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汉语言文学论文   古代文学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现代文学论文   文学评论   英美文学论文   文学艺术期刊
五台山佛教传播对新闻传播学的启示

五台山佛教传播对新闻传播学的启示

  不同的宗教派别在对受众的信仰进行渗透时,往往会用各种传媒手段。毕竟,在多元文化日益发展的当代语境下,如何在保持佛教原有精神的基础上广泛地弘扬佛法,又能让不同的社会阶层都易于接受,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五台山佛教在其传播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以及坚持的原则是值得肯定的。首先,在内容上,这一传播秉承真实传播的精神,实事求是地报道各种佛事活动;其次,在精神上,坚持善意、慎独的价值原则,积极宣扬惩恶扬善观念;最后,在形式上,强调形式多样,美丽大方,让人赏心悦目。这些表现对当代的新闻传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启示。
  一、五台山佛教传播的特征
  五台山作为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之首,在佛教的传播与发展上做出了重要贡献。探讨五台山佛教的传播特征,对揭示五台山佛教在赓续中国文化使命以及和谐社会的历史贡献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这种传播所表现出的最大特征就是客观、真实。它不夸张,不矫饰,不渲染,而是实事求是地对佛教文化的原貌以还原。从历史上看,这样的传统是非常明显的。例如,法显在佛教的传播上,非常强调真实、客观。他生于十六国时代。当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时,“佛是戎神,所应兼奉”、“中州胡晋,略皆奉佛”。可以说,佛教在北方广泛流行。而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与思想上信奉儒家教义,认为“佛,外国之神,非诸华所应祠奉”的汉族颇有不同。因此,为了从思想上统治汉族人民,北方政权对佛教予以大力宣扬,积极扶植。wwW.11665.CoM从而出现了“多奉佛,皆营造寺庙、相竞出家”的情形。这对于“志行明敏,仪轨整肃”的法显来说,是无法容忍的。于是,为了捍卫佛教的纯洁内涵,以促进佛教的发展,他决心西行天竺,找回完整的佛经,由此建立一套僧人的戒律和行为准则。东晋隆安三年(399),法显从长安出发,历尽千辛万苦,到达印度,寻求戒律,刻苦学习,记录了大量口传佛典,带回中国,译成中文。这便促进了佛教在中国内地的系统发展。
  类似于法显在佛教传播中的那种严谨求实精神,一直为五台山的佛教传播所传承。在佛教经典文本的当代讲授与宣扬上,能够坚持真实的立场。如五台山梦参法师在佛法和修行的关系阐述上是非常精准的。他认为,佛教的精髓是智慧,佛法是最朴素的,修行后就可获得。佛教中的智慧就像太阳升落那样简单真实。佛住世时,提倡静坐,因而弟子也应静坐。弟子初行时会有痛苦,但静坐到一些日子后,就会从静坐中获得益处,从而离不开静坐。梦参法师强调,讲佛法时最重要的是要讲出佛的真实含义。比如,在解释“烦恼”时,他指出,烦恼即无明,是不顺时出现的麻烦。消除烦恼就要寻找根源。烦恼来自色、声、香、味、触、法的影响。去除烦恼就要以静坐转化六根不为六尘所困扰。在解释“解脱”时,梦参法师指出,解脱就是解除烦恼的束缚,脱离六道之苦。解脱即大舍,真正放下,达到“八风吹不动”境地。对修行人来说,证悟非常重要。“证”是通过修行佛法增长法益戒益。“悟”是不同道次的智慧境界。离开证悟,就无法了生脱死。在讲授经文时,梦参法师认为,以文解义释解不了佛法,会把佛法本义讲偏。以《维摩诘所说经》中的“宴坐”为例,他把其解释为出家人用斋时的坐姿,表结跏趺坐之意,指他们修行的一种精神精进状态。因此,只有证悟的人,讲法论理,才合经义。证悟只能通过身体力行,讲法才会成功。否则,就不能讲出境界。也就是说,光从书本找佛法,而无证悟境界的法义,那就不能说服人。这就要求修行者要慎独,不要盲目随从,要学会善寻知识,依法戒行。净慧法师的这些主张,都给佛教的传播提供了非常有力地保证。
  另外,五台山佛教媒体关注有价值的佛教事件,其报道准确而客观。例如,“五台山尼众佛学院2012年开学典礼在大乘寺举行”这一报道,简明扼要,就事论事,没有丝毫的渲染和夸张,只是简明扼要地表达了这一佛教事件的主要信息。再是2012年10月7日有关“五台山普寿寺第六届正信居士培训班结业典礼”的报道,将时间、地点、事件主题、人物、活动内容给予了简要地交代,没有任何的拖泥带水和夸大,不像某些日常的新闻报道那样,极尽意义评说之能事,尽可能地渲染意义,把随意性无限制地表现出来。还有,《盛世和谐五台山》画卷以及山西五台山选派僧人赴加拿大援助“四大名山”建设的报道等,言简意赅,客观真实,都对佛教事件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给予了积极的体现。
