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财务税收论文 >> 税务研究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财政研究论文   国债研究论文   税收理论论文   税务研究论文   财税法规论文   财政政策论文
深圳市重点税源分析及建议
[摘 要] 本文探讨了我国税源预测和分析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做好此项工作的对策和建议。并以深圳为例进行了重点税 源分析,具体就深圳近年来重点税源企业税收贡献、纳税百强企业经济特征、优势产业的税收贡献进行了探析。对深 圳如何进一步培育重点税源企业,提出了提升龙头企业的研发能力、鼓励总部经济发展、吸引大型跨国公司落户等对 策和建议。
  [关键词] 重点税源;税收收入;优势企业
  
  税源是税收收入的来源,即各种税收收入的最终出处。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税收的主要来源,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税收量和税收潜力取决于它是否拥有一批优秀企业。税源是税收收入的基础,税源预测和分析工作做得如何将直接关系到税收收入任务能否顺利完成。
  
  一、我国税源预测和分析工作存在的问题
  
  1.缺乏前瞻性
  税务机关比较注重现有的纳税资源中的静态税源,忽视了未来的其他方面的动态税源;只注重自身掌握的直接税源,忽视了正在发展变化的间接税源,因而工作被动性很大。
  2.缺乏经常性
  目前在税源预测和分析过程中存在短期预测行为,而且预测和分析肤浅、片面,缺乏长远的发展观点。
  3.缺乏科学性
  税务机关在税源预测和分析中一直延用传统模式的手工操作,杂乱无章的数据表格,不全不准的分析资料,难以充分真实反映税源的发展变化规律,与快节奏的税收工作要求形成强烈反差。
  4.缺乏全面性
  首先,现行的税源预测和分析重点不够突出,工作不够深入,分析不够全面,均衡进度和分级入库难以实现,为了完成任务只得采取变税种、混级次等错误做法,“拆东墙补西墙”而为之。www.11665.Com其次,上级领导机关和地方政府部门在下达年度收入计划时,不能根据税收工作实际情况坚持“以支定收”的做法,而是从根本上摒弃了量入而出的原则,每年都要求高幅增长。这实质上是对税务部门的预测和分析给予了否定,致使合理的、科学的、留有余地的税收计划得不到执行,直接造成税源预测和分析工作的片面性及收入任务的巨大压力,最终形成预测分析数据资料难以为领导决策提供有力的参考作用的局面。
  
  二、做好税源分析和预测的对策建议
  
  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的“根据情况作出各种决策必须了解被研究对象发展变化清况,并科学地预见其发展前景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使决策切实可行”。因此,为了切实做好税源的预测和分析工作,应采取以下对策:
  1.根据地区性经济发展长期规划,制定税源预测和分析的中、短期计划
  其一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各级政府已经实施了的经济发展规划,加强对已经形成了的静态税源的分析调查并纳入税源监控管理,做好后续税源的预测分析和计划的落实。其二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各级政府的经济发展规划。
  2.建立区域性和部门间经济情报交换系统,提升税源预测和分析的网络化功能
  当前形势下导致税收收入任务完成难度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来看存在着职责不清、执法不严、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等现象。但从客观来看,税务机关缺少其他部门和有关政府职能部门强有力的支持与配合,同时也缺乏区域性和部门间互通情报的网络系统,对税源的真实性难以把握,也直接影响到税收计划的执行。
  3.装备现代化数据处理和储存设备,强化税源预测和分析手段
  目前税务机关存在税源预测和分析效能低下的主要原因是既缺少“硬件”,即现代化的数据处理和储备设备,也缺少“软件”,即专门的税源预测和分析管理队伍。税源的预测和分析基本上是通过计财、征管等部门根据不同阶段工作需要,通过简单的手工统计、分析而无计划地进行。要切实提高税源预测和分析效能,必须抓好两件事:一是在“硬件”建设上下功夫,二是在软件建设上下功夫。成立税源预测和分析领导小组,优选既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又精通税收业务的专业人员组成专门的工作机构。推行在分析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德尔菲分析法,经常性对静态税源和动态税源进行时间数列相结合的回归分析,及时将分析材料录入计算机储存并做好跟踪调查。
  
  三、深圳市重点税源分析
  
  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深圳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首的优势产业在国内外确立了一定的地位,一些产品形成了全国性的生产基地,创造了许多国内外知名品牌,形成了一批大型的优势企业,为深圳的税收经济作出了非凡的贡献。
  1.近年来重点税源企业税收贡献分析
  深圳市纳税额名列前百强的重点税源企业(即纳税百强企业)一直是深圳市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也是全市各优势产业的“领头羊”,近年来纳税百强企业不但自身效益快速增长,而且为各级财政提供了丰富的税源。据2001年至2005年的税收收入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以不足万分之五的户数比重,每年为深圳市贡献了超过三成的税收收入(以扣除海关代征进口税收和证券交易印花税的税收收入为基数计算),5年的纳税总额分别为114亿元、150.9亿元、171.6亿元、194.35亿元、267.19亿元,占全市税收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1.9%、34.22%、33.11%、31.59%、35.25%,如图1所示。
 
