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汉语言文学论文   古代文学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现代文学论文   文学评论   英美文学论文   文学艺术期刊
听觉流线的潜心编织——2010年度全省广播文艺奖听评综述

  新闻是立台之本,文艺是立台之基,这已经成为广播界的共识。“广播文艺是以电子、数字等技术为传播手段,主要以声音为物质媒介,诉诸人们听觉的艺术。”[1] 在广播媒体方兴未艾的专业化、类型化浪潮中,不论频率如何定位,几乎没有不播出文艺节目的广播频率。音乐、文艺、故事、戏曲类频率几乎播出的都是文艺节目,新闻综合、交通、资讯、教育等所有频率的文艺节目播放量都占有较大份额。广播的娱乐功能主要是通过文艺节目来实现的。广播文艺节目以独具特色的听觉魅力,传播着多元的大量的文化娱乐信息,构成现代广播一个重要的文化传播平台。根据索福瑞的收听市场调查情况看,中央台在北京市场各类节目的收听比重中音乐、文艺类节目占30%以上,国际台在北京市场各类节目的收听比重中音乐、文艺类节目占80%以上,北京市台在当地市场各类节目的收听比重中音乐、文艺占28%以上,在上海,各类节目的收听份额中音乐、文艺类节目占28.63%。在广州,各类节目的收听份额中音乐、文艺类节目占33.34%。广播文艺节目,不仅播放总量大,在市场上的收听比重也十分突出。[2]对听众而言,广播文艺具有欣赏和娱乐效果,可以满足“求知、求乐、求美”的精神需求;对电台来说,广播文艺是节目进入市场的主打品牌,是广播电台的重头戏。我们应该从战略上高度重视文艺节目的创作,尤其是精品节目的培育。

  从全省参评的109件广播文艺作品看,总体上能够把握时代脉搏,坚持正确导向,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既关注了现实题材和文艺潮流,又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评委们认可的优秀节目,基本上体现了欣赏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WWw.11665.CoM获奖节目有的以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为契机,调动广播多种元素展示红色主题;有的以2010年全省抗洪抢险为题材,弘扬军民团结、众志诚、共克时艰、重建家园的伟大抗洪精神;有的深入挖掘地域文化资源,介绍二人转、蒙古族呼麦的艺术传承和发展;有的敏锐关注文坛新现象、新热点,诸如打工文学、史铁生去世带来的思考;有的细细品味古典戏曲与流行歌曲的碰撞融合……从分项上来看,却是喜忧掺半。音乐、文学节目报送数量多而且质量好,小说连播、戏曲和曲艺节目编排水平参差不齐,相当多的广播剧乏善可陈,综艺节目大多缺少创新和突破。

  一、在与时代同步、与现实相融中奏响时代的主旋律

  1.在文化时尚潮流解析中把握正确导向

  广播文艺是时代的产物,是与时俱进的文化,始终应当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近年来,红歌翻唱现象在神州大地此起彼伏。伴随着建党90周年的到来,荧屏上、电波里、大型活动中的红歌更是越唱越响亮。为什么在文化多元的时代,红歌依然让人感到亲切、依然充满魅力?省电台的音乐专题《致敬!红色经典》,通过一个音乐编辑的视角,对当今歌坛红歌火爆的现象进行了探究与思考。作者巧妙地通过对《北京的金山上》、《歌唱祖国》、《翻身农奴把歌唱》等原唱版歌唱家与新编版青年歌手的访谈,说明红歌演绎的不仅是歌曲本身,更多的是两代人的薪火相传。节目的解说有分量:“红歌让人们的理想燃烧,激情释放,把内心那种阳光的、高尚的、健康的、主流的东西尽情表达出来。一个民族需要凝聚力,一个国家需要蓬勃向上的精神,红歌体现出我们这个民族、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共同的追求。”节目中原生态民族唱法与电子感十足的流行音乐的跨界合作,给听众带来了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水乳交融的新鲜感受,赋予了红歌以全新的艺术生命力。

