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文学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汉语言文学论文   古代文学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现代文学论文   文学评论   英美文学论文   文学艺术期刊
人文主义教育与高校英美文学教学

人文主义教育与高校英美文学教学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核。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问题的决定》,再次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文关怀”的科学发展观。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人们普遍认为,在传授专业知识、传播实用技能的同时,高校还应该向学生提供人文训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大学的本质目的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的历史使命就是“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传统的英美文学课是我国高等学校,尤其是英语专业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其目的不仅仅是让大学生获得必要的英美国家文化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提升他们的人文涵养,为其素质拓展提供最有力的文学素养和文化背景知识。显而易见,英美文学课以其得天独厚的人文学科优势应该成为培养大学生高尚情操、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最佳平台。在思想多样、价值多元、思潮多变的今天,人文主义教育视阈下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研究就更显其重要性和紧迫感。
  一、人本思想的树立
  教育兴盛,贵在坚守育人之道。英美文学课作为一门英语专业核心课程;不仅内容丰富,时间跨度大,而且携带有极其丰厚的世界文明和历史文化遗产。这就为以课程教学为中心的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富而广阔的优质资源。以人为本,其主旨就是尊重人性,尊重人的自由、平等,发展人的个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wWW.11665.cOm从英国民族史诗《贝奥武夫》到20世纪,英美文学作品无不充满这样的精神。文学是人类心灵的产物,关乎人的情感,文学大师们“探测了人性必须提供的几乎每个问题的深度,并以令人吃惊的深度和洞察力解读了人类的思想和态度”。英美文学中所体现的人人享受、独立自由、冒险进取、勇于探索的意识能够强化大学生民主、平等、人权、竞争的观念。在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贝奥武夫》中,勇士贝奥武夫毫无畏惧地与怪兽格伦德尔激烈搏斗,使其断臂而亡;怪物之母为子复仇,又被勇敢的贝奥武夫追踪杀死;后来他又挺身杀死了来犯的火龙。他最后伤重而死,人民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这首史诗再次证实了一个人类普遍的传统思想,那就是人类可以在虚构力量的帮助下得到掌控生活的能力。这样的气魄能感染每一位读者,对当代大学生树立个人自信,发挥个人才华大有启示意义。18世纪英国作家笛福笔下的鲁滨孙故事,更是一首人的颂歌。鲁滨孙吃苦耐劳已深入人心,他是一个不知疲倦、精力充沛的劳动者。经过年复一年的辛勤耕作,他在荒岛上创造了一个伊甸园。这种充分发挥个人力量改善生存环境,开辟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的伟绩带给大学生们以精神上的鼓舞。而美国作家海明威主张的悲剧式的抗争,更是体现了人的尊严,如《老人与海》中张扬的“硬汉子”精神。这些文化精神让大学生在英美文学课上,不仅感受高雅文化的熏陶和高尚人格的感染,而且感知到文学的真情实感、历史的集体记忆、哲学的睿智和宗教的终极关怀。同时也拓展了大学生的精神空间,进而树立人本思想。
  人本思想的树立应置于高校教育改革的首位。我们要清醒认识英美文学课程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无论中世纪骑士文学对“骑士精神”的推崇,莎士比亚戏剧对金钱罪恶的批判,还是对18世纪启蒙文学功绩的赏析,对19世纪以来现实主义文学成就的评判,大学生只有通过对外国文学经典的细读,才能体悟蕴涵其中的深沉的生命意识和人本思想,才会借助经典作家的精神人格和思维方式,观察和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开启自己的心智,培养自己的创造素质,进而将自己塑造成与时俱进的“现代国人”。从某种程度上看,英美文学史就是一部关于人的发展的历史,一部人类认识自身、发展自身的历史。
  二、道德素养的加强
  “作为调和一切人类活动的思想支柱和判断维度,道德和文化错综而复杂的关系一直是社会学家和文学批评家高度关注的对象”。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阶段正是他们正确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当今贫富差距、就业压力、行业落差等社会问题,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因此,若不及时加以正确的教育与引导,对他们个人的精神成长和国家未来都会带来极大的危害。我们之所以主张大学英美文学课程要用“以人为本”的视角进行审视,就是因为英美文学课为我们解决了精神文明建设不足的问题。如果说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手段,那么,英美文学课程也不愧为培育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生动教材。在狄更斯的小说《双城记》中,卡尔顿死前的那段内心独白读来荡气回肠,催人泪下。卡尔顿意识到自我牺牲行为的伟大意义,因而从容安详地走向死亡,在爱情与友情之间找到了永恒。道德与人性构成了这部小说人道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在爱的极致中,人是能够为所爱的人奉献一切乃至生命的。因此,卡尔顿的行为是符合人性的,是人性最完美的表现。卡尔顿虽然死了,但其精神永存,被作者奉为献身精神的典范。卡尔顿的故事告诉大学生:纯粹的悲观厌世、消极无为是无价值的,只有把自己与崇高的事业联系起来,生命才会有价值。大学里的道德教育如果只有空洞的理论,将缺乏说服力,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也会让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因此,仅仅给大学生讲大道理是不够的,他们需要从文中获益。马克·吐温笔下的哈克,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富有正义感和叛逆精神的儿童形象。他一开始对逃犯吉姆居高临下,常常捉弄他。但后来吉姆的言行举止教育了他。哈克的故事给大学生诠释了人人平等和种族平等的思想,从而使他们加深对人文主义精神内涵的理解和认识。“外国文学名著在揭示生活本质的同时,也浸透着作家的爱憎感情与道德理想,改造、吸收其合理成分,有助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www.ybask.com

