产业,保持区域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处在低梯度上的区域,首先应该发展那些具有较大比较优势的初级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通过接受从高梯度区域转移出来的产业来加速区域经济发展,进而从较低的经济发展梯度向上攀登,最终进入发达区域行列。梯度理论表明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差异是产业转移发生发展的客观基础。
  5、雁行模式理论
  雁行模式最早是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在对日本棉纺工业发展史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通常被用于描述后起国现代产业发展所经过的历史过程,以后赤松要本人及山泽逸平等日本学者进一步对雁行模式加以拓展,并被引申用来解释以东亚为中心的亚洲国家国际分工和结构变化过程,以及表述东亚国家和地区在相互依存、相互波及中依次起飞的历史过程。雁行模式反映了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巨大推动作用。
  6、边际产业转移理论
  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根据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提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亦即边际产业依次进行,以回避产业劣势或者说扩张边际产业。边际产业扩张理论认为,投资国从具有比较劣势的产业开始对外直接投资,而接受投资的国家接受并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从而使潜在的比较优势显现出来。因此,从边际产业开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对于投资国和接受投资的国家都有利。日本在战后曾经历了引进现代产业部门——创造了比较优势——失去比较优势的过程,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反映了日本具有产业转移性质的对外直接投资的现实。
  
   三、中部地区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值得审视的几个方面
  
   1、应警惕“产业梯度转移陷阱”
  “中心——外围”理论认为,“虽然跨国公司转让的技术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生产中起到了主导作用,但是他们同时攫取了巨额利润,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积累”。这就是说在中部地区通过产业梯度转移获得发展的同时,发达地区也通过产业梯度转移不断把中部地区的人、财、物吸附过去,结果将出现极化效应,中部本身发展所需的低价生产要素被带走,中部地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将更加拉大。香港经济学家朗咸平《产业链阴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对定位于产业链低端加工制造业的种种负面影响进行了论述。中部地区如果只立足于梯度转移,不对产业链定位进行分析,不对发达地区的极化效应生成一道“屏障”,依赖产业链低端的加工制造业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那么,它同沿海发达地区的技术和经济差距便无法缩小。如果中部地区承接了发达地区大量以浪费资源、破坏资源、破坏环境,即以效率低、技术差为特点的产业转移,很容易造成环境恶化,使产业掉进“产业梯度转移陷阱”,甚至会扩大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2、产业集群配套基础薄弱影响中部地区承接产业梯度转移
  产业集群是由一群具有产业关联性的企业包括最终产品制造商、中间产品供应商、产业内服务供应商,以及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能对相关产业产生支持作用的机构,在地理上或特定地点的集中现象。这些产业关联企业包括生产最终产品或服务的企业,生产配件的企业,生产相关机械的企业,提供产业内服务的企业,以及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能够产生支持作用的机构。产业链分工体系又使企业相互的交往和联系更加密切,并由此形成有效的惩戒机制,社会信用比较发达。
  产业集群具有巨大的规模经济与外部性。可以同时形成巨大的规模与需求,足以保证在这个地区的企业能够得到从中间产品到劳动力的高品质、低成本的供给。比如浙江温州打火机生产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很典型的产业集群,在产业集群内部,有打火机各个细小零件的专门生产商,分工极其细密,提高了产业的竞争力;同时也大大增加了企业跨区投资的机会成本。
  产业集群发展与地区竞争力呈现明显正向相关。东部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快速发展所形成的竞争优势,大大增强了东部地区的竞争力,这种竞争力又通过“路径依赖”得到累积和强化,这个过程进一步加强了东部发达地区的极化效应,并使期望中的资本西进和产业转移迟迟没能出现。与中部地区相比,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集群不仅数量多,而且发育程度也高,使东部地区形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后天优势”,即高度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产业配套条件。这一条件一旦形成并趋于成熟后,再转向其他地区的成本就大大提高了。因此,即使中部具有与东部相同的、甚至更低的生产成本,东部较多的地方化经济获取机会也必然滞缓东部传统产业向中部的转移。
  3、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动影响中部地区承接产业梯度转移
   劳动力的流动受到限制是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的适用性条件之一。人口和劳动力流转制度曾经是造成我国区域隔离和“二元”经济结构的重要藩篱。但随着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劳动力区域间流动已十分活跃,全国范围内已基本形成了自由流动的劳动力要素市场。中部大量的劳动力纷纷涌向工资相对较高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使得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可以分享中部地区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动因素影响了我国中部地区劳动力成本优势对产业梯度转移的推动力,中部地区希望靠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来发展当地经济的难度也随之增大。
  4、环保成本逐步提高影响中部地区承接产业梯度转移
  如果说某些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是想获取中西部地区较低的环保成本优势,但是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深入人心,在中部地区发展产业需要的环保投入可能并不低,一些污染较大的产业向中部转移的门槛不断提高。实际上如果说中国经济的东西部差异还为产业的梯度转移提供了经济学上的逻辑,以回避环保成本、减排压力为目的的转移是站不住脚的——难道在另一个成本较低的地方排放和污染的就不是我们的地球?相比沿海地区所拥有的大面积海水和大流量海风对地区环境承载力的巨大贡献,中部地区需要投入的实际环保成本则会更高。因此,环保成本逐步提高将进一步阻碍某些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
  5、区域创新能力不足影响某些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企业生存的决定因素已由静态的成本优势转化为动态的竞争优势,而动态的竞争能力的提高又取决于企业的创新能力。现代创新理论表明,创新是一种社会的集体努力,公司从来没有孤立的创新。为了成功创新,公司正变得更加依赖于其他公司和机构的互补性知识和技能。区域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然而,目前我国东、中、西部的区域创新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无论是区域的总体创新能力或是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的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的环境和创新的经济绩效,中部地区都低于东部地区,因此在区域创新能力方面,企业即使是在东部和中部能降低同样的生产成本、获得同样的集聚经济,传统产业仍会选择在东部定位。
   由于各类影响因素的存在,笔者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会出现东部传统产业大规模向中部转移的现象,因此“中部崛起”决不能依靠被动地等待、依靠外生的东部产业转移,要实施“中部崛起”必须及时调整中部的发展思路。
  
