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哲学论文 >> 其他哲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逻辑学论文   中国哲学论文   西方哲学论文   思想哲学论文   科技哲学论文   美学论文   国学论文   其他哲学论文
网络文化的范式转换——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

【内容提要】网络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生活空间,也为人类的文化带来了变革。对网络文化 的研究是当前比较热门的话题,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基点和维度对网络文化做了大量的研究 。但纵观这些研究,可以发现很少有人对网络文化本身发展的历史过程做过深入的考察。本 文试图立足于文化研究特别是大众文化研究,通过剖析网络技术发展的历史,对网络文化本 身的发展过程作一探讨。

【英文摘要】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has brought about a new life style,and h as pro found influence on human cultures.at present,different scholars stu dy cybercultu re,a most heated topic in humanities,on various bases.howeve r,little study has b e en done thoroughly on cyber culture itself.based on “culture studies”,esp.“po pular culture”studies,this thesis is an atte mpt to study the growing process of cyberculture itself through examining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ies.
【关键词】网络文化/文化研究/精英文化/大众文化/cyberculture/culture studies/elite culture /popular culture

【正文】
随着人类社会信息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 展的重要工具,成为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观念的人们之间开展文化交流的场所。wwW.11665.CoM网络 时代的到来,意味着蕴涵其中的网络文化必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现阶段对于网络文化的 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文化对个人社会化的影响,它所引起的社会变革,网络文化现象引发 的一些哲学思考,网络文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网络伦理和法制等方面,而对网络文化作为 一种文化现象本身历史发展过程的考察和论述甚少。本文试图在文化研究特别是大众文化研 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网络技术发展的剖析,揭示出网络文化已经从精英文化转变到了大众文 化。
    1
文化研究(culture studies)是目前国际学术界最有活力、最富于创造性的学术思潮之一, 也是中国当代人文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领域之一。从1964年英国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 ccs)作为第一个“文化研究”机构正式成立以来,在该中心的创建者威廉斯(r.williams)、 霍加特(r.hoggart)、汤普森(e.p.thompson)等人及其第二代学者的推动下,文化研究在全 球范围内得到迅猛发展,范围涉及众多学科和领域。虽然目前没有人能为文化研究划出一个 清晰的学科界限,其研究对象和方法也不固定,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自己的方法论特征和 基本的价值取向。文化研究至少有以下一些特征和倾向:第一,文化研究的聚焦点不同于传 统文学研究注重精英文化,它更加注重研究大众文化,特别是以报刊杂志、电影、电视和互 联网为媒介的大众文化;第二,文化研究不再局限于注重对主流文化的研究,而是重视被主 流文化排斥的边缘文化和亚文化等弱势文化;第三,文化研究和传统文学研究不同,它走出 了自我封闭的象牙塔,开始注意与社会保持密切的联系,非常关注文化中蕴含的权力关系及 其运作机制;第四,文化研究提倡一种跨学科、超学科甚至是反学科的态度与研究方法[1] 。
