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管理论文 >> 管理学基本理论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管理学基本理论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秘书文秘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其它管理学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投资决策论文   战略竞争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农谷”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雏形
摘 要: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三十多年,人民的生活水平、国家的综合国力都大大提高。然而农村的面貌并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改观。为了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使我国从一个农业国变成一个在世界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工业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农村必须经过精密畴划、大胆部署、小心试验、逐步展开的过程。打造“农谷”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农谷 建设 新农村
  中央通盘考虑于2010年决定在湖北荆门屈家岭设立新农村实验区,即中国“农谷”
  中国农谷,现在定位为“湖北战略,荆门实施”。建设范围约12000平方公里,涵盖荆门市管辖的东宝区、掇刀区、漳河新区、京山县、沙洋县、钟祥市和屈家岭管理区。根据中央和湖北省委的指示精神,结合荆门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发展基础和人文特点,荆门市明确了“中国农谷”建设基本构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世界眼光、国内一流、湖北样板”为目标,举全市之力,全产业、全地域、全方位推进“中国农谷”建设,努力打造“产业之谷、绿色之谷、创新之谷、富民之谷”,近期(2011—2015)力争“中国农谷”初具雏形,远期(2016—2020)力争在湖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屈家岭作为“中国农谷”建设的起步区、先行区和引爆区,优势较为独特和明显。首先,屈家岭文化是与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齐名的长江三大古文化之一,屈家岭文化遗址是国家重点保护的100处大遗址之一,相传神农炎帝教人种五谷就是从屈家岭开始的。其次,土地优势十分明显,一方面,屈家岭管理区土地性质属国有,土地权属清晰;另一方面,该区作为湖北规模最大的国有农场,土地资源丰富,十分有利于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WWW.11665.cOM再次,屈家岭既是全国农垦系统100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也是全省仅有的2家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试点单位。这些为屈家岭创新体制机制、开展系统性、综合性试验提供了重要平台。
  1.建设“农谷”的目的和意义
  中国农谷,就是借鉴“硅谷”、“光谷”的含义,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以“三化同步”为原则,以泛农发展为方向,以科技为支撑,以机制创新为核心的农业试验示范区。它的基本特征是,农业要素集约集聚,三次产业高度融合,经济生态协调发展。
  “中国农谷”建设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主题,紧紧围绕建设“中国农耕文化的传承地、农业产业化的展示地、现代农业科技的应用地、未来农业发展方向的引领地”的目标任务,以生态文明为总要求,以市场为导向,立足资源优势,突出发展特色,着力在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农业科技示范、休闲观光农业展示、农耕文化传承、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集中探索实践,奋力打造“产业之谷、绿色之谷、创新之谷、富民之谷”,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建设中国农谷,是探索解决中国““三农”问题。当前,我国在“三农”问题上面临着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如何实现“三化”同步发展等诸多深层次问题。应该说,建设“中国农谷”,顺应了中国“三农”发展的大趋势,为传统农业区破解“三农”难题、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探索出一条新路。
  建设“农谷”不是目的,是为了中国农村的发展,是为了千百万中国农民的致富问题,以点带面,破解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难题,在全国范围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国广大的农村可于依托自已的优势尽快地脱贫致富,解决好“三农”问题和现代化问题,其意义深远。
  2.中国“农谷”建设的原则
  中国“农谷”的发展应遵照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办事,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描绘了宏伟蓝图,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胡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应该适用于新农村建设的始终。中国“农谷”的建设应该严格地遵循这一精神。
  建设“中国农谷”,基本原则是“三化同步”。坚持以工业化为支柱、城镇化为载体、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实现“三路并进”、协调发展,形成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相得益彰、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建设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坚持优势优先、错位发展,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努力建成全国有重要地位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集聚区、农业科技示范区、农业生态旅游区、农耕文化展示区。
  “农谷”的建设,为全国的农村树立榜样。怎样合理的利用市场;怎

发展区域经济;怎样消化富裕劳动力;怎样实现居住房屋的设计和建设;怎样实现产业互补和形成特色。向全国展示自已的发展道路,敢为全国先。
  3.中国“农谷”应如何建设
  建设中国“农谷”的构想最早是知识界提出的。面世于2009年底编制的《屈家岭管理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中。2010年,湖北荆门屈家岭现代农业示范区“屈家岭·中国农谷”总体规划通过国家农业部审批。2011年7月,湖北省委对“中国农谷”建设做出重要批示;9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到荆门市进行专题调研,明确要求要将中国“农谷”作为湖北发展的一面旗帜。从屈家岭到全域荆门,从具体措施到发展旗帜,“中国农谷”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不断升华、不断完善的过程,现在已经上升为中部地区发展的重大战略
  一是成立专班,加强领导。荆门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中国农谷建设的决定》、《关于加快推进中国农谷建设的实施意见》;组织召开了“中国农谷”建设推进会;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的荆门市“中国农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由一名市委常委为指挥长的“中国农谷”建设前线指挥部;组建了市、区两级的综合协调、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等工作专班,负责抓好相关工作的落实。
  二是保护品牌,扩大影响。注册了“中国农谷”和“屈家岭·中国农谷”两个中文、英文网络域名;积极向国家和省工商局汇报,争取注册“中国农谷”系列商标。同时,邀请中视金桥国际传媒有限公司和科特勒咨询集团来荆开展宣传策划活动,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加大了“中国农谷”品牌的宣传推介力度。
  三是启动规划,明确方向。积极配合省委、省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抓紧制定发展规划。2011年12月,市政府专题召开屈家岭规划调研工作会议,对旅游规划、城镇规划等进行了具体研究。四是构筑基础,助推发展。按照建设标准,修通了道路、接通了水、电等基础设施,确保了与外界的通讯联系,预计将在2012年3月底“农谷大道”全面完成土方工程和垫层施工。同时,正在抓紧组建中国农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清产核资工作已基本完成。
  五是策划项目,招商引资。对“中国农谷”建设项目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共制定出6大类42个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38.22亿元。?把该地区建设成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榜样和示范地。
  4.对中国“农谷”建设的几点思考
  打造中国“农谷”,并不是一件单一的事情,它涉及到中国整个农村。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把它同生态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可持续发展建设等同起来考虑。中国曾经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有重农的习惯,现在要实现现代化,成为一个现代工业国,注定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甩开膀子,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新农村建设之路,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建设“农谷”是一项系统工程,非短时能见成效。要准备打持久战,统畴疾兼顾。
  “农谷”建设史无前例。只要我们心中装着人民,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办事、大胆创新,就一定能事半功倍,取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成功。
  新农村建设不能蛮干,要按科学办事。有害于人民、国家和环境的事不做,重复建设等低效益的事不干,一切只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新农村建设要突出“农”字,围绕着农产品大做文章。农产品种植、农富产品加工、贸易,农民自身合法权益保护等等。
  新农村建设要突出经济效益,切实为农民解决问题。如土地治理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良种选择和种植、农产品收割和贸易、农村医保和子女上学问题、穷困援助和通讯困难问题、农民收入难等等诸如事类。为农民解决好资金、信息、交通运输等方面的难题。加大科技投入和人才引进。
  积极招商引资,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解决好富裕劳动力就业问题。
  加强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引导他们学科学、学技术,做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要把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同步,建立若干新月城镇,使我国尽快的从一个农业国转变成现代化的工业国。
  总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路很漫长,我们任重而道远。现在正在进行的“农谷”建设只是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大胆有益的探索赢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美好明天。
  • 上一个管理论文:
  • 下一个管理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推进 农村财务委托代理服务制 促进社会主义
    试论连云港市实施“农家书屋”的思考
    浅谈“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