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管理论文 >> 管理学基本理论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管理学基本理论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秘书文秘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其它管理学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投资决策论文   战略竞争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基于SNS平台与移动网络等新载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摘要:sns平台和移动网络等新载体的兴起,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阵地。信息传递的高速便捷、信息传播的强互动性,都给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思政工作者在看到挑战的同时也要发现机遇,有效利用新技术,开展“朋辈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成才。
  关键词:sns平台 移动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 朋辈教育
  伴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网络应用也日益广泛,直接影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深深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2009年教育部在京召开在网络新媒体条件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研讨会。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李卫红在会议讲话中要求,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要充分关注网络新媒体的影响,主动研究、积极利用网络新媒体为思政教育和学校稳定工作服务,不断丰富工作的新手段,开拓育人的新空间。[1]而目前广为流行的sns社交型网络和移动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1 sns平台及移动网络的特点
  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社会性网络服务,即社交型网络,专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其概念来源于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1967年创立的六度分割理论,即:“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按照该理论,每个个体的社交圈不断放大,最后成为一个大型网络,这即是社交型网络的早期理解。后来有人根据这种理论,创立了面向社交型网络的互联网服务,通过“熟人的熟人”来进行网络社交拓展。wWW.11665.COm[2]而现在的sns,含义又有了进一步的扩展,不再局限于“熟人的熟人”模式,相同的学习经历、共同爱好、相同的旅游目的地等,任何一个共通点都可以成为sns社区的凝聚方式。我国高校社交型网络的典型代表首推人人网(原名校内网)和开心网。这类网络的与传统网络模式不同,主要表现为:①采用实名制,营造真实可信的网络环境。②彰显个性,每个人都是主角,受人关注,也关注他人,实时与好友分享生活中的点滴。③与现代移动网络技术结合,信息传播方便快捷。④交友功能强大,可根据某项共同特征搜索,寻得“组织”,求得帮助。基于以上sns平台特点,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其中。据统计,校内网自2005年12月8日首次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三所高校开放以来至今,由限制具有特定大学ip地址或大学电子邮箱的用户注册到面向所有网民,其拥有的7000多万用户当中,学生网民占据了一半左右。对许多学生来说,以人人网为代表的社交型网络已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移动网络即mobile web,一般不把它等同于移动互联网络,而是指基于浏览器的web服务,如万维网,wap和i-mode(日本)使用移动设备,如手机,掌上电脑或其它便携式工具连接到公共网络,不需要台式电脑,也没有一个固定的连接。其中,又以手机的使用最为广泛。当代大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而手机除了最基本的话音通信功能,还可提供各种速率的移动数据业务功能,如资料下载与上网冲浪、网上游戏、数据多媒体等。cnnic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了4.2亿,突破了4亿关口,较2009年底增加了360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较2009年底提高2.9个分点。手机网民规模达2.77亿,半年新增手机网民4334万,增幅为18.6%。其中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整体网民比例提升至11.7%。[3]高校中,移动网络因其方便、快捷、随时随地上网等优点被越来越多学生使用。
  2 sns平台与移动网络等新载体的兴起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sns平台与移动网络等新载体的兴起,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2.1 面临的挑战 ①信息传播方便迅捷,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只要登录交流平台,就能发布信息,因此,无论国际国内新闻或是校内校外趣事,大学生都能在极短时间内了解并展开评论。处于“信息爆炸”时代的今天,大学生可以在网上了解任何感兴趣的问题。然而,这也使得社会中存在的某些负面思想有机可乘,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对高校舆情控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②信息传播互动性强,在sns网站上,所有的照片、日志、微博都可以进行注释、评论,传播者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是反馈信息的