大众文化(popular culture)是文化研究所关注的中心,一般来说它是社会学、文学理论与 艺术批评三者结合的产物,它具有文化研究的精神和秉性,并不排斥其他学科和方法的介入 。大众文化并不等同于以往历史上出现的通俗文化或民间文化,它是一个特定的范畴,主要 是 指与当代大工业生产密切相联系、以工业化方式大量生产、复制消费性文化商品的文化 模式。就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渊源而言,最有影响的论述来自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他们 留下了许多大众文化研究方面的经典文本,例如阿多诺(t.w.adorno)、霍克海默(max.horkh eimer)在他们1974年出版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中,通过对“文化工业”(culture indust ry)的考察和批判,对大众文化持一种激烈批判甚至完全否定的态度。事实上,法兰克福学 派 的理论家们出于意识形态的批判立场,过分强调了大众消极、被动的一面,而忽视了大众积 极的一面。这种局面直到英国文化研究的崛起,才得到了根本的改变。威廉姆斯(r.william s)和霍尔(s.hall)开始关注大众文化中能动、积极的因素,从而为大众文化的研究注入了活 力。美国的大众文化研究学者费斯克(john fisk)深受威廉姆斯和霍尔的影响,他更加关注 大众的主体地位,更加关注大众的实践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并把他自己的理论描述为“关 于愉快的社会主义理论”。本文主张采用的正是这样的一种大众文化研究的方法。
网络文化属于文化的范畴,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文 化这一概念本身的复杂性有关。“文化”作为学术史上最复杂的术语之一,自从英国文化人 类学的奠基人泰勒于1871年在其代表作《原始文化》一书中最早在科学意义上为文化下过定 义以后,关于文化的定义层出不穷、众说纷纭。网络文化就目前而言亦是如此。根据对网络 文化的不同理解,有学者认为:“说到网络文化,它并不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如果自己 觉得以某种方式生活,这里面本身就体现了文化,当你的吃、住、行、交友等日常活动按网 络 的方式来进行,自然就形成了网络生存方式,也就是网络文化”;[2]另有学者认为:“网 络文化作为一种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以网上生存为核心内容的新文化形式,它不仅造成了人 们对以往传统的占主流地位的文化价值规范的反思和检讨,而且也极大地扩充了现代社会中 人们文化生活的深度和范围,并正在塑造出全新的文化价值规范体系”;[3]也有国外学者 认为:“网络文化是一个分布很广的、松散的、准合法的、选择性的、对立的亚文化复合体 (亚文化的共同目标是对技术商品的颠覆使用。这种商品常囿于激进的身体政治)……[网络 文化]可分成几种主要领域:视觉技术,边缘科学,先锋艺术,大众文化”。[4]这几个定义 比较有代表性,基本上概括了网络文化的各个方面,突出了网络文化的本质、内容和特点, 本文较为赞同以上几种对网络文化的定义,由于文章的主题而更倾向于第三种说法。
    2
如果我们来简单地考察一下网络产生和发展的历史,那么我们就不难发现这是一部网络精 英史。自从1958年初在当时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正式提议下,美国国防部成立高级研究计 划署,开展阿帕网(arpanet)的研究项目以来,我们可以从网络技术发展的轨迹中,寻找出 一 大批精英的足迹。主持阿帕网的总体结构设计,为阿帕网的建成作出巨大贡献的鲍伯·卡恩 ;被后人当之无愧地称为阿帕网之父的拉里罗·伯茨;确定今天互联网各个电脑之间的“谈 判规则”,被后人称为“互联网”之父的文顿·瑟夫;发明了“域名系统”(dns)的保罗· 莫卡佩特里斯;编写了一个不同电脑之间通信的程序,即能够发送我们今天称之为e-mail程 序的雷·汤姆林森;发明了环球网的伯纳斯-李;设计出第一个环球网浏览器“马赛克”(mo saic)的马克·安德里森,他后来又与詹姆斯·克拉克共同创建了网景公司,设计出了著名 的浏览器-导航者(netscape navigator);发明了雅虎作为用户的助手和信息检索器的杨致 远和戴维·菲罗;主持开发了“佳娃”(java)给互联网上鼎鼎大名的太阳公司带来新的生机 的詹姆斯·戈斯林……从这些星光灿烂的名字当中,我们不难发现,尽管很多人不是科班出 身的计算机专家,但他们是科学精英构成的群体,也就是说是这些精英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科 学精英和技术精英在推动网络的发展,没有这些科技精英就不可能有我们今天的网络。