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其他相关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农村研究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伦理道德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社科期刊
浅谈唐卡艺术的绘画技法
摘要:唐卡作为藏族文化艺术的一种绘画形式,具有其独特的传统工艺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其上千年的继承和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吸收和借鉴大量周边国家及地区的艺术绘画形式,成为中国民族艺术中的奇葩。本文通过对唐卡绘画艺术中的线条进行论述,并且把唐卡和中国绘画中的线的表现相比较,从而可以看到线描在唐卡绘画中的重要性和其民族特色,其精湛的绘画技法在中国民族艺术的舞台上大放光彩。
  关键词:唐卡;线描;勾勒随着佛教的传入,与西藏本土宗教融合成西藏地方化的宗教,因而藏族绘画艺术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藏族绘画艺术以其绚丽夺目的色彩,浓烈的绘画格调区别于其他的绘画形式。在千余年的藏传绘画的历史进程中,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综合性的表现形式,精湛的技巧,超凡的创造力和审美价值,成为辉煌灿烂的东方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其不可忽视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
  唐卡画藏传佛教特有的一种绘画艺术和宗教用品,也是藏传绘画造型艺术的主要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文化色彩和独特的地域艺术风格,是藏族人民历来尊奉的珍品。其数量繁多,品种丰富,风格流派尽显纷呈,令人折服,应接不暇。唐卡艺术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远在四五千年前的卡诺文化遗址中,我们从简单的彩绘纹饰上,就可以窥视到现今唐卡艺术的先河。那用黑彩绘成的三角折线纹和三角图案,虽然原始,却显得粗放豪迈,与今日尤其是藏东地区的唐卡艺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人们现在所见到的唐卡,称之为布画,她滥觞于佛教传入西藏之后,伴随着佛教在西藏高原的弘传,它一方面发扬更新原有的艺术特色,一方面吸取中原、印度、尼泊尔等异域之艺术精华,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流派。WwW.11665.Com在康巴地区因其地理位置特殊,画风受内地汉式绘画的影响较大,从设色到山水皴法,从云彩花卉分染法到山石树木的造型,线条勾勒等都把汉式工笔画技法引用并揉进到唐卡技法中去,这类唐卡壁画在康区的一些寺庙里面可以看到。除地域的影响之外,在吐蕃时期藏王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赤尊公主和唐文成公主入藏后,二位公主带进藏区的尼泊尔文化和汉族文化艺术对藏族本土文化也有深远的影响。如图1《帕巴鲁给夏阿》,现藏布达拉宫,相传是7世纪初赤尊公主进藏时,从尼泊尔带来的古老唐卡。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唐卡中纯粹的尼泊尔风格和纯粹的汉式画风都已不存在。因为它们都已逐渐融入藏传唐卡艺术中了。
  图1《帕巴鲁给夏阿》图2释迦牟尼佛与十六唐卡的绘画技法和许多其他的绘画有着一致性,尤其和中原绘画中的工笔重彩画有很多的共同处,不论是色彩还是线条的处理都有很多共通之处。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的运用一直是其精髓所在,从原始人开始在陶器上就绘有一些纹饰,用简单的线来表达,粗犷、简练而又不失其生动;到了东晋顾恺之的时候用线遒劲连绵,线条如“春蚕吐丝”;唐代吴道子创造了波折起伏,错落有致的“莼菜条”,有“吴带当风”之称,由此可见古人对线的重视。藏族绘画虽然也重视线的运用,但它具有很强的民族特性和地域特性,有着自己独有的魅力。
  藏族绘画的画体是以线造型,线的描画勾勒有着藏族绘画艺术的独特表现形式,融入了自己的风格样式中,是藏族绘画艺术的灵魂所在。藏族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特有的审美创造意识,将藏族绘画的民族性、地域性等都用线条的勾勒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
  线描勾勒是藏族传统绘画造型的基本手段,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从远古的摩崖造像中那淳朴的凿刻的线条中就可以窥到藏族最古老的原始绘画手法。藏族的审美观和审美样式随着历史的沉淀而形成,并为广大的藏族人民所喜爱。线条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成为藏族绘画艺术中辉煌灿烂的瑰宝,藏族传统唐卡绘画的基本要素是色彩和线条,而当中色彩为其肉,线条为其骨,这正如中国人常说的“骨气”,线有如人之骨,没有骨,则无法立起,没有骨,皮肉焉存?因此,藏族绘画经过数千年的提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以线造型,以线描为骨架。这与藏族的书法艺术相通,强调线条的自然流动、舒展舒畅,也讲求笔力的虚实、节奏变化。