  其次,在精神上,佛教思想及其文化的传播具有特定的价值指向和价值色彩。这对促进佛教事业发展以及和谐社会建设意义重大。佛教文化积极倡导因果报应、惩恶扬善等原则,有充分的正能量。在传播中,五台山佛教推崇谦让、自律、仁爱、扶助、精进的原则,坚持以戒为本,长养善根。力求“不为自己求安乐,只为众生皆离苦”。这种慈悲、包容、普度、利生等思想确实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使五台山佛教的影响巨大。同时,五台山佛教能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利用现代传媒技术,调动社会资源,服务慈善事业,从而解决很多人的现实问题。比如,佛教的法义、戒规,对人爱心的唤醒,已使五台山的佛教传播成为搭建社会救助平台的一种推动力量,吸引社会各阶层参与慈善救济和社会公益。五台山佛教的传播包含着积极的人世精神和鼓励人们努力向上的人间品质。尤其在当前,这种“人间佛教”的思想,把深奥的佛教教义和法理引领到社会与家庭中来,其中那一整套有关人生的思想成为人人都可接近的道理与智慧。在传播中,五台山佛教主张人生而平等,宣扬人无贵贱贤愚之分。提倡去恶从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让人勿昕是非、勿看是非、勿念是非。是非只会导致对别人过失的关照,而忽略自己的缺点,从而影响道业,这是为佛所戒的。从这一意义上看,五台山佛教的传播是社会正义的重要实现载体。

  第三,在形式上,五台山的佛教文化传播形式多样,美丽大方。佛教宣扬的那些法理的渗透、延伸、普及,要依靠一种方法、一个平台。这种方法和平台,就是传播形式。五台山佛教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靠口传心授,使古老的智慧得以传承。后来则采用平面媒体,创办佛教刊物,使佛教的弘扬进入了“写本时期”,佛教杂志以及会刊不断出现。这些都围绕着佛教宣传,在策划、定位、风格、构架、内容、形式上都做出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它们集思想性与艺术性、可读性与实用性于一体,有思想、有品位、有特色、有个性,使佛教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弘扬,实现了长养善根、禅悦大众的功能。在这些佛教文本中,有些内容是佛教建设、会议新闻、活动性新闻、工作总结、佛教教育、工作交流、书刊评论等,真可谓特色突出,奇葩独秀。其影响可谓昭朗万有,衽席众生。从五台山佛教刊物的目前定位看,主要集中在:给谁看;好不好看。它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对佛教经典的讲解以及理性智慧的宣扬,文化资源平台的搭建,其次是寺庙的活动新闻、会议新闻和图片。五台山的佛教文本,面向大众,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所发内容通俗易懂,让人乐道。而且在栏目的设置上,颇有用心,雅俗共赏,高低兼顾,融思想、可读、通俗、趣味、艺术于一体,以独特的方式进行传播。比如,坚持图片的原创性,素食的独特性,视频的生动性,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与佛教传播方面深谙编排策划、新闻取舍、美术版式设计以及包装的专业人士是分不开的。
  尽管五台山的佛教平面传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面对当今信息时代天翻地覆变化和要求,如何充分利用现代媒体的传播手段,寻求科学、有效、快捷、易行的传播平台,让佛法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是五台山佛教文化传播中值得注意的一个论题。在这方面,五台山的各个寺院不因循守旧,不固步自封,而是与时俱进,积极采取现代传媒工具和技巧,使其在内容和形式上获得新生,这是五台山佛教传播的一个重要特征。五台山佛教网站的开通,满足了人们的交流便利。其内容丰富,包括佛教学院、佛典宝库、法雨经院、素食文化、旅游参访、佛友社区等栏目。每个栏目设计巧妙,形式多样,图文并茂,色彩鲜艳,让人赏心悦目。另外,现代的网络技术还从视觉、听觉上直接地展示佛教活动、讲经等,一些佛经故事还被制做成生动的电视、动画,这让深奥的法理与道义得到了简化,降低了人们的理解难度,大大地促进了传播性。僧众念诵的经咒也变成了颇有韵律的歌曲,通过网络、光碟得以传播,这些优美动听的佛乐激荡着人们的心灵,在当代喧闹纷杂的世界中营造了一种清净和谐的氛围,有利于人的精神平静与安宁,确实能够陶冶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