  经典的红歌旋律与演唱者经历的往事、内心的感悟交迭呈现,使本节目具有一种深沉的穿透力,使听众的意识与情怀浸染于历史的情境,又在历史与现实的切换中焕发一种蓬勃的力量。从而得出结论,红歌的魅力和生命力就在于,它把中国人最深沉的心灵故事用动人心魄的旋律记录下来;红歌唱响不是偶然而是一种必然,因为唱红歌发自人们内心的情感,因为红歌中潜藏着精神与力量,照亮着未来的路。可以说,《致敬!红色经典》是一个思想分量和文化含量都比较高的节目,从一个特定的角度传播了社会主义主流价值取向。

  2.在重大事件的艺术反映中弘扬民族美德与时代精神

  广播作为媒体,面对突发事件,不仅新闻报道要迅速跟进,文艺节目也可快速反应,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从而形成声势与合力。为了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广播文艺应当以特有审美方式打牢中华民族的文化基础,为培养新时代的民族精神发挥自己的作用。去年夏天,吉林省发生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在抗洪抢险救灾的几十个日日夜夜里,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面对这场战斗,广播人也调动了所有的力量和资源,为抗洪抢险提供助力。广播文艺工作者发挥了自己的才智,制作了一大批优秀的传递精神、鼓舞士气的节目。长春电台的广播剧《最后一次播音》、延边州电台的综艺节目《万众一心重建家园》、通化电台的广播剧《家园》、桦甸电台的文学节目《大河--平安》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

  英雄形象的塑造,从来都是文学艺术永恒的主题和闪光点。广播剧《最后一次播音》的背景设定于某市的一次抗洪抢险中。广播电台的节目《幸福不塞车》及时开通特别报道,主持人不断连线前方记者,了解到水库溃堤的信息。危急关头,专家预测可能发生泥石流。为了疏导市民有序撤离,两位主持人决定坚守在直播间……两天后,救援人员在废墟中找到了主持人的遗体和一盘直播节目录音带。该剧歌颂了媒体人面对大灾大难时心系听众服务人民的勇敢担当,甚至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为听众和更多的人提供生存与排忧解难的信息,它反映了一种职业精神、一种奉献精神、一种时代精神。

  以声音传递感动,用电波凝聚力量。《万众一心重建家园》是延边州电台按照州委州政府要求,利用10多天的时间,策划、编排的一场抗洪救灾大型赈灾义演晚会。延边州广播电视多个频率、频道全程进行了现场直播。晚会共筹得善款1.2亿元,为全州灾后重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尽管节目本身还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是强烈的现场感和节目中体现出的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洪精神,令人震撼。穿插在歌曲、小品等节目中的大量访谈、讲述,把人们带到抗洪前线的惊涛骇浪中,把人们带到洪水肆虐后的悲壮现场。晚会弘扬了英雄精神和民族精神。

  3.在关注文化热点中提炼主流审美观

  及时捕捉社会文化和文艺热点,反映社会审美思潮,切合时代脉搏,常常成为优秀广播文艺节目制作成功的前提。打工文学是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中特有的文化及文学现象,它的流行已然是当今文坛一道绮丽的风景。“打工文学”有什么特征?应该怎么看“打工文学”?长春台的文学节目给了我们一个特殊的角度--从知青诗歌与打工诗歌的比较中展开探究。《思索:理想困顿和人性尊严--从知青诗歌到打工诗歌》节目从新中国历史上具有相似性的人口迁离: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农民工进城打工入手,在诗歌的范畴内,以主题、思想和表达特色为比较点,着重分析了打工诗歌的特点及其负有的时代使命。在深刻的分析与精彩的文笔中,带领听众体会“知识青年从精英荟萃的城市滑落到乡村,打工者则是从最广阔的田野迈进城市”。不同的时代,同样的思索:“虽然,知青们的思索更加悲壮,当下的农民工思索更加深刻,但是,这样的思索在每一个时代里都会是一座引领时代前进的灯塔,唱响同一个民族共同前进的赞歌,在历史的长河中前呼后应”。该节目敏锐的关注到了当下具有鲜明的转型时代特征的文学,通俗地向大众推介了最能体现现实主义传统的一脉文学创作,十分难能可贵。