  线描在藏族古代绘画中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线描勾勒是藏族传统唐卡画的基本手段,也是与藏族远古文化一派相承的优秀审美表现技法。而且人们把线描工夫看成是画师水平高低和衡量作品价值的一个重要审美的标准。绘人

唐卡大多采用铁线描、高古游丝描;绘景物则喜用富于变化表情的粗细线勾勒,这种线描的功力,尤其在绘制黑唐卡、彩唐卡和精细的坛城图唐卡中能见其功底。每幅唐卡中的线条都有不同的表现,或刚劲、坚实、有力,或挺秀、流利,或生动活泼,或纤细、繁复,或朴素、古拙。根据勾勒的表现结果,线描可以分为平勾法,犹如马尾一样长而舒展,流畅饿平滑的线,此法类似于中国工笔画中的铁线描,连绵不断,多用来勾勒人物内线;浊勾法,所勾的线条从头至尾富有变化,随着造型的需要粗细起伏变化,在壁画和唐卡中多用来勾勒山石树木;衣勾法,其特点是所勾勒的线条凸处粗、凹处细,类似于中国的钉头鼠尾描,多用于勾勒富有变化的衣服的纹路;叶勾法,勾勒的线条是中间粗而两头细,从粗线头向细线尾逐渐消失,是专门用来勾勒树叶的一种描法;云勾法,是一种较粗的特殊描法,主要是用来勾勒祥云浓雾;色线勾勒法,在运用线描勾勒时除了用墨线之外,用彩色线条来勾勒轮廓。其题材更广泛,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运用范围更加广泛。唐卡绘画中的人物多用铁线描、高古游丝描,在画景物时多用富于变化表情的粗细线勾勒,在绘制彩唐卡和黑唐卡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如图2所示,不论是图中的人物还是佛像的背光,都可以看到其线条的均匀和流畅,既舒展又饱满有力,衣纹的勾勒起伏转折,既有韵律又有节奏感,面部的线条细腻而又精致。
  线条勾勒等把汉武时的工笔画技法引用揉进唐卡技法中,这类唐卡壁画在康区的一些寺庙里面可以看到。在西藏唐卡绘画中,线条的运用总体上既不同于单线平涂、以线描造型为主的中国古代国画,也不同于以晕染造型为主的西洋绘画,而是介于二者之间,将两种技法的特点融为一体。如在一些护法神和金刚、力士的描画中,尤其是人物上下肢和面部、腹部的晕染,不仅表现出了强健骨节的转折和肌肉的变化,更重要的是通过晕染加强和突出了四肢造型的力度和气势,与健劲的轮廓线紧密配合,精妙地刻画出护法神内在的气质,达到了绝妙的艺术效果。
  西藏唐卡绘画中的线描十分丰富,其中铁线描和游丝描最富有特点。铁线描一般用于人物轮廓的勾勒,常常是寥寥数笔,但对人物形体的把握却十分准确。尤其是对护法神的勾勒,大刀阔斧,一气呵成,十分有力,不仅准确地抓住了人物的形体结构和变化,而且把护法神那种粗犷、勇捍、不可一世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还有在描写那些度母等比较柔和的佛像时,其线条细腻、柔韧而又不失其力度。背光中那繁复的一根根的线条粗细均匀、排列和谐,一组组的云彩流动在空中,飘带和衣纹轻盈而又清晰,让人不得不慨叹。在长期艺术实践的基础上,西藏画家还摸索和总结出了一套“明面由暗面表现,凸处由凹处体现”的晕染原则和色彩运用搭配的理论体系。
  唐卡的背光、水波、叶茎和装饰纹样等多采用游丝描,与简洁明快、富有力度的轮廓线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线描的线条精细,圆润流畅,富于变化,极富装饰效果。背光卷草纹和火焰纹的线刻则极具代表性,似行云流水、蜿蜒起伏、自然流畅、十分精致,细密而又有规则,几种勾线方法相互交织,有繁有简表现出较高的线描水平,充分发挥了线描的运动感和韵律感。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艺术,一个民族亦有其独具特色的民族艺术。藏传唐卡艺术伴随着佛教的传入、形成以及发展,在这片雪域高原上扎根。以其丰富的表现内容、精湛的技巧、独特的审美价值,成为藏传艺术中的奇葩。唐卡的绘画技法多种多样,不论是线条的勾勒,还是色彩的运用,都有着藏族本民族的特色。 绘画技法上,在吸收东方绘画精华的同时,还借鉴西方油画的技巧,不断丰富和完善艺术表现手法。但无论怎样发展,唐卡总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屹立在世界的艺术之林。参考文献:
  [1] 岗措,葛小冲.藏族的唐卡艺术[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 丹巴饶旦.西藏绘画[m].阿旺晋美,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6.作者简介:樊珂(1982—),女,200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系,现工作于河南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 上一篇社会学论文:
  • 下一篇社会学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唐卡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浅谈英语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浅谈蔚县人物剪纸中的美学表现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浅谈低年级写话教学
    浅谈培养学生写作创新能力
    浅谈柔性管理在中专学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和成本及质量控制
    浅谈我国建筑施工管理现状
    浅谈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
    浅谈初中班主任的管理教育策略
    浅谈初中英语听力教学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