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其他相关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农村研究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伦理道德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社科期刊
电影《完美的世界》的社会学思考

电影《完美的世界》的社会学思考

美国电影《完美的世界》是由克林论文联盟http://特?伊斯特伍德在1993年的自导自演之作,看似平常的警匪片,给人留下的思考却是久远的,折射出的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是发人深省的。
  一、缺失的父爱
  故事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德州,两名罪犯越狱成功,劫持了8岁男孩菲利普作为人质,向德州边界逃窜。正面临大选的州长为了挽回自己的声誉和拉选票,立刻命令警方追捕逃犯。于是,警方成立了以瑞德?加尼特和女犯罪学专家萨利?格柏及神枪手三人为首的追捕小组,开始了一场警匪的追逐戏。途中,相似的生活经历使逃犯布奇与人质菲利普之间建立了一种如同父子般的关系。布奇越狱的目的是要到阿拉斯加寻找他的父亲,开始新的生活,最后却被误杀,对父爱的渴望和对完美世界的追寻变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奢望。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八岁男孩菲利普虽然也被爱包围着,但是那是一种残缺的爱,没有父亲的关爱和保护,性格懦弱,又被宗教信仰桎梏在没有童年、压制人性的世界里,被布奇绑架的经历意外变成了释放人性、回归童年的爱之旅。其间布奇父亲般的关爱和教诲也让菲利普经历了一场非同寻常的成长过程。菲利普学会了自主,学会了坚持正义,敢于承担责任,也找回了男人应有的自信。
  最难忘的是影片中的两次大手牵小手的场面。第一次是在逃亡途中去居民家中强取食物,布奇了解到菲利普的身世后,问他想不想玩“糖果或捣蛋”的万圣节游戏,菲利普的情绪一下变得非常低落:“我妈不准我去玩,违反我们的宗教信仰。wWw.11665.Com” 布奇的理解和宽慰缓解了他的焦虑和负疚感,也使他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安全感,也激活了一个孩子被压制已久的天性。菲利普坚定地伸出小手拉住了“绑匪”布奇的大手。对于生活在正常家庭环境下的孩子来讲,这一举动再平常不过了,但是对于菲利普这个从未见过父亲的孩子来说却是人生第一次,那是对布奇的信任,对父爱的强烈渴望,和此举带给他的安全感和极大的心理满足。
  第二次牵手是在影片快到结尾处,当警长和菲利普的母亲匆忙赶到时,布奇拿出菲利普写在纸条上的最想实现的愿望,一一读给警长和菲利普的母亲,并要求母亲答应让菲利普今后享受一个孩子应有的快乐。菲利普并没有像所有人期待的那样欢呼雀跃着朝母亲奔去,而是举着双手缓缓地向“安全地带”走去。虽然戴着面具,可是从他缓慢的脚步和一步三回头的彷徨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他内心的挣扎:他或许害怕回到那个被“爱”包围却又被“爱”抛弃的家;也或许是担心给他力量、教他做人的布奇会流血过多而死,或被警察抓走,被判死刑;也或许是他想带布奇一起逃走,去实现他们尚未完成的梦想……最后还是转身回到受伤的布奇身边,不顾远处焦急呼唤他的母亲,不顾子弹已经上膛正在瞄准布奇的枪口,毅然决然地牵住了布奇的手,这一举动令除了警长和女犯罪学家之外所有的人匪夷所思,却再次强烈地攫住了观众的心——我们仿佛感到他们手心里传递的相互信任和深深眷恋以及布奇对菲利普未来生活的担忧——在单身家庭中长大又将重返那个家庭的菲利普能够找到他们期待的完美世界吗?
  二、现实的慨叹:残缺的人格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社会化场所,对孩子的社会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孩子智力的发展、性格的培养、道德品质的形成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都与家庭环境密不可分。教育孩子是父母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缺少了任何一方,都可能造成教育功能不全,对孩子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一)理性欠缺的布奇
  心理学家格尔迪曾经说过:“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独特的力量。”社会学的研究表明,许多罪犯都来自父亲缺席的家庭。心理学研究也表明,父亲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其自我认同有重要的作用。父亲教会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冲动,更好地运用理性思维来思考问题,明确和强化是非判断标准,同时父亲也能帮助母亲避免过度情绪化地处理和孩子之间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尤其是对父亲影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强。父亲教养缺失的孩子容易出现心理失衡,表现出封闭、自卑、抑郁、猜疑、嫉妒,自尊心低下,自控能力差,人际关系紧张,容易走极端,反社会行为较多,等等。
  影片中布奇的遭遇与父亲教养缺失有很大关系。布奇的母亲是个妓女,布奇从小就和母亲一起在妓院生活,在他8岁的时候就用手枪杀了人,12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他的父亲是个小白脸,靠女人生活,对家庭和孩子没有责任感。布奇从小就没有受到父亲正面的积极的引导,更没有正面的父亲的榜样作用。失去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父母关爱的布奇就像一株野草一样疯长,直到走上职业罪犯的道路。布奇的越狱就是他自控能力差和反社会行为的典型表现。
  布奇疯狂越狱是想到阿拉斯加去,因为他的父亲给他寄过一张阿拉斯加的明信片,他想在那里找到父亲。与其说他是去寻找父亲论文联盟http://,不如说他是想执著地寻回童年失去的梦想,那份无以替代的亲情,以至于最后也是这张明信片断送了自己的性命。如果他的父亲能够以身作则,对家庭、对布奇负责任,给他树立坚实的正面的榜样,引导他走正路,让他有明确的是非判断标准,学会对自己、对社会负责任,布奇也不会不择手段地去达成自己的目标,也不会打死一同越狱的特里,尽管他“罪有应得”,至少不会罪上加罪——越狱加上杀人。如果布奇学会了理性地应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能够很好地与人沟通,也不会在好心收留他们的黑人农工迈克家里施暴,也不会造成菲利普的误会,开枪将他射伤。
  (二)阴柔寡断的菲利普
  早期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是儿童社会化和人格发展的核心和主要动因,而父亲作为家庭中的核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弗洛伊德将父亲描述为儿童眼中的保护者、教育者和自己未来理想化的形象。父亲角色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与父亲有良好关系的孩子具有更强的心理调节能力、较少的反社会行为。男孩通过与父亲的交往和模仿父亲的性别行为学会适当的男性品质,有父亲的家庭中的男孩的男性化品格特征如男子气、坚强、果断、勇敢等会比父亲缺失的家庭中的男孩的男性化品格更显著,而父亲缺失家庭中的男孩在攻击性、自卑等负面人格方面表现更明显。

影片中布奇和同伴特里越狱后到附近一家民宅讨吃的,菲利普眼看着歹徒特里企图强暴自己的母亲,吓得魂飞魄散,手足无措,连丝毫反抗的意识和举动都没有。布奇看到这一切不由自主地让菲利普捡起掉在地上的手枪,像个男人那样对着自己大声说“举起手来”。生活在女人堆里、从未经历过“风雨”、也不懂得勇敢为何物的菲利普这才怯生生、颤巍巍地捡起枪,对着布奇说了句:“举起手来!”这一幕不能不让观众痛心疾首:我们甚至可以想见菲利普将会如何极端地应对未来生活中出现的种种挫折和危机——要么退避忍让,逆来顺受,要么以暴制暴,同流合污!
  此外,从多处镜头中都可以看到菲利普犹豫的眼神和不自信的举动。影片中好几次菲利普都有机会摆脱自己人质的身份,但是却犹豫不决,瞻前顾后。跟布奇一起继续逃亡,又担心因为自己被挟持而近乎疯狂的母亲,而且自己所信奉的宗教教义也不允许自己跟一个罪犯同流合污;离开布奇,自己就会失去刚刚感受到的曾经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父爱,何况一路上布奇带给他的是从未有过的快乐。逃亡途中有一个情节:布奇开着飞车,让菲利普坐在车顶,菲利普自信地张开双臂大喊:快点,布奇,再快点!那惊险与刺激是前所未有的,这与他平日里中规中矩、单调乏味的生活简直就是天壤之别。万圣节、摩天轮、棉花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糖、爆米花本是代表童趣和多彩生活的象征,可是生活在一个“耶和华见证派” 的家庭,菲利普不得不遵守清规戒律,只能强烈地渴望着这些本该属于他的快乐,无奈地坚守着自己的信仰。我们也同样可以想见到一个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害怕冒险的孩子将来会有多大的创造性!
  三、未来的担忧:缺“钙”的人生
  性别角色是论文联盟http://社会规范和他人期望对男女两性的行为模式的要求。性别角色的发展是孩子社会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刘小倩,2009)家庭抚养方式对孩子性别角色的获得和发展起着最直接、最有力的影响。在孩子性别角色的发展上,父母都起着一定的作用,但对男孩而言父亲的作用要比母亲重要一些,因为父亲为男孩提供了一种特有的角色示范和行为强化模式。在单亲家庭中,儿童在性别角色的学习过程中缺乏模仿观察的对象和最直接的榜样,这样不利于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而且也会阻滞性别角色的认同。研究表明,单亲家庭子女出现性别错乱者明显高于非单亲家庭子女,单亲母亲家庭子女出现性别错乱者又明显高于单亲父亲家庭子女。在单亲母亲家庭中,由于父亲缺失,男孩与男性交往的机会减少,导致成年后人际交往的障碍,缺乏正确的性别观和婚恋观,这种现象被称为“父爱缺乏综合征”。(蒋玉娜,2007)
  影片中逃犯特里和菲利普的一段对白看似戏谑,却发人深省。在逃亡途中,布奇停下车去路边商店买东西,让菲利普拿枪指着狂躁不安的特里。特里为了分散菲利普的注意力,和他搭话,言语里面不乏挑衅和欺辱:“你和三个娘儿们生活在一起,没有父亲,你会变成同性恋的。”而且特里还对菲利普身上惟一男性标志的“小东西”妄加评论,让菲利普深感自卑。由于父亲角色的缺位,这个从未“见过母亲和男人亲吻”,不识“人间烟火”的小男孩菲利普已经出现了人格上的缺失,还会不会出现性别角色认同危机呢?
  四、结 语
  电影《完美的世界》的结尾相当完美,警察“成功”地击毙了“绑匪”布奇,解救出了“人质”菲利普。然而,菲利未来的人生却牵动着观众的心。逝者已逝,活着的人还要继续追寻那个完美的世界。教育的根本是要使受教育者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在离婚率不断攀升的今天,单亲家庭的亲子关系与随之产生的性别意识教育也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单亲家庭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问题更是值得反思,也许这正是本片的主旨所在吧。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 上一篇社会学论文:
  • 下一篇社会学论文:
  •  作者:郑磊 [标签: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没有相关社会学论文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