  节目题材的选择,是节目成功的前提。史铁生是当代中国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去世牵动了成千上万读者的心。这成为今年年初文坛的又一个热点。天南海北的读者用各种方式缅怀这位作家,报纸常常以整版或特刊的方式来纪念他。长春电台的文学节目《浮华褪尽萧瑟处--史铁生与他的地坛》,以声情并茂的演播,带领听众走进地坛、走进史铁生的地坛,走进作家的精神世界。在当代作家中,史铁生是少有的一位不掺杂任何世俗功利目的、从而真正进入到人的心灵和浩瀚的宇宙进行搜索与诘问的作家。他以惨痛的个人体验与独特的审美视角叩问个体生存的终极意义,寻求灵魂的超越之路,形成了有着哲理思辨与生命诗意的生存美学。确切地说,本节目带领听众缅怀史铁生,其实也是在缅怀一种具有精神分量的文学,这样的文学能够引导人们超越自身的局限,走进理想的精神境界。

  二、在根植沃土、挖掘地域文化中体现作品贴近性

  广播文艺自它诞生之日起,就一直从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中汲取着养分,在传播地方文艺、民族文艺的同时,也丰富了自身的传播内容和亲和力。“地方文艺、民族文艺常常带有其生存环境的印证,都有其独立存在的性质。广播文艺如果能够准确利用声音元素反映这种印记和特质,必然会在其生存的地域中唤起人们的广泛共鸣”。[3]

  1.关注地方民间艺术、民族艺术特色资源

  二人转已经火了许多年,推介二人转的文艺节目也做了许多年。把二人转艺术从田间地头的传统剧场带到电影银幕上,这可是新鲜事物。省电台的曲艺节目《百年二人转,银幕发新枝》,对我国首部二人转电影《贵妃返乡》,从听觉角度进行了揭示和品评。节目以电影爱好者写观后感的形式切入主题,以回味影片经典片段的手法展示唱段和情节,见证了二人转作为东北地方传统曲艺的独特魅力,以及将二人转拍成电影以后的全新效果。节目对电影编剧、导演、演员的采访,使听众获知了更多的影片创作初衷、创作过程、幕后花絮等十分丰富的细节,具有很强的可听性。东北大鼓主要流行在东北乡村,早年间俗称“屯大鼓”,演唱的曲调大都是当地人们熟悉的土腔土调,带有浓郁的地方韵味。遗憾的是,东北大鼓的大部分唱段已经无人能唱,更缺少演出东北大鼓的场所和氛围。省电台的节目《鼓板点破百代兴衰,三弦揽尽人间喜事》告诉我们,随着东北大鼓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伴随各项保护政策的推进,年轻艺人又拿起鼓棒,东北大鼓重新焕发出生机,甚至走进了高等学府的课堂。作品以流畅的笔触追溯了东北大鼓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传统曲目及传承价值,也使人们看到了传统文化艺术充满希望的今天和明天。

  在全国第十四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赛上,来自吉林省的“郭尔罗斯组合”为全国观众表演了一种蒙古族古老的传统唱法--呼麦,他们独特的韵律和精湛的表演征服了现场观众和评委,并摘取了大赛团体赛的优秀奖。前郭电台抓住这个契机,制作了音乐节目《神奇的呼麦》,把鲜为人知的蒙古族呼麦的产生、唱法以及呼麦音乐真实的展现给听众。呼麦,又称浩林潮尔,是蒙古族人创造的一种神奇的歌唱艺术,距今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一个歌手纯粹用自己的发声器官,在同一时间里唱出两个声部,蒙古人形象的称之为“人声马头琴”。呼麦与马头琴彼此呼应、错落有致,尤其呼麦的高音区在马头琴的映衬下悠扬而出,经常给人以错觉,以为那是行走草原牧人的笛音,呼麦因此被世界音乐界誉为“天籁之音”。该节目解说语言形象生动,选取的呼麦曲都比较典型,对蒙古族作曲家、呼麦手等人的访谈也很到位。不仅把呼麦的神奇声情并茂地展现出来,也探讨了对呼麦这一民族传统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2.从地方文化现象、文化人物中发现和提炼节目选题