毫无 疑问,科技精英在建立和发展网络的时候不可能只贡献了自身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才能,他们 需要阐释和张扬自我,因此也不可避免地带上了自己的目标、愿望、情感、价值观等文化观 念,这些文化观念通常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变化和进步的,即便有时这些文化 观念会给网络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因素。从这一意义上讲,网络文化首先体现的是科技精英们 的文化观念,或者说网络文化首先是一种精英文化(elite culture),因为它具有了作为精 英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征:知识高深、远离大众、范围狭小、参与者少。网络的发展史证明, 正是这些熟悉计算机和网络基本原理、经验丰富、才能非凡的科技专家通过个人努力和通力 合作建立和发展了网络,同时也缔造了最初的网络文化。如果从更本质的层次上来讲,技术 本身亦是一种文化,现代文化的一大特征便是文化本身就是某种物化的结果,正如李克特所 认为的,技术也应该是一种文化过程[5]。因此,事实上,在网络的发展过程中,技术已经 成了网络精英们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已经成了他们文化生活中的切切实实的一部分。这也 意味着以技术为支撑的网络文化在网络发展的早期是一种精英文化,大众一直游离于这种精 英文化之外。
以上的分析是基于阿帕网时代的分析,那时网络文化作为一种精英文化“不是存在于有形 的校园里,而是存在于因特网中的相互联系的研究社会”[6]。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作 为精英文化的网络文化必然要向作为大众文化的网络文化转变。这个转变的标志在于国际互 联网internet的兴起,以及采用协议规定的标准语言编写的万维网(world wide web)所构成 的虚拟的地球村落的形成。正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实验室的负责人迈克尔·德图 佐斯(michael l.dertouzos)所指出的那样,在“短短的两年里,万维网已发射出技术的光 芒,变成千百万人卷入的一场浩大的文化活动”[7]。事实上,这种转变一开始便隐藏在了 阿帕网创建时期和网络本身的目的当中。电脑和电脑网络的根本作用是为人们的交流服务, 而非仅仅用来计算。麻省理工学院电脑科学实验室的高级研究员d.克拉克曾经写道:“把网 络看成是电脑间的连接是不对的。相反,网络把使用电脑的人连接起来了……”[8]交流是 互联网的目的所在,交流需要更进一步的广度和深度,正是互联网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技术突 破,使得互联网的交流从一种精英式的交流(尽管精英式的交流从未停止过)走向了一种大众 化的交流。网络技术的发展实现了专业技术和日常使用的分离,使大众可以很容易地遨游在 网络之中,而无须过多考虑其背后的诸多技术细节。从这一意义上讲,是网络文化的技术精 英们运用现代高科技把网络文化推向了大众文化。精英们深知,只有让大众真正参与进来, 网络才会有发展前途,他们自身才会有发展前途。而且,网络作为科学知识和技术的结合物 ,要让大家都认同它、接受它,就不能仅仅存在于少数科学精英和技术精英之中,不能仅仅 存在于少数几个共同体之中,大众的参与才是网络生存和发展的基点。正因为这样,网络的 参与主体逐渐超出了科研机构和大学校园的范围,尤其是商业性主体的介入加快了网络 的扩散速度,使得网络在全世界蓬勃发展起来,更多的人也因此得以在网上遨游。这时,网 络和 资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文化工业——信息文化工业, 它大量生产出信息文化产品来满足用户的消费需要。这种变化给精英网络文化带来了其过渡 为大众网络文化的一种特性——赤裸裸的商品性,它使网络具有了文化和经济的双重品格, 也使网络更容易走入普通大众。当网络大规模走进大众的时候,才意味着网络时代的真正到 来,才意味着网络文化已经由精英文化转变为大众文化。借用我国一位网络文化学者在接受 记者采访时所下的论断(虽然这一论断主要是针对文学):我们可以把网络时代的到来看成是 对精英文化的最后一击[9]。
    3
美国现代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和科学史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在1962年出版的《科学 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范式转换”这一概念。借用库恩“范式转换”的概念,可以揭 示出网络文化的范式正在转变,即由精英网络文化转变为大众网络文化。这一转变是由于精 英网络文化中出现了“反常”——涌现了其转变成为大众网络文化的一些特性。
“交流”作为网络发展的内在要求打开了网络文化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之门,网络和资 本的联姻则提供了网络文化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的标志和特性。除了以网络时代的到来为标 志和赤裸裸的商品性之处,网络文化作为一种大众文化还具备了另外一些重要的使其能够称 之为大众文化的特性。