  以2005年为例,深圳市纳税总额排名在前100位的企业分别向深圳市国税局、地税局缴纳税款149.54亿元、117.65亿元,合计为267.19亿元,分别占2005年深圳市国税局、地税局和全市税收收入的39.48%、31.02%和35.25%。
  2.深圳纳税百强企业经济特征分析
  从深圳市2001-2005年纳税百强企业的分布特点和变化趋势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良性的发展,重点优势企业已经由少数企业“花开几枝”的局面转向众多企业“百花齐放”的局面,为深圳市财税收入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这些优势企业的经济特征主要有:
  一是从税收收入级距来看,纳税百强的入选门槛逐年提高,含金量越来越高,龙头企业的纳税额呈高速增长的趋势,并形成了一定的企业优势。5年来,纳税百强企业户均纳税额由1.14亿元增长至2.67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26.7%,百强企业的入选“门槛”从2001年的3219万元涨到2005年6928万元。2004年至2005年,纳税百强已经没有纳税额在5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如图2所示。
 
  二是从纳税百强企业的注册登记类型来看,涉外经济成分的龙头企业比例不断增长,2004、2005年分别有46户、44户进入百强,而公有经济的龙头企业比例不断下降,2001年有37户,而2005年仅有17户,这与深圳市国有资产改革进程相适应。如图3所示。
 
  三是从纳税百强企业的产业和行业构成来看,显然深圳市的龙头企业主要集中在第二和第三产业。5年来,制造业占纳税百强的四成左右的比重,其中,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所占比例超过二成,而由金融保险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也为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表1所示。
  
  从行业构成来看,纳税百强分别属于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其他服务业和商业等八大支柱行业。2005年行业构成如图4所示。

 
  3.深圳市优势产业税收贡献分析
  1995-2005年,第二、第三产业税收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税收收入年均增长率分别是27.82%和19.83%。从2003年起,第二、第三产业税收收入差距逐年缩小。2005年第二产业实现税收收入374.94亿元,第三产业实现税收收入384.08亿元。从税收比重(产业实现税收收入/税收收入)分析,第二产业税收比重有一个先降后升过程,基本呈上升态势;第三产业税收比重有先升后降,基本呈下降趋势,2005年第二、第三产业税收比重基本相同,分别是49.46%和 50.54%。
  由统计数据可知,深圳市第二产业gdp远远大于第三产业gdp,而第二产业税收收入却低于第三产业税收收入,第三产业税收贡献率明显高于第二产业。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深圳市第二产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出口加工产业,由于实行出口退税政策,使得出口产品的这部分增加值无税收。
  2005年各行业税收收入比重情况排列如下:电子通信业(11.93%)、服务业(11.25%)、批发和零售业(11.10%)、金融保险业(8.99%)、房地产业(8.13%)、水电煤业(5.65%)、建筑业(5.04%)、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3.43%)。与2004年相比,电子通信业税收比重超过服务业和批发零售业,成为税收比重最大的行业。金融保险业税收比重上升比较快,由2004年的6.04%上升为2005年的8.99%。
  近年来,深圳市产业和行业的税收有以下特征:一是随着深圳市工业增速加快,工业税收比重也相应上升。2005年工业税收占正常税收比重为44.43%,高于2004年42.79%的税收比重。2005年,工业税收达到336.77亿元,比2004年增长27.94%,它在税收收入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对全市税收的贡献已占绝对优势。在工业税收中,又以电子信息产业税收增长幅度最大,达到37.44%。二是金融业税收收入大幅增长。金融业税收在2002年出现负增长后,2004年在缓慢增长的基础上,2005年大幅度增长,实现税收收入68.18亿元,增长额达到31.01亿元,增长幅度达83.43%,增长幅度居各行业之首。三是商业、饮食服务业税收增长平稳。2005年商业税收为84.12亿元,环比增长率为10.79%,低于2004年19.86%的环比增长率,年均增长22.39%。饮食服务业税收85.24亿元,环比增长率为8.53%,低于2004年18.55%环比增长率,年均增长21.76%。交通运输、仓储、邮电等产业2005年税收收入为26.02亿元,比2004年有较大幅度增长,但仍低于2002年。
  
