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工科论文 >> 工科综合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通信学论文   交通运输论文   工业设计论文   环境工程论文   电力电气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材料工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化学工程论文
 机械工程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论文   建筑期刊   工科综合论文   汽车制造
出口、技术进步对工资的影响
[内容摘要]在控制了企业规模、经验年限和所有制性质等企业层面异质性的因素以及企业所在的行业和区位因素后,企业的出口和技术进步对工资水平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进步对工资水平的影响大于出口贸易的影响。对工资水平高于90%分位数的企业和工资水平低于10%分位数的企业从样本中剔除后,再将样本企业按照出口密度的高低进行分类,进一步从两方面对上述结论进行稳健性检验,检验的结果表明,企业的技术进步对工资水平的影响超过了对出口活动的影响,这一结论不受异常样本点和企业出口密度高低的影响。
  [关键词]工资;企业异质性;出口;技术进步
  一、文献综述
  在影响企业工资水平的众多因素中,现有文献主要研究了两个方面:出口贸易或是技术进步。大量的文献从国家或行业层面研究了贸易和技术进步对工资的影响。首先,在理论研究方面,acemoglu(2003)首次研究了贸易和技术进步对工资的影响。acemoglu的研究表明,贸易会提高技能密集型产品的相对价格,这一价格效应会提高发达国家高技能型工人的工资水平。由于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技术的模仿,发展中国家也会采用偏向高技能型工人的技术,因此,发展中国家高技能型工人的工资水平也会提高。但acemoglu的研究主要分析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模仿对工资的影响,忽视了发展中国家的研发活动引起的技术进步。在acemoglu研究的基础上,yeaple(2005)首次结合企业异质性分析贸易和技术进步对工资的影响。在yeaple(2005)的模型中,企业面临着4种选择:是否进入市场、选择哪种技术、是否出口以及雇佣何种类型的工人。WwW.11665.CoM企业对技术的选择、贸易成本和工人技能的差异构成了企业的异质性:出口企业采用先进的技术、雇佣高技能的工人,支付更高的工资。因此,贸易和技术进步的共同作用提高了出口企业的工资水平。其次,在经验研究方面,结合贸易和技术进步对工资进行研究的文献较为少见,而且主要是从行业的角度分析技能溢价的变化。例如,gonzaga等(2006)研究了巴西1988—1995年间贸易对工资的影响,发现贸易会降低技能密集型企业的工资水平,缩小高技能工人和低技能工人之间的工资差距。elias等(2011)使用来自墨西哥的数据研究了产业内贸易和技能溢价的关系。他们的研究发现,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的转变在产出技能替代的假设下降低了高技能工人的相对工资,在产出技能互补的假设下,提高了高技能工人的相对工资。邵敏和刘重力(2010)对2002—2007年间我国工业行业工资不平等的变化进行分解,并将出口贸易的影响纳入分解框架。结果表明,我国工业行业工资不平等程度的变化主要由技术进步引致,而行业出口密度的提高会使该行业发生偏向高技能劳动力的技术进步,从而加大行业内的工资不平等。
  现有的研究为分析贸易和技术进步对工资的影响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但是本文认为基于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从微观企业层面研究工资的文献很少,利用我国微观企业数据的经验研究更为鲜见。即使在已有的为数有限的利用我国微观企业数据研究工资水平的文献中,也都没有同时考虑企业的出口活动和技术进步对工资的影响。因此,本文利用2005—2007年间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分析出口和技术进步对工资的影响,同时,按照企业所处的区域和行业分析不同企业的出口行为和技术进步,可以更为精准地测度出口和技术进步对工资的影响。
  二、模型的构建与统计描述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说明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的《工业企业统计年报》(2005—2007)。本文选择在样本期间持续经营的200334家企业作为分析样本。但是这些企业在本文分析的一些关键变量上存在缺失值或异常值,因而作了如下筛选:剔除任一年份出口交货值存在缺失值和小于零值的企业;剔除任一年份研发投入和教育支出存在缺失值和小于零值的企业;剔除任一年份中“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应付工资总额”和“应付福利费总额”存在缺失值、零值和小于零值的企业。经过筛选,本文得到了199694家样本企业。
  (二)模型的构建与变量选取
  参考acemoglu(2003)和yeaple(2005)关于贸易、技术和工资的研究,本文以企业的平均工资水平为被解释变量,以企业的出口状态和研发教育投入状态作为主要的解释变量,设定如下计量模型:
