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理科论文 >> 其他理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物理论文   统计学论文   数学论文   地理论文   农林学论文   其他理学论文   化学论文   生物学论文   环境学论文
 自动化专业
“给力”高中思想政治课理综课堂

“给力”高中思想政治课理综课堂

  常听同行感叹高中政治课不好上,特别是高二文理分科后,理综的政治课更难上。2010年广东省高考制度改革,实行“大文大理”的高考考试模式。从此,理科生不必再为了高考去应对思想政治课这门学科。解脱了高考羁绊的同时,高二理科生怎样上好思想政治课就摆在了理科生和该学科授课教师的面前。今年,笔者正好任教高二年级思想政治课,在理综政治课教学中有一些粗浅的认识和心得,愿意在此与各位同行探讨,一起出谋划策共同“给力”高中思想政治课理综课堂。
  一、教师得法,“给力”课堂
  1.重视备课,因材施教,寓教于乐
  政治课教师要善于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理科生与文科生学习政治的基础不一样,在学习上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授课教师在教育教学方法上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据理科学生的学习状况制订适当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课程标准、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备教法。备课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前期准备和总体规划,犹如建筑设计的蓝图。如何设计一个学生乐于接受并能积极配合的课例值得我们深思。在教学目标上,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三维目标”应达到怎样的“度”,然后结合学生实际,包括现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现有的价值判断等等,确立我们教学所需资源和所用方法。教学资源可以是教材提供的,也可以是课外资源或者是校外资源。wwW.11665.cOM教师要积极开发校外资源,如《百家讲坛》,国学应用大师翟鸿燊的《大智慧》《领导力》《沟通的艺术》,甚至一些名人的博文等都是很宝贵的资源库,有选择性地将其引入课堂,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与政治课教学活动的热情,容易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此外,创设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政治课的主人,在政治课上可以轻松愉快的思、说、议、辩、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动,老师适时加以表扬和鼓励,以此激发理科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一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习体验愉悦的课堂,往往得益于授课教师的有效引导和积极评价。只要既符合我们教学目标的要求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式方法都值得尝试。只有这样教师在上课时才能做到得心应手,因材施教,让理科学生体味到学习思想政治课的乐趣。使每个理科生都感到自己在政治学科的学习中有所收获,并得到了发展。收获和发展是学生学习的愿望,也是理科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感兴趣的源泉。
  2.驾驭课堂,激情激趣,深入理解
  首先,上课要有激情。教师自身要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上课情绪饱满,富有激情,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语言和肢体动作并用,才能激发和感染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其次,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幽默来源于自信豁达,是一种智慧和淡定从容的生活态度。教师的课堂言语表情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桥梁。教师较强的语言和肢体表达能力,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经常遇到此类情况,同样内容的一节课,同样的教学设计,不同的老师来操作,课堂效果截然不同。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就是教学艺术的差异。在教学中,有的老师上课语言平淡,语速自始至终一个频率,也无抑扬顿挫,整堂课表情呆板,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自然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再次,教师要注重个人形象。为人师表,教师的个人形象很重要。“90后”的学生喜欢流行和时尚,对老师的形象很关注,评头论足。得体时尚的着装,良好的行为举止和气质,都会增加教师课堂上的个人魅力,使学生对你永远充满新奇和期待,从而期待上政治课。
  二、师生互动,乐享课堂
  1.积极参与,师生互动,共享课堂
  “90后”的中学生生活在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比较富裕的时代,以金钱为驱动力的市场经济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拜金主义、唯利是图,弄虚作假,贪污腐败,诚信缺失,道德沦丧等社会不良现象随时冲击着中学生。而且面对信息化、网络化,中学生获取信息范围广、速度快。而现实的课本离学生所处的实际生活环境较远,滞后性强,证明力弱,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新高考制度改革后思想政治学科不再成为理科生高考的应试科目,理科生不再考政治,这是理科生对学习思想政治学科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但也有一部分同学不喜欢政治是因为感觉政治学习与其他理科科目的学习方式不一样,他们不喜欢更多地去背和记忆相关知识。另外,政治课教师教法传统也是理科生不喜欢上思想政治课的一个重要原因。
  理科学生具有好动、形象思维能力较强等特点,他们渴望互动。绝大多数的理科学生认为传统课堂缺乏互动性,本来政治课内容就比较枯燥,课堂应该需要互动。学生希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与教学有关的实践活动,希望教师选用他们身边的生活实例教学,运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教学。所以,让理科学生在政治课堂中充分讨论,是活跃课堂气氛,引发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好方法。我在上《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一课时,引用了“逃跑”的笑话导入新课:一个战俘得了一种病,左手被截掉,他请求敌人把他的左手送回他的祖国,敌人很感动就照做了,又过不久他的右手也给截掉了,敌人又把他的右手送回祖国去,最后他的双脚被截掉了,他又请求敌人,不料敌人居然不同意了!他很生气地问敌人:前两次都可以,为什么这次不行?敌人答到:“我们怀疑你在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地逃跑。”新颖的开场一下吸引住全班同学的注意力。再根据这节课要完成的教学内容把全班分成四个小组分组讨论,并上台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中间穿插教师不失时机地适当点拨和评价。师生双方通过平等探讨,畅所欲言,沟通思想,从而达成正确认识,澄清模糊认识,纠正了错误认识。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而不是教师一人在台上唱独角戏,师生互动,使枯燥的内容、沉闷的课堂变得丰富生动活泼起来,这样的教与学还怕理科学生不喜欢上政治课吗?
  2.知之乐之,晓理明义,身体力行
  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中学德育工作是教学最高、最后的目