  四、培育深圳市重点税源企业的对策建议
  
  (一)提升龙头企业的研发能力,扶持龙头企业的健康发展
  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企业的研发能力决定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深圳龙头企业的研发能力可从如下方面入手。
  1.构建有力的外部支撑环境
  一是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深圳可以按照wto规则率先制定保护知识产权的操作规则,优化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使深圳成为国内高新技术成果集散地之一;二是发展研发中介服务机构。研发中介服务机构在促进技术创新、技术转移、人才和资金流动等方面起着引导、调节和推动的桥梁作用;三是以政府资金为导向,引导企业增加研究开发经费的投入。
  2.科学选择研发战略
  研究开发可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研究。企业应当将研究重点放在后面两者,树立客户至上的观念。一是强化学科、行业的融合,寻求差异化的研究策略。二是加强基础研究,构建技术一流的研发中心。
  3.合理制订提升深圳企业研发能力的策略
  一是引进核心人才,优化研发组织结构。人才是企业研发活动中最为关键、最具有活力的要素,在某种意义上,人才就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二是要顺应国际研发活动的发展趋势,不断优化企业的研发组织结构,在精简研发机构的同时,增强研发力量,降低研发成本;三是借助外力提升研发能力,包括国内融合,海外收购的策略,以及与国内外大型企业建立研发战略联盟。
  (二)出台鼓励总部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
  总部经济政策对培育本地重点税源企业具有重要作用。发展总部经济要战略先行、科学规划、准确定位、完善制度、务实发展,走具有自身特色的总部经济发展道路。
  一是处理好政府、行业组织、企业三方面的关系。政府的作用主要是管理与引导,行业组织发挥协调作用,企业是主体。政府要把开展区域合作发展总部经济提到日常管理高度,进行常态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
  二是继续发挥深圳金融创新活力。在深圳总部经济发展中,各个产业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要求建立一种新型的投融资体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将社会闲散资本和短期消费资金转化为巨额的中长期建设资金,解决各个产业开发和经营的资金问题,引导企业向产业链的下游发展。第二,支持金融企业开展混业经营,组建金融控股集团,增强深圳地方金融机构实力,提升整体竞争水平。可以考虑以商业银行为主体、以某一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主体、以市属大型投资公司为主体来组建金融控股公司,发行市政债券,为在本地的金融机构提供稳定的投资渠道,防止资金外流,增加深圳金融企业投资渠道。第三,促进资本、外汇在一定程度上积极流动,促进货币市场资金向资本市场的流动。积极稳妥地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企业债券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离岸金融市场等新兴市场,为总部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
  三是研究在异地建立工业园以扩大总部经济发展空间的模式。深圳可以借鉴苏州——新加坡工业园的模式,实现区域合作、资源整合,突破深圳土地面积对深圳发展的制约,在异地建立深圳工业园。可以研究异地深圳工业园模式,例如在珠三角以及泛珠三角地区选择若干区域,设置若干“深圳工业园”,完成以深圳市为中心总部,周边腹地工业园为“躯干”运行中心的建设模式。
  (三)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大型跨国公司落户深圳
  深圳良好的投资环境和财税优惠政策在深圳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这些投资环境上的比较优势有所削弱。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全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外商投资战略调整,长三角、环渤海等地区的迅速崛起,使得吸引外资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深圳市自身固有的一些问题开始显现,土地资源短缺使投资成本提高,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使环境压力日益加大,境内水资源短缺,从境外引水压力加大等问题都对吸引外资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因此,投资环境必须进一步改善。
  一是要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全面提升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率与效果,创造吸引大型跨国公司的宏观经济环境。可以考虑成立政府服务的专业部门,协调解决大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出现的政府管理和服务问题,扶持龙头企业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对成长性好、产品竞争力强、法人治理结构比较完善、拥有核心技术或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龙头企业,应给予重点的支持。二是改善以治安环境为重点的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公共安全体系的建立是投资环境的基础。社会治安状况不良影响了政府公信力,损害了深圳的形象,也影响了招商引资。三是大力建设电子政府。电子政府可以提高政府行政办公的效率,通过先进的信息公开手段,在有效的机制保障前提下,为投资者提供全面的信息,有利于促进投资者对深圳市社会经济各方面情况的了解,展现一个更加透明的政府。做好该工作,要做到:第一,进一步完善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完善政府门户网站外文版本,加强和招商引资相关的资讯,为投资者全面提供政策法规、办事程序和重大事项等投资环境情况;第二,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有必要将电子政务纳入城市基本设施建设规划中来;第三,加强和完善电子政府建设资金的管理运作制度,通过财政手段等经济手段协调各部门的电子政府建设,构筑统一的电子政府框架,统一技术标准规范,防止各部门各自立项和开发自己的封闭系统,推动政府信息资源对社会的开放。
  
  参考文献:
  [1]乐正.2006中国深圳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郑海天.深圳工业化发展模式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深圳市统计局.2005年深圳经济运行情况与2006年展望[eb/ol].http:///pub/sztjpublic/tjfx/tjbg,2006-01-26.
  [4]上海财经大学课题组.上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作者:联合课题组 [标签: 深圳市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深圳财会杂志2003年第12期目录
    信息技术(深圳)杂志2000年第6期目录
    深圳市中小板上市公司收益状况的实证分析
    深圳地区商业健康保险市场研究
    深圳房产价格的经济学思考
    深圳湾的综合效益及人为造成地理、环境变化…
    推进深圳总部经济发展的构想
    天津滨海新区与上海浦东新区、深圳特区的产…
    深圳会展业专业化建设研究
    深圳珠宝产业创新的思考
    深圳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关问题
    金融调控对深圳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