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财务税收论文 >> 财政研究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财政研究论文   国债研究论文   税收理论论文   税务研究论文   财税法规论文   财政政策论文
从“希望逢着”到“希望飘过”
摘 要:本文通过细读文本,从微观层面直至宏观层面对《雨巷》的人物、意象、情节、主旨等方面重新做出解读。通过剖析男主人公“我”在“逢着”“丁香姑娘”之前和之后所产生的巨大心理变化,说明该诗主旨在于表现男主人公感情的升华和境界的提升。这样的解读解构了一些有关此诗的传统观点和认识,也颇具现实意义。
  关键词:《雨巷》 心理解读 自我突破 境界提升
  一、《雨巷》解读的分歧
  我国现代派诗人戴望舒的《雨巷》一诗,人们对它持有不同解读。其中有两种最基本的,也是肯定性的解读如下:
  其一,追求爱情的诗。诗中的“我”是沉醉于爱情中的男主人公,而丁香般的姑娘正是他要追寻的意中人。但在雨巷中,姑娘与“我”擦身而过,“我”只能希望与她再次相遇。
  其二,表达理想的诗。诗中的姑娘象征着“我”的某种理想;“我”在雨巷中的彷徨求索,就是为了期待这种理想的实现。姑娘的相逢又离去,表示此种理想的破灭,“我”只能期望在未来实现这种理想。
  至于其他肯定性的解读,一般只是上述两种解读的延伸或具化。如有人认为,姑娘实际上与“我”二位一体,“我”是现实的“我”,姑娘则象征“理想中的我”或“未来的我”。?譹?訛这种解释可归为上述第二种解释,因为另一个“我”也是目前的“我”所希望实现的理想。又如,有人认为姑娘象征着某种机会,姑娘的最终“飘过”,表明“我”未能抓住机会,“我”只好希望这机会以后再现。?譺?訛这同样可归为上述第二种解释。
  在思想内容方面持否定态度的也有不少。如孙玉石认为,就抒情内容而言,《雨巷》的境界和格调不高。wWW.11665.cOM?譻?訛卞之琳说,《雨巷》读起来“浅易浮泛”。?譼?訛凡尼认为,若撇开艺术上和谐的音律美,《雨巷》在内容上并无可取之处。?譽?訛
  那么,我们究竟如何看待《雨巷》的思想内容?以下笔者联系诗人当时的生活背景讨论《雨巷》中“雨巷”的象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依据该诗中男主人公“我”的心理活动及心理变化,对《雨巷》重新做出解读。
  二、《雨巷》中“雨巷”的象征意义
  《雨巷》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其象征性,它借助了较丰富的意象来“暗示”其情意,言此而咏彼,其中一个重要的意象就是“雨巷”。
  《雨巷》创作于1927年夏。戴望舒此时二十一二岁。一年前,他与几名进步青年一起,参加到革命文艺活动之中。“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从大革命中心上海退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咀嚼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譾?訛。
  在松江匿居期间,他十分倾心于一个叫施绛年的女孩,但却并没有完全赢得女孩的芳心。爱情的失意,加重了他郁闷的心理。而《雨巷》中的“雨巷”,悠长寂寥,阴暗潮湿,正是象征了作者当时的困境——沉闷黑暗的社会、爱情生活的迷途,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痛苦压抑的心态。因此,“雨巷”在《雨巷》中,承载了诗人社会人生中的际遇。诗人将自己化作“雨巷”中的“我”,并通过“我”在“雨巷”中和一位姑娘的遭遇,刻画出自己内心世界的雨和晴;同时,通过对主人公“我”所经历的心理巨变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历经困顿后思想的提升和感情的升华。
  三、对“希望逢着”和“希望飘过”的心理解析
  《雨巷》首尾两节文字,除个别字词,几乎无异:
  撑着油纸伞,独自 / 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 我希望逢着(“逢着”在末节改为“飘过”) / 一个丁香一样地 / 结着愁怨的姑娘。
  如何看待这个别词语的变化?怎样解释由开头的“希望逢着”到结尾的“希望飘过”?迄今为止,没看到有人做特别的解答。但从种种评论中可见,评论者们都将“飘过”就当作是“逢着”的意思,“希望飘过”就是“希望逢着”或者是为了“希望逢着”,仅此而已。
