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汉语言文学论文   古代文学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现代文学论文   文学评论   英美文学论文   文学艺术期刊
浅谈电视新闻节目的新媒体传播

浅谈电视新闻节目的新媒体传播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等新型科技手段的迅速发展和在传播领域的应用,很多电视节目通过网络电视、手机网络、视频网络等多种新媒体渠道的传播,为越来越多的观众所熟悉。这种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因其现场气氛轻松、主持人语言诙谐、包装靓丽、内容贴近生活,培养的收视人群日益庞大,特别是受到大量高学历年轻受众群的追捧。
  电视媒体作为政府政策传播的主要信息渠道和党的喉舌,时政新闻是其向受众传播相关政策信息、引导社会舆论的主要形成。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节目如何利用新媒体多渠道的传播方式,并结合电视台对新闻报道的权威优势,在新媒体时代赢得更好的发展机遇,这是电视新闻节目在发展中值得审视的问题。
  一、新媒体概述
  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大众媒介,是一个处于不断发展中的、相对的、随着时间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纸媒、广播媒体、电视媒体曾经在某一个时段也是新媒体,今天所谓的“新媒体”是基于以电脑为载体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和数字化的媒介形态,这种技术应用于电视节目的采集、制作、传输和播放的全过程。最常见并被受众广泛接纳和使用的新媒体有手机、网络、移动电视、触屏媒体、数字电影、3d电影、数字杂志、数字广播等等。
  “新媒体”这一概念的提出,最早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可追溯到1967年,当时美国cbs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在他发表的一份关于开发电子录像产品的计划中,“新媒体”一词被首次使用,戈尔德·马克当时所谓的“新媒体”是指区别于传统纸媒的图像和有声媒介。WWW.11665.COM之后美国人e·罗斯托在向尼克松总统提交的报告中,多次提到了“新媒体”一词,从此,“新媒体”一词才被广泛使用。自从“新媒体”一词被社会接纳后,学界和业界不断给“新媒体”的内涵和外延作阐释,其中笔者认为最全面、最具权威的是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描述,它认为“新媒体”就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二、新媒体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影响
  1、新媒体传播对受众的影响
  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和眼球,提高节目的收视率,以便获取广告利润,是媒体的生存之道,新媒体更是如此。为了满足更多受众的需求,吸引受众的眼球,新媒体尽可能囊括包括时政新闻在内的所有信息资源,导致受众的注意力资源流向电视以外的媒体。在信息的传播链条上,新媒体的产生使受众不再只是新闻信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中继者和再次传递者。具体而言,“新媒体”的产生对受众造成了如下几方面的影响:
  第一、受众获取信息多元化。在新媒体产生之前的传统信息传播模式中,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是受众了解党的方针政策,了解重大事件的主要窗口,因其清晰的影像资料和现场真实信息,平面媒体和广播媒体所无法企及的冲击力,现场报道对观众感官的刺激和享受,电视新闻形成了相对于其他媒体的竞争优势。在基于网络的“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模式和传播形态发生了改变,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展。受众对现场视频新闻信息的获取,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电视新闻平台。几乎所有的网站都有视频新闻信息,个人播客、网络电视、视频新闻等,成为受众观看新闻的主要平台。这种多元化的信息获取渠道,为受众的信息接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第二、受众接受信息随意化。在新媒体出现以前,因为媒体介质的单一性,受众收看新闻节目的时段无可选择,电视台通过“收视指南”、“节目导视”等形式,让受众在固定的时间收看固定的节目。在这种传媒环境下,受众没有选择的空间,只能被动的做出非此即彼的收看选择。
  新媒体的兴起改变了线性节目安排的模式,受众通过网络可以随时收看新闻节目,从收视时间上解放了受众。手机网络的普遍使用,使得受众对媒体信息的获取更加便捷,突破了信息获取在空间上的限制,可以随地收看信息。
  第三、受众接受信息的主动化。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角色发生了转变。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中,受众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地位,而新媒体技术的使用,受众不仅是新闻信息的接收者,而且参与到新闻信息的传播过程中。电视新闻节目的采访制作以及传播,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操作才能完成,因此新闻的来源、制作以及传播掌握在电视台,“我播你看”在相当长时间,是主导的新闻节目操作理念,受众处于接受地位。
  高科技产品的普及,为普通受众制作并传播信息提供了便利。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草根新闻”成为流行的电视新闻理念。现在有很多的媒体开设了《你拍我播》《播客秀》等栏目,专门播出受众利用手机、照片机、dv等拍摄的镜头和画面,第一时间播出突发事件、奇事、怪事。
  2、新媒体对电视新闻节目形式的影响
  新媒体传播生态下,对电视新闻节目形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手机新闻和微博等上面。电视台针对手机电视用户的收视习惯,特别制作只有几分钟的小节目,节目形式短小精悍,贴近受众的日常生活的民生新闻,具有较强的可视性。手机新闻与传统电视新闻的主要区别在于播放时长上,由于播放时间短,受众收看新闻节目的随意性,手机新闻对新闻时效性的要求更高,在新闻的编辑和播放上也区别于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力求贴近受众的日常生活,用浓缩和高度概括的语言让受众在很短的节目时间

