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文学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汉语言文学论文   古代文学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现代文学论文   文学评论   英美文学论文   文学艺术期刊
探讨理性精神在现当代文学中的体现及应用

探讨理性精神在现当代文学中的体现及应用

  一、前言
  自辛亥革命以来的中国社会,始终以文学作为坚实卓越的思想旗帜,引领着文化先锋支持社会变革。作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历史变迁的忠实见证,现当代文学以其严谨的思想性和宽厚的包容性,实现了理性精神在其创作宗旨理念中的融合,并于文化与思想的体现中,使其得到了卓越的升华。
  二、文学中的科学理性
  1.文学观念的进化性
  在“五四”文学革命中,自然科学的理性被喻为“赛先生”,成为现代中国文学的精神导师。从严复翻译并推广的《天演论》伊始,物竞天择、人文进化的自然人性观第一次被引入到中国文坛,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以进化论为标志的科学理性精神逐渐成为主导思潮作用于文学观念的更新和文化视野的拓展。在诸多学者作家的创作主体中都可以看出这种思想的体现,茅盾在《文学与人生》中说:“近代的时代精神是科学的。科学的精神重在求真,故文艺亦以求真为唯一目的。”无论是从一百年前梁启超的《新民说》、《新民议》与鲁迅的“心声”和“国民精神”,还是到当下生态文学对“人”的传统文化功能与地位的影响关注,都反映出了文学家们注意到文学与科学的水乳相融,同步消长,文学观念的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更替也正如物种进化中的优胜劣汰,创新思潮此起彼伏,掀动着新文学革命和中国社会深刻变革的巨大浪潮。wWW.11665.COM尽管中国的政治形态和社会结构的颠覆过程缓慢而艰难,然而以除旧革新为功能特质的进化型文学始终站在文化之峰的顶端,指引着20世纪中国社会的思想革命。
  2.文本主题的科学性
  联系现当代中国文学的结构与建构过程,不难发现科学理性思维范式已经被大多数新文学创造主体所接纳,成为解构传统文学形态、建构现代文学思想的主导思维方式,并发挥出巨大的功能效用。不论是“五四”文学革命、左翼文化运动、工农兵文艺改革,还是80年代的文学复兴与90年代的文学转型,这期间一个个新的文学流派与文字团体的形成,启蒙文学、革命文学、都市文学等林林总总的文学主题,无不可以从中寻绎出理性思维范式的踪迹以及科学文化主题的体系。这种以合乎科学原理与逻辑范畴的创造方式虽然稍稍减弱了文本创作天马行空的想象性和突破性,但在当时的社会形态下,却是指导人们思想进步和社会变革的最佳思想利器。
  3.创作方式的现实性
  从辛亥革命以来,我国文学遵循的创作原则及方法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科学理性精神的渗透,并逐渐过渡到各种形态的现实主义中来,例如自然主义、新写实主义等。这一阶段的文学创作者们也深受西方诸多现实主义经典大家,如巴尔扎克、左拉等的影响,尊奉其“文学由科学确定”的创作法则,强调文学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要求文学创作者要细心体验生活,实地观察、客观描写,不能脱离现实地搭建空中楼阁。科学理性精神丰富了文学思想的来源和灵魂的驻扎,凸显了文学体现人性真实的特性,甚至利用文字的影响力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辩证的角度对现实世界产生了反作用。正是由于现实主义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塑造的求真务实的文学传统和创作风格,才最终造就了20世纪以来中国基于社会变迁的思想文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三、文学中的人文理性
