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财务税收论文 >> 税务研究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财政研究论文   国债研究论文   税收理论论文   税务研究论文   财税法规论文   财政政策论文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溢出的实质
【摘要】农村所形成的人力资本表现为强烈的对城市的外溢效应。就个体而言,具体表现为,具有较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向城市流动。我国巨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城市潜在的个人发展机会和良好的公共设施和环境都是吸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重要诱因,即城市中存在人力资本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本 单向溢出 农村经济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提出,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在于人力资本的不断增长,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具有溢出效应。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是人力资本外部效应的一部分,是由于知识溢出即知识的特性所带来的那部分外部效应。卢卡斯曾这样描述:思考人力资本外部性或知识外溢的一种方式是立足于搞科学文化。人力资本溢出效应的研究,即知识溢出带来的外部效应,推动了经济增长,促进了经济理论的发展。卢卡斯提出:“个体人力资本除对其自身生产率的效应外——我们称之为人力资本的内部效应——还应考虑外部效应。”
  随着户籍等就业制度的松动,中国农业中长期存在的隐蔽失业释放出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集中涌向大城市,以致出现了所谓的“民工潮”。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流动早已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社会经济现象。而人力资本是以劳动者为载体、不能独立存在的一种生产投入要素,人力资本投资及流动与劳动者自身素质的提升及流动迁移是不可分的。农村人力资本对城市经济的影响是通过人力资本的溢出效益,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作用的。
  根据古典经济理论、二元经济模型和人力资本理论,随着劳动力在城乡间的重新配置,要素报酬会趋向均等化;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在解决失业、增加微观经济主体收入的同时,城市利益向乡村渗透,从而城乡经济最终将走向平衡发展,城乡差距将逐步缩小。wWW.11665.coM我们具体来看一下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的外溢状况。
  
  一、农村人力资本外溢现状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表现为单向溢出,即外溢效应表现明显,内溢效应表现不明显。改革以来,中国农村人力资本外溢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中国农村人力资本外溢规模逐年稳步扩大
  2006年农村户籍外出从业人员已经达到13181万人,占农村户籍总人口的14.3%。根据张凤兵(2006)测算,中国农村人力资本外溢规模在25年内,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58亿元猛增到3501.90亿元人民币,其变化是非常巨大的。90年代以前,农村人力资本外溢量的增长速度较快,但规模相对较小,而进入90年代,出现了劳动力转移的高潮,农村人力资本外溢的增长速度最快时高达207%,外溢规模巨大,5年内从1000多亿猛增到2000多亿,而从2000亿到突破3000亿大关仅用了3年时间。
  
   2、外出劳动力以自发择业为主的态势向有组织的群体性流动转变
  改革初期农民进城寻找就业机会多是自发的,通过亲戚、朋友介绍实现就业;自发、盲目和不均衡流动同时也带来许多问题,譬如部分交通线路和一些城市基础设施供给压力过大,社会治理成本高、难度大等。
  随着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以及农村劳动力要素市场的完善,特别是最近两年,人们对流动就业和农民工问题认识的提高,各级政府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的输出地政府对组织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工就业越来越重视。农民培训和信息网络的逐步建立等,使农民外出组织化程度逐步有所提高。我们以河南省为例,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以自发为主的态势正在加以改变:
   从转移的绝对数来看,河南省有组织的转移从2004年的5,105,035人增加到2007年的8,326,580人,增加人数为3,221,545人,增加幅度为63.11%。同期,自发转移的增加人数仅为2,464,171人,增加幅度为26.81%;从两者所占转移劳动力人数比例来看,2004年,河南省的农村劳动力有组织转移仅占当年转移人数的36.18%,2007年,这一比例急剧上升为42.17%,这说明农村劳动力从无序、自发转移,正在形成较为合理、良性的转移。
  