  美国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认为,阅读西方经典的真正作用是“增进内在自我的成长”。加强大学生道德素养,能让大学生历尽困苦,不断成长,成为意志坚强、心灵高尚的人。人文主义视阈下的英美文学教学,要引导大学生进入作家通过其作品所构建的艺术世界,使其窥见作家创作时的内心世界和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使他们从整体上把握英美文学发展的脉搏,在解读文学史的同时,解读人的心灵史,感受英美文学经典作品的道德魅力。这样,大学生能获得一种看待人生的更为丰富的态度,才能够认识到自己体验的有限性和所持道德立场的相对性。然而,道德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缓慢和潜移默化的过程,依靠的是社会中每一个个体在道德上的内在成长,不能一蹴而就。在这一过程中,英美文学可以发挥其更为重要的作用,产生其更为深远的影响。
  三、审美能力的培养
  美学因其在我国高校人文学科中超越本学科的特殊影响和特殊地位而成为显学。审美批评作为对意识形态批评的一种纠正,以其审美的非功利性和审美的情感作用,使文学恢复了本体地位和对人本身的关注,还文学以本来面目。经典的英美文学作品就是珍贵的艺术品,是美的产物、审美的对象。但我国高校的英美文学研究和教学。忽视了对文学的美学意蕴的阐释。文学作品的美感特征和审美教育功能,被纷繁的文学史知识和抽象的理论分析所遮蔽、所掩盖,使得大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作品独特的审美意义和整体价值,从而削弱了文本所渗透的人文主义精神对他们的熏陶。
  审美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且各有要求和特点,需要以不同的教学方式来进行。首先,可以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来感受美。学生在阅读作品的基础上得到审美体验,发掘文学作品中蕴涵的人格美、情感美,培养其审美能力。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大学生可将自身的情感体验、生命意识融入到对作品的审美体验,这样不但获得了英美文学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对自身的人格养成和人文素质培养产生很大的影响。譬如,让大学生在悲剧的赏析中陶冶自己的情操。悲剧能使人从中体验到震撼,感受生命力的存在。“激情固然有时使人痛苦,但没有激情的生活却更使人痛苦”。悲剧的理性意蕴及其领悟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教育具有积极意义,它可以唤起人自觉的人生意识,认识到人生路上存在各种难以调和的矛盾,正确地对待困难,培养不懈奋斗的勇气。所以,大学生通过细致深入的阅读,在体验英美文学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特征的同时,就能够把获取文学知识、提高审美能力、增强人文素质逐渐结合起来,进而就会不知不觉地接受艺术的感染和人文精神的浸透。其次,可以在作业中进行审美创造。课外小论文和读书笔记是在大学生阅读名著的基础上,对其阅读情况进行检查的有效方法。可以规定大学生一学期必须精读十本以上的英美名著,并要求他们认真阅读、详细记笔记。同时,经过作业批改、评讲、传阅,大学生就能把英美文学知识和其他各方面的知识相结合,把所学内容与思考判断、文字表达训练相结合。这样便会提高他们的认知、学习、鉴赏等能力,进而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最后,可以在课堂讨论中训练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可以在大学生阅读原著的基础上,向他们放映由名著改编的电影,并适当组织课堂讨论。在讨论前,教师要把各种观点介绍给他们,以便于开阔他们的视野,启发他们的思维。讨论中教师应适时穿插其中,抛砖引玉,寻找相异观点,以形成争论,并及时掌控好讨论的导向。讨论后,教师要尽量全面、正确地作出总评,对于悬而未解的问题,可引导他们再次深入研究。课堂讨论不仅有助于训练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综合审美能力,更有助于他们学会生活,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最终实现人的精神与审美观的解放和自由发展。
  四、结语
  当代大学生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氛围中极易迷失自我,片面追求物质利益的功利思想造成了他们人文精神的普遍缺失。精神上的迷茫、道德上的滑坡都在呼唤着人文主义精神的回归。人文主义教育视阈下的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的开展,完善和纠正了过去过于注重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而无视人的主体位置及轻视人的发展的、不科学的教学理念。从闪烁着人文之光的圣经文学,到现代文学巨人辈出的文艺复兴时期,再到人道主义思潮的兴起,现代西方文学人文精神的式微,直到当代西方文学呼唤人文精神的复归,英美文学史可以说是一部展示人与自然、灵魂与肉体冲突的历史。大学教育的目的是“提高社会的智力水平,培养公众思想意识,纯洁国民趣味……为时代思想观念开阔视野和增强严肃性”,而强调树立人文主义教育观念就是对大学教育本源的回归。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目前在全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潮流中,中国大学需要的不是迎合各种利益的改革,而是大学本质的回归,大学精神的回归。我们要深入理解英美文学传统,吸收其合理内核,以丰富大学生的人学理论,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www.ybask.com
  • 上一篇文学论文:
  • 下一篇文学论文:
  •  作者:王掂 [标签: 文学 文学 文学 文学 文学 的发展 文学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中国古代文学表现论与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
    英美文学教学中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论现当代文学中现实主义与创作性
    简爱形象的女性主义解读
    试论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思想之当代生命力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理智与情感》解读
    浅论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文学课程的人文教育功…
    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西藏当代新闻传播
    西方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流派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传统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在现当代文学中的渗透
    基于建构主义探索英国文学实践教学新模式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