  1.关于人文精神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学术界曾经就人文精神的定义进行了一场众说纷纭的讨论,有人认为人文精神是人类对于真善美的永恒追求,以及在这种追求中所展现出的人类对于自然的自觉超越,以及从自身出发去从事创造活动的自由本质。根据这种解释,人文精神应当包括三个层面的意思:首先,人类要区别于其他动物而具有独特的文化修养;其次,人类要珍视其自由运用理性的权利,包括在理性精神原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类的尊严和感情;再次,人类要尊重每一个个体在其文化素养基础上发挥情感和意志的自由。总之,人文精神的本质是自由、自觉、超越的精神,其与理性主义哲学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哲学基础是人学本体论,并延至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与原则。在文学理念中,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宽容”与“反抗”这两种理性精神原则中,描述了人在自然和社会中维护其生存尊严的妥协与斗争。
  2.人道主义的原则
  现代人文理性中的人道主义精神有别于利己主义或惟己主义,也不同于宗教中的普世济人,而是在肯定自我、发展自我的基础上惠及他人、尊重他人的理性主义。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现代人文理性主义精神立足于人类个体的幸福、自由、尊严、权利实现的价值观。因此,现当代文学中所体现出的人类个体与群体对于幸福、自由的孜孜不倦的追求,正是突出其人文理性精神对于个性解放、人权平等、权利伸张、潜能发挥的鼓励与促进。这样的思想与狭隘人道主义相比加入了个人主义的内容,更加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和自由性,已经远远超过封建社会所宣扬的“仁政”思想或宗教教义中的慈善学说。也正是因此,那些真正理解了以个体为本位的人文理性精神和人道情怀的作家,才能够创作出那些情感与思想解放、个性张扬的艺术形象,展现了个性主义探索终极自我价值的生命力。
  3.人本主义的理念
  康德曾经说过:人与一切理性的存在,都是以人本身的存在作为目的。因此人的存在决定了人类的意义和价值,也奠定了其理性自由意志的生理基础。从文学上体现出的人本主义理念来看,主要包括以“国民”为本位,建立新型的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与国家的理想主义文学;以“平民”为本位,关注群体命运、权利及其生存环境的现实主义文学;以“全民”为本位,超越阶级和阶层的限制,关注国家和全民命运与主权的民族主义文学;以及以“人民”为本位,统治我国现当代文学史最长历程的马克思主义文学,这也是人类思想史上最崇高最博大的人本主义理性精神。

  四、文学中的价值理性
  1.文化批判理性
  从社会变迁的角度来看,中国现当代文学记录的正是我国逐渐推翻封建主义压迫、摆脱封建势力阴影的社会及思想革命历史。正是在这种历史的需要中,文学承担起了新时代的价值重塑责任,将理性的批判锋芒指向了形形色色的封建腐败愚昧思想的残余,并领导了新时期的民智启蒙、人文开发、科学倡导以及法制重建。从“五四”时代开始,以鲁迅为代表的现代批判主义文学便拉开大旗,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矛盾升华到民族精神的高度,剥离出其封建本质进行口诛笔伐,旨在批判狭隘保守和封闭自锁的民族心态,探索强健国民灵魂的道路。而由此延续下来的对于邪恶、腐败、麻木、犯罪势力的抨击,逐渐成为现代文学主流的强大分支,是文明与愚昧的内在冲突造就的当代文学的必然走向。
  2.文化反思理性
  (下转第212页)
  (上接第173页)
  反思主义兴起于“文革”结束后反思文学流派的理性主义,并逐渐跳出了反思初期单纯对于政治模式是非争辩的窠臼,逐渐成为理性主义中对于历史进行辩证思考的支脉,力求取得相对于流行观念与价值独立存在的新的评价和认识。反思主义作家用新的理性眼光和尺度,来重新审视衡量早已被历史凝固的看法,向传统结论提出大胆质疑,揭开不为人知的角度,试图还原一个客观理智的真相。代表作如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王蒙的《蝴蝶》等,反思理性从历史出发,包含了文化的自我拷问,以此揭示出当代中国文化的内在冲突,满足了当代人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的焦灼和欲求,引起了时代的共鸣和震撼,也体现了某一时期中华民族对于发展道路中的曲折倒退进行忏悔、觉醒的自省精神。
  3.文化正义理性