  而笔者以为,“希望飘过”不仅与“希望逢着”遥相呼应,更是反映出抒情主人公“我”心理上的巨大变化,体现了该诗内涵的深化。
  (一)从“希望逢着”谈起
  1.为何“希望逢着”?诗中开头的“我”为什么要在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中“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对此,可作如下理解:
  首先,按照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说,不幸者如果遇着其他不幸者,其心理痛苦自然减轻,因为他知道这个世界上不只他一人在遭受苦难。本诗中,“我”作为一个不幸者,

可以有希望逢着一个不幸者的较为灰暗的心理。
  其次,一般而言,人都有向别人倾诉的欲望,何况一个身在“雨巷”中彷徨的压抑者?重要的是,涸辙之鲋,相濡相湿。同病相怜者更易互诉衷肠,以抚慰双方孤独寂寞的心灵。诗中的“我”希望邂逅一个跟自己一样内心受伤的人,便不足为奇了。
  再者,爱情是容易消化的心灵“鸡汤”,可以将人从抑郁里解救出来。在本诗中,“我”作为诗人的化身,是孤独游子的形象,当然希望逢着一个结着愁怨的姑娘,并希冀在雨巷中相惜相识、相恋相伴,从而驱走笼罩在心头的阴云。
  2.“希望逢着”什么样的姑娘?我希望逢着的那位姑娘,如何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她的具体情况应该怎样?对此,“我”做了进一步的想象:那个“丁香姑娘”应该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第二节)。她“哀怨又彷徨”的表现应该是“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撑着油纸伞”,“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第三节)。姑娘在雨巷中,又应该是与“我”惺惺相惜的:“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而且这眼光“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第四节)。总之,“我”在想象中“逢着”的这位姑娘,不仅要在气质和动作上与“我”一致,还应该心心相印、彼此怜悯和靠近!
  3.“逢着”的姑娘未曾停留:“我”的激动与失望。诗中第五节这样写道:
  像梦中飘过 / 一支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此节表明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隐义,就是“女郎”来了,而且是“这女郎”来了!“这女郎”即“‘这样的’女郎”,亦即合乎“我”预想的模样的女郎。她的到来,意味着“我”所希望的理想的姑娘出现在了梦一般迷蒙的雨巷中,像丁香一样,彷徨着,彳亍着,并且静默地向“我”走来——“我”似乎所愿得偿!可以想见,“我”此时的兴奋和激动了。第二层意思是显义:“这女郎”走了。她并没有完全像“我”一样只是彷徨和彳亍着,而是“走近”“我”之后,又快速超越了“我”——从“我”身旁“飘过”!并且,她像“飘过一支丁香地”,“静默地远了,远了”,经过“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也就是说,姑娘并没有完全合乎“我”的心愿!可以想见,此时的“我”又该是怎样惊诧和失望了。
  4.“飘过”的姑娘“愁怨”不结:“我”的惊喜与艳羡。
  诗歌第六节如此写道: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它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 太息般的眼光,/她丁香般的惆怅。
  此节表明,“我”在失望之余,继续关注着走向雨巷尽头乃至走出雨巷的姑娘。只见姑娘在雨幕中渐行渐远,以至完全消失——我们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我”失望至极。但若仅仅表明这层意思,那么即使将此节省略也无关宏旨,因为第五节已经做了表达。其实,诗人主要表明的是以下这层意思,即:走出雨巷的姑娘,“…… 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她丁香般的惆怅”也“消散了”, 其精神状况一下子好起来——显然,姑娘脚步轻盈了、身姿放松了,让“我”感觉到她如释重负,精神焕发——不再“结着愁怨”了!