第一,反西方精英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的立场 作为大众文化的网络文化,使原有的特定 的强有力的文化主体(科技精英)的地位逐渐下降,与之相反的是大众的地位及其主体性在不 断突现。以原来的科技精英为主体所创造的网络文化空间,由于网络技术发展和商业资本的 影响已逐渐转化成各类主体参与的作为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的大众网络文化空间 。在这样一个公共文化空间中,话语霸权要想生存变得日益艰难,因为作为以主体间性而存 在的大众网络文化推崇的是平等交流,话语霸权在这里很难找到生存的合法性基础。有观点 认为,“在网络文化传播中,文化交流的地理距离消失了,但在这种消失中,众多的处在相 对落后的文化则逐渐被分化和边缘化”[10]。显然,这种论述还只停留在作为精英文化的网 络文化传播功能的基础上,只在一定的时空中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从这一意义上讲,精英文 化作为西方强势文化确实具有“一种社会达尔文色彩和霸权主义的文化逻辑”[11]。但事实 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大众已经可以平等、民主地享有过去只有少数人才能享有的文化 资源。例如,自从去年11月起,设在美国的网站域名管理机构(verisign环球注册服务)开始 接受非英语的网站域名注册,这使得用非英语注册万维网站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12], 而且,基于中文域名的电子邮件解决方案也已提出[13]。虽然马歇尔·麦克卢汉(marchal m clluhan)提出了“地球村”这一概念,但不能忽视的是在地球村中存在着许多部落,每一个 部落都有自己的独立的本土文化(local culture)。当今的文化全球一体化并未产生将所有 文化样式铸成一个模式的结果,而是尽可能立足于各种文化的鲜明个性、保持各种文化的个 性特征。作为大众文化的网络文化,从文化研究的维度上讲,其文化资源的共享性体现出文 化上的平等性,正因为网络内在的交流和获取文化资源的平等性,各类主体的积极参与的主 体间性,以话语霸权作为载体的强势文化逐渐失去了其存在的合法性基础。各类主体可以在 网络上自由驳斥、拒绝各种带有文化殖民主义色彩的强势文化,并且自由地阐述自己的主张 。这种反西方精英主义、文化殖民主义的立场正是网络文化作为大众文化的特性之一。因此 ,实际情况正好与上面的观点相反:在网络文化传播中,文化交流的地理距离消失了,作为 大众文化的网络文化,为众多处于边缘的弱势文化提供了削弱强势文化、平等共处的机会。 但本文这样的论述,丝毫不意味着不用提防强势文化的渗透甚至颠覆,只不过想说明:作为 大众文化的网络文化为处于边缘的文化提供了阐述自我、张扬自身,与强势文化平等对话的 公共空间。
第二,先天具有的寄生性 大众网络文化先天具有一种无法克服的寄生性,这也是网络文 化 作为大众文化的特性之一。这种寄生性一直伴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其根源在于网络毕竟是 一群科技精英所创造的,大众能够参与到网络中来,其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这些科技精英 (尤其是技术精英)推动了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最终使得网络大众化。从这一意义上讲,大 众网络文化寄生在技术精英之上。技术精英通过技术的创新为参与网络文化的大众建构了不 同的社会关系和感觉方式,技术大大改变了大众的生存状态,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时空。在 网络文化中,技术的地位非常重要,任何人只有通过一定的技术(不管是专业网络技术还是 一般操作技术)才能和他人进行交流,技术的的确确成了人类躯体和神经的有机扩展。而 且, 我们从现在使用的网络协议、网络通用语言、网络信息资源,还是从网络规范和网络价值取 向上,都可以看出西方精英主义文化的色彩。大众文化先天所具有的寄生性,使西方文化有 可能凭借强大的技术优势、语言优势和经济优势形成网络空间中的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主义 。