  inwag

eit=c+αexdumit+βrdedumit+γcvit+μit
  式中,inwageit代表企业i在t时期的工资水平;exdumit和rdedumit分别代表出口虚拟变量和研发教育投入虚拟变量;cv为影响企业工资水平的其它控制变量的集合。
  本文的被解释变量为企业的平均工资水平,定义为企业应付工资总额与应付福利费总额之和与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比值的对数值。本文的核心解释变量为出口虚拟变量和研发教育投入虚拟变量。我们定义出口虚拟变量exdum={0,1},在任一年份,如果企业的出口交货值大于0,则该企业为出口企业,否则为非出口企业。作为本文另一个核心解释变量,技术进步虽然没有统一的定义,但现有的研究大多用企业的研发和教育投入、专利数、新产品产值等作为对技术进步的衡量指标。在国内,由于专利数据的保密性,大部分对技术进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发和教育投入上。因此,本文使用企业的研发和教育投入代表技术进步。
  在已有经验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将如下变量包括在控制变量cv中:(1)企业规模(inseale),定义为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的对数值;(2)资本密集度(ink/l),定义为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与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比值的对数;(3)劳动生产率(inproductivity)定义为企业工业总产值与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比值的对数;(4)经营年限(inage)定义为数据年份与企业成立时间之差的对数;(5)企业所有制性质(owner),该变量为虚拟变量,定义owner={0,1},其中取值l代表国有企业,0代表其它。   以上5个变量均为企业层面的控制变量,对企业的异质性进行控制。另外,我们加入了行业虚拟变量(industry)和区位虚拟变量(region),对企业所在行业和区域的异质性进行控制。由于对行业的划分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为了解决同一行业既包括高科技产品,又包括低科技产品的情况,本文借鉴盛斌、牛蕊(2009)和钱学锋、王胜(2011)的做法,按照技术水平划分的标准产业分组和国家统计局行业分类标准将工业行业划分为中高技术行业(mht)和中低技术行业(mlt)两大类。为了考虑不同区域企业的差异,本文将中国大陆31个行政单位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区域。
  (三)特征化事实
  1.对样本企业主要变量的统计性描述
  表1报告了主要变量的统计特征。从表1可知,样本期间企业的平均工资水平呈现逐年显著上升的趋势。参与出口的企业所占比重逐年有所下降。企业的研发和教育投入、资本密集度和劳动生产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企业规模无明显的变化。从企业所有制性质变量来看,国有企业的比重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2.中、东、西部企业特征差异
  现有关于工资的研究结果都表明企业的区位特征会影响企业的工资水平,表2报告了分区位的描述性统计。从表2可知,中国企业表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就本文的被解释变量来看,东部企业的平均工资水平最高,其次是西部,工资水平最低的是中部。就主要的两个解释变量来看,东部的出口企业分别是中部和西部出口企业的几乎2倍和3倍,西部进行研发教育投入的企业相对多于东部和中部。这说明对全球化的积极参与使东部企业的工资水平高于其它区位的企业,对研发和教育的投入使西部企业的工资水平高于中部企业。
  3.不同行业企业的特征差异
  分行业的统计性描述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技术水平的企业也有着显著差异。总体来看,中高技术行业大部分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指标都优于中低技术行业,但是中高技术行业的企业规模小于中低技术行业,企业的数量也少于中低技术行业。中低技术行业企业规模和数量上的优势反映出当前我国制造业的现状,低端加工贸易在整个制造业中所占的比重很大,缺少研发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动力,劳动生产率水平相对较低,使得工资水平落后于中高技术行业的企业。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初步估计结果
  本文分别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方法(fixed effect,fe)和随机效应方法(random effect,re)对模型进行了估计,表4的列(1)、列(2)和列(3)分别给出了ols方法、fe方法和re方法估计的结果。
  从估计的结果可知,无论是使用简单回归还是面板数据方法,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出口企业的工资水平高于非出口企业,对研发和教育进行投入的企业的工资水平高于没有进行研发和教育