  至此,一个光彩动人的姑娘形象呈现在“我”面前。她虽然有着与我一样的困境和不幸,也曾投出“太息般的眼光”与“我”相怜,但并没有颓丧下去;姑娘或许从“我”的状态中看出彷徨的无着和彳亍的无望,于是很快调整心态,毅然决然地向前走去,一直走出雨巷。虽然雨在继续奏着“哀曲”——大的环境没有改变或暂时无法改变,但姑娘毕竟置“颓圮的篱墙”于身后,离开了令人窒息的雨巷,走进了新天地,也走出了自己心中的阴影!心由境造,姑娘的形象印证了这个道理。
  姑娘“丁香一样”,但比丁香更美;姑娘像“我”一样,但比“我”更加坚强。此时的“我”定然有了异样的感觉:原先的失望情绪一扫而空,而惊喜和艳羡之情涌上心头。
  (二)“希望飘过”:以诗明志
  姑娘出“我”所料的举动让“我”怦然心动,还使“我”有了意外的启示:在雨巷中,哀怨、纠结不可取,彷徨、彳亍不可为!于是,“我”在钦佩姑娘的同时,改变了初衷:希望经过雨巷的姑娘,能够摒弃消极心理,勇敢执着地向前走下去。因而,便有了篇末那热烈而美好的新的

“希望”:
  ……我希望飘过 / 一个丁香一样地 / 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希望飘过”的想法,是对“我”原先“希望逢着”丁香姑娘并借以释散抑郁情绪的“自私”念头的转变。这种转变,突破了自我的中心,昭示人们:要善于解脱自己,面对困难和恶劣的环境,我们不必做它的奴隶而“宅”于其中;要敢于超越自己,有了哀怨和抑郁的心理,我们不能沉溺其中而难以自拔。
  诗人认为,诗是作者“泄露”出的“隐秘的灵魂”。?譿?訛本诗中的“我”由“希望逢着”到“希望飘过”所产生的言外之意所体现的思想感情,应该就是诗人自己“泄露”出的“隐秘的灵魂”!这“隐秘的灵魂”促使诗人从多条人生的“雨巷”中走了出来。无望的爱情追求之路,是诗人经历的感情方面的“雨巷”。诗人对施绛年多次的爱恋表白,也未能唤起她真诚的回应。为此,诗人曾痛苦和失落,但并未消沉。1932年,诗人更远赴法国及西班牙,去过他喜爱的文学生活。读书、翻译、写诗、旅游,在大学旁听,忙得不亦乐乎,其间还编定诗集《望舒草》。回国后,虽然未能与施绛年成婚,但同另一位他心仪的女子走进了婚姻殿堂,收获了爱情果实。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诗人陷入低迷和彷徨的境地,这表明他走进了其政治生涯中最阴暗寂寥的“雨巷”。但诗人在创作《雨巷》的第二年,就离开了这“雨巷”,行进在进步事业的道路上。1928年,他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兴起做了许多推波助澜的工作;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他是其会员。后来,诗人又为抗日战争、为国民党统治下的民主运动、为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直到1950年2月不幸病逝。
  由此可知,诗人创作《雨巷》,就是为了“以诗明志”,宣示自己与过去决绝。他在通过诗中的“我”希望别人“飘过”“雨巷”的同时,当然会身体力行。《雨巷》成了诗人告别“旧我”,走向“新我”的宣言书。
  四、两点反思
  (一)关于“希望飘过”
  有人可能认为笔者对“希望飘过”做了过度解读,其实不然。理由如下:
  其一,末节与首节各有多行文字,只有“飘过”与“逢着”不同,应该是诗人刻意为之,突出了“飘过”的另有深意;特别是,这里的“飘过”紧承第五节中的“飘过”(“像梦中飘过/一支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而来,实在没有了“彷徨”和“彳亍”的意思。也就是说,“我”“希望飘过”“丁香姑娘”的意愿是与“希望逢着”“丁香姑娘”的初衷相悖的。可见,“飘过”的含义不同于“逢着”。
  其二,如果视“飘过”为“逢着”,“希望飘过”仅仅就是希望与姑娘邂逅一下,那么仅从字面上理解,整首诗作是否只是显示出了“我”的浮浅、无聊乃至某种程度的病态心理?果真如此,我们当需认同诸如“浅易浮泛”、“在内容上并无可取之处”等论调了。其实,这样的低俗之作应当和诗人是绝缘的。
  (二)关于“爱情说”等