里接收最有用的信息。
  还有互动型电视新闻节目,手机用户可在手机网站上阅读新闻,并留言发表自己的意见。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说,“这才是媒体颠覆性的革命。”电视新闻要抓住新媒体时代带来的机遇,适应科技迅猛发展下人们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观点的这一特质,让新闻节目与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积极地融合,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谋得有利地位。

  三、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节目的革新和传播途径
  纵观我国的媒体市场,正在经历一场革命,微博、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网络新闻、博客等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共存,更多的表达机会让无数人深入其中、乐此不疲,从“随手拍”到微博维权,从政府微博到草根微博等。同时,“微博控”、“发帖癖”等词汇也成为社会议论的话题。
  新媒体的飞速发展,让传统媒体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甚至有人把微博的出现叫做“微革命”,认为“微革命”已经使传统媒体站在生死关头。但新媒体在挑战传统电视新闻节目地位的同时,也为电视新闻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电视新闻必须适应新媒体的技术革新、受众角色转化带来的变化,利用新媒体技术,从节目的制作和传播方面做出调整,以便适应新媒体生态环境。
  1、电视新闻直播模式常态化
  在传统传播生态下,因为电视节目安排的时序性,受众通过新闻节目获取的信息相对滞后。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受众及时获取新闻信息变为可能。新闻节目的现场直播是体现节目及时性和时效性的最有力手段,特别是在重大事件面前,现场新闻直播更具有冲击力、权威性和可信度。
  在新媒体时代的电视新闻必须适应受众随着新媒体产生而变化的收视习惯,将新闻直播常态化,为新闻节目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提供了充分条件。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就与联通公司合作,利用联通公司新开发的软件系统,开通f4沃直播,对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和重点重要比赛进行现场连线直播,这既提升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又增加节目的可看性,是电视新闻节目利用新媒体传播的一次很典型的应用。现在,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已将这一形式广泛应用于专家访谈、抗击台风等一系列直播中,收视效果明显。
  2、建立受众互动系统
  受众参与新闻节目的采编、制作、传播和共享,是新媒体比之传统媒体最大的优势所在。很多电视台都建立自己的新闻网站、新闻论坛、手机短信平台等等互动平台,这些互动平台的建立和网络终端的融合,为媒体和受众之间的互动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媒体提供新闻事件或新闻话题,受众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收看,并与其他在线受众互动交流。受众由被动的“看电视”、被动的接受信息,转化为参与电视新闻节目,体验新闻传播带来的快乐,并能及时发表自己的看法。莆田广播电视台的《今日视线》栏目经常在节目中推出一两个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话题,通过手机短信平台与观众进互动,增强了节目的可看性,增加了观众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也为政府决策集思广益。
  3、借用微博资源推广新闻节目
  电视新闻节目,无论是它本身的推广工作还是对于新媒体的应用,除了寻常的电视媒体、门户网站、移动电视推广等方式之外,现在比较流行的是微博的推广传播,借用微博的影响力推广新闻节目是一个很可取的手段。微博的博主作为信息的制作者和传播者,通过微博这种媒介进行传播,因为传播者作为博主有其庞大的人际关系网络,这样自然会吸引大量的粉丝来关注。通过粉丝之间的分享又是一轮新的传播,以这样滚雪球式的不间断的传播分享,使得很多新闻节目应用这一新媒体传播开来。
  4、充分利用iptv新媒体
  iptv即网络电视,它可以回看、点播,也可以为用户提供远程信息服务,互动性很强。在一些新闻节目中,iptv与电视节目密切合作,受众可以对电视节目内容进行投票或竞猜。所有受众都可以通过遥控器或鼠标对一些娱乐节目进行投票,对一些体育赛事进行竞猜,或者实时回答电视节目中的相关问题等;满足了广大受众对信息实时性的需求。

  • 上一篇文学论文:
  • 下一篇文学论文:
  •  作者:吴伟民 [标签: 电视 媒体 传播 媒体 媒体 传播 媒体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浅谈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中科学思维方法的缺失…
    浅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课”的…
    浅谈基层网络传播新闻自由的现状及管理对策
    浅谈如何加强偏远山村学生的汉语文学习兴趣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对初中汉语文学习的兴趣
    浅谈电大汉语文学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改进…
    浅谈中国古代文学的意境美
    浅谈图书馆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如何提高西藏学生的汉语文学习兴趣
    浅谈怎样提高小学生的汉语文学习能力
    浅谈外国小说《飘》中的人物文学素养
    浅谈对外汉语课堂注入文学元素的方法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