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伦理道德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农村研究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伦理道德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社科期刊
女性主义视角下道德发展的性别问题探究
摘要:女性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有“性别”之分,男女分别从“公正”和“关怀”两种不同的视角进行道德选择和道德判断。因此,应使“公正”和“关怀”共同体现在男女道德发展过程中,构建道德教育的性别和谐。
  关键词:道德教育;性别差异;性别和谐
  
  性别的生物学概念区分了男女两性,其社会学概念则赋予男女不同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认同。性别差异带来了男女在身体素质、认知能力、人际交往、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和不同。男性和女性在道德发展上有无性别差异也是道德理论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道德发展中的性别之分
  女性主义伦理学研究表明,男女在道德发展上有“性别”之分,男女两性在道德发展重心、思维方式、道德取向等方面存在不同。
  女性主义伦理学的代表人物吉利根认为:由于受生理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男女两性在道德发展上是不同的,男女分别从“公正”和“关怀”两种不同的视角进行道德选择和道德判断。但这里所说的男女两性道德不同是相对的,或者说两性总体上体现出现这种趋势,并不是具体到每个个体。也即是说男性侧重将正义作为道德价值重心,女性更侧重将关怀作为道德价值重心。关怀伦理学者萨拉•拉迪克曾谈到:“吉利根、赫尔德和我本人都不放弃谈公正和权利,而诺丁斯却相信公正和权利的概念能够被转换成或包括在关怀伦理学之内。” [1]可见,关怀伦理学者在肯定女性独特的道德体验,强调关心、情感和关系的基础上并不否认公正的价值。他们只是认为传统的以逻辑判断为特征的伦理道德观是男性经验的产物,忽略了女性的声音。wWw.11665.coM以往的伦理学家也错误的把关怀伦理排斥在外,没有看到人类社会关系用两种伦理共同维系。
  二、道德发展中性别差异的原因
  1.道德发展中性别的差异源于社会文化
  女性主义者认为两性道德发展的性别差异源于社会文化的建构。这一点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给予了证明。玛格丽特•米德通过田野观察等手段,对跨文化社会的性别特征进行了调查,在《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和气质》一书中,她阐述了三个原始部落中男女行为的差异,得出社会文化在两性道德发展差异的形成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结论[2]。
  反观东方文化,同样能看到社会文化对两性的影响,尤其是进入父系氏族后社会文化对女性的压抑。在以男性为中心的传统文化中,明确地规定了“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角色的分工,在这种文化熏陶下,女性过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家庭主妇式的生活。在这种为社会共同认同的文化氛围的规范下,温顺、体贴和服从成为东方女性必备的美德。
  女权主义者西蒙娜•德•波伏娃指出:“在生理、心理或经济上,没有任何命运能决定人类女性在社会的表现形象。决定这种介于男性和阉人之间的,所谓具有女性气质的人,是整个文明。” [3]。社会学家克拉拉•汤普森认为对两性道德发展差异的解释代表着特定社会的观念,如果社会文化存在着对女性的偏见,则必然导致对女性道德价值的贬抑[4]。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认为社会对性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男子气”意味着权力、能力、价值, “女子气”意味着服从、奴性和地位低下[5]。
  由此可见,男性和女性的道德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文化决定的。
  2.道德发展性别的差异源于道德思维方式的不同
  澳大利亚身体语言和行为学专家皮斯夫妇在大量的研究和调查后认为,男女大脑的差异决定了男女之间的行为能力、生活方式和两性交往等方面的差异。男性的思维方式具有个体性和独立性,倾向于将自我理解为一个独立的理性个体。而女性的思维则体现出关系性,倾向于把自我视为关系中的自我,对人的理解也是从关系出发的。
  同样,男女思维方式的不同也体现在道德发展上。相对于女性,男性的独立性和理性的思维在道德上体现出公正取向。而女性的关系性思维在道德发展上则体现出关怀取向。从吉利根的访谈中可以看出,男性对“道德一词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是:“我想它是对人的权利,其他人的权利以及不干涉他人的权利的认识。” [6]而当吉利根用柯尔伯格的“海因茨偷药”的故事访问女孩时,发现“她的世界是一个关系和心理学真理的世界,她把道德理解为对关系的承认,相信交流是解决冲突的方式。” [7]
  在原则性和情境性上,男女道德思维方式也存在差异。男性面对问题时倾向于根据普遍原则寻求答案,思考问题更具逻辑性。而女性在思考道德问题时不拘泥于这种抽象的原则,倾向于考虑当事人当时所处的环境和内心世界。