  3、流动劳动力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逐步提升
  从劳动力流动的趋势上看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在逐步提高。我们还以河南省为例,转移出去的劳动力主要以初中、小学文化程度为主,但是,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数呈下降趋势,初中以上的呈持续上升态势。从新增的转移人数来看,河南省转移的劳动力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大幅度增加,从2004年的近83%增加到2007年的89%,而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增加更为迅速,尤其是2007年,这一人数为5,461,121人,较之2006年增加1,191,388人,增加幅度为27.9%;同期,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数有缩减的趋势,从2004年的17%下降为2007年的11%,这说明,河南省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正在突破劳动技能偏低的障碍,实现转移劳动力的高素质化、高技能化。
  
  4、外出劳动力出现了回流现象
  全国不同区域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劳动力回流的现象,但回流的原因是多重的,依次为就业困难、照料家人、生育和抚养、结婚、年龄原因及伤病,以回乡投资为目的者寥寥无几。
  据河南调查总队调查,至2008年6月底,全省4200个农户中有在外劳动力2389人,比上年同期的2484人减少95人,同比减少3.8%。外出农村劳动力回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土地增收吸引农民工回流。近年来,国家扶持农业的政策不断出台,粮食补贴、粮种补贴、畜禽补贴、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使农民又从农业生产中看到了希望。
  第二,产业转移引起农民工回流。据调查,至2008年6月底,从事第二产业尤其第二产业中建筑业的农民外出务工者减少都在10%以上。原因一是受国内材料涨价、员工工资上涨,以及诸多限制政策的出台等因素影响,相关劳动密集型行业纷纷退出中国,转投东南亚其他国家,而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的行业,农民工又干不了,这也是导致农民工回流的一个因素。二是从事建筑业的外出农民工,受工期影响缺乏稳定性。今年以来,受宏观调控政策等因素影响,各大城市房地产市场萧条,项目工程相对减少。当一项工程结束,又没有新的工程可以承接,外出农民工只有返乡赋闲或务农。据对150个回流农民工的调查,因打工地工厂倒闭或转产致使民工回流,占调查回流人员的23%,居第二位。
  第三,待遇低下引起的农民工回流。回流农民工大多数都是在外从事建筑等低端产业或岗位的,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低,收入也偏低,一般月工资都在1200元左右。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的150个回流农民工中,只有9人交纳有社会保险,占调查人数6%。说明农民工合法权益还没有完全得到保障。据调查,因劳动强度大、收入低,致使农民工回流的有25人,占150名调查返乡人数的17%,居第三位。
  可以看出,由于政府扶持农业的政策不断出台,农业经营政策得到不断的优化 ,农村的生活和生产条件大为改善,粮食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和粮食产量的增加,也使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许多外出务工者开始回流到本地就业。这一现象说明,并非没有可能减少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损失,只要保证农村一定的基础条件和就业环境,就有可能减少农村人力资本的外溢和降低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风险。

  二、农村人力资本溢出的实质——单向溢出
 1、城市人力资本的内溢
  我国城市人力资本投资及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存量的溢出效应,更多地表现在城市区域的内溢性上。城市中存在较好的人力资本发挥作用的条件,人力资本在城市中能得到较高的收益,城市中形成的人力资本往往会在城市发挥作用,即内化于城市自身;而农村由于人力资本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不具备,加上“歧视农村”观念的影响,城市资源很难向农村流动,制约了城市人力资本向农村的溢出。
  进一步讲,政府和城市市民在城市进行的人力资本投资及由此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只能在城市内溢并发挥效用,而对农村发展则难以形成有效支持。
  