  四、发展产业梯度转移应与反梯度推进相结合
  
  反梯度推进理论是与梯度转移理论相对的范畴,反梯度推进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以超越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方式推移,即在一些有条件的欠发达地区可以引进、使用与发达地区同样水平的先进技术、装备,在某些产业和领域形成技术高地,通过辐射与带进实现生产力的跳跃式发展。
   中部地区地处内陆,和东部相比虽有其自身的区位劣势,但也有其独特的优势,要实现区域的发展,中部地区应利用自己的后发优势,扬长避短,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中部地区拥有区位、人才培养的自身优势条件,中部地区地处我国中心位置,是承东启西的区域,目前已初步建成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网络和信息高速公路网络,同时中部教育科技力量雄厚,拥有高等院校450多所,国有企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700万左右,在某些技术领域居全国领先地位,中部有较强的制造业基础,是我国重要的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中心,相对交易成本较低,区位竞争力较强。这为中部崛起和反梯度推进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中部地区应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区位和资源环境人文等优势,把承接产业转移与发展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实施反梯度推进发展战略。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站在产业链定位的高度,有选择地承接一些当地具有较好配套基础、可能形成产业集群的产业,还要加大自主创新,把区位、资源等优势迅速转化为综合经济优势,抢先发展高加工度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才可能在获得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实现赶超发达地区的战略谋划。
  中部地区拥有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中部耕地广袤,土地生产率高,是中国最主要的粮食和许多农作物的生产基地。中部地区应充分利用农业生产条件的优越性,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走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充分利用国家的惠农政策,发展“一优双高”农业,积极发展绿色和观光等现代农业,加快优质粮食水产、花卉、苗木、果蔬等基地建设,加快发展农副产品运加销企业,走农业产业化与新兴工业化相结合的道路,走具有中部地区自身特色的产业发展战略,形成中部崛起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参考文献】
  [1] 冯晓芳、樊曦: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背后[n].新华网,2008-07-06.
  [2] 郭望:医药行业产业的梯度转移不能回避环保成本[n].医药经济报,2009-07-21.
  [3] 戴宏伟: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制造业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 吉新峰、荆娟:论中观区域的梯度与反梯度开发及其战略选择[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9).