第三,超越自身寄生性的颠覆性 大众文化本身所具有的颠覆性超过了它自身的寄生性。 网络文化空间所创造的文化产品,作为文化消费者的大众并非只是被动的接受。费斯克接受 了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encoding/decoding)理论,他非常关注大众社会群体对资本 主义媒体霸权的解码能动性。他认为,作为文化消费者的大众完全有可能以自身的能动性的 解码功能,使文化产品转化为自身愿意接受的模式,并且突现出自身对文化产品的再创造。 费 斯克宣称:“大众文化是文化工业生产的,而且是人民创造的”[14]。大众的这种对文化 产品的能动的解码和再创造正体现了自身的颠覆性。由信息技术产业所创造的电脑网络空间 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文化产品。这些文化产品携带着形形色色的文化价值观念,强烈地冲 击着大众固有的文化价值观。作为文化消费者的大众只有通过对文化产品的能动地解码和再 创造,才能为自身所用,才不会迷失自我。事实上,绝大部分大众有意无意地行使着自己颠 覆的权利,用自己学到的网络技术、编程技术、图象处理技术、甚至是一般的建立个人网页 、浏览、接发e-mail等等技术,不断对网络中现存的文化产品进行分化、解构、重组。正因 为如此,弱势文化才能与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主义相抗衡;也正因为如此,一开始由技术精 英所创造的精英网络文化也逐渐会被当今更多的是由大众所创造的大众网络文化所取代。
第四,普遍的开放性和广泛的参与性 在当代,网络已经成为一种强大的媒体,“音乐、 电影、电视、视频游戏和万维网在表现形态上正趋向一个单一的整体。当这些先前截然不同 的媒体从模拟的生产方式(如胶片电影)和分发方式(如运送车)向数字化转变时,它们的产品 正逐渐融合成一个大的数字数据流,称之为数字化娱乐”[15]。与传统的媒体相比,网络作 为数字化娱乐媒体以其开放性、丰富性和参与性吸引了更多人的注意力。传统媒体为了自身 的生存,积极寻求与网络的联姻,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时代华纳和美国在线的合并。这一合 并不仅意味着传统媒体寻求变革的开始,也意味着网络以昂扬的姿态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媒体 。微软公司已经开发出了windows ce系统,用这项技术装备起来的电视机可以成为网络电视 机,使人们操作和进入网络像选择电视机频道那样简单。最近国内也有厂家已生产出新颖的 显示器,它既可以作为一般的电视显示器,又可作为电脑终端显示器,实际上融合了两大显 示器各自的优点。这种新型的信息家电的出现,再加上网络“带宽”的显著增加,将会带来 信息量的又一次巨大膨胀,体现出媒体就是信息这一事实。网络媒体作为一种视觉媒体,正 逐渐蚕食着传统媒体的地盘,也把更多的大众吸引到它那里。从大众主观方面来讲,他 们不再迷恋和满足于被动地处于传统媒体的静观之中,而是希望动态地介入和参与。网络真 正的、强大的力量之一便是它的互动性,因为互动性创造了社区并且联合了社区内的大众, 网络媒体的出现正好满足了大众的需要。丹尼尔·贝尔曾在其《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 ,非常有先见之明地、启发性地指出了西方当代文化的转变。他提出:“目前居统治地位的 是视觉观念。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在一个大众社会里,这 几乎是不可避免的”[16]。网络媒体所带来的强大视觉冲击力和其具有的参与性的特点,使 它自身真正成为一种广泛的、普通大众都能置身于其中的大众文化。这是网络文化作为大众 文化的又一体现。
美国著名的深受信息科技产业界尊重的作家约翰·马尔科夫(john markoff)认为因特网已 经脱离了早年的精英模式,“现在线上的景象已可以称为大众社会现象了。我本以为网络能 够同时支撑精英和大众两种文化,使两者同时存在,现在我可不确定了。社会学家赫伯特· 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预测未来社会只有一种词源,每样东西都是偏平的,精英将不 存在”[17]。我们基本同意马尔科夫的观点,但并不赞同他援引的马尔库塞的观点。我们认 为网络还是能够支撑精英和大众两种文化,因为缺乏好的技术会使网络文化内容的呈现和使 用受到影响,而不注重网络文化内容更会使技术的呈现失去目的、价值和意义,网络文化由 于现在信息文化工业的迅猛发展而更加表现为大众文化。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大众网络文化已经不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的大众文化,它不仅蕴涵 了原先的大众媒介传播模式,而且还蕴涵了先进的网络电子传播方式。如果说传统意义上的 大众文化传播和交流方式是以点对面、由上而下、带有强制性的话,那么大众网络文化的传 播和交流方式则是双向或是多向、平等而且民主的。这种大众文化的出现,真实地反映了一 个网络社会的崛起。这个网络社会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它使各种文 化的交流变得方便和迅捷,它改变了许多人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感觉方式 和思维方式,它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创造和创业的热情,使共享、互动、沟通和平等的观念深 入人心。