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理科论文 >> 数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物理论文   统计学论文   数学论文   地理论文   农林学论文   其他理学论文   化学论文   生物学论文   环境学论文
 自动化专业
关于数学概念教学的一点体会
        “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
        所谓数学概念是反映一类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它具有抽象性,同时又具有具体性这双重属性。由于概念是反映一类对象本质的属性,因而具有一般性,但数学离不开现实,他不过是将现实问题运用形式化,符号化后的语言描述,因而它也有具体的一面。过去由于我们老师及同学过分注意到概念的抽象性的一面,忽视了具体性,所以在教学这一双边活动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和谐因素,以致形成这样一种观点:概念课难教(老师),概念课难学(学生),甚至在当前有的地方只顾应试学习的前景下,只让学生记住有关概念内容,然后进行大量的强化训练,遇到有关问题时生搬硬套,这种教学既不符合教育的理念又与当前的素质教育的大趋势相违背。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体验感到如果将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展现巧妙的结合起来,这样就使教师在教概念,学生在学概念都会感到轻松,对概念的印象也较深刻。
        (1)重视概念的形成发展史
        数学概念既不是人们头脑中固有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经历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感觉、知觉形成观念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而形成的。wWw.11665.cOM在教学中,老师在引入概念时可以将概念的形成过程引入课堂,介绍给学生。例如复数这一章节的教学可以首先将复数的发展史作为首课时向学生展示:
        公元前300年,丢番图得出一元二次方程得求根公式,同时也得到负数的平方根,当时他选择了放弃,16世纪,意大利卡尔丹诺(giyolamo,1501—1576)发现三次方程求根公式,但在解方程 时由公式得出: ,而原方程有三个实根4, 。这出现了负数开平方问题,但不容置疑负数应可以开平方(即虚数的存在),对此当时的科学家承认但认为“无用”而且“玄”,(牛顿、莱布尼茨:“是介于存在与不存在之间的两栖物,理想世界的瑞兆”),18世纪,微积分的发展,虚数必须存在,笛卡尔,欧拉、高斯等完善了复数的体系。
        通过上述对复数的发展史的介绍,不仅使学生看到了复数知识的起源、发展和变化,又感悟到数学的美丽,同时又对以后复数需学习的内容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为以后的学习铺平了道路。这样引入虽然要多花费些课时,但给学生的印象无疑是深刻的。
        (2)注意具体到抽象的过渡来引入概念
        概念是现实生活中一类对象经加工提炼而成的,数学概念也是为了解决实际数学模型而产生的,教师应注重以具体的问题引出抽象的概念,这样就不会让学生感到问题提出的突兀。
         
        ⑵定义中x的任意性而非特殊性。
        ⑶解决对称问题一般思路。
        (3)用熟悉的概念引申产生新的概念
        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对概念的理解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随着我们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原有的概念的外延不断扩大并由此扩大或改进成新概念,明白这一思想,在我们组织教学时,我们可以从旧的概念入手同学生一起用发现的手法来提高和完善我们的认知,引出新思想。

        例如函数这一概念在初三是新知识,到高一后学生对他的理解就比较深刻,也可以说这时抽象也转化为一种具体,教师若由此出发通过解析式、定义域、值域并对映射概念加以对比发现函数也是映射,最终提出函数的近代定义,用引出的方法学生让自己动手发现新知识,这种成功的喜悦 ,无疑使得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为深刻。
        (4)用生动丰富的语言来阐明概念 
         
        …… 
        当点 无限接近于点 时,割线 无限接近于切线  
        这一段文字,用多次重复、用夸张语言、用省略号加停顿联想,再配上不断加重语气的解说,有效营造起“无限接近”的气氛。
        通过上述讲授,学生就非常容易理解当点 沿曲线 向点 运动,并且无限靠近点 时,曲线过点 的割线 的斜率就无限接近于点 处切线的斜率,进而能够深刻的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
        抽象是数学的一种美,但学习时其感知对象     学生也觉得枯燥,要让观察者对呈现于面前的某些对象有兴趣,使其注意力集中与这些对象,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时高时低、抑扬顿挫的声调、活动教具的示范、教学多媒体的运用,都是增强学生感知效果的有效方法。
        总之,在概念课的教学时,教师必须首先深刻理解概念的起源、內涵,再精心设计教学內容,结合感性到理性的辩证法思想,则概念课的教学不仅不难,而且在所有课型中是最生动,最有趣的。
  • 上一篇理学论文:
  • 下一篇理学论文:
  •  作者:黎小平 [标签: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初中 数学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农药等19类产品实行生产销售许可制度质检总…
    关于中国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关于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的分析
    探讨小学数学课堂的问题追问技巧
    小学数学学习中的习惯培养
    浅析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操作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索
    浅谈小学数学估算教学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浅谈“四步自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情境教学法对于小学数学阅读的运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