  长春的评剧艺术在全国是有一定的影响力。戏剧梅花奖得主贾书层是吉林省著名的青年戏曲表演艺术家,深受观众的喜爱。长春电台的戏曲节目《千转百回唱柔情,摘得梅花最可人》以细腻生动的描述,向听众展示了贾书层的成长过程和艺术风格。专业的评述、优美的唱腔交叉呈现了贾书层对评剧艺术传统的继承,对现代评剧唱腔、唱板的创新,表现了贾书层在评剧表演艺术道路的大胆探索与成就。作品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关注了本地戏曲人才特别是青年戏曲人才的成长,对于弘扬传承戏曲文化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推动。当诗歌成为一个城市的重要文化内涵,城市的文化品位必然会大大提升。吉林市电台的文学节目《诗情诗意动江城》,以吉林市的诗歌文化现状为背景,向听众展示了吉林市蓬勃发展的诗歌文化现象。从文人墨客到普通市民,从政府官员到基层干部,有那么多的人在读诗写诗爱诗!诚如吉林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张笑天所言:“在我们的基层,还有这么一股旺盛的钟爱诗歌的力量,守望文字的群体,能够用诗歌来抒发情感,陶冶情操,这是文坛的盛事……让人欣喜!令人感动!”广播电台的一个征文活动,两个月就收到一千多首诗歌作品;一个舒兰县60多万人口,却涌现出一大批享誉全国的当代诗人。该节目抑扬顿挫的诗歌朗诵,与音乐元素的巧妙融合,形成清新明快、富有节奏韵律的效果。

  三、在策划、编排、制作的全过程中提升作品的艺术性

  电台播放的广播文艺节目,大多数不是自己原创的,是依据编辑、音响师、主持人把各种文艺节目汇集、编排起来,重新组成一个主题节目。业内有专家称为“串编节目”。但串编节目不是简单的叠加或组合,这里是有很强的艺术性的。[4]

  如何提升广播文艺作品的艺术性?就是按照广播传播规律和艺术编排规律,精心制作广播节目。在遵循艺术规律的前提下,以不断创新的精神,把策划、创意、制作的各个环节注入精品理念,完成节目的生产。作为我国独创的传统美食,火锅一向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省电台的综艺节目《美食娱乐话火锅》,更是调动了听觉元素,品评了火锅的“前世今生”,赋予了火锅以深刻的内涵。本节目受到专家的广泛好评:一是选题巧妙,从火锅这一传统美食中拓展出文化的大视野,而且用综艺节目形式来完成评说的过程;二是富有创意,节目开头从热映的电影《让子弹飞》开场的大火锅引出话题,具有了趣味性和新鲜度,结尾部分引用著名学者易中天《读城记》关于品火锅的精辟片断,赋予了火锅很深的文化内涵;三是制作讲究,调动了多个艺术品种来丰富表现内容,诸如电影片断、相声、动画片断、歌曲和古典诗歌等,并融入相关人士的采访,增加了节目的宏大的容量和厚重的文化积淀,语言俏皮生动,具有较强的可听性和知识性。整个节目张弛有度,主题突出,是一个精心设计、精心编排、精心制作的优秀节目。

