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哲学论文 >> 美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逻辑学论文   中国哲学论文   西方哲学论文   思想哲学论文   科技哲学论文   美学论文   国学论文   其他哲学论文
“文革”期间蔡仪的美学思想

“文革”期间蔡仪的美学思想

于1966年至1976年这十年中出现的各种艺术形式,这个时期的艺术是一种服务于政治,追随于现实权势,排斥人性和个性的艺术。蔡仪用唯物主义辩证法来阐明美和认识的关系,对美和美感进行了重新界定和阐释,以哲学反映论为基础,提出美在客观事物的典型性,且将典型与本质真理等同起来,这是美学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本文拟从“文革”期间这一特定角度入手分析蔡仪的美学思想,以求从“文革”中看出蔡仪美学思想的“客观和典型”的一面。

 

一、“文革”期间艺术的动态

 

文化大革命中的艺术动态,是在当时的一整套系统的艺术理论的支配下形成的。从批判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批判所谓邓拓、吴晗、廖沫沙“三家村”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始终将文化领域批判作为政治斗争的突破口。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产生的美术作品是非常奇特的艺术,并最能体现中国社会主义艺术的美学特点。即: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在主要英雄人物中突出最主要的中心人物。”革命样板戏的推出以及样板戏照片的普及之后,“红光亮”成为完整的美学概念。

 

当时“红光亮”的艺术合法性。WWW.11665.cOm栗宪庭认为“红光亮”“不仅是个艺术技巧和风格的概念,而且是个美学概念”,用它作为“文革”艺术的概括是最恰当不过了。“文革”中,艺术家大量使用红色的调子,在中国革命时期,红色又象征革命,从红旗、红军、红星、红区、红色政权这些词中可以看到颜色的特殊意义。“作为一种整体风格,“文革”时期的艺术、美术作品集中地体现了歌颂新人物、新世界和为工农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思想。而所有艺术家都走向一个共同的目标,艺术个性消失于一种集体风格中,共同创作了一个虔诚的艺术世界。

 

二、革命的政治内容与艺术品美的客观存在性的统一

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

在“文革”期间的政治与艺术张力关系中,二者之间的平衡、对话关系常被打破,它表现为政治总要凌驾于艺术之上。“文革”时期的艺术体系是倾斜的、不平衡的,“文革”是“政治化”的美学,其根源在于这个美学体系的创立者首先是政治家而非艺术家,他们是从“革命政治”的功利目的出发来讨论文艺问题的,因此,在政治面前,艺术只能屈居从属地位。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此作过明确的阐述:“任何阶级社会中的任何阶级,总是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①我们曾说艺术内容就是艺术的认识,而艺术的形式,也可以简单地说就是艺术的表现。②艺术内容是作者对现实所认识的,艺术形式就是所以表现那认识的。也就是说,艺术家将艺术的内容依照它的内在逻辑进行组织结构,并用一定的物质材料表现出来。

 

蔡仪美学强调美的客观存在性,肯定自然美,在他的《新美学》对美的事实作了唯物主义的概括,超越了19世纪以来美是艺术美的理解,提出了美是现实美的线索。美不仅仅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蔡仪的美学,特别是他的自然美论,是当代生态美学建设发展的重要理论资源。此外,蔡仪重视社会美,重视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这一点,对当代文艺发展有着重要启示。提出“美在于客观的现实事物,现实事物的美是美感的根源,也是艺术美的根源”,“美感就是美的观念的自我充足欲求的满足时的愉快,美感不是观念论美学家或艺术理论家所说的最高理念或绝对精神,相反,它是根源于客观事物。”

 

“文革”时期,美学的艺术性在政治性面前的地位是很明显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艺术永远安于受政治支配的从属地位,蔡仪的美学试图挣脱政治的绝对主宰,争取艺术和审美上的相对独立性的斗争从来就没有中止过。

 

三、“文革”环境与艺术的典型性表现

 

在文化大革命中,宣传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将宣传画的发行和张贴推到了极致。艺术的典型形象便是美是艺术形象,艺术的美也就在于艺术的典型。“文革”期间,几乎所有的油画家、国画家、版画家、水彩画家都以满腔热情无私地投身到“文革”宣传画创作中,并把它作为政治任务来看待,其忘我而严谨的创作态度是从没有过的。画面气氛热烈,同时色彩鲜明、亮丽,领袖人物形象突出。真正美的艺术作品,无论如何是不能脱离艺术典型的创造的。③更由真实性而进一步提出描写典型“同时又要是一定的单个人”,或者“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④这样的艺术典型的真实,我们认为就是艺术的美。换句话说,艺术的典型就是具有表现的艺术的真,也是真正创造的艺术的美。艺术的美就在于艺术的典型,艺术的典型形象正是体现艺术的美的规律。⑤

 

蔡仪的美学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美在典型说”。他认为,美的东西即典型的东西,美的本质即事物的典型性:“总之美的事物就是典型的事物,就是种类的普遍性、必然性的显现者。”“典型的种类中的典型的个别,是高级的典型的事物,最高级的美的事物。”“那些无产阶级的优秀战士,如刘胡兰、董存瑞、雷锋等,为了人民的利益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为了劳动大众的幸福而自觉的甘受苦难,为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原则而斗争到最后一息,他们既是代表整个社会历史前进的典型人物,同时也就是作为社会的美的形象。成功的艺术典型的创造,是优秀的艺术品的显著标志,也是艺术家杰出才能的主要表现。”⑥

 

艺术反映现实但不是简单地再现现实,而是“典型化”的反映现实生活的本质和具有本质意义的现象。蔡仪先生极为重视现实主义文学艺术中艺术典型的价值和作用,认为创造典型形象和典型性形象是现实主义艺术的基本特点。艺术中的典型人物“是以鲜明生动而突出的个别性,能够显著而充分地表现他有相当社会意义的普遍性。”

 

四、结语

 

蔡仪的艺术美学思想,用一句话概括:以唯物主义认识论为基石,阐述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或认识,而其特性,则是形象的反映或认识;艺术的最高成就,则在于真实地反映现实,要达到现象的真实和本质的真实,个别性的真实和普遍性的真实,以及真理价值的客观性的统一。要用个别性反映普遍性,也即创造艺术典型。这个思想几十年一以贯之,从未动摇过也未改变过。如果有些许变化,那也万变不离其宗。在蔡仪看来,真实性、典型性,至高无上。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www.ybask.com
  • 上一篇哲学论文:
  • 下一篇哲学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期间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浅析文学翻译中的“文化不对应”现象
    马克思“文化异化”思想的理论解析
    杜维明关于“文化中国”的运思
    哲学阐释学视域中的“文原于道”
    评文艺理论研究中的“文化主义”与“审美主…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论”质疑
    “非达尔文革命”与“进步”的观念
    略论在“全球化”时代里“文化认同”的危机…
    现代中国“哲学”的困窘:西方强势话语阴影…
    蔡琰《悲愤诗》——“文姬别子”缘由的再商…
    “文艺美学”之我见
    对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的思考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