投入的企业。为了比较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的适用性,本文进行了hausman检验,hausman检验的结果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因此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在对估计结果的解释中,本文主要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得到的结果。
  企业出口状态(exdum)的估计系数均为0.1041,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说明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出口企业的平均工资高于非出口企业10.41%,这与一些经验文献得出的出口具有正向工资溢价效应的结论相一致(艾洪山等,2010、于洪霞、陈玉宇,2010)。企业研发和教育投入的估计系数为0.1124,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说明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在研发和教育方面进行投入的企业比没有投入的企业的平均工资高出11.24%。
  比较两个主要解释变量的估计结果可知,企业的研发教育投入对工资的影响大于出口状态的影响。翁杰2008对行业层面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本文认为主要的原因在于我国出口贸易中加工贸易占很大的比重,1997—2005年间加工贸易在我国总出口中所占的比重超过了55%。由于来自加工贸易的收益只占产品增加值很小的部分,从而使劳动者很难分享来自出口贸易的好处。
  模型中其它与企业特征相关的控制变量对工资的影响都与现有经验文献的结论基本一致。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经营年限与企业的工资水平显著正相关,说明生产率水平越高、经营时间越长的企业工资水平也越高;企业规模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说明规模越大的企业工资水平越高;企业资本密度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说明资本密集度的提高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工资水平。代表企业所有制性质的虚拟变量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国有企业的工资水平高于非国有企业。
  最后分析企业所处的行业和区位特征对工资的影响。东部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说明东部地区的平均工资水平高于西部地区;中部的估计系数显著为负,说明中部地区的平均工资水平低于西部地区。本文认为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对西部企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西部大开发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西部企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提高了企业的工资水平,而中部企业发展则相对缓慢,抑制了企业的工资水平。中高技术行业的估计系数为0.0493,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说明采用先进技术的企业的工资水平高于采用落后技术的企业。
  (二)内生性的处理及工具变量ⅳ估计
  尽管固定效应模型可以克服遗漏变量问题,但固定效应模型的一致性要求解释变量必须是外生的。在本文主要的解释变量中,研发教育投入可能具有内生性,因为研发教育投入会提高企业的工资水平,而企业工资水平的提高会带给企业进一步研发和教育投入的动力。为了证实这一推断,本文使用了hausman检验,得到其统计量为31.21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研发教育投入为外生性的原假设。为了解决内生性带来的估计偏误,本文使用工具变量(ⅳ)估计法。
  工具变量的选取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与内生解释变量相关但是与残差项不相关。本文以企业新产品产值作为企业研发教育投入的工具变量,具体地,本文采用“企业总产值中新产品产值所占比重”(newsale)这一指标,生成虚拟变量newsaledum作为研发教育投入虚拟变量的工具变量。从工具变量外生性的角度来看,当工具变量的个数多于内生解释变量的个数时,可以使用过度识别检验(overid test),但是当工具变量的个数和内生解释变量的个数相同时,无法从统计上对工具变量的外生性进行检验,通常从理论的角度对外生性进行说明。现有的对工资进行研究的文献没有发现企业的新产品产值影响企业工资水平的证据,如包群、邵敏和侯维忠(2011)的研究发现企业新产品产值不影响企业的工资水平。从工具变量与内生解释变量的相关性来看,新产品产值反映了企业的研发和教育状态,新产品产值在总产值中的比例越高,说明企业在研发和教育方面进行的投入越高。从本文的估计结果来看,工具变量检验的f值高达5584.52,完全可以排除弱工具变量的可能性。   表4的第(4)列报告了工具变量估计结果,与fe模型的估计结果相比较,本文发现主要解释变量的显著性和符号都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出口虚拟变量的系数上升到0.0941,上升幅度为6.2%,研发和教育投入虚拟变量的系数上升为0.1024,上升的幅度为10.3%。这说明内生性问题使估计结果产生了向下的偏误,工具变量估计的结