  从五台山佛教的传播特征可以看出,这种传播体现着专业性与综合性并重的要求,自由原创,强调客观真实性,并以此为立足点,力求传播中法理和价值的体现与渗透,同时强调美的元素在这一传播中的重要性,坚持同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这些具体的要求已使五台山的佛教文化传播,成为当代传播学中的一个成功典范,对我们在当代做好新闻传播很有启发。
  二、五台山佛教传播的启示
  如上所述,我们可从五台山佛教文化的传播特征中获得诸多启发。首先,随着以手机媒体及3g网络为代表的新技术传媒的出现,传播有了很大的变化——人人都可成为传播者。尤其是在网络传媒已成为新闻舆论的重要力量时,信息的正确、客观、真实,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与其他媒体比较,五台山佛教传媒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所彰显出来的思维高度、广度、深度,从而更具公信力。大众传媒如何能在传播环境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像五台山佛教传播那样,坚守传播内容的真实性,这是五台山佛教传播带来的一个重要启示。毕竟,在当前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中,出现了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有些媒体的从业者,为了出重大新闻,追求轰动,往往在实践中,捕风捉影,根据子虚乌有的传闻,编制虚假报道和假新闻。这些假东西造成了信息污染,引发了危及人类健康生存和信息活动低效率的状况。但对“各类阴险人物和强势产业来说,信息烟尘是他们的乐园,信息过剩并不让人烦恼,反倒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机遇。”再有就是发布虚假广告信息。在媒体的商业化情境下,媒体可能会在良知与利益、道义和资本之间进行艰苦的抉择。但广告面前的媒体往往在代言广告上的权利和义务不对等,最后的博弈结果将使媒体不得不投进广告的怀抱,从而播发一些夸大或带有欺骗性的虚假广告。如颇具气候的华格纳生物晶片广告、由郭德纲代言的“藏秘排油”减肥茶广告等,直到中央媒体曝光后才停息。新闻媒体发布的假广告已严重地伤害了受众的利益,媒体应对这些伤害承担责任。因为,这种伤害的发生与媒体对受众的影响密切相关,从而有必要对新闻媒体进行拷问。还有就

是把新闻娱乐化和娱乐新闻化。市场化的进程,促进了媒体与宣传的疏离,为了赢得受众,抢占市场,有的媒体越来越趋于用娱乐的手段实现其他的功能,使娱乐功能得到了空前释放。另一方面就是把娱乐新闻化,模糊娱乐和新闻之间的界限,以娱乐报道的浮躁与低俗,严重地侵害了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不管是新闻的娱乐化还是娱乐的新闻化,都会使媒体放弃社会守望者的职责,放弃社会良知和道义,沦为醉心于娱乐商品制作和贩卖的商人,忘记了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如新闻报道中有时设置的互动节目,其实质是通过观众的参与来谋取媒体的私利,把观众视为节目的彩民。在一定程度上营造了一种全民投机的氛围,有可能引发观众生活态度的改变和人生观的扭曲。因此,应当像佛教传媒与佛教传播者那样,尽可能地恪尽职守,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不夸大、不变味,赢得社会的赞誉和认同。
  其次,佛教传播的本质目标在于扬善,弘扬社会正义。五台山的佛教媒体具有特定的伦理使命,它的人文关怀,使人心向善。这不但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且还为传媒带来了受众。这一点也值得大众媒体学习、借鉴。在现实中,必须要让媒体体现出特定的价值色彩,承担社会守望的责任。一方面,媒体不但担负着守护社会正义的重要职责,同时也肩负着培养社会道德伦理的功能;另一方面,社会正义作为一种文化状态和精神秩序,要求媒体在新闻报道方面,必须严格恪守新闻伦理,坚持真实性和准确性的道德使命。