  广播文艺是听觉的艺术。听觉欣赏是一种积极的认识活动,听觉唤起人的想象和形象思维。调动一切可用的、恰当表达节目主题的声音素材,从而激发人的想象力,完成听觉欣赏的审美过程,需要编播人员付出艰苦的劳动。省电台的文学节目《繁华落尽半生缘--追访张爱玲离去的背影》从构思、收集材料到完成用了两年多的时间。节目作者还特意到美国洛杉矶探访了张爱玲的故居。一个24分钟的文学节目里边却使用了大量的音响素材:4位文学研究人员的11段评述、4部电影电视剧的录音剪辑、6篇小说的片断、1首上世纪40年代的老歌……而在配乐方面,作者摈弃了带有张爱玲标签的流行歌曲,选用了一位法国配乐大师的叙事性较强的作品来铺陈情绪,沉静绵密地衬托了本专题略带伤感却从容克制的基调,使节目呈现出一种唯美沉郁的质感。长春电台的音乐专题《舒楠和他的电影音乐》引用了主人公7段谈话录音以及7首电影音乐,并与非常感性的、优美的文字叙述相融合,向人们展现了一位年轻音乐家的心灵世界,他的创作灵感、他的创作原则以及他对音乐的理解。节目在音乐的使用上十分讲究,以音乐带动整个节目的情感起伏,使音乐成为语言之外的另一种有效的表述。白城电台的音乐专题《鹤乡玉笛奏华章》,在10分钟的节目里,既展示了竹笛、长笛、短笛、口笛、葫芦丝、唢呐等多种器乐演奏曲目,又展现了民间艺术家刘国华执著奉献、丰富多彩的音乐人生。实践证明,对于艺术作品的创作,必须有艺术的耐心和精心,急功近利很难产生精品。优秀的广播文艺作品,以潜心编织的听觉流线愉悦人们的感官,以春雨润物的方式净化人们的心灵,启迪人的心智,提高人们的理想、文化、道德水平,培养健全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广播文艺节目的创新与发展路径探微

  本届广播文艺节目听评确实涌现了一批好作品,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诸如,好的题材没有做好,明显策划、编排都不到位;有的节目框架不错,但节目播音主持、音响与音乐的使用粗糙,缺少精雕细刻;有的节目着重于人物访谈,歌曲仅仅作为陪衬,混淆了社教节目与音乐节目的界限;有的节目还存在一些低级错误--或者报错了项目分类不清,或者播音读错、误读,或者作品名称标题不妥当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是,要进一步增强精品意识,建立健全合理的节目评估系统,以科学的方式指导节目生产,发挥评奖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就会提高节目的制作水准。在此,重点探讨三个问题--

  1.加强原创性文艺节目创新,特别是广播剧的创新

  广播剧是广播电台特有的一种声音艺术,是广播媒体发挥自身优势,表现个性特点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本届参评的广播剧数量少,只有13部,而且质量表现较差,只有两三家电台的剧稍好一些。突出的问题是,广播剧剧本基础较差,故事过于简单;表现形式较单一,除了单本剧就是儿童剧;有几部剧的演播有应付之感,就是两个主持人,照着稿子念对白,非常局促,使艺术性大打折扣。探究背后的原因,一是大部分电台广播剧的生产制作,就是为了创优和评奖,广播剧生产没有形成阵容;二是大多数电台都没有广播剧的固定播出时间,缺少广播剧播出平台;三是制作成本高,缺少听众群,市场化步伐比较慢。

  广播剧必须创新。首先要开拓创作题材。题材的多样化,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广播剧要贴近现实、贴近生活,既要关注主旋律题材,也要关注社会热点,乃至关注微博、博客、网络小说和畅销文艺作品等,让听众从广播剧里听出时代感、新鲜感和亲近感来,吸引更多的听众尤其是年轻的受众。其次,要创新表现形态,打破一直以来的广播剧叙事模式。情景广播剧目前在南方许多省市流行,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借鉴。也可以尝试爱情喜剧、恐怖悬疑剧、歌舞剧、战争剧、科幻剧、动漫剧等,北京上海等地电台超长广播剧的制作与播出方兴未艾,市场反馈也很好。再次,要创新广播剧的生产机制,生产、创作上可以两条腿走路,一手抓精品、一手抓市场。抓精品,坚守广播剧的主旋律题材、精品创作意识,这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抓市场,广播剧必须要考虑市场,考虑大众文化的需求,这是广播剧焕发活力,生存发展的保障。