虽然这个网络社会并不太平,不道德的甚至是违法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但它毕竟为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普通大众,尤其是现代社会中由于性别、种族、阶级等原因而被遗忘 的文化群体提供了一个阐述自我、张扬自我、宣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平台,提供了一个驳斥 、拒绝文化霸权(cultural hegemony)的阵地。文化是多元化的,“文化传统没有先天的优 越或劣等之分”[18]。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数字鸿沟”的逐渐缩小、网络的普及、网络 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各项制度和法律的制定,随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进一步融合,“数 字科技可以变成一股把人们吸引到一个更和谐的世界之中的自然动力”[19],网络社会必将 会成为人类另一个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罗钢,刘象愚.前言:文化研究的历史、理论和方法.文化研究读本[c].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2001.1.
[2]陆俊.重建巴比塔——文化视野中的网络[m].北京出版社,1999.6.
[3]冯鹏志.延伸的世界——网络文化及其限制[m].北京出版社,1999.25.
[4]mark dery,cyberculture[j]saq91(summer 1992):509,转引自:先锋译丛5——网络 幽灵[c].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10.
[5]李克特.科学是一种文化过程[m].三联书店出版社,1985.53.
[6]约翰·哈格尔三世,阿瑟·阿姥斯特朗.网络利益——通过虚拟社会扩大市场[m].新华 出版社,1998.4.
[7]迈克尔·德图佐斯.未来的社会——信息新世界展望[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5.
[8]郭良.网络创世纪——从阿帕网到互联网[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62-163.
[9]谭庭浩.网络时代的知识革命——访严锋[n].南方周末,1997-12-12(16).
[10][11]黄健,王东莉.论网络文化传播的失范与规则重建的基本原则[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1(2):62.
[12]五月新闻.
[13]六月电子期刊.
[14]john fisk.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m].london,unwin hyman,1989.24.
[15]mark fiscbetti.the future of digital entertainment[j].scientific american,2 000(11):47.
[16]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三联书店,1989.154.
[17]约翰·布洛克曼.未来英雄[m].海南出版社,1998.184.
[18]raymond scupin.cultural anthropology:a global perspective[m].prentice-hall, inc.,1992.56.
[19]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南出版社,1997.271.

  • 上一篇哲学论文:
  • 下一篇哲学论文:
  •  作者:黄华新 顾坚勇 [标签: 网络 范式 转换 大众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根据文化特色 优化舞蹈编演
    浅谈雷击对学校教学网络的影响和防护措施
    《茶经》中的生态文化初探
    农村群众文化推广工作探究
    从妖怪文化透析日本宗教信仰
    茶馆:川渝城市人文景观的新民间文化特性解…
    专题十一 中国古代科技、思想与文化
    创建特色校园文化普及国际标准舞
    浅议军队音乐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浅析文学翻译中的“文化不对应”现象
    关于体育哲学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思想涵盖的…
    文化整体论:老子自然伦理思想的文化哲学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