的。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这也是思想政治课的专长。从本质上讲思想政治课就是一门德育课,思想性是其灵魂。但“应试教育”这个指挥棒使得教师们围绕考纲来讲课本,要考的详讲,不考的不讲,重知识积累和能力考查,轻思想觉悟的培养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把思想政治课上成纯知识性的应试课,学生学之却不信之,知之却不行之。思想政治课的灵魂都丢掉了,失去了生命力和活力,又岂能让学生感兴趣。
  积极的情感和接受的态度,是德育内化为思想品德的关键。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奠定的关键时期。有笑话评说政治课,是同小学生谈共产主义,跟中学生讲社会主义,对大学生进行基本道德教育,可谓一语中的。传统政治课脱离实际,大而空,不为人所接受,提起政治课,大多都会皱眉。而新的课程改革给思想政治教学带来了新的希望,使思想政治课焕发了生机。无论从教材的设置和内容的编排上新教材都比旧教材更直接、更突出中心、更有文学和感情色彩、更具吸引力。对于理科生,我们更多的不是加强其政治理论的学习,以应对高考的需要,而是去感受这些知识,让这些知识与现实生活对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和润物细无声中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尤其对理科生,没有了该科在高考上的压力,更能成为发挥思想政治学科德育功能的一个契机。上学期我在高二年级理科班上了一节研究性学习课——《传统文化的继承》,如果按照传统的教法平均用力只是讲清楚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和传统思想的相关知识,我认识到不能更好调动起理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和热情,也不能彰显出思想政治课德育方面的功能。最后我决定把讲课的重点放在传统思想这个知识点上,再进一步把重心放在“孝道”上。为此我开发了许多校外资源和生活中的实例将其有选择性地引入课堂,从孔孟提倡的“孝道”讲到对安徽“敬爱堂”门上方悬挂的大大的象形文字“孝”字的剖析阐释,再到剪接播放的视频——国学大师翟鸿燊《大智慧》里关于孝道的精辟论述,入情入理入心,再也不必教师在台上声嘶力竭,学生早已动情晓理明义并且践行,事后一住校生告诉我说:“周末她再也没让父亲专程开车来学校接她回家,她说她爸爸在公司忙工作累了一整天,做女儿的应该体谅父母的辛苦,能自己解决的事就不要依赖父母了。”我想这就是德育内化所起到的作用吧。
  政治教师在哲学课上给学生讲“否定观”,作为教师自己也要敢于否定自我,挑战自我,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能只做“学生的老师”,更要善于做“学生的学生”,这样才能把教学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并富有教育意义,才能真正让理科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这门学科独到的课堂艺术和魅力,从而使他们愿学、爱学、乐学思想政治课。
  • 上一篇理学论文:
  • 下一篇理学论文:
  •  作者:赖斌 [标签: 政治 政治 政治 政治 政治 学博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没有相关理学论文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