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人口问题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农村研究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伦理道德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社科期刊
略论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略论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谈到人口问题时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表明我国不再只把目标局限于稳定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数量,而是更为关注人口素质和社会乃至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然而,目前我国人口存在诸多问题,已给社会、资源和环境带来了较大压力,成为制约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阻碍。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无疑是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全新均衡状态,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性选择。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概述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相对宽泛,即“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种口号 ,更是一个跨世纪的政治、经济、技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行为纲领。人与自然的关系处在人类文明中的首要地位,这是由于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和此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口的发展既受到环境条件的制约,又反过来对环境产生影响。
  这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构成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当前,我国人口问题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因此,应把积极改善和优化人口发展问题上升为解决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问题,克服由人口问题对社会、资源、环境造成的负面效应,体现人类处理自身活动与自然界关系的进步,由此解决我国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性障碍,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实现人口的适度增长和素质提高的持续进行,最终才能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环境的可持续改良、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WwW.11665.COM
  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
  人口素质低下、劳动力过剩、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突显。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但文盲半文盲人口却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整体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偏低已成为我国当前面临的严重人口问题。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过大,人口数量持续增长,到21世纪20~40年代将相继进入人口三大高峰,预计到2020年,我国适龄劳动人口将达9亿多,数亿潜在的农村失业大军已成为现代化建设的严重制约因素。虽然我国坚持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使出生率有所下降,但不容忽视的是由此带来的人口老龄化局面已然突显。按照联合国标准,当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这个国家或地区就步入老龄化社会。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8.9%。根据预测,我国到2020年将步入老龄化严重阶段,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占全国总人口的11.8%,到2040年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17%,达到3亿以上。由此可见,人口素质低下、劳动力过剩、人口老龄化等人口问题已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沉重负担。
  人口绝对数量庞大,资源承载力触底。我国自然资源虽较丰富,但各项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却呈缩小趋势,有调查显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人均森林面积则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我国正处于加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过程中,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需求程度以及综合利用要求比发达国家高得多。这不仅加大了我国资源储备的风险程度,同时也对资源利用率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工业时代的“自然资源—商品—废弃物”具有资源流动的单向性使得资源利用率明显偏低,极低的利用率与过度的开采率不断超过自然的可承载能力,导致人的“欲壑难填”与自然的“捉襟见肘”形成尖锐的矛盾,这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来说是一项严峻挑战。在工业时代经济伦理观作用下,“自然资源无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自然资源无价,可以无偿使用;自然资源无主,可以谁采谁有”。人们对自然的索取也达到几近疯狂的地步,在无节制的掠夺中渐渐超出自然的可承受能力,国内资源的承载力纷纷触底。非再生性资源呈绝对减少,可再生性资源也显出衰竭态势。
  人口膨胀造成生态环境失衡、态势每况愈下。从环境对人类发展的影响来说,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人类与环境的斗争史。人口总量分布、人口素质和人口结构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环境的发展与转变。我国正面临着多种生态环境问题交织的局面,庞大的人口规模、长期的过度开发、快速的工业发展,个人主义的过度膨胀都加剧了我国生态退化的速度,导致多种生态环境问题同时存在并相互影响,大气、水体、土壤污染相互影响,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首先,水旱、地质灾害等频繁发生。在所有生态破坏中,土壤侵蚀最为突出,集中表现为水土流失面积达六分之一,沙漠化面积逐年扩张,全国平均受灾和成灾面积急剧增长,粮食产量不断下滑;其次,人口膨胀、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亦使得生态变化态势每况愈下。以过量消耗资源为依托,一旦资源的供给量非常充裕,本该作为资源进入生产环节的资源很有可能因为处理方式的不当直接转化为废弃物,使得生活污染和工业排放彼此叠加,资源枯竭与环境污染并存的现状,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调,导致我国生物多样性锐减,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和自然生态失衡,环境污染严重、消耗大。污染已导致恶性肿瘤成为城市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
  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是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要求。坚持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是我国发展的长期政策之一。虽然近年来,计划生育政策取得了相应成效,但是仍需要保持政策落实的连续性、稳定性。比如通过法律法规,限制早婚、多育;改善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养老保险等解除群众的后顾之优;另外,不能一味减少人口增长而失去良好的人口结构对社会的推动作用,需要注重坚持人口与发展规划的统筹协调,积极促进人口结构的现代化转型,在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政策下,开展发散式转型方式,改变人口金字塔的失衡结构,要警惕少儿人口的持续减少态势、劳动年龄人口即将出现的下降趋势以及老年人口的持续快速增长趋势,注重坚持人口与社会管理的紧密结合,提高人口素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引导乡镇企业健康发展,加快农村的城镇化建设,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大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坚持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实现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宏伟目标,提高农民的整体教育水平,完善就业措施、建立人性化社会保障制度、优化产业结构等,从而促进人口结构的现代化转型,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改变“生产主义”、“用后即弃”的经济和生活模式、促进人口与自然资源均衡共生。人口快速增长以及对自然资源的无限掠夺带来的损害不仅体现在“暴殄天物圣所哀”,更体现在人类的精神空虚且欲壑难填,给社会稳定留下了很多隐患。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增长与资源供需的矛盾强调生态生产。为了缓解人口增长对资源承载能力的压力,并不是鼓励人们消极地削减生产规模激化供求矛盾,而是要求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树立生态生产的观念,基于能量守恒定律优化经济产业结构、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充分发挥人口资源优势,创新生产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以避免因掠夺式的开采超出自然的承受能力;同时,提倡人们健康、绿色、适度消费,加强自身的修养,把节约放在首位,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以减缓对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压力。在消费产品时以自己的实际需要作为出发点,消费的对象要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要与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相一致,自觉抵制享乐主义的诱惑,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消费观念,以避免以过量消耗资源为依托的消费方式激化人口增长与资源枯竭的矛盾。
  摈弃以生态效益换取经济效益,促进人口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马克思曾说过:“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自然环境对人类整个发展历程的重要性。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党的十八大提出“美丽愿景”以实现国家的永续发展。人与自然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互相促进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摈弃以生态效益换取经济效益,将传统的粗放型、高消耗的生产方式,转变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污染的清洁高效可循环的方式发展生产;通过整理和复垦增加耕地面积来实现占补平衡,通过植树造林,封山绿化,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加速对天然草原的恢复,建立各种湿地保护区等致力于资源环境的大为改善;通过征收资源补偿费等措施,遏制乱采滥挖现象,促进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要注重科学规律性,实现科技对高产能、低污染清洁生产的利用率。以“三个效益统一”为目标,不仅要重视经济规律,而且要充分尊重与运用自然生态及其管理的内在规律,以促进人口发展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协调统一可持续发展。

  • 上一篇社会学论文:
  • 下一篇社会学论文:
  •  作者:张丽 [标签: 论人 问题 制度 菩提 道次 可持续发展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人口问题能否以日为鉴?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翟振武:“…
    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素质对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影…
    城镇化进程中贵州省流动人口极化问题研究
    人口与计生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
    河北省农村人口老龄化下养老问题研究
    以人为本,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及提高人口素质
    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视角的我国当前失业…
    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现状问题的调查
    人口红利视角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流动人口社区健康管理问题探讨
    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融入问题及对策构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