   2、产业集群配套基础薄弱影响中部地区承接产业梯度转移
  产业集群是由一群具有产业关联性的企业包括最终产品制造商、中间产品供应商、产业内服务供应商,以及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能对相关产业产生支持作用的机构,在地理上或特定地点的集中现象。这些产业关联企业包括生产最终产品或服务的企业,生产配件的企业,生产相关机械的企业,提供产业内服务的企业,以及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能够产生支持作用的机构。产业链分工体系又使企业相互的交往和联系更加密切,并由此形成有效的惩戒机制,社会信用比较发达。
  产业集群具有巨大的规模经济与外部性。可以同时形成巨大的规模与需求,足以保证在这个地区的企业能够得到从中间产品到劳动力的高品质、低成本的供给。比如浙江温州打火机生产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很典型的产业集群,在产业集群内部,有打火机各个细小零件的专门生产商,分工极其细密,提高了产业的竞争力;同时也大大增加了企业跨区投资的机会成本。
  产业集群发展与地区竞争力呈现明显正向相关。东部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快速发展所形成的竞争优势,大大增强了东部地区的竞争力,这种竞争力又通过“路径依赖”得到累积和强化,这个过程进一步加强了东部发达地区的极化效应,并使期望中的资本西进和产业转移迟迟没能出现。与中部地区相比,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集群不仅数量多,而且发育程度也高,使东部地区形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后天优势”,即高度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产业配套条件。这一条件一旦形成并趋于成熟后,再转向其他地区的成本就大大提高了。因此,即使中部具有与东部相同的、甚至更低的生产成本,东部较多的地方化经济获取机会也必然滞缓东部传统产业向中部的转移。
  3、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动影响中部地区承接产业梯度转移
   劳动力的流动受到限制是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的适用性条件之一。人口和劳动力流转制度曾经是造成我国区域隔离和“二元”经济结构的重要藩篱。但随着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劳动力区域间流动已十分活跃,全国范围内已基本形成了自由流动的劳动力要素市场。中部大量的劳动力纷纷涌向工资相对较高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使得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可以分享中部地区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动因素影响了我国中部地区劳动力成本优势对产业梯度转移的推动力,中部地区希望靠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来发展当地经济的难度也随之增大。
  4、环保成本逐步提高影响中部地区承接产业梯度转移
  如果说某些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是想获取中西部地区较低的环保成本优势,但是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深入人心,在中部地区发展产业需要的环保投入可能并不低,一些污染较大的产业向中部转移的门槛不断提高。实际上如果说中国经济的东西部差异还为产业的梯度转移提供了经济学上的逻辑,以回避环保成本、减排压力为目的的转移是站不住脚的——难道在另一个成本较低的地方排放和污染的就不是我们的地球?相比沿海地区所拥有的大面积海水和大流量海风对地区环境承载力的巨大贡献,中部地区需要投入的实际环保成本则会更高。因此,环保成本逐步提高将进一步阻碍某些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
  5、区域创新能力不足影响某些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企业生存的决定因素已由静态的成本优势转化为动态的竞争优势,而动态的竞争能力的提高又取决于企业的创新能力。现代创新理论表明,创新是一种社会的集体努力,公司从来没有孤立的创新。为了成功创新,公司正变得更加依赖于其他公司和机构的互补性知识和技能。区域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然而,目前我国东、中、西部的区域创新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无论是区域的总体创新能力或是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的能力、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的环境和创新的经济绩效,中部地区都低于东部地区,因此在区域创新能力方面,企业即使是在东部和中部能降低同样的生产成本、获得同样的集聚经济,传统产业仍会选择在东部定位。
   由于各类影响因素的存在,笔者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会出现东部传统产业大规模向中部转移的现象,因此“中部崛起”决不能依靠被动地等待、依靠外生的东部产业转移,要实施“中部崛起”必须及时调整中部的发展思路。
  
  四、发展产业梯度转移应与反梯度推进相结合
  
  反梯度推进理论是与梯度转移理论相对的范畴,反梯度推进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以超越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方式推移,即在一些有条件的欠发达地区可以引进、使用与发达地区同样水平的先进技术、装备,在某些产业和领域形成技术高地,通过辐射与带进实现生产力的跳跃式发展。
   中部地区地处内陆,和东部相比虽有其自身的区位劣势,但也有其独特的优势,要实现区域的发展,中部地区应利用自己的后发优势,扬长避短,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中部地区拥有区位、人才培养的自身优势条件,中部地区地处我国中心位置,是承东启西的区域,目前已初步建成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网络和信息高速公路网络,同时中部教育科技力量雄厚,拥有高等院校450多所,国有企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700万左右,在某些技术领域居全国领先地位,中部有较强的制造业基础,是我国重要的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中心,相对交易成本较低,区位竞争力较强。这为中部崛起和反梯度推进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中部地区应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区位和资源环境人文等优势,把承接产业转移与发展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实施反梯度推进发展战略。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站在产业链定位的高度,有选择地承接一些当地具有较好配套基础、可能形成产业集群的产业,还要加大自主创新,把区位、资源等优势迅速转化为综合经济优势,抢先发展高加工度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才可能在获得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实现赶超发达地区的战略谋划。
  中部地区拥有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中部耕地广袤,土地生产率高,是中国最主要的粮食和许多农作物的生产基地。中部地区应充分利用农业生产条件的优越性,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走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充分利用国家的惠农政策,发展“一优双高”农业,积极发展绿色和观光等现代农业,加快优质粮食水产、花卉、苗木、果蔬等基地建设,加快发展农副产品运加销企业,走农业产业化与新兴工业化相结合的道路,走具有中部地区自身特色的产业发展战略,形成中部崛起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参考文献】
  [1] 冯晓芳、樊曦: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背后[n].新华网,2008-07-06.
  [2] 郭望:医药行业产业的梯度转移不能回避环保成本[n].医药经济报,2009-07-21.
  [3] 戴宏伟: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制造业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 吉新峰、荆娟:论中观区域的梯度与反梯度开发及其战略选择[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9).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作者:赵治华 刘亚铮 [标签: 转移 中部崛起 战略 影响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我国玩具产业如何突破出口瓶颈
    北交所集团:打造首都金融产业的靓丽名片
    第二届中国国际气体能源峰会暨生物天然气产…
    区域产业技术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研究
    关于法语介词的探究
    关于贯彻落实科学人才观的几点思考
    关于建筑施工企业制度创新的探讨
    基于生产和销售预测的图书出版产业投资优化…
    出版产业化时代,编辑是不是必须万能
    LED照明业复苏 产业链整合在即
    关于会计做假账的职业道德分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