  2、农村人力资本较难形成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向城市外溢
  农村所形成的人力资本表现为强烈的对城市的外溢效应。具体表现为,就个体而言,具有较高素质的人力资本向城市流动。我国巨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城市潜在的个人发展机会和良好的公共设施和环境,这些都是吸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重要诱因,即城市中存在人力资本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
  在改革开放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及由此决定的就业制度有所放松的情况下,农村青年除了通过考学跳农门外,还可以到城里打工。就是说,农村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往往形不成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而是通过各种方式进入城市,支持城市的发展。城市工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首先从农村流出去的劳动力必定是那些有相对较强竞争力、受过一定教育并掌握相应技能的青壮年,即具有较高人力资本存量的农业劳动力。而许多地区留在农村的劳动力只是老、少、妇女、多病者。这些人留在农村,不可能对农村经济发展形成支持。农村人力资本的外溢效应更多地表现在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持上。正是由于这种巨大的外溢效应,使得农村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很难具有农村区域内的内溢性特征。农村高素质劳动力的外流,必然会造成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损失,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农村的人力资本投资激励不足,城市发展受益而农村发展受损。
  在中国的二元结构下,劳动力流动没有带来古典理论所预期的收入均等化,反而导致了城乡发展差距的拉大,其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城乡不同的人力资本溢出效应,带来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恶性循环,从农村走出去的是有较高人力资本存量的青壮年,留下的是老弱病残,使得农田荒芜,农村“空心化”,农业生产受损,城乡差距扩大加速。
  
   三、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环境,增加农村人力资本的内溢效应
  
   1、优化农村经济发展软环境
   我国农村由于缺乏人力资本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所以出现了农村人力资本外溢,造成农村人力资本的损失,这要求我们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环境,为农村人力资本的发展提供优良的环境,以增加人力资本的内溢。
   (1)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首先要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其次,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信贷支持。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再次,允许农村小型金融组织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 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
   (2)完善农村信息性公共服务体系。一是建立新农村信息服务平台。搭建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平台,为农民提供各种急需的科技咨询与市场信息、政府信息、气象信息服务。二是建立农业专家下农村服务制度。三是发挥农村各种专业协会的作用,开展农业科技研究。
  (3)实行农业扶持政策。一是要建立完善农产品生产、流通补贴机制。对战略物资如粮棉生产制定补贴措施,对农产品流通要在交通、税收等方面给予暗补。二是加大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对农业基础研究、新品种开发、新技术推广要加大投入力度,不能一刀切推向市场。三是加大农业信贷支持力度。首先要扭转农业资金工业用的问题,对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加工、流通信贷要给予优先放贷和政策贴息。
  
   2、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的硬环境
   农村要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仅仅加强农村发展的软环境建设是不够的,在搞好软环境建设的同时,还要辅之以必要的基础设施投资。
   (1)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农户分散经营行为的短期性和实际存在的土地承包期的不稳定性,使得农户投资农田基础设施的风险过大,并且资金的限制也使得单个农户也难以独立承受。要加快农业发展,就必须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大国家和农村集体的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为农村劳动者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
   (2)加大对农村的公共设施投资。中国农村非农产业发展迅速,并逐渐成为农民就业和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村产业结构中传统农业比重的降低和非农产业比重的上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趋势,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表现。非农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应的道路、电力、通讯等公共设施投资作保障。否则,非农产业的发展必然受到基础条件的制约,难以吸引投资,农村劳动者难以在农村找到就业机会,必然造成农村人力资本的外流,增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带来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恶性循环,从而导致城乡差距的恶化和农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参考文献】
  [1] 霍丽、惠宁:城乡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研究[j]. 福建论坛,2008(6).
  [2] 张凤兵: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及其外溢与城乡差距实证研究[j].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7.
  [3] 侯风云、 徐慧:城乡发展差距的人力资本解释[j].理论学刊,2004(2).
  [4] 李伯兴: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建设思考[j].中国改革论坛,2007(6).
  [5] 薛来: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取向 /2004/1123/170450-1.html.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作者:刘晓英 [标签: 人力资本 溢出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对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的探讨
    浅析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环境生态游建设需要公益林
    我国玩具产业如何突破出口瓶颈
    如何促进我国银行业的和谐发展
    浅析如何建设我国房地产的信用体系
    浅谈我国当前个人所得税的流失问题
    我国农村金融扶贫体系构建
    农村转户移民群社会管理创新的法治命题探析
    浅析农村环境保护问题中的政府失灵
    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的优越性及其在我国的…
    英国社会保障预算管理及对我国的启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