接受者。这种开放式的有来有往沟通,方便大学生对关注话题进行多人次深入探讨,每个人都能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但与此同时,需时刻警惕学生受反动言论信息的蛊惑,抵制他国的软文化入侵。
  2.2 新的机遇 ①开展新型学习形式。利用sns平台对个体的凝聚作用,开展以小组或团队形式的协作学习。在协作学习的模式下,学习者因共同的目标或兴趣爱好聚集在一起,自觉、自发学习,合作互助,从而实现个人、小组的学习成果最大化。[4]②利用新手段,开展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sns 平台有许多功能,其中最重要、使用频率最高的就有日志和转贴功能。该功能若能有效使用,便将能成为传播主流思想的又一个重要阵地。思想政治教育要人性化,要更易被学生接受,就不能一味的灌输,而应更注重引导,让学生通过直接接触、有所感悟并最终接受,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而sns巨大的点击量和强大的转载功能,使许多优秀博文阅读次数大大高于专业的思政网站,在短时间内在学生群体里流传开了,引起连锁反应,产生积极效果。③随时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开展个性化思政工作。sns用户都有撰写日志、更新心情的习惯,这是大学生展现个性的一个平台。而这也为思政工作者了解学生动态、掌握学生思想的一个重要窗口。通过这个窗口,高校思政工作者得以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展开个性化指导,真正实现教育以人为本。同时,通过学生发布的个人信息、日志和心情状态,可以发现特定时间内同学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或者群体性思维和群体舆论导向,并及时给予疏导与帮助,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3 新形势下如何开展高校思政工作
  3.1 转变思维模式,高度重视sns平台和移动网络新载体在思政工作中的作用。在当今网络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张扬个性,依赖网络,各方面信息、知识丰富,但缺少理想和信仰,处于精神匮乏状态。这就要求思政工作者由传统的“由上而下”教育模式转变为“朋辈教育”,由“灌输”式教育转变为“引导”式教育。
  3.2 勇于“尝鲜”,不断吸收新知识,采用新技术,适应新环境。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种通讯手段不断优化升级的今天,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有勇于“尝鲜”的精神,主动学习接受各类新事物,采用新技术,明白新语言(网络流行语),才能更好的了解大学生的思想,有效的与之沟通,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实现“朋辈教育”。
  3.3 加强自身修养,善于观察,防微杜渐。在如今信息爆炸时代,学生掌握大量信息资源,而sns平台与移动网络等新载体的兴起,更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平等的舞台,这就要求思政工作者具有较高的素质,知识丰富,并掌握各种前沿信息,与学生交流时才会使学生信服;同时,思政工作者自己必须加强自身的政治素养,具有敏锐的辨别能力,抵御各种网络不良风气,从而才能在实际中给学生以帮助。正如俄国著名文学家、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学生无小事,思政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旦从学生的博客、日志、心情、微博等一系列自我展现平台中发现不对苗头,及时与学生沟通,做好疏通、引导工作,防微杜渐。
  3.4 充分利用新技术,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校园网络文化。sns平台和无线网络等新载体的兴起,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新阵地。而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的现实,为思政教育工作新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条件。以文字和图片为主的手机报让学生了解学校最新动态;学校或各二级学院的微博,实时发布学校或学院的最近工作,就热点、时事给予客观理性评价,抵制网络不良风气,并与学生互动、答疑解惑,进而形成具有特色的校园网络文化,引导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
  高校思政教育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效果,影响未来人才的培养和高校教育的发展。运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的必然选择,而sns平台和移动网络等新载体的兴起,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阵地。思政工作者在看到挑战的同时也要发现机遇,并抓住机遇,直面挑战,利用新技术、占领新阵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成才。
  参考文献:
  [1][3]王庆军.3g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文教资料,2010.8.
  [2]张镭.社交型网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阵地[j].中外教育研究,2010.2.
  [

4]赵德伟,徐正巧,赵兴强.基于sns平台的协作学习探讨[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3).
  作者简介:
  魏琳,女,(1986年-),浙江省衢州人,衢州学院辅导员,研究实习员,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政教育。

  • 上一个管理论文:
  • 下一个管理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载体 大学 政治 大学 政治教育 大学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基于项目化设计的建筑环境测试技术课程教学
    基于价值的管理理论对村级财务管理的启示
    基于PHP语言的MySQL数据库的多种输出方案
    基于SaaS多租户的中小学运动会管理系统设计
    基于协同办公的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发展与思
    基于OneSearch统一检索系统的统一检索平台评
    基于客户需求的移动终端新营销模式设计
    基于公民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
    基于社会化问答平台的企业知识共享研究
    基于贝叶斯肤色检测算法的色情图像识别研究
    基于ATMEGA128和GM8125多路异步串行通信应用
    基于知识管理理论的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利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