  基于“希望飘过”不同于“希望逢着”的理解,对爱情说、理想说等再次审视,就感觉它们有穿凿之意。
  试想,既然“丁香姑娘”象征着爱情或理想或机会,那么,“我”“希望逢着”她,是正常的、可理解的;可希望她“飘过”“我”身旁,则不合情理。因为姑娘需要挽留,爱情需要把握,理想需要实现,机会需要抓住。而“我”希望爱情等在出现之后又“飘过”去,岂非乖谬?   再者,在意象的象征方面也有值得推敲和商榷的地方。本来,用一位美丽的姑娘来象征美好的理想等无可厚非。但用“丁香一样”的姑娘象征理想等,则未免有些异常。因为丁香作为意象代表着美丽、孤高和娇弱、忧愁,所以,对于“丁香姑娘”而言,诗人在将美丽、孤高赋予她的同时,也将娇弱和忧愁“赠予”了她。那么,从“丁香姑娘”象征意义的角度看,理想等固然“是高洁、美丽的”,可也是“如丁香或姑娘一样,稍纵即逝、不可把握”的。?讀?訛然则兼具这些特质的理想等,不应当是“我”所“希望逢着”的。“我”“希望逢着”的只应当是美好、高洁而又恒久的,肯定不希望它们泡沫似的把握不了。
  五、结论
  诗人在《雨巷》中的表意抒情,主要是通过“我”与“丁香姑娘”在“雨巷”中相逢的故事达成的。故事情节完整,形象鲜明,其中人物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心理的变化才展现出来,而这一点在男主人公“我”的身上体现得尤为充分。


  “我”的心理活动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我”“希望逢着”“丁香一样”的姑娘,含有强烈的心理动机;二、姑娘出现之前,“我”对她存有丰富具体的想象(预想);三、姑娘由出现到走近到“飘过”到消失,“我”的心情在不断变化。从全诗来看,由“希望逢着”到“希望飘过”,表现出“我”心理上的巨大转变!这种转变意味着由“小我”走向“大我”,由平庸而至非凡。诗的情感因此骤然升华,其境界得以迅速提升!不能忽视的是,诗人在诸多的人生困窘里的自我救赎和超越,间接印证了《雨巷》的意旨,体现了《雨巷》的价值。
  余光中先生曾批评戴望舒的诗“往往失手,以至柔婉变成了柔弱,沉潜变成了低沉……以现代诗的眼光来看,《雨巷》音浮意浅,只能算是一首二三流的小品”?讁?訛。而笔者认为《雨巷》当不在“失手”之列,其意既非浅,其音亦不浮,是柔婉的而不是柔弱的,是沉潜的而不是低沉的,值得我们认真品味和借鉴。■
  ■
  ?譹?訛?讀?訛 温立三等编:《教学用书(新人教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第10页。
  ?譺?訛 张学员:《〈雨巷〉新探》,《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11页。
  ?譻?訛 孙玉石:《〈雨巷〉浅析》,《名作欣赏》1982年第1期,第52页。
  ?譼?訛 卞之琳:《卞之琳文集》(中),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50页。
  ?譽?訛 凡尼:《戴望舒诗作试论》,《文学评论》1980年第4期,第81页。
  ?譾?訛?譿?訛 杜衡:《望舒草序》,《现代》1933年第3期,第4页。
  ?讁?訛 余光中:《余光中谈诗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3年版,第151页。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从“润物无声”看公益广告的传播作用
    从“番茄大王”到沙棘产业开拓者
    从“区域性中心强市”崛起看科学发展
    秦君:一切从“简”方为真
    “希腊退欧”,A股能否扛得住?
    从 影贷 看中国电影产业投融资体系
    从 淘宝新规则 论C2C电子商务平台的规范化发…
    媒介应该重视社会责任——从“非典”到“3&…
    从“特里芬难题”看美元的扩张及其影响
    谈从“抵押关系”到“风险交易”
    从“大集中”工程看广东地税征管信息化
    论从“放权让利”到“公共财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