进一步强化了技术进步对工资的影响大于出口贸易的影响这一事实。接着,本文分析控制变量的变化。我们发现控制变化的符号和显著性也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劳动生产率、经营年限和行业虚拟变量的系数都出现了上升,企业的资本密度、所有制虚拟变量和区域虚拟变量的系数则出现了下降。这说明在控制了内生性后,企业劳动生产率、经营年限和所处行业的技术水平对工资产生了更大的影响,而企业的所有制属性和所处的区域对工资的影响较小。
  四、稳健性检验
  (一)异常样本点的影响
  为了检验本文的结论是否受异常样本点的影响,我们计算了样本企业的工资均值以及工资均值的10%和90%分位数,然后将工资水平高于90%分位数的企业和工资水平低于10%分位数的企业都从样本中剔除,最终得到164368家企业样本。对剔除异常值后的样本进行工具变量估计,结果见表5第2列。从估计的结果可以看出主要解释变量的符号和显著性没有发生变化,尽管系数出现了下降,但研发和教育投入虚拟变量的估计系数仍大于出口虚拟变量的估计系数,这说明本文的主要结论不受异常样本点的影响。其余控制变量的符号和显著性水平也与基准模型工具变量估计的结果是基本一致的。根据上文判断工资变量有效性的标准来看,工具变量是有效的。因此,本文的估计结果是稳健的。
  (二)出口密度的影响
  本文将出口密度定义为企业出口交货值占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将样本企业按照其出口密度的高低划分为3类:第一类是高出口密度企业,出口密度在区间(0.5,1],第二类是中出口密度企业,出口密度在区间(0.1,0.5],第三类是低出口密度企业,出口密度在区间(0,0.1]。本文将这三类出口企业与非出口企业组成三个子样本,分别记为子样本1(高出口密度企业)、子样本2(中出口密度企业)和子样本3(低出口密度企业),对这3个子样本进行工具变量估计,结果见表5。
  3个子样本中主要解释变量exdum和rdedum的估计结果都显著为正,研发和教育投入虚拟变量的估计系数大于出口虚拟变量的估计系数,说明出口企业的工资水平高于非出口企业,进行研发教育投入企业的工资水平高于没有进行研发教育投入的企业,研发教育投入对工资的影响大于出口活动的影响,这与基准模型的估计结果相同。其余控制变量的显著性和符号与基准模型工具变量估计的结果完全相同。前文的分析说明了工具变量的相关性,另外,从工具变量检验的f值来看,排除了弱工具变量的可能。所以,本文的估计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健性。
  五、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研究发现:企业的出口活动和技术进步对工资水平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相比较而言,企业的技术进步对工资水平的影响超过了对出口活动的影响。这一结论不受异常样本点和企业出口密度高低的影响。同时,本文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构成企业异质性的其它因素,如企业规模、劳动生产率、资本密度、经营年限和所有制性质对工资水平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所处的行业和区位特征也会影响企业的工资水平,中高技术行业的工资水平高于中低技术行业;东部地区的工资水平最高,其次为西部地区,工资水平最低的是中部地区。
  因此,我们应该继续实施改变以往以出口导向为主、片面追求出口数量和规模的政策,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在鼓励企业通过参与出口提高工资水平的同时,更需要鼓励企业,尤其是低技术行业的企业加大研发和教育投入。随着技术作为实现经济内生性增长核心地位的日益凸显,企业应该重视对员工的培养,提高劳动力素质,通过内生性增长提高企业的工资水平。
  • 上一篇工学论文:
  • 下一篇工学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出口 技术 技术 出口 科学技术 技术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浅谈我国企业出口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吉林省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动态作用实证…
    新疆番茄酱出口市场研究
    中国汽车产品出口问题分析
    技术壁垒对浙江机电产品出口影响及对策分析
    望亭发电厂11号炉炉膛出口烟气偏差改造实效
    轧机出口步进梁升降液压系统的应用问题与改…
    简析制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因素
    北京路口、停车场、广场设计收费标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