  2.加强广播文艺评论,使节目的欣赏性和引导性有机结合

  广播界曾经把广播电台建立自己的文艺评论作为广播文艺“自己走路”的衡量尺度。本届参评作品,真正有观点有分量的广播文艺评论几乎没有。这是广播文艺不应该的文化缺失。

  文艺产品直接作用于精神领域,关乎人的心灵世界,关乎民族的精神风貌,关乎社会的文明进步。广播文艺节目,要大胆面对繁杂的文艺潮流,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对一些文艺创作现象给予正确的评价,以提高受众的鉴赏能力。“文艺批评退化为文艺表演,文艺创作便失却监督利器。文艺创作的繁而不荣、兴而不旺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文艺创作失去了批评的鞭策和保护。”[5]一方面,媒体上的一些宣传和炒作代替了文艺批评,使得文艺批评面临诚信危机。一方面,伴随新媒体的出现,网络批评空前活跃,呈现一种“另类的繁荣和狂欢”。大量的文艺批评已经从传统媒体转移到网络,主流价值、主流声音却没湮没其间。“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1784年,《费加罗的婚礼》在法国首演,剧作家博马舍的这句话从此传遍世界,成为文学艺术的创作箴言。今天,这句话值得我们再度回味。这是一个值得广播文艺工作者应该关注和思考的课题。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有一档《流行音乐杂志》节目,结合流行音乐这一反映社会思潮最直接、最浅显的艺术品种,主持人夹叙夹议,既有肯定也有批评,代表了文艺节目应该努力的方向,树立了广播文艺节目的权威,受到业内专家的高度评价和听众的广泛认可,在文艺节目的欣赏性和评论性有机地结合方面做了有益探索。

  3.加强广播文艺节目的娱乐性,积极参与大众文化建设

  何为大众文化?文化学者指出:“那种借助于现代传媒,以满足大众精神娱乐需求为手段,以谋求资本利润为目的的文化形式就是大众文化。”[6]在对待大众文化的态度上,广播界常常出现两种偏颇:一是站在传统的精英立场上对大众文化持轻蔑态度,自以为高雅,视大众文化为低俗,这种态度不仅表现出对文化发展趋势缺乏历史的洞察,而且也表现出现实文化参与能力的孱弱,结果只能是自我边缘化。再一个是彻底放弃人文知识分子的价值准则,把大众文化仅仅看成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行为,看不到大众文化的积极意义和承担的历史使命。这对我们的广播文艺节目发展毫无益处。辽宁电台的《娱乐双响炮》、沈阳电台的《娱乐二人转》节目经营销售的成功,是广播文艺节目参与大众文化建设的范例。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大众文化,培育自己的娱乐名牌栏目、名牌主持人,理直气壮地去娱乐听众。当然,娱乐有理也有度。不能低估社会大众的道德水准与审美能力,误以为只有色情、凶杀、能刺激感官欲望的东西就会吸引听众,结果制造出一大批毫无艺术性的口水节目、文化垃圾,那必然为广大受众所不齿。娱乐节目也是有底线的,是有“准入”标准的,那就是在给人愉悦的基础上有利于个人和社会共同体的健康发展。

  注释:

  [1] 王雪梅:《中国广播文艺理论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版,第1页。

  [2] 王兰柱主编:《2010中国广播收听年鉴》,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2月版,第43页。

  [3] 张君昌:《超媒体时代》,新华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324页。

  [4] 李丹主编《云中谁寄锦书来》,新华出版社2006年10月版,第363页。

  [5] 李舫:《十大恶俗阻碍文艺健康发展》,载《人民日报》2011年7月15日,第17版。

  [6] 李春青:《大众文化的雅与俗》,载《人民日报》2011年5月3日,第24版。

  • 上一篇文学论文:
  • 下一篇文学论文:
  •  作者:黄云鹤 [标签: 流线 流线 化生 流线 流线 迹线 流线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浅谈视觉语言与听觉语言同步相似发展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