  正义理性是超出时代、超出民族的生生不息的思想主题,也是文学立足于人类思想起源最具生命力的灵魂宗旨。当代文学在中国几十年政治、经济、文化辗转反复的挣扎反转中艰难求生,然而从未脱离过对于人类正义理性和光明人性的追求和信仰,并且始终怀着热烈而天真的祈愿进行着坚贞不屈的探索。从对战争年代的侵略、霸权、邪恶、压迫的本能驱逐,到对和平年代贪腐、犯罪、特权、不公的民心所背,文学作品中的正义理性光芒始终闪烁。如《黑洞》、《大雪无痕》等反腐作品,无不直逼现实,揭露了社会转型时期光鲜发展外表下掩盖的邪恶势力和黑暗角落,用极大的震撼力和直接的方式坦承民意,直击当前反腐倡廉的社会焦点,引领了当代文学对于新时期正义方向的重新追逐。
  五、文学中的感情理性
  1.从压抑到解放
  情感与理性向来是文学中分裂而又融合的永恒对立面,自“五四”时期开始,情感文学中情与理的结合得到了跨越式的升华和重组,形成了情理激荡的新型张力样式。从文学结构的表现上看,在情感诉求中,欲望、渴求的动态都不再受到封建道德范畴的过分压抑,而是直接介入文字,达到了强烈的冲击效果。如《古船》、《北方的河》、《一地鸡毛》等以其独特叙述来打造人类精神质量的作品等。正是这种解放的心理体验,给作者和读者带来的思想快感一发而不可收拾,最终形成了新情感文学中体现其理性精神的重要层面,即民族情绪在传统基础上迸发出的自由的现代性追求。
  2.从被动到主动
  当思想与感情得到了解放,情感的复杂性在心灵内部的交织与冲突中便达成了主动而非被动的精神映像,这种丰富的情感造就的理性意向就成为情感诉求者真正认识到自我需求和情感互动的内在趋势。如果说在新文学革命初期作品中的情感模式还是以人物被情感摆布为主线,那么在解放后尤其是妇女意识苏醒后的当代文学中,对光明幸福的主动要求和争取已经成为情感文学的主流。这一变革可以通过鲁迅先生《祝福》的原著小说与改编电影的对比中得窥一斑。在原文中,祥林嫂对自由和感情的渴望仅仅是随着命运的推进随波逐流,而在电影中,其在重婚选择和“砍门槛”这一举动中的深刻表现,充分强调了内在自由对于情感的“理智拯救”,倡导了对于主动情感的培育和追求。
  3.从奴隶到自由
  中国人的奴性曾被多个文学家在其笔下加以描摹,李大钊说过,传统病弱人格的根源就在于“人们不肯用自己的理性,来维持自己的生存”。在感情角度也是如此,在新文学作家看来,旧时代言情小说并非引导人的自由而是推动其成为被非理性情感奴役的牺牲品。因此,中国新文学创作在全力弘扬激情的同时,无不表现出浓重的理性主义崇拜倾向,就像胡适对于文学革命运动和妇女解放运动的评价:“都是理智倡导的结果,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然后引起热烈的情感,然后大成功”。
  六、结语
  现当代文学中对理性精神的融入,形成了理性中蕴含人学的审美张力,并引导重建了中国20世纪的文学创作理念,赋予了中国新文学作品原创性的哲学意味。在吸取了科学主义、人文主义的思想方法,并在价值观、感情观中得以应用之后,文学中的理性主义焕发了新的生命光彩,并将其延续到新世纪民族文化精神的继往开来之中。展望未来,新的理性精神必然走向一种兼容并包、思想宽容、开放实践的多元化特性,并为文艺理论新的演进提供一种坚实的依托。
  • 上一篇文学论文:
  • 下一篇文学论文:
  •  作者:孙东辉 [标签: 理性 文学 文学 中国 文学 中国 文学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探讨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的不对等性研究
    从《理智与情感》看女性爱情观的理性化
    浅析冰心早期文学思想的“理性”色彩
    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中的本质真实论
    少数民族文学评论的理性自觉
    探讨当代文学中知识分子对民间态度的转变
    探讨后现代教育思想下如何进行汉语言文学教…
    探讨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教学探究
    探讨新时期电视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的应用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广播新闻编辑
    探讨在 中国古代文学 的学习中培养阅读能力
    探讨合理加强人性分析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意…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