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地方战略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财务税收论文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论文   行业经济论文   新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理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地方战略论文
 证券金融论文   其他金融相关论文   房地产经济论文   统计学论文   经管期刊
加快推进安徽省产学研战略联盟的思考

产学研战略联盟是科技资源与产业资本相结合,加快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形成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这一重要论断,既充分揭示了科技创新的内在发展规律,也指明了以产学研相结合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
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国内外实践经验证明,在市场机制下,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是有效整合产学研三方优势资源,促进三方协同配合、互为支撑、共同发展,有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也是国家推动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安徽省以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等为载体,积极探索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新模式,加快推进区域性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从企业和市场来看,传统体制性障碍、政策和风险投资机制不完善、利益共享机制不成熟、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中介服务机构及其职能不健全等方面制约因素依然存在。从政府主导作用来看,有的政府部门对产学研合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产学研合作工作缺乏深入研究和有效部署;政策落实不到位,总体投入较少,缺乏有力地带动和牵引作用;少数地方政府代替企业的主体地位,存在对企业发号施令、不按市场规律办事等现象。究其症结所在,主要是政府部门存在“缺位”或“越位”的问题,各级政府如何做到积极地“有所为、有所不为”,已成为当前所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
产学研战略联盟是学术界与产业界为了共同实现创新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一种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机制.
这一产学研合作的过程,实质上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合理配置产学研各方的优势资源,促进技术创新所需的各种要素有效组合,其内在动力是市场利益,它主要属于市场范畴的问题。Www.11665.coM因此,政府的推动、引导作用,主要是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对产学研各方资源进行宏观调控与协调,以促进各种创新要素有效的优化组合,而绝不是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或代替企业的主体地位。产学研合作与形成战略联盟,涉及到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两大领域三个不同部门,三者之间不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同时也与政府和整个社会大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其活动涉及面大、过程复杂,是不同系统的生产要素的组合,而它们各自的运行机制、目标、价值取向等又不尽相同。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引导作用,使各方要素得以有效匹配,其实质上就是一个创新系统的精心设计与制度重构的过程.
今年初,科技部等国家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构建条件、支持措施等,这必将有力地推动安徽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展.
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基于安徽实际,要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有效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在推进安徽省区域性产学研战略联盟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和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做到“到位而不缺位、到位而不越位”.
第一,要积极完善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的政策体系。产学研战略联盟有着多主体、多要素、多阶段、多模式的特点,在安徽省还处于构建的起步阶段,政府必须对其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新问题,及时分析、总结,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推进措施,加快完善相关的政策体系。一是加快对知识产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法律法规的实施,尽快研究出台促进产学研战略联盟构建和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就联盟内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尤其是知识产权及收益评估、共享、保护等问题,制定相关规则,予以明确界定.
二是完善促进产学研合作的财税、金融、政府采购、人才激励等方面的政策与措施,加强地方政策与中央政策的衔接和配套,建立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政策环境和长效机制。三是创新科技管理,优化促进产学研战略联盟构建和发展的内外环境。科技主管部门要加强指导联盟设立决策、咨询和执行等组织机构,建立有效的决策与执行机制,使之真正成为新型技术创新实体。深化科技评价体系改革,建立对科技人员、机构、项目、成果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科技信用记录,营造公平诚信的合作环境.

第二,建立和完善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宏观协调机制。针对目前在产学研工作上,由于高校、研究机构与企业的运行机制、目标、价值取向等不尽相同,三者之间存在着潜在的“分力”,而政府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部门之间各自为战,影响产学研“合力”的现象,加强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协调引导作用。一是加强政府对产学研战略联盟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通过成立政府联席会议、领导小组等机构,强化部门之间、条块之间的协同配合,着力解决政策不完善、组织形式松散、行为短期化等问题,以实现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的协调、统一。二是运用法规政策和计划资源等调控手段,推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构建和发展。在重大专项、国家和省重点科技计划的实施中,通过调控产学研等技术创新要素有效组合,创新产学研组织模式,推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产业联盟的构建和发展。三是着力提升安徽省产学研合作的层次和水平,逐步构建不同类型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根据安徽省各行业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可以选择汽车、冶金矿产资源、煤化工、家用电器、种业等重点行业进行试点,推动形成长效、稳定的产学研结合机制,成熟一个构建一个,在总结经验基础上,稳步构建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盟.
第三,强化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基础性工程建设。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是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有效手段,是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要加快推进产学研战略联盟构建和发展,政府必须强化对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综合建设。一是联合建立各类科技创新平台。采取多种合作方式,联合建设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尽快形成一批高层次的产学研合作的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并依托优势创新服务平台,推进建立跨省跨国的产学研合作。同时,推进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和数据共享平台等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二是联合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积极推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参与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引导产学研创新资源向产业基地集聚,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逐步实现从制造到创造的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三是发挥行业协会、中介服务机构的黏合剂作用。围绕重大技术创新问题,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沟通联络、咨询服务等作用,推动重点领域战略联盟的构建。通过专业化服务,为产学研联盟主体提供相关的科研成果、人才、课题、企业研发等信息,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市场调研、价值评估、风险分析、行业培训等中介服务,促进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之间的联合.
第四,拓展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多元化投融资渠道。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快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与社会积极支持的多元化的产学研合作投入机制,是产学研战略联盟构建和发展的重要支撑.
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联盟技术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支持方式,综合运用引导性资金、贷款贴息、偿还性资助、研发投入后补助等多种方式支持联盟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落实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各项制度。要通过创造环境、培育市场、执行监督、制定游戏规则等措施,积极促进风险投资市场发展,特别是当前要积极利用创业板开通的机遇,培育一批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到创业板融资。金融部门要积极创造宽松的融资环境,深化科技金融合作,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对联盟开展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
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各种融资渠道,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进而从市场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联盟要充分利用国家项目经费、联盟成员自筹经费和缴纳的会费、对外开展技术转让、技术服务的收入提成及其他合法收入,建立经费筹集的长效机制,加速提升合作各方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作者:凌岚 [标签: 安徽省 战略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坚持科学发展 推进转型跨越
    实施信息惠民工程 推进金融IC卡在公共服务领…
    推进棚户区改造的财税政策思考
    加快推进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立法监管进程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思考
    对加快新乡市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进对外开放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税收“理论创新”之…
    试析坚定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战略
    推进农超对接需生产流通并重
    货币国际化与金融市场发展协调推进的风险分…
    构建和谐单位推进医保事业创新发展的思考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