就像佛教论坛在慈善救助上那样,新闻媒体也可为各种痛苦镜像提供一个良好的求助平台,只要经过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就会感化人们对社会弱势群体现状的悲悯与同情,很多处于痛苦情景中的人们就可以得到帮助和安慰,从而使得公众的利益得到最大化。在帕米尔·耶里看来,旨在为公众谋利益的行为才是真正道德的。所以,媒体及其工作者必须重视媒体道德和伦理,因为它对媒体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引领性。按照康德的看法,我们愈经常持久地对心中的道德律加以思索,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加无已的敬仰和敬畏。新闻伦理对现实给出了一种典型的矫正视镜,道德上正确的行为,能为整个社会产生最大的利润和最高的平衡。因此,媒体在当今多样性的价值追求时风中,一定要有其思想道德的底线;同时,新闻工作者必须接受正义维度的伦理要求,因为只有道德个体接受了这些社会伦理规范后,伦理才会具有真实的社会意义。也就是说,媒体从业者只有在净化自我灵魂的基础上纯洁人类的灵魂,只有在优化自我品质的基础上提升社会品质。在自身的实践中,不弃位卑,努力成为社会的楷模和全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引导全社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与崇高的道德风尚。
  再次,新闻传播可以像五台山佛教传播那样,不要封闭自己,而是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建构大众传播平台。因为只有老百姓喜欢,才会有市场,这是一种智慧。所以,新闻传播在具体的实践中,必须注意自身风格的定位,色调的创新,文章与图片的巧妙安排,内容与形式的合理搭配等。要强调网络传播的多样性,比如,网页平台、新闻信息视频及各种论坛等形式,力求达到“不动道场,周遍十方”的效果。要不断地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上下功夫,让文字、语音、图像、音乐、动画熔于一炉,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表达效果,让传播成为一个标准的艺术品。当然,在强调传播形式活泼、多样以及美感的同时,还要不断地提升传播内容的丰富性,应像五台山佛教在传播中那样,多利用一些平台,逐步地促进传播的深邃性和专业性。另外,力求媒体在信息的传播上尽可能地考虑视觉和声觉效果,也是当今以及未来传播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新闻传播必须围绕这样的趋势来开展工作。
  此外,五台山的佛教传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信条,对新闻教育实践也具有重要的启示。尤其在当代媒体形态出现了一些新变化的情形下,有必要像五台山佛教传播那样,遵守基本的价值规范,遵循特定的美感信条。作为媒体工作的教育者,有必要在日常的新闻和传播教学中重视新媒体管理、新媒体与道德、政治以及社会心理等方面的研究。首先,要明确传播的主体。尽管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信息接受方与传播工具间的关系,但它们并不是传播的主体。真正的传播主体应是传播者。因此,作为传播主体,应注重对新媒体的合理使用,以主体身份去驾驭新的传播工具,避免人为物役。这样,在新闻教学中,就应加强受众的媒体素养教育,帮助受众批判地理解和接受新媒体传播的信息,剔除糟粕、取其精华。其次,必须重视媒体的道德行为以及媒体从业者、参与者的道德建设。在新闻工作中,必须加强道德监管,提升全民的道德修养,尤其是对媒体从业者、参与者的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同时,在新闻学的课堂教学中,要采取案例演示的形式,更好地让学生对规范、道德的新闻传播行为进行有效地甄别、评价,为今后的从业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第三,加强正确的社会导向,让媒体更多地关注民生和社会问题,更好地履行媒体的社会责任。也就是在新闻传播教学中,一定要培育学生积极主动地关注热点,特别是事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 上一篇文学论文:
  • 下一篇文学论文: 没有了
  •  作者:王涌米 [标签: 五台山 佛教 五台山 佛教 五台山 佛教协会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没有相关文学论文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