  三、道德发展中性别和谐的构建
  虽然关爱取向与公正取向存在很大的差异,但“关爱”和“公正”都是人类道德发展的取向,是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的两种视角,因此,人类的道德智慧是多元的。道德教育要重新定义道德和有道德的人,构建性别和谐。
  1. 道德实践中融入女性主义视角,全面看待公正和关怀两种取向
  女性主义伦理学以批判科尔伯格理论为基础,认为男性话语霸权是女性道德发展之所以不足或者失败的原因,因此要求重视女性的声音,并从女性视角出发,建构一套包含情感、关怀等女性因素的话语系统。柯尔伯格自己也曾谈到,“关于人格发展的富有影响的理论绝大部分由男性创造出来,反映了对男性人格发展较之对女性人格发展的更深入、更清楚的了解,我们部分地赞同吉利根的这个观点。” [8]柯尔伯格不仅承认自己研究的男性基础,还承认女性主义伦理学对道德理解的拓展,因此,在道德实践中融入女性主义视角,关注女性的声音是很必要的。
  但在注重女性主义关怀取向的过程中,应消除错误的、孤立的以性别为界限划分男女道德发展的倾向。在道德实践中,应看到公正和关爱这两种取向都是必须的,也是可以在个体身心发展中共同存在和体现的。所以在道德教育的实践贯穿一种性别视角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提高男女道德发展水平,引导个体成长为道德上全面发展的人。
  2. 缩小男女道德发展上错误的自认同,造就道德成熟者
  公正和关怀取向虽然以男性或女性经验为主,但在道德发展上不能误导男女将其作为自身的道德发展取向,消除男女道德发展中存在的错误的自认同,如男性认为要独立、公正,会不会关心别人是女性的品质等。事实上,真正的道德成熟者是将二者合理的内化到自身的道德发展中。男性在公正的基础上学会关怀,女性在关怀中重视公正。正如诺丁斯所说,关怀是所有孩子都要学习的,“应该教育所有孩子不仅要学会竞争,更要学会关心。教育的目的应该是鼓励有能力、关心他人、懂得爱人、也值得别人爱的人健康成长。” [9]所以,社会文化和社会环境应该赋予公正与关怀以同等的价值,并努力培养道德上的公正与关怀兼备者,从而实践道德发展中的性别和谐。
  
  参考文献:
  [1]肖巍.“关怀伦理学”一席谈---访萨拉•拉迪克教授[j].哲学动态,1995,(8).
  [2][4]周小李.道德发展的性别差异:女性主义的观点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中国德育,2006(11).
  [3]西蒙娜•德•波伏娃著.第二性[m]. 陶铁柱译.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
  [5]郑新蓉.性别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6][7]卡罗尔•吉利根.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论与妇女发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8]柯尔伯格.道德发展心理学---道德阶段的本质与确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9]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 上一篇社会学论文:
  • 下一篇社会学论文:
  •  作者:黄春 [标签: 视角 道德 问题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评析《女勇士》中的女性主义形象
    对保罗·哈丁《修补匠》的存在主义解读
    关于科学看待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问题研究
    时代警句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激励理论的逻辑演进
    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新的发展方向探析
    现代主义设计风格中德国包豪斯对版式设计的…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美国政制的政治哲学意义——从施特劳斯学派…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集体主义
    推进土地整治为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牧区建